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為您講述皇太極的故事。
十五、十六世紀,明朝在內(nèi)有黨爭傾軋不已,外有東南沿海的倭寇侵擾,北部有蒙元余部的侵擾搞的疲憊不堪的時候,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女真族卻乘機逐漸統(tǒng)一、強大起來。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深受漢文化熏陶的女真族杰出首領(lǐng)努爾哈赤在蘇子河畔修建的赫圖阿拉城(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zhèn))稱汗,國號“大金”,年號天命。為了與兩宋時期的“金”國區(qū)別,歷史上將努爾哈赤建立的“大金”稱為“后金”。
努爾哈赤還給自己的家族新創(chuàng)了一個 姓,叫“愛新覺羅”,女真語“愛新”是“金”,“覺羅”是“族”,連起來就是“金族”的意思。
努爾哈赤用新的國號和姓來表明他是繼承歷史上的金國,以達到團結(jié)、組織整個女真族的目的。從此,努爾哈赤徹底脫離了與明朝的隸屬關(guān)系,并與兩年后發(fā)布“七大恨”,正式誓師反明。
1626年,努爾哈赤在連續(xù)取得對明軍的勝利后,親率10萬八旗大軍向山海關(guān)撲來。沒想到在寧遠城下,努爾哈赤受到了明將袁崇煥的英勇抗擊,并被炮彈擊中,后金大軍急忙撤退。
努爾哈赤征戰(zhàn)一生,這是他第一次吃敗仗,并且還在戰(zhàn)爭中負了傷,這讓他難以接受這個現(xiàn)實。同年八月,努爾哈赤傷勢惡化,死于返回沈陽的途中。
努爾哈赤死后,諸子爭奪汗位的繼承權(quán)。四大貝勒之一、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實力最強,并最終奪得了汗位。
皇太極即汗位后,在經(jīng)濟上、政治上、軍事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竟然廢去“大金”的國號,改稱“大清”,這主要是為什么呢?
明崇禎九年(1636年),皇太極在他即汗位的第十年,在盛京(今沈陽)稱帝,并仿照明朝官制,建立了國家各級機構(gòu)。
皇太極為了避免刺激漢族人民對歷史上金朝侵宋的恥辱回憶,從而引起對“后金”的民族仇恨,在他稱帝的這一年,他廢去“大金”的國號,改稱為“大清”。
同時,皇太極又把女真族的族名改為了“滿族”,國號與族名的改變,其實也是為了迎合漢文化中陰陽家的五行之說。
因為,朱明王朝屬火,而他們的原國號“金”,犯了火克金的忌諱;而新的國號“清”與新的族名“滿族”都帶有水,恰好符合水克火、清滅明的吉祥之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9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潘氏是誰她本是囚犯,是怎么當上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