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劉恒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代王劉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母親是薄姬。無論是劉恒,還是薄姬,都不得漢高祖的青睞,甚至很少有機會見到劉邦。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呂后才放過薄姬、劉恒母子。呂后執(zhí)政期間,劉邦的幾個兒子都遭到迫害,劉如意被毒死,劉友被餓死,劉恢被迫自殺,因此劉恒在代國期間戰(zhàn)戰(zhàn)兢兢,時刻小心翼翼。
代國國小力弱,劉恒謹慎小心,所以他根本沒有參與誅滅呂后黨羽的行動,然而皇冠卻降臨到他的頭上!當朝廷的使者來到晉陽,請劉恒去長安繼位時,他非但不高興,反而十分擔憂,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圈套。郎中令張武也認為其中有詐,“愿大王稱疾毋往,以觀其變”。
當然也有人主張去,比如說中尉宋昌等人。最終劉恒決定前往長安,不過他非常小心,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到長安打探消息。直到這年十月,劉恒才抵達長安,繼承皇位,即漢文帝!那么問題來了,漢文帝在諸呂之亂中沒有任何功勞,怎么就做了皇帝呢?這和周勃等開國功臣有關。
諸呂之亂后,以周勃、陳平為首的開國功臣重新把持了朝廷大權(quán)。當時在位的少帝劉弘畢竟是漢惠帝兒子,也就是呂后的孫子,他們考慮到少帝是呂后所立,一旦成年,極有可能為諸呂之亂翻案,所以將其廢黜。功臣們在考慮新皇帝人選時,有三個選擇,分別是是齊王劉襄、代王劉恒、淮南王劉長。
淮南王劉長是劉邦的第七子,由呂后撫養(yǎng)長大,和呂后關系很好,因此直接被功臣們排除,此外劉長還有一些不利因素,年紀不大,生母出身低微,“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當時聲望最高的是齊王劉襄,他是劉邦的長孫,而且在這場諸呂之亂中立下大功。
然而功臣們并不看好劉襄,“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舅駟鈞,虎而冠;即立齊王,復為呂氏矣?!币簿褪钦f齊王的舅舅非常強悍,如果立齊王的話,那簡直是呂氏復生。其實功臣們還有一點沒說明,劉襄文武兼?zhèn)?,很有才能,如果他做皇帝,一定不會受功臣的擺布,那么周勃這些人就會失去權(quán)勢。
我們再看劉恒,他是劉邦當時最年長的兒子,他和他的母親為人低調(diào),功臣們認為,“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固順,況以仁孝聞天下乎”。功臣們認為選擇沒有功勞的劉恒,他一旦做了皇帝,必然感恩戴德,功臣們權(quán)勢也就保住了。此外,功臣們大概還覺得劉恒仁弱,容易掌控,然而他們想錯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6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