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為什么說李淵是最憋屈的開國皇帝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我們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但凡是自己打下天下的開國帝王,無一不是文韜武略、睥睨天下的大伽級人物。也正因為如此,幾乎所有的開國帝王都因其創(chuàng)業(yè)的功業(yè),即使在當皇帝期間有很多值得后人詬病的話柄,但人們總是會選擇性的失明和忽略,誰讓他們擁有了自帶光環(huán)的加成屬性呢?但是卻有一個開國帝王,他開創(chuàng)的王朝簡直是封建王朝的盛世,但他卻在歷史上成為一個存在感不高的開國皇帝,這個人就是李淵,人們在提到他的時候只會想起這個人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父親,居然悲慘到淪為兒子的背景板。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顯赫的家庭出身,造就的前半生的安逸局面。貴為開國皇帝的李淵的家庭出身卻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人們不知道他的爺爺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的李虎,不知道他身上流的是鮮卑貴族的血液,不知道他的表哥竟然就是那個亡國之君楊廣……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顯赫的家庭出身,使得他的前半年幾乎全部是在安逸享樂中度過。
而歷史上其它的開國帝王,與他有著完全不同的家庭出身和成長經(jīng)歷,他七歲的時候就承襲了世襲的封號,被封為唐國公,而在像他這樣大的時候,劉邦應(yīng)該是在偷雞摸狗,朱元璋應(yīng)該還在放?!@些英雄人物所經(jīng)歷的事情對于北魏貴族出身的他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他完全沒有成長的動力,也沒有成長的空間啊!已經(jīng)這么高的位置了,再往上就是皇帝了,他小小年紀就想干這個,那是基本上不靠譜的事情。
生出了一眾優(yōu)秀的兒子,遮蓋了父親的光芒。我們大家都知道星星不是不發(fā)光,而是太陽的光芒太盛了,李淵何其有幸生了這么幾個如狼似虎的兒子,但他又何其不幸這幾個兒子的光芒太盛、以致顯示不出他的存在。在真實的歷史中李淵從小飽讀詩書,長大后騎馬挽弓無所不能,就連他的老婆竇皇后都是他射箭射的射來的,當時還叫竇惠的這個女子可是搞了個比武招親,結(jié)果射術(shù)了得的李淵欣然拔得頭籌,不僅迎娶了美嬌娘,而且結(jié)上了竇氏家族這樣一大勢力。
在長大出仕以后,他曾經(jīng)擔任過楊堅的殿前侍衛(wèi),可見他的武藝也是受到當時皇帝的認可的,被時人稱為天下第一神射。他不光武藝高強,而且頗有謀略,當年在太原的隱忍那其實也是一種過人的本事。但由于時代的原因,他的前半生基本還處于不為人們所關(guān)注的南北朝時期,而他的幾個兒子卻都生在了盡顯英雄本色的隋朝末年,并且個個都為大唐的創(chuàng)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晉陽起兵過于順利,實現(xiàn)統(tǒng)一用時過短。我們知道這歷朝歷代的開國帝王們?yōu)榱四軌蜃陆剑鸨蛘痰臅r間不可謂不長,比如朱元璋就打了長達十五年的仗才坐了天下。而李淵從太原起兵到攻進長安,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而再到廢掉自己所立的傀儡楊侑也不過是次年五月的事情,這起兵過于順利,以至于他在歷史上并沒有留下太多過人的業(yè)績。事實上他在起兵初期在史書包括舊唐書上還是有所記載的。
比如一次他遇到敵軍的時候,面對敵眾我寡的情況,臨危不懼,連發(fā)七十箭,而箭箭命中敵人,隨著箭響對方陣營就有七十人被射中,這也讓對方為之膽寒,從而讓他得以從容退身。此外在起兵過程中,李淵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坐鎮(zhèn)后方,在前面沖鋒陷陣的主要就是李世民等幾個兒子。父子在這里面的作用和蕭何與韓信當時的角色相差無幾,但人們所能記住的往往是臺前而忽略幕后。
此外在處理幾個兒子的問題時,過于拘于“立長不立幼”的陳規(guī),導致李世民在玄武門發(fā)動兵變,竟然將他這個老子完全蒙在鼓里,這一歷史瞬間注定讓李世民留下污名,但也給人們形成了李淵軟弱無能的視覺沖擊,使得他在退位后,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而人們卻漸漸地淡忘了歷史的本來面目。
原因在于他的兒子李世民。
相比于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淵而言,大多數(shù)人肯定對李世民的印象較深一些,反而唐高祖李淵并沒有太大的存在感,李世民確實已是一位優(yōu)秀的君主,他在任期間,任用賢臣,體恤民情,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的強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比于李淵,除了他開創(chuàng)了唐朝,好像沒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也是因為李世民當年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脅迫李淵退位,奉李淵為太上皇,其實毫無實權(quán),從此李世民總管朝政大權(quán),他為了表明自己繼承皇位的合理性,令史官篡改史書,刻意的掩蓋自己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的真實目的。
所以即使唐高祖李淵還在世,但是他已經(jīng)失去了所有的權(quán)力,被軟禁在宮中,只能慢慢的等死,基本上沒有可能發(fā)號施令來實現(xiàn)自己的宏圖大業(yè),所以他的存在感比較低。
李淵出生于566年,李淵起兵的是617年,此時的李淵已經(jīng)51歲了,在此之前他也沒有什么名義,只是承襲了唐國公的爵位,家世太好了,在年輕的時候幾乎沒有能拿出來的事情,人家劉邦雖然是無賴很早就出名了,出道的事情斬蛇起義,迅速被人熟知,有一個強大的對手項羽,讓劉邦的知名度再一次提升。趙匡胤也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這功夫不錯,陳橋兵變也沒殺前朝皇帝和太后,名聲很好,而李淵出道的時候年過半百了,沒有什么轟動的事跡,即使做了皇帝,反應(yīng)也是平平。
時運不濟
劉邦趙匡胤等都是在亂世之中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而且本身就是一個傳奇,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繼位之君雖然也不錯,但是卻沒有能超過他們的功績。李淵就不同了,李淵雖然開創(chuàng)了大唐,但是前朝的隋煬帝是他的表弟,他完全是被這個表弟的鋒芒給蓋住了,按理說你已經(jīng)取代隋朝了,名聲應(yīng)該蓋過隋朝,可是并沒有,不得不承認他不如隋煬帝。
再說他的繼位之君吧,那是大唐最有名的君主,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最有名氣的帝王,創(chuàng)造了貞觀之治,開疆拓土,讓八方來朝賀,被人稱為天可汗,完全掩蓋住他老爹的人氣了。所以李淵是悲劇的,前面有表弟后面有兒子,自己被人給遺忘了。
長期在后方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之后,李淵幾乎沒有打過像樣的仗,基本上都是他的兒子們在外打仗了,李淵的威望在將軍們心中根本不如李世民。劉邦、趙匡胤等皇帝,個個都是沖鋒陷陣的將軍類型的皇帝,在軍中威望甚高,不是那種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人,李淵長期脫離軍中,人們只知道有皇帝,可是卻不親近。
這也許最后那些將軍為什么很多人跟著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的原因,也許李淵只是一個標志,就像供在廟里的菩薩一般,只是象征性的,當了九年的皇帝之后被迫讓位自己的兒子,自此再無其他的消息,最后一次也是在打敗突厥俘虜頡利可汗之后,高興的在宴會上獻舞,這應(yīng)該是除了死之外正史關(guān)于他的記載了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9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