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博爾濟吉特氏,名阿拉坦琪琪格,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孝莊文皇后之侄孫女,一妹淑惠妃。為清世祖順治帝第二任皇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崩,葬孝陵之東(孝東陵),祔太廟。全謚曰: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圣章皇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聘為妃;六月,繼立為世祖的皇后。順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帝即位后,與生母孝康章皇后兩宮并尊,稱母后皇太后,上徽號曰:仁憲皇太后。康熙五十六年(1718年)十二月丙戌崩,年七十七歲。
人物生平
出身科爾沁部左翼扎薩克(意為執(zhí)政官)察罕家族。祖父:忠親王宰桑之子察罕,與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達爾罕巴圖魯親王滿珠習(xí)禮、孝莊文皇后為兄弟姊妹關(guān)系;父綽爾濟,本為科爾沁鎮(zhèn)國公,順治十八年,疑因女為太后故晉封貝勒,康熙九年十二月薨;兄鄂緝爾,襲封科爾沁貝勒,一妹博爾濟吉特氏,同侍清世祖,康熙十二年,封皇考淑惠妃,五十二年十月薨。
順治十年八月,世祖廢元后為靜妃(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女博爾濟吉特氏,昭圣太后侄女)。
順治時期
順治十一年五月,選察罕孫,昭圣皇太后之侄孫女博爾濟吉特氏入宮,聘為妃;六月,冊立為皇后。后與世祖感情不睦。
十三年八月,內(nèi)大臣鄂碩女董鄂氏入宮,冊為賢妃;九月,晉封為皇貴妃。
十五年正月,昭圣太后不豫,皇貴妃董鄂氏朝夕侍奉,因皇后對太后的禮節(jié)疏闕,未勤加奉侍太后,世祖認(rèn)為皇后有違孝道,命令停用中宮箋表,下諸王大臣議論廢后事宜;二月,皇后生病;三月,因昭圣皇太后和皇貴妃董鄂氏的強烈反對,廢后事未果。
十七年,董鄂妃病故,追尊孝獻皇后。
十八年,世祖染瘟疫惡性傳染病天花駕崩。
康熙時期
順治十八年,世祖崩后。玄燁繼位,是為康熙帝,尊祖母昭圣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稱昭圣太皇太后。尊嫡母皇后為母后皇太后,上徽號曰仁憲皇太后,居慈仁宮;尊生母庶妃佟佳氏為圣母皇太后,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后。
康熙十二年,仁憲皇太后之妹妹(世祖之妃),康熙帝尊封她皇考淑惠妃。另尊博爾濟吉特氏皇考恭靖妃。博爾濟吉特氏皇考端順妃。董鄂氏皇考寧愨妃。
康熙十九年十月初三日,是仁憲皇太后40歲誕辰。此日,康熙皇帝破例「不理政事」。上午,皇室內(nèi)部即已舉行活動,昭圣太皇太后、皇太后、康熙帝、皇太子胤礽等祖孫四代歡聚一堂,慶賀仁憲皇太后40歲整壽。
二十六年,昭圣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高壽74歲駕崩。
帝后母子慟甚,仁憲太后哀哭不能起,康熙帝亦割辮哀痛以表孝思,此后,母子二人遂有更進一步接觸。
二十八年,修建寧壽宮,落成,康熙帝率諸王大臣請?zhí)笕刖印?/p>
三十五年,康熙北巡,逢仁憲太后壽,奉書稱祝,太后亦遣送衣裘,康熙帝雖因河未冰不能服,仍上書表示待天寒必歡喜服之,又遣送水果干并土產(chǎn)至宮中,令總管太監(jiān)顧問行請?zhí)髧L鮮(事見懋勤殿收康熙帝家書)。
三十八年,帝南巡,奉仁憲太后同行。而后,太后六十壽、七十壽,康熙帝均親制詞賦并大禮以祝,然太后均以尚儉故,停止宴飲。
康熙五十二年,親妹淑惠太妃(淑惠妃)七十余歲亡故;時仁憲太后已年老邁發(fā)蒼齒搖,心中不樂,對康熙語曰:“牙齒動搖,其已脫落者,則痛止,其未脫落者,痛難忍”,康熙則對曰:“太后圣壽已逾七旬,孫及曾孫殆及百余,且太后之孫,皆已須發(fā)將白而牙齒將落矣,何況祖母享如此高年。
我朝先輩,常言老人牙齒脫落,于子孫有益,此正太后慈闈福澤綿長之嘉兆也”,太后聞言歡喜倍常,笑曰:“皇帝此語,凡我老嫗輩,皆當(dāng)聞之而生歡喜也!”(事見《康熙帝家訓(xùn)格言》)
(距太后親妹亡後兩年)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仁憲太后亦病重,康熙帝亦因廢太子事心力交瘁,頭眩足腫不能行,仍以帕裹足至寧壽宮親奉湯藥,太后昏迷之際,康熙帝跪于床下,捧太后手呼曰:“母后,臣在此”,太后聞言,張目而視,不能語,執(zhí)帝手視之。
丙戌,太后崩,康熙號慟欲絕,堅行割辮之禮(割辮原僅用于帝喪)以盡哀思,不亞于孝莊之亡;時有臣子迎上意,以孝康后升祔以久不宜遷動,而欲以孝惠后、孝康后神主并尊祔于廟,大學(xué)士王掞曰:“陛下圣孝格天,曩時太皇太后祔廟,不以躋孝端上,今肯以孝康躋孝惠上乎?”,后康熙果斥之,令改正,以嫡母神主加于生母之上。
孝惠后崩后,雍正及乾隆年間累加謚,曰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圣章皇后,簡稱:孝惠章皇后。
孝惠后葬于世祖孝陵之東,曰孝東陵,世祖、孝康皇后、孝獻皇后同葬于孝陵,然康熙帝僅上章字于生母、嫡母,并稱章皇后,同祔大廟,孝獻后則僅能于孝陵祭祀,在康熙年間不知是否因顧慮昭圣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孝惠章皇后的緣故,康熙于孝獻后(董鄂妃)生辰祭日均未派遣使節(jié)祭陵。
康熙五十六年薨逝,仁憲皇太后77歲高壽駕崩。
清順治帝福臨皇后
清順治帝福臨皇后
第一任皇后:靜妃
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
孝獻端敬皇后:董鄂妃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清順治帝福臨皇后是姓博爾濟吉特氏,是順治生母的娘家侄女,乃多爾袞為順治所選定?;屎笾该晒趴贫咦慷Y克圖親王吳克善親自送女兒上京,等待舉行大婚典禮。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清順治帝福臨皇后
第一任皇后:靜妃
人物生平
順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姓博爾濟吉特氏,是順治生母的娘家侄女,乃多爾袞為順治所選定。順治八年(1651)二月,皇后之父蒙古科而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親自送女兒上京,等待舉行大婚典禮。但順治對婚事很不情愿,一直借故拖延。拖到了秋季,親王實在等得不耐煩了,于是四處活動,請求諸親王替他稟明太后。八月,皇太后下旨,令皇帝冊立皇后并舉行大婚儀式。這次大清入關(guān)建朝后第一次舉行的冊后典禮搞得分外隆重。那天,有皇帝派出的滿、漢大學(xué)士尚書各二員,引導(dǎo)龍旌鳳輦,在宮娥內(nèi)監(jiān)侍衛(wèi)執(zhí)事等數(shù)百人的簇擁下,來到行館迎接皇后入宮。到了乾清宮,順治登上玉座,皇后在宮女的攙扶下,著黃色錦服,披五彩繡帔,金鳳盤繞,珠翠盈頭,滿身珠光寶氣,徐徐步行上殿。由禮部尚書捧讀玉冊,鴻臚寺正卿贊禮,引導(dǎo)皇后跪伏聽命。讀完玉冊,鴻臚寺正卿引導(dǎo)皇后起身,文華殿大學(xué)士捧上皇后寶瓕,武英殿大學(xué)士捧上皇后瓕綬,由坤寧宮總監(jiān)跪接,轉(zhuǎn)授給宮眷佩在皇后身上?;屎笤傧蚧实酃蚍x恩。之后,皇帝退朝,皇后坐上龍椅,接受群臣賀拜。然后,皇后再入宮,在禮樂伴奏聲中與皇帝行禮。大婚典禮至此結(jié)束。順治因厭惡多爾袞與太后的曖昧關(guān)系,所以也對皇后心存芥蒂,始終冷落皇后,盡管皇后聰明美麗。尤其順治喜歡簡樸,而皇后好鋪張奢華,性又善妒,更不得順治歡心。所以,僅過了兩年,皇后便被降為靜妃,改住別宮。這以后,前皇后的堂妹、蒙古科而沁貝勒綽爾濟的女兒為繼后,稱孝惠皇后,即小博爾濟吉特氏。但依然不為順治所中意。
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
人物簡介
孝惠章皇后是順治的第二位妻子。她小順治三歲,在順治17歲時,先被聘為妃,后冊封為皇后。此時,順治是剛剛廢掉了博爾濟特吉氏。對于這樣新皇后,順治依舊沒有產(chǎn)生愛戀的感情,盡管順治的已到了情竇大開的年齡,也許正是如此,順治才對自己心中的理想伴侶做了更完整的描畫。歷史上對這位皇后的脾氣稟性并沒有過多介紹,從順治帝找不出廢后的借口來分析,孝惠章皇后應(yīng)該是個安靜的女孩,但毫無個性可言,也就是說沒有生活的趣味,更確切地講,她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少女。而這時,順治的生活中突然有了董鄂氏,于是滿腔地?zé)崆榫娃D(zhuǎn)移了方向,本來就對她冷淡的順治,就再也沒有一絲好感了,幸而孝惠章皇后從不管他與董鄂妃的關(guān)系,更沒有爭風(fēng)吃醋,而是安靜地呆在自己的后宮,了度這青春如花的年華。
這個女子就是順治的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我一直覺得只要是順治的妃嬪就都挺可憐的,當(dāng)然除了董鄂妃。雖然她喪子又紅顏薄命,但是卻擁有順治帝獨一無二的寵愛,比起別的順治帝得妃嬪她算得上是幸運了。
關(guān)于順治帝的妃嬪我們熟悉有董鄂妃,孟古青,孝康章和孝惠章皇后。這里有廢后,還有不被寵愛的妃嬪,比如說孝康章和孝惠章,還有受到獨寵的女子也就是董鄂妃。孝惠章和孟古青一樣都是來自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家族,因為順治廢黜了孟古青所以孝莊很是生氣。生氣歸生氣,滿蒙聯(lián)姻的舊俗不能斷,所以孝莊又把自己家族的一個女子也就是孝惠章指給了順治當(dāng)皇后。
孝惠章不同于孟古青,雖然她出身高貴但是卻一點都不嬌縱,總是能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對孝莊也是很孝順。但是順治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帝王,他對于孝莊這種包辦婚姻一點也不滿意,所以即便是孝惠章再溫柔賢淑,他也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的這第二位皇后。
順治眼里都是董鄂妃,他甚至又動了再次廢后的想法,而原因只不過就是想立自己最愛的董鄂妃為皇后。董鄂妃也是個十分懂事的女子,她一再的勸說順治不要廢后,再加上孝莊的阻止,順治沒有廢黜孝惠章的皇后之位。后來順治去世,康熙繼位,孝惠章對于年幼的康熙特別好,康熙也因為生母去世的早,所以他一直很孝順孝惠章皇后。雖然孝惠章皇后一生都沒能得到順治的寵愛,但是卻有一個孝順?biāo)目滴?,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世祖廢后和孝惠章皇后
博爾濟吉特·孟古青:
清世祖廢后,生卒年不祥,順治帝第一任皇后,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后侄女。
博爾濟吉特氏貌美秀慧但喜好奢華、性妒,這和崇尚儉樸的順治有所沖突,這一點在順治帝親筆撰寫的《孝獻皇后行狀》中有提及:“......朕素募簡樸,廢后(世祖廢后)則癖嗜奢侈,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繡綴飾,無益暴殄,少不知惜。嘗膳時,有一器非金者,輒怫然不悅。”。又無法忍受順治移情于其他嬪妃,再加上她是攝政王多爾袞為當(dāng)時尚年幼的順治所迎聘的皇后,因此于順治十年被順治不顧滿朝文武,及昭圣皇太后的反對,下令將她降為靜妃,并改居側(cè)宮(注1)(據(jù)后世推側(cè),這座側(cè)宮應(yīng)當(dāng)就是紫禁城西六宮之一的永壽宮)。被降為靜妃后,就從典籍史料中消失了,沒有人知道她的卒年和葬地。
注釋1:據(jù)中國作家王鏡輪推測,這座側(cè)宮為紫禁城西六宮的永壽宮,來源于順治帝在寵妃董鄂妃死后所撰寫的《孝獻皇后行狀》中如此寫道:“今年(順治十七年)春,永壽宮始有疾,后(指已被追封為孝獻皇后的董鄂妃)亦躬親扶侍,三晝夜忘寢興,其所以殷殷慰解悲憂,預(yù)為治備,皆如侍今后者?!币鉃椋憾蹂幻卟恍莸目搭櫨幼≡谟缐蹖m的一位患病女性,如同服侍當(dāng)今皇后。這位女性不太可能是當(dāng)時住在永壽宮的恪妃,即便就是恪妃,順治也無須避諱其名,因此推測這位女性是為世祖廢后。
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05日-1718年01月07日),博爾濟吉特氏,順治帝第二任皇后,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世祖廢后的侄女,妹淑惠妃。
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選滿珠習(xí)禮孫入宮,封為妃;六月,冊為皇后。順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帝即位后,與孝康章皇后兩宮并尊,稱母后皇太后,上徽號曰仁憲皇太后??滴跷迨辏?718年)十二月丙戌崩,年七十七??滴跷迨吣辏?718年)上謚,葬孝陵之東(孝東陵),祔太廟。全謚曰: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圣章皇后。
愛新覺羅·福臨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guān)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崇德三年(1638年)出生在沈陽故宮永福宮,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年號順治,在位十八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3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