你們知道郭圣通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根據(jù)史書記載,太后最早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一般是指帝王的母親,這個母親包括帝王的嫡母、生母還有養(yǎng)母。按照古代的制度,新皇帝登基后,其嫡母也就是先皇的皇后就會被尊為皇太后,其生母如果在世會被尊為皇太妃。母以子貴,嫡母先去世或者生母死后,一般都會被尊為皇太后。而比較特殊的是清朝,出現(xiàn)了兩宮太后,因為清朝歷史上只有一位嫡長子繼位,多次出現(xiàn)繼位皇帝的生母不是先皇皇后的情況,為了很好的維持宮廷內(nèi)部關(guān)系,出現(xiàn)皇帝嫡母和生母同時為皇太后的情況。比如著名的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兩宮并立的情況。一般情況下,皇帝的母親(無論生母還是嫡母)成為皇太后的前提都是皇帝的父親無論是不是皇帝都已經(jīng)去世了。比如我們知道的太上皇,他的正妻并不是太后而是太上皇后。
太后除了作為皇帝的母親,在特定時候也是封建王朝封王的母親的尊號。王太后是漢及漢以后封建朝代分封諸侯王的母親,這里面的母親需要注意一下,有的時候,第一代封王的母親,可以是在位皇帝的女人,有的甚至連名分都沒有。比如歷史上著名的薄太后,他是當時代王劉恒的母親,劉邦并不是很寵幸她,也算因禍得福,和自己的兒子一起去代地,原來權(quán)力爭斗,并且在后來因為兒子成為皇帝,又被尊為皇太后。但他的皇太后和王太后都是在其“丈夫”劉邦去世后,獲得的。還有一類是繼承王爵的情況下,一般要尊其嫡母為皇太后,這對于實現(xiàn)過分封制度的漢朝和明朝出現(xiàn)過比較多的王太后,絕大部分是屬于其丈夫死后,尊為王太后的。
郭圣通在這些王太后里面是個例外,郭圣通是從皇后“降為”王太后。她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后,兩個人的婚姻屬于典型的政治婚姻。她的舅舅是西漢末年的真定王劉揚,郭家也是大家族。劉秀當時的實力還是不是很強,需要聯(lián)合真定王,最好的辦法就是聯(lián)姻,而此時劉秀已經(jīng)娶了一位大家閨秀,就是被劉秀年輕時候人生理想“娶妻當?shù)藐廂惾A”的陰麗華,因為聯(lián)姻的需要,原配陰麗華只能退居次位。劉秀稱帝后,郭圣通也成為了皇后,她與劉秀也算恩愛,即使其舅舅真定王劉揚謀反也沒有威脅到她皇后的位置。她也為劉秀生了好幾個兒子,尤其生下了長子劉疆。而最終被廢后的理由是劉秀說他有呂霍之風,沒有愛護劉秀其他妃子所生的孩子。這個理由是有點牽強的,歷史上也沒有說她像呂雉和霍成君那樣殘害過皇子。很大的可能是逐步失寵后,和劉秀有了矛盾,并且觸怒了劉秀。而劉秀在確立皇后的時候有過搖擺,對于人生理想和政治聯(lián)姻有過抉擇,陰麗華的主動退出,加上時局不穩(wěn),讓劉秀選擇了郭圣通。隨著權(quán)力的鞏固,郭家不在像以前那么重要,劉郭不再恩愛如初,郭圣通最終被廢后。
劉秀即使廢后,也算對郭圣通仁至義盡。沒有廢掉郭圣通兒子劉疆太子的位置。劉疆深感母親已經(jīng)不是皇后,已經(jīng)不能在太子的位置上,和父親請求廢去自己太子的位置。持續(xù)兩年,劉秀才最終做出廢劉疆太子的位置。這么做屬于比較和諧的方式。歷史上,西漢王朝出現(xiàn)的廢太子全部不得善終,東漢廢太子自劉疆起,全部善終。
郭圣通廢后后,被劉秀封為中山王太后,讓自己的兒子中山王奉養(yǎng)郭圣通。郭圣通成為自西漢以后第三位,丈夫還在世,被封為王太后的人。能夠獲得這樣的尊崇,說明劉秀比較珍視患難夫妻感情,不忘當年和真定王劉楊聯(lián)合對已經(jīng)取得天下的作用。也體現(xiàn)他比較仁厚,位面之子,不止是幸運,還有宅心仁厚的一面。
郭圣通被尊為王太后,體現(xiàn)了沒落皇族劉秀在成為皇帝處理皇家內(nèi)部事務(wù)上的寬宏大量。相對于郭圣通和廢太子劉疆的善終,西漢朝宮廷斗爭的激烈,簡直可以用殘忍來形容。而劉秀兌現(xiàn)“娶妻當?shù)藐廂惾A”的人生理想,一個人幸福就有另一個人可憐,即使再好的待遇,也挽不回廢后的凄涼,最后的郭圣通死在中山王封地,雖善終,心不甘又何以堪。失意者心再寬又怎么能夠和得意者相提并論。
郭圣通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她是劉秀傳奇一生中最大的污點。
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郭圣通被冊封為皇后,可這僅僅只是劉秀的權(quán)宜之計。而她被冊封為皇后的原因,正是她日后被廢黜的源頭。另外郭圣通的人生悲劇,還跟劉秀的一個人生理想有很大的關(guān)系。
作為落魄前朝皇室子弟的劉秀,因為身份關(guān)系得以進入新朝長安的國子監(jiān)學習。他在目睹了長安的繁華時,發(fā)出了‘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shù)?/strong>陰麗華’的人生理想。而公元25年,已經(jīng)因為昆陽之戰(zhàn)而名震天下的破虜大將軍、武信侯劉秀,真的在宛城迎娶了天下知名的大美女陰麗華為妻。
這個勵志故事本來十分完美,但是僅僅不到一年后就變味了。
公元24年,還是更始政權(quán)大司馬的劉秀與真定王劉揚結(jié)盟共同對抗河北的王郎,作為雙方結(jié)盟的重要條件之一,劉秀前往真定迎娶了劉揚的侄女郭圣通。一個郭圣通換劉揚10幾萬大軍,這毫無疑問是一筆有志天下的劉秀集團必須做得買賣。
由于郭圣通背后有劉揚這座大靠山,所以她被劉秀做為了正室。但是劉秀鐘情的是陰麗華,因此他于公元25年8月5日在鄗城千秋亭登基稱帝時,將陰麗華和郭圣通并列為貴人,而皇后之位索性就那么空著。
但是這個皇后之位也并沒有空懸多久。
劉秀稱帝后的第二年(公元26年)春,前將軍耿純持符節(jié)奉劉秀旨意在幽州、冀州各地頒布大赦令,同時慰勞當?shù)氐耐鹾?。耿純到了真定后宣稱有旨意,真定王劉揚便到耿純居住的傳舍接旨。劉揚帶的衛(wèi)隊被要求留在傳舍外,由于耿純是劉揚的親外甥,劉揚不虞有他便讓衛(wèi)隊在外等候,只率弟弟劉讓、從兄劉細等親信進入傳舍。可是囫圇個進去的劉揚他們,出來時只剩下了一個個被耿純衛(wèi)隊提溜著的血淋淋的腦袋!
耿純對外宣布,劉揚等陰謀反叛被他誅殺了!
劉揚到底叛沒叛這個不好說,但是這件事發(fā)生后,河北各地豪強人人自危對劉秀離心離德,那可是會要東漢命的。劉秀為了安撫河北豪強們,只得宣布立郭圣通為后,同年立郭圣通之子劉疆為太子。所以郭圣通這個皇后是在背后的娘家倒臺后,劉秀拿來平息眾怒安撫人心的,她的地位從一開始就搖搖欲墜。
劉秀愛的那個人永遠都是陰麗華,盡管郭圣通為劉秀先后生了五子一女,可她始終就是劉秀收買人心的一個工具而已。劉秀多次欲廢除郭圣通,但是一個令他意外的反對者使得他舉棋不定,這就是陰麗華。不管陰麗華是出于何種理由,她的反對都使得劉秀難以下廢后的決心。但郭圣通能在皇后寶座上坐著,更重要的是因為她得到了河北豪強們的支持。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劉秀下令在全國度田,要各州、郡清查田地和戶口、年歲,統(tǒng)計豪強地主擁有土地和控制人口的數(shù)量。雖然這一次劉秀是打著增加國家賦稅收入的旗號,但實際上是他為了加強皇權(quán)打擊地方豪強進行的一次嘗試。
對度田發(fā)應(yīng)最為激烈的就是河北豪強們,很難說當年靠著他們登上后位的郭圣通,有沒因此受到牽連。劉秀的度田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歷史上一直都有爭議,但是劉秀借度田除掉了一大批忠實于家族的郡守,換上了大量的親信掌握了很多地方的大權(quán)是鐵板釘釘?shù)氖聦崱?/p>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十月,大權(quán)在握的劉秀終于下詔廢掉了郭圣通的皇后位,對此朝臣們集體沉默以對。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毫無過錯的郭圣通說句公道話,也沒有人愿意違心地表示支持劉秀的決定,就這么靜悄悄地東漢國母換成了陰麗華。
郭圣通在做了劉秀十六年的皇后,為了劉秀生了五子一女之后,就這么因為利用價值耗盡被丈夫劉秀無情拋棄了。傳世的史料中沒有任何有關(guān)郭圣通劣跡的記錄,也沒有她被廢黜后怨言的留存,后世史官們用這種方法默默表達了對劉秀負義的不滿。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郭圣通的兒子劉疆主動將太子位讓給了陰麗華之子劉陽(后改名劉莊,既東漢明帝),并更名為劉強以示無爭位之心。
出于對郭圣通愧疚,劉秀在郭圣通被廢后反而大封了郭氏一族,而劉秀之后繼位的劉莊也善待了郭氏一族,郭氏由此成為了與陰、樊、馬三家并稱的東漢初年四大外戚之一,郭家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郭圣通之所以在劉秀還活著的時候就成了太后,是因為劉秀想要立陰麗華為皇后,但又不能廢掉郭圣通,所以才把她封了太后。
大家都知道,劉秀對陰麗華用情至深,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那就是娶妻當娶陰麗華。他在還沒有任何建樹的時候,就很喜歡陰麗華,暗下決心一定要娶陰麗華為妻。之后他果然出人頭地,娶到了自己一直喜歡著的人。只是陰麗華的門第不如郭圣通,在政治上沒有辦法幫襯劉秀,所以劉秀才又娶了有著中山郡豪門背景的郭圣通。在選擇冊立誰為皇后的時候,劉秀十分猶豫,因為在他的心里,只有陰麗華才是他心中的皇后。可是如果不立郭圣通為皇后的話,又沒有辦法和她的娘家人交代。
這個時候的陰麗華對夫君的猶豫看在心里,善解人意的她跑去勸說劉秀,表示希望劉秀可以立郭圣通為皇后,她可以不當這個皇后。在陰麗華的心里,當不當皇后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只要劉秀的心中有她就足夠了。這大概就是劉秀一直愛慕著陰麗華的原因吧,她永遠都這么通情達理,和夫君站在同一個立場上。之后為了把陰麗華扶上皇后的位子,但又不至于傷了郭圣通的心,劉秀便直接將郭圣通封為了太后。
這樣看來,劉秀做事情還是挺周全的,陰麗華雖然是他的摯愛,但是郭圣通對他的幫助也不小,不論如何他都不能始亂終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3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