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陳祖義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明朝洪武年間,祖籍廣東潮州的陳祖義因犯法而舉家遷居南洋,后糾集亡命之徒,盤踞馬六甲十余載,以劫掠海船為生,勢力強大的時候,其麾下海盜達到萬余人,戰(zhàn)船近百艘。
《瀛涯勝覽》記載:明太祖曾下詔,懸賞白銀五十萬兩抓捕陳祖義,卻未能如愿。
因陳祖義海盜團伙日益猖獗,明太祖詔命封鎖沿海港口,采取海禁政策。
陳祖義的活動范圍很廣,包括日本沿海、中國臺灣海峽、中國南海、印度洋等,劫掠船只超過上萬艘,曾攻陷沿海城鎮(zhèn)五十多處,以至于南洋一些國家向陳祖義進獻貢品。
陳祖義后來占據(jù)了三佛齊渤林邦國(今屬印度尼西亞),在國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做大將,渤林國王死后,陳祖義在眾海盜的擁立下自立為王。
陳祖義也曾向大明帝國朝貢,但每次都是一只空船出發(fā),沿途搶到什么東西就做為貢品,回國的時候依然如此搶掠。
《瀛涯勝覽》記載:陳祖義“甚是豪橫,凡有經(jīng)過客人船只,轍便劫奪財物。”
令永樂帝異常惱火的是,陳祖義對明朝使臣的船只也照搶不誤。
永樂皇帝比他爹更狠,拿出年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七——七千五百萬兩白銀,就為了要陳祖義一顆人頭,這貨因此成了史上懸賞金額最高的通緝犯。
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宦官鄭和率船隊開始首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1407年)返回大明,途中,鄭和曾派人招降陳祖義。
陳祖義覺得鄭和的船隊一定有諸多寶物,于是假意接受詔安,打算搶劫船隊。
陳祖義的部眾在數(shù)量上遠不及鄭和船隊的護衛(wèi),但是他煽動部眾說:“鄭和的船隊護衛(wèi)雖然很多,但大多數(shù)都是兼職的船工,以前多為騎兵、步兵,不善于海戰(zhàn),而且對地形不熟悉?!?/p>
陳祖義本人根本沒把鄭和放在眼里,認為一個太監(jiān),不過是在陸地上打過幾回勝仗,海戰(zhàn)未必能贏。
陳祖義想不到的是,鄭和對他早有提防,船隊經(jīng)過占城,沿途聽到很多人抱怨陳祖義,舊港有個叫施進卿的小酋長,向鄭和告密,說陳祖義詐降,打算偷襲船隊。
鄭和立即命屬下官員早做準備,防御海盜的偷襲。
不久,陳祖義率部眾來襲,鄭和指揮將士,主動攻擊陳祖義,一舉斬殺海盜五千余人,火燒海盜戰(zhàn)船十艘,繳獲七艘,生擒陳祖義等三名匪首。
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鄭和將陳祖義押至京師,永樂帝召集諸國使節(jié)圍觀,將陳祖義等匪首斬首示眾。施進卿因舉報有功受到獎賞,同時被朝廷任命為封舊港宣慰史。
陳祖義海盜團伙的覆滅,大快人心,“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業(yè)”,鄭和因此聲名遠揚,贏得了沿海諸國民眾的贊譽。
海盜陳祖義
陳祖義是明朝年間最大的海盜頭目,陳祖義祖籍在廣東潮州。后來,陳祖義帶上全家成為海盜,陳祖義海盜集團發(fā)展速度特別快,他占據(jù)馬六甲海峽數(shù)十年,壯大了海盜集團的軍事實力和經(jīng)濟實力,當時陳祖義手下的海盜共有上萬人,戰(zhàn)船數(shù)量多達上百艘。
陳祖義劇照
常年在日本、印度洋、臺灣等海域活動,陳祖義海盜集團攔截過往的船只,并且大肆搶劫,給東南亞一些國家在發(fā)展海上貿(mào)易,帶來了消極影響,南洋一些國家屈服于他們的勢力,每年還要給陳祖義進獻貢品,以保證貨物不會被搶劫。明太祖朱元璋知道陳祖義海盜集團非常猖狂,曾經(jīng)拿出50萬兩白銀捉拿陳祖義,后來,明成祖上位后,更是拿出750萬兩白銀懸賞捉拿陳祖義。而陳祖義也成為了歷史上身價最高的通緝犯。
后來,很多史學家分析明朝年間實行了嚴苛的閉關(guān)鎖國政策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海盜及其猖狂,讓明朝廷防不勝防。在明成祖的重金懸賞之下,陳祖義逃到了印度尼西亞一帶,他在渤林邦國成為了一位重臣,后來渤林邦國王去世后,陳祖義當上了渤林邦國的首領(lǐng)。他準備向明朝廷進貢,但是他開著空船出海,邊走邊搶,回來的時候也帶回來很多戰(zhàn)利品。陳祖義不光搶東南亞國家的貨船,他也搶明朝廷的使船,搶完之后還要殺光、燒光,十分殘暴。1407年朝廷派鄭和下西洋,陳祖義假裝降服于明朝廷,但是他的心思被鄭和戳破了,鄭和下令突襲,當場殺掉陳祖義海盜集團5000余人,并將陳祖義捉回明朝。明成祖朱棣下令將陳祖義斬首示眾,這樣一來除去了海盜集團,同時也樹立了明朝廷的威信。
陳祖義之死
陳祖義是明朝時期最大的海盜頭目,在永樂年間,鄭和將陳祖義抓捕回明朝,被明成祖下令斬首示眾。陳祖義的祖籍在潮州,后來他帶著全家一起做了海盜。
陳祖義劇照
因為陳祖義有很大的野心,他的海盜集團發(fā)展的十分迅速,用了數(shù)十年,陳祖義海盜集團人數(shù)增至上萬人,戰(zhàn)船達到上百艘,東南亞和南洋一帶的海上貿(mào)易者,十分忌憚陳祖義。陳祖義海盜集團只要看見有貨船經(jīng)過會搶奪。明太祖曾重金懸賞捉拿陳祖義,到明成祖上位時,賞金提至750萬。
陳祖義擔心明朝廷剿滅他,他投奔到渤淋邦國,并且做了一位大臣,渤淋邦國國王去世后,陳祖義搖身一變成為了渤淋邦國的國王。有了地理優(yōu)勢之后,陳祖義更加明目張膽的搶奪來往的船只,一些國家因為害怕他的勢力。每年還要個給陳祖義進貢。
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回來的途中,陳祖義打算搶劫明朝廷的使船,并且對部下說,鄭和常年在陸地上習兵,對水上軍事不太了解,讓大家安心布置搶劫計劃,加上,鄭和是一位宦官,陳祖義認為鄭和是一位沒有本事的人。陳祖義假裝在鄭和面前臣服,表示自己愿意效忠明朝廷,但是他的想法早已被鄭和知道了,鄭和下令突擊陳祖義海盜集團,殺掉他的成員上千人,并將陳祖義帶回了明朝廷。
明成祖朱棣下令將陳祖義斬首示眾,永遠除掉了這位海盜頭目,并且提高了明朝廷的國際地位。
陳祖義 鄭和
陳祖義是被鄭和消滅的,原因就在于陳祖義對明朝廷使船動了歪心思。陳祖義當時是明朝最大的海盜,他猖狂的搶奪行動,讓東南亞很多國家都很忌憚陳祖義的勢力,朱元璋知道后,重金懸賞捉拿陳祖義。后來,陳祖義去了渤淋邦國,渤淋邦國國王去世后,他成為了渤淋邦國首領(lǐng)。明成祖年間,陳祖義給明朝廷進貢。
陳祖義劇照
1407年,鄭和率領(lǐng)船隊返回明朝,在途中經(jīng)過陳祖義所在的地方,便前去招安陳祖義。陳祖義認為鄭和的船上肯定有大量的寶物,于是便派人告訴鄭和,自己想要投靠明朝廷。實際上,陳祖義想要奪取明朝的使船,所以假裝降服。他告訴部下說,鄭和常年在陸地上習兵,對水上軍事不太了解,讓大家安心布置搶劫計劃,加上,鄭和是一位宦官,陳祖義認為鄭和是一位沒有本事的人,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陳祖義這一計劃被一位叫叫施進卿的人知道了,他前來告訴了鄭和,加上鄭和一路上聽到的都是對陳祖義的討伐聲,這更加堅定了鄭和對陳祖義的討伐。鄭和知道陳祖義的計劃后,自己也做了詳細的部署,準備反偷襲陳祖義。陳祖義率領(lǐng)眾海盜來攻時,鄭和下令戰(zhàn)船包圍了陳祖義的海盜船,并且點火燒掉了陳祖義的船只,雙方進行了一番激戰(zhàn),鄭和殺掉海盜5000多人,并且繳獲船只7艘,將陳祖義等海盜頭目帶回了明朝。
明成祖朱棣當著各國使者的面,下令殺掉陳祖義,以此來消滅海盜賊寇,并且樹立了明朝強大的形象。
1407年,明朝航海家鄭和率領(lǐng)他那支龐大的船隊完成了第一次下西洋任務(wù),如期返航。在返航途徑三佛齊(今印度尼西亞巨港一帶)時,收到一個海盜的投降請求。
這個海盜叫陳祖義。
陳祖義是什么來頭?他為什么要向鄭和投降?
如今的人,很少聽到陳祖義的名字,但在14世紀末——15世紀初,這個名字在南洋(今東南亞)一帶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陳祖義是廣東潮州人。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為了打擊倭寇和走私行為,下令“片板不得下?!?,嚴禁老百姓私自出海。陳祖義全家迫于生計,索性逃到南洋當起了海盜。從此,陳祖義盤踞在馬六甲海峽區(qū)域,逐漸成為當?shù)赜忻暮1I頭子,勢力越來越雄厚。
在最強盛的時候,陳祖義擁有戰(zhàn)船近百艘,部眾1萬余人。比起《加勒比海盜》里的那幾艘破船,簡直就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陳祖義活動的范圍很廣,除了南洋,還遠及印度洋、日本海域、中國臺灣海峽等地。陳祖義所到之處,沿海城鎮(zhèn)便遭到燒殺搶掠。南洋國家為了獲得安寧,甚至采取向陳祖義進貢的辦法,來討得他的歡心。
很快,陳祖義的名頭進入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視野。本國老百姓,跑到南洋去當了海盜頭子,成了南洋地區(qū)的麻煩制造者,這讓朱元璋感到顏面大傷。他下令通緝陳祖義,懸賞金額為50萬兩白銀。
當然,朱元璋雖然是大明王朝的皇帝,可他畢竟對南洋沒有管轄權(quán),對陳祖義是“鞭長莫及”,無可奈何。所以,陳祖義依然活得很滋潤。
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朱棣下定決心,要將陳祖義捉拿歸案,開出了750萬白銀的懸賞金額。750萬白銀是什么概念呢?彼時,明朝實行實物稅,一年的財政總收入才約2000萬兩白銀。將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拿去捉拿海盜陳祖義,也真是看得起他了。
當然,朱棣跟他父親朱元璋一樣,仍然奈何不了陳祖義。750萬白銀的懸賞,也無人敢拿。
很多人提出,英國海盜弗朗西斯·德雷克在大西洋進行掠奪活動,卻并沒有遭到本國政府的通緝。相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為他頒發(fā)一紙私掠特許狀,還親自登船賜予皇家爵士頭銜。后來,德雷克還成為英國海軍中將,登上海盜的巔峰。為何明朝兩代皇帝要通緝捉拿陳祖義呢?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德雷克當海盜時,秉承“兔子不吃窩邊草”精神,并沒有襲擊英國船只。相反,德雷克還對當時英國的勁敵——西班牙進行無休止的襲擊和掠奪,客觀上維護了英國的利益。德雷克開展了麥哲倫之后的第二次環(huán)球旅行,為英國女王帶回了數(shù)億噸計的黃金白銀的同時,還為英國開辟了一條新的航路,有助于英國在全球進行殖民擴張。
而陳祖義就不同。陳祖義是一個純粹的海盜,他愛財如命,不但搶劫南洋各國的船只,連明朝商人的船只也照搶不誤。這讓朱元璋、朱棣父子很是惱火。搞笑的是,陳祖義還有模有樣地向明朝進貢。只不過,他進貢的方式不同,是帶著空船出發(fā),沿途一路搶劫,搶到什么就給朝廷進貢什么?;爻虝r仍然一路搶劫,以至于滿載而歸,“賺”得盆滿缽滿。
陳祖義為何要向鄭和投降呢?
這其實是陳祖義的一個陰謀。早在鄭和下西洋之初,陳祖義就獲得了消息。鄭和的船隊返航時,攜帶了大量從海外購買的貨物,以及海外諸國向明朝進貢的金銀寶物。這讓陳祖義垂涎三尺。不過,鄭和船隊配備有武器裝備和數(shù)萬士兵,直接進攻搶掠,搞不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陳祖義便想了“詐降”之策,要偷襲鄭和船隊。
然而,陳祖義的陰謀,早已被鄭和識穿。因為一路上,許多深受陳祖義之苦的商人,都在向鄭和投訴陳祖義的暴行。從那時候開始,鄭和就動了要收拾陳祖義的想法。
而且到了三佛齊港口,一個叫施進卿的廣東華人首領(lǐng)前來報告陳祖義詐降的消息,讓鄭和做好了充實的準備。于是,當陳祖義前來詐降時,鄭和已經(jīng)嚴陣以待,迅速地包圍了陳祖義的船隊。經(jīng)過一番激戰(zhàn),將陳祖義5000余部眾全部消滅,陳祖義本人也成了俘虜。
隨后,鄭和將陳祖義帶回中國,交給明成祖朱棣處理。朱棣當著南洋各國使者的面殺掉了陳祖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7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