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保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從歷史紀錄上看,王保保雖然稱為名將,但他的戰(zhàn)績并不好,當然,也不是草包將軍,在對陣紅巾軍的時候,王保保依然非常堅挺。
但碰上了正處于巔峰狀態(tài),而且名將輩出的明軍,王保保就變得勝少敗多,最慘的一次,在太原戰(zhàn)役中,王保保被明軍端了大營,只帶了十幾個人倉皇逃亡北方,可見狼狽之極。
雖然王保保對戰(zhàn)明軍,屢戰(zhàn)屢敗,可朱元璋依然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奇男子,甚至,在朱元璋心目中,他的地位,要超過猛將常遇春。這也讓后世歷史愛好者產(chǎn)生了極大興趣。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想從兩方面來說明。第一個方面,就是,王保保雖然屢戰(zhàn)屢敗,但他的軍事能力,到底如何。
從歷史紀錄上看,王保保送給巔峰狀態(tài)下的明軍,一次刻骨銘心的敗仗。而這場敗仗,直接導致了,明軍不敢再向漠北用兵。
這是洪武五年發(fā)生的事情。在這之前,明軍已經(jīng)兩次對北元用兵,兩次都取得巨大勝利。而這一次,朱元璋信心滿滿,派出了自己壓箱底的部隊,一共十五萬人,分三路進軍,徹底擊潰北元的勢力。
而這次的統(tǒng)帥,也堪稱明朝最強大的統(tǒng)帥,中路主帥徐達,右路主帥李文忠,左路主帥馮勝。堪稱當時明朝最強陣容。出動這樣的陣容,朱元璋是要徹底解決北元問題。
但事情的結(jié)果確讓朱元璋無法接受。李文忠路,輕敵猛進,遭到蒙古主力的伏擊,傷亡慘重,雖然沒有被全殲,卻也失去了進攻的能力,只能草草收兵。
而中路徐達的主力,更加悲慘,雖然徐達是當世無雙的名將,但遇到的也是一個名將,那就是王保保。王保保明白明軍的強大,于是,開始采用誘敵深入的策略。最終,大破明軍。
歷史紀錄上,對于這場慘敗,記載實在很少,就連陣亡人數(shù),都存在很大爭議,有的說萬余,有的說數(shù)萬。而在元末明初的大學者葉子奇的《草木子》中記錄,明軍死了四十萬之多。那么,明軍到底損失多少呢?
從葉子奇的觀點來看,絕對是夸大了明軍的損失,因為明軍總共也只有十五萬人,而徐達的主力,不會超過十萬。但這個數(shù)字,又有幾分真實性。因為官方史料只會統(tǒng)計戰(zhàn)斗部隊,而后勤卻并沒有統(tǒng)計。
比如,在漢朝時候,李廣利二次攻打大宛,出動了軍隊六萬,民夫十幾萬。而漢武帝漠北之戰(zhàn),軍隊十萬,民夫也有數(shù)十萬。而當軍隊敗退,民夫就成了敵方屠殺的對象。因此,徐達軍隊損失上萬,這個數(shù)字,可能只是軍隊的損失,而葉子奇說的四十萬,雖然很夸張,但很可能包含了民夫的損失。
而史料上也明確指出,在這場戰(zhàn)斗失利后,明軍對漠北的軍事行動,就越來越少,直到藍玉的出現(xiàn),才改變局勢。而相反,王保保在這場戰(zhàn)斗結(jié)束后,屢次騷擾邊境,大有死灰復(fù)燃的跡象,也從側(cè)面反映出,明軍的損失,可能遠遠超出了明朝的承受能力。
從軍事角度來說,雖然王保保屢戰(zhàn)屢敗,但漠北之戰(zhàn)的勝利,含金量非常大,足以奠定王保保名將的地位。
如果僅僅是一場勝仗,就讓朱元璋服軟,這實在不符合朱元璋的性格。而明朝雖然損失很大,但對于巔峰狀態(tài)下的明軍而言,只是很疼,但不會疼到無力反擊。顯然,朱元璋的評價,應(yīng)該不是軍事方面的原因,還有很多其他原因。
在一些史料上記載了朱元璋對王保保的評價,其中有一句話,非常關(guān)鍵,那就是常遇春雖然很強,但他依然是我的臣子,而王保保,我卻無法讓他服從我,所以,王保保才算是奇男子。
這樣的說法,有點得了便宜賣乖的感覺。但仔細想想,卻又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道理,那就是,一個假想敵樹立的重要性。
對于朱元璋而言,他的戰(zhàn)略眼光是非常毒辣的,明軍很強,可以短時間內(nèi)解決元朝,但面對北元,實際上,明軍并無太大優(yōu)勢。朱元璋很明白這一點。在中原,明軍擊敗蒙古軍隊的重要原因,是明軍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占有中原的地利。而漠北,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王朝的傷心地。中原王朝始終無法徹底控制漠北,而對于北元來說,卻成了北元的主場。
大部分的明軍將領(lǐng),都沉浸在克復(fù)中原的巨大勝利中,朱元璋卻看到了北元如果不滅,中原將始終處于危險之中。而如何能讓驕傲的明軍將士,正確看待北元的危機呢?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在驕傲的明軍將領(lǐng)中,樹立一個假想敵,一個活靶子。于是,才說了這樣的話。
這句話非常狡猾,對于明朝將領(lǐng)而言,王保保的出現(xiàn),讓他們的光環(huán)不那么榮耀,一個外人,卻被皇帝如此認可,這無疑讓驕傲的明軍將領(lǐng),感到不服氣,從而能夠斂去鋒芒,正視對手。
而對于王保保來說,朱元璋的評價,無疑可以讓王保保沒了后顧之憂,朱元璋真心希望王保保能夠歸降,但又害怕,王保保一旦歸降,將領(lǐng)會排擠。于是,表明態(tài)度,讓自己手下人知道,如果王保保投降,那就是我的人,誰也不能說什么。這樣,無論是滅王保保,還是收王保保,對于朱元璋來說,都是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6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從知縣到首任澳門同知,印光任有多厲害
下一篇: 高貴妃受乾隆寵愛,死后為何被滅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