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許褚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三國時期,戰(zhàn)亂不斷,各方的爭斗也并沒有要停歇的意思,最終剩余的三方勢力一直相互制約著彼此。在這三方中實力最強的就是魏國了。魏國的曹操麾下有很多的能人猛將,其中一位就是許褚。
他是對魏國最是衷心,曾多次保護曹操的生命安危,之前在潼關的戰(zhàn)役中,他為了保護曹操一面用東西抵抗敵軍的箭雨,一面用單手劃船逃離陣地,將自己的生命置身事外,確實是一位值得托付的人。
他生在安徽,身材魁梧、膀大腰圓,長的很健壯,他天生有一股神力,可以將牛單手拖拽至百十步。相傳他年輕的時候,因為世道很亂,所以為了能活命,很多的村民和年輕的勞力都團結起來抵御外來的匪兵。但是因為大家手中的武器都用盡了,自己也因為對戰(zhàn)累到虛脫,就命人趕緊找一些大石頭來作為武器。后來糧食也被吃光了,就想和敵人商量用牛來換糧。后來因為牛從對方的手中逃跑回到這里,他就用一只手將牛拖著走了上百步,正巧被追來的人看見了這一幕,于是嚇得他們連牛都不敢要就轉身跑了。
后來因為曹操的大軍收復了這里,所以他帶著大批的壯漢一同投靠了曹軍。自此之后開始為曹氏盡心竭力。當時在主公身邊保護的人是典韋,但是因為當時軍中有人背叛,典韋為了保護自己的主人,一力抵抗叛軍,雖然保住了主公的性命,但是因為敵人太多,他沒有辦法全身而退,只能是為主犧牲了自己。后來許褚就接了他的班,開始保護曹操的安危,在曹操與袁紹在官渡談判之時,對方想要派人前來刺殺他們,但是都被他一一解決了,經(jīng)過這件事之后,他一度被曹操帶在身邊,很少離開身側。
后來曹操去世的時候,他還以為自己的主公離世痛哭不已,直到吐血也沒能緩解他的悲傷之情。曹丕即位之后他被任命保護皇宮之中的安全。之后曹睿即位,他因為年紀大了日漸衰老,在守護了三代曹氏血統(tǒng)后去世了。
去世后的他雖然得到了皇家的優(yōu)待,但是比起典韋來卻是有些不同,同樣是保住主人,按理說他比典韋的功勞還要大的多,為什么死后的待遇卻比典韋差呢?
這可能是因為典韋當時是在保護曹操的時候戰(zhàn)死了,一生只顧著受罪,卻沒有享受好的待遇,所以時候想要盡可能的補償給他,但是他卻是安度晚年去世的,這樣比起來好像也說得過去了。
作為曹操的貼身保鏢,許褚的一生可謂都終于曹家,其并不是下落不明,而是在后期史書中并沒有留下太多的筆墨來記載。
說起許褚,相信很多熟悉三國的朋友都對這位曹操的愛將記憶猶新,東漢末年,流民四起,再加上黃巾起義,天下并不太平,許褚曾在家鄉(xiāng)聚集起數(shù)千戶來抵御盜賊,后來歸順曹操,成為曹操的心腹愛將,因為勇猛過人,所以擔任曹操的貼身侍衛(wèi),被曹操封為?虎候?很多人知道許褚是因為其曾在潼關嚇退馬超,從而名聲大振。不過在后期,史書上對于許褚的記載并不太多,導致了很多人認為許褚下落不明,其實并不是這樣的,許褚本人一直在魏明帝曹睿即位后,依然效力于曹氏家族,而且深受信任。病死后還被追謚為壯侯,下面就來說一說為什么很多人認為許諸會下落不明:
一、許諸是曹操的貼身侍衛(wèi)
許諸歸順曹操后,一直擔任的是曹操的貼身侍衛(wèi),可以說是曹操的家臣,而且一直忠心耿耿,就連曹操的兒子曹丕以及其孫子曹睿都對許諸很是滿意,貼身侍衛(wèi)本不應該出現(xiàn)在史書上,但是因為許褚太過特殊,所以在史書中出現(xiàn),后期少了筆墨,導致很多人認為許褚下落不明。
二、許諸并不善于領兵作戰(zhàn)
許諸本人作為侍衛(wèi)是非常合格的,但是許諸并不善于帶兵打仗,跟曹操的大將典韋形成鮮明對比,史書中對于統(tǒng)兵作戰(zhàn)的大將都會詳細記錄,因為其關系重大,但是許諸的生涯中并沒有帶兵作戰(zhàn)的事例,只是替曹氏家族執(zhí)行過個人任務,所以史書中并沒有著重記錄。
你知道作為曹操的貼身保鏢,許褚為何會下落不明?歡迎留言討論。
因為許褚也老了,俗話說老不講金鼓之能,所以許褚最后的結局是在家老死了。其實許褚忠的是曹操,而不是曹家。不過許褚作為一名大將,再加上曹操對其的賞識,到了曹丕即位后,雖然沒有讓許褚?guī)П蛘蹋贿^也是厚待許褚。由于曹丕為了保護許褚,不讓他出去打仗,許褚自然而然就沒有什么有名的功績了。
根據(jù)歷史上的記載,許褚在曹操死后被曹丕留在許都,負責皇宮的安全工作。說白了就是曹丕身邊的保安大隊長。其實對于許褚來說,在跟隨曹操的時候,就是曹操的貼身護衛(wèi)。充其量和趙云的職位一樣。但是在三國演義中,許褚和趙云都被加強了。
在三國演義中,許褚算是曹魏陣營中為數(shù)不多的T1級別的猛將,并且多次救曹操于危難之中。第一次是在官渡之戰(zhàn),許褚斬殺了想要行刺曹操的刺客,救了一命。從這個時候開始,曹操開始非常信任許褚。第二次是在潼關之戰(zhàn)中,曹操被馬超殺得大敗,許褚一個人一邊搖船,一邊用馬鞍為曹操遮擋箭支,最后曹操一點事情都沒有,而許褚被射成了刺猬。不過幸虧有盔甲保護,加上許褚本身皮糙肉厚。不然許褚可能直接就隕落在箭雨下了。第三次是許褚成功阻擋住了馬超,讓馬超沒能夠斬殺曹操。如果不是許褚阻擋住了馬超,可能曹操早就被馬超殺死了。
看三國演義中的許褚,就不得不說說許褚的一生之敵——張飛。第一次二人面對面地打,結果曹軍已經(jīng)大敗虧輸,許褚也無心戀戰(zhàn),這是第一次被張飛打敗。第二次面對張飛,許褚又是狀態(tài)不好,剛剛在赤壁大戰(zhàn)中被燒得狼狽不堪,連盔甲都不齊全,馬連鞍子都沒有。三個人大戰(zhàn)張飛,還差點沒打過,最后無心戀戰(zhàn),只得奪路而走。索性張飛沒有追趕,這才讓三人能夠順順利利的前進。
第三次面對張飛,是許褚為曹軍押運糧食,結果許褚押運糧食之前喝多了,一個回合都沒走上就被張飛一槍挑于馬下。張飛覺得許褚輸?shù)母C囊,自己贏得也不光彩,所以燒糧之后就離開了。正是因為如此,曹軍將校才將許褚搶救回曹營。也正是許褚的這次失敗,導致最后曹操兵敗漢中,劉備成功獲得了漢中平原,獲得了巨量的糧食。
在《三國演義》中,許褚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大將。而且性格忠厚,不論是曹家眾多武將,還是曹操手下的文官,都和許褚有著不錯的交情。不僅守護了曹操,還守護了曹丕和曹叡 兩位皇帝,可謂是曹魏陣營中的三朝元老,最終因病死于任上。
在曹操死后就銷聲匿跡,主要和許褚當時年事已高,曹丕接替政權后其職責轉變等因素有關,最終在被曹叡封為牟鄉(xiāng)侯不久后去世,結局也還算安穩(wěn),具體分析如下:
一.因防御敵寇出名,后入曹操麾下。被曹操稱為?此吾樊噲也?的許褚,在三國志中被描述為,身長八尺有余,體魄健碩,因力大無窮而著名。在漢朝末年,為抵御敵寇入侵,許褚聚集身強體壯之士和其它父老鄉(xiāng)親,因寡不敵眾而占據(jù)下風。
后在假意求和時,許諸牽著自家牛與賊寇交換糧食,卻不想牛又自己跑回來了,于是許褚便徒手將牛拉動百余步遠,震驚敵寇后不敢再來犯。建安二年曹操占領淮汝之地,許褚跟隨曹操,并在典韋不幸戰(zhàn)死后,成為其身邊宿衛(wèi),保護曹操安全。
二.忠心不二護衛(wèi)曹操,得虎癡之名。因作戰(zhàn)勇猛,且忠心護主,許諸深得曹操信任,被曹操視為心腹大將。之所以稱許褚為虎癡,主要和其守衛(wèi)曹操時的種種表現(xiàn)有關。其中的虎,指的是戰(zhàn)斗時的威猛,而癡并非貶義,用來贊揚許褚對曹操的專情和忠誠,多次在危急關頭解救曹操。
在官渡之戰(zhàn)時,因忌憚許諸時刻陪伴在曹操身邊,徐他等人無法找到機會謀害曹操。一直到許諸因休息暫離片刻時,徐他等伺機而動,帶著利刃準備暗殺曹操。離開后隱約覺得內心不安的許諸,趕緊返回曹操身邊,正好碰見徐他等人,并將刺客盡數(shù)擊殺,也因此更得曹操重用。
其次,在渭南之戰(zhàn)中,許諸也是表現(xiàn)出色。當時為大軍讓行,曹操與許諸等人選擇斷后,在馬超率軍追殺曹操,火燒眉毛的關鍵時刻, 許諸及時將曹操送上渡河的船只。為了減輕船體的負重,以及保衛(wèi)曹操的安全,許諸一邊斬殺想要攀船的人,一邊用身體擋箭護衛(wèi)曹操周全。直到成功渡河后,才發(fā)現(xiàn)許諸早已身中數(shù)箭,這份以身護主的果敢,實在是令人動容。
還有一次曹操與馬超等人會面交鋒時的事跡,更是讓許褚的虎癡之名廣為流傳。當時曹操只帶許諸一人,前往約定地點攀談。欲借此次機會謀害曹操的馬超等人,聽聞許諸就在曹操身邊,且被許諸的怒目嚇到,不敢輕舉妄動。正因為此次事件,更多的人知曉了許諸的勇猛和較強威懾力。
三.曹丕掌權后,許褚無帶兵作戰(zhàn)機會,且已至高齡。后來,據(jù)說在得知曹操因病逝世時,許諸傷心至極,甚至到了吐血的程度。曹丕接手曹操政權繼位后,并沒有太虧待這個曾忠心護佑自己父親的元老級將領。任命許褚為萬歲亭侯,主要職責是護衛(wèi)宮中安全,以及管理禁軍。
再加上年事已高,這樣一來,許諸便沒有了繼續(xù)為國征戰(zhàn)沙場的機會,自然就會被慢慢遺忘在群雄輩出的三國時期。而曹丕之所以這樣做,或許是為了打壓許褚,也或許是真心想讓其能安然度過最后的晚年時光。最終在曹叡繼位后,許褚被封為牟鄉(xiāng)侯,不久病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7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揭秘曹操愛將于禁,晚年為何會抑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