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皇帝私房錢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古代有句話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p>
在咱們現(xiàn)代人的認(rèn)知里:古時候一個國家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的,雖然回顧古代歷代君王,有舉國之力窮奢極侈的昏君,也有勤儉愛民的明君,但不過是個人的品德高低和自我約束力不同而已。從理論上來說,國家的財富,皇帝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國家的財政、稅務(wù)、國庫,自古以來都是有大量的官員管理著的。每一筆支出,都要有明目,有由頭。如果皇帝想隨便花,肯定會受到這些大臣的阻撓和勸誡。碰到性格耿直、剛烈的,說不定還要來個以死勸諫:“望皇上以萬民為重,不要隨便揮霍啊!”
所以,皇帝想用錢,就沒那么自由了。
被人管著錢,不能想用就用,該怎么辦呢?說來也有趣,古代皇帝的應(yīng)對之策,和如今的已婚男人們?nèi)绯鲆晦H,那就是存“私房錢”!
漢朝
古代皇帝存私房錢的習(xí)俗,是從漢朝開始的。漢朝法律規(guī)定:未滿十四歲的孩子,每年都要向朝廷繳納“人頭稅”。一個孩子的人頭稅每年是二十三文,而其中的二十文,就屬于皇帝的私房錢,征收上來后,由皇帝本人收著,想怎么花怎么花。而正是因?yàn)檫@個政策,很多貧窮的老百姓,家里孩子多,又實(shí)在付不起人頭稅,于是只好把剛生下來的孩子溺死,或者把長大的孩子賣掉,十分凄慘。因此,漢朝皇帝的私房錢,收得實(shí)在是太沉重了。
宋朝
宋朝的皇帝本來是沒有“私房錢”一說的。只有名為“封樁庫”的小金庫。當(dāng)初宋太祖趙匡胤設(shè)立此庫,原意是把每年朝廷省下來的錢存到里面,以備國家不時之需。但是后來的宋朝皇帝,就慢慢把這個小金庫據(jù)為了己有,成為了自己的私房錢,不肯拿出來作為國家支出。
宋真宗時期,朝廷財政遇到了困難,大臣們請求宋真宗把封樁庫的錢拿出來,宋真宗非常不情愿。后來,大臣們聯(lián)名上書,再三要求,宋真宗才不得已拿出了一部分,供國家支出。后來竟然還三番四次地下詔書,催問戶部:“老鐵,你們什么時候還錢啊?”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明朝
跟宋朝的皇帝相比,明朝的皇帝更加過分了。明朝皇帝經(jīng)常會把手伸進(jìn)國庫里面,偷偷搬騰東西,存到自己的私房錢里。
明朝最后一個皇帝——崇禎皇帝,更是把自己的私房錢看得死死的。崇禎年間,旱災(zāi)、水災(zāi)、蝗災(zāi)、鼠災(zāi)在各地頻發(fā),百姓民不聊生,尸骨遍地。朝廷財政吃緊,崇禎不愿意把自己的私房錢拿出來治災(zāi);后來農(nóng)民起義大面積爆發(fā),軍隊缺少軍餉和軍糧,崇禎還是沒有把自己的私房錢拿出來,朝野上下又是一幫貪官污吏,只知道加重百姓稅收。
后來,李自成的軍隊打進(jìn)了皇宮,發(fā)現(xiàn)崇禎皇帝的私房錢居然有三千七百萬兩之多,吃驚不已。而崇禎帝攢了這么多私房錢,自己沒花著,還身死國破,全便宜了起義軍。
明朝的滅亡,原因有很多,不能光怪皇帝愛攢私房錢。但是,不得不說,明朝皇帝如此愛斂財,不顧百姓疾苦和朝廷危機(jī),那么國家滅亡也是遲早的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7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