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荀正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據(jù)統(tǒng)計,關羽是《三國演義》中殺死有名有姓的武將最多的人,顏良文丑等等一共十八個有名字的將領被他斬落馬下,即便是曾經(jīng)的萬人敵呂布,殺死的武將也沒關羽多。關二爺雖然殺死武將多,但他從來沒有使用過暗箭等等骯臟手段,他大多和那些武將一對一的單挑。武將公平較量,無論輸贏雙方都不后悔,但關羽一輩子唯獨殺了這個武將之后,心底后悔得不行。
關羽殺這個武將的背景,是當時劉備的徐州被呂布所奪,整個劉備軍都落難,劉備的軍隊打不過呂布,不得已他只好去搬救兵。縱觀當時的九州,劉備最依仗的勢力,他的義兄公孫瓚已被袁紹所滅;袁紹是滅兄仇人,借袁紹的兵劉備過不了心里的那一關;曹操曾經(jīng)把劉備打得妻離子散,算是半個仇人,所以也不能投靠;劉表一直茍在荊州,幾乎不對外用兵,想要拔鐵公雞的毛很明顯劉備做不到。所以遍觀天下,劉備還是決定去找袁術借兵。
但當時呂布的謀士陳宮也料到這一點,他早就放出謠言,說劉備想要攻打袁術。謠言跑得比劉備的腳快,劉備剛進到袁術勢力境內(nèi),袁術的大軍就已經(jīng)在那里等著他。袁術的大將紀靈站出來大聲呵斥劉備,劉備沒辦法只好親自上前解釋,但螞蟻在獅子面前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紀靈身后是五萬大軍,劉備身后只有幾千人,他完全不聽劉備的解釋,還派出手下一個叫荀正的武將上前對壘。
這個荀正武藝平平體型不壯,但他拳腳功夫不行嘴上功夫卻十分了得,舌頭嘚嘚嘚一陣痛罵將劉關張罵了個遍。劉備不敢讓脾氣火爆的張飛迎戰(zhàn),所以就派關羽上陣,在上陣前劉備對關羽說,這個荀正不能殺,把他吊打一頓揚我軍威就行了,殺了恐怕會激化兩軍矛盾。
關羽領命出陣,他剛走上前兩步,荀正就巴拉巴拉一大堆內(nèi)容骯臟的流言蜚語,關羽低頭不顧,緩緩驅馬向前,荀正見他好欺負,就說了一句:“紅棗子聽說你和你嫂嫂好上了?”
這一句話觸碰了關羽的逆鱗,關羽如此重視名聲的一個人,又怎么會忍受這樣的侮辱呢?于是關羽頓時失控,揮刀向前,荀正也拔劍招架,一個回合就被關羽斬落馬下。
結語:但關羽的這次沖動,讓劉備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紀靈見下屬被斬,立刻讓身后的五萬大軍一擁而上,劉備軍區(qū)區(qū)五千人又怎么會是對手,他們節(jié)節(jié)敗退,劉備不僅借不了兵還一路損兵折將,最后元氣大傷,只能硬著頭皮投靠曹操,忍受寄仇人籬下的屈辱。關羽斬殺荀正后很快就后悔,他負荊請罪向劉備道歉,劉備表示自己能夠理解,畢竟關羽這么光明磊落的人,受此侮辱發(fā)怒很正常。關羽這一斬斬出了自己幾十年的心結,那份愧疚一直留在他心頭。
《三國演義》中斬殺敵方大將最多之人非趙云莫屬,長坂坡之戰(zhàn)趙云七進七出曹營就擊殺了五十余員戰(zhàn)將,不過數(shù)量是趙云占優(yōu),質量卻比不過關羽,死于關羽青龍偃月刀之下的大將多達十幾人,其中不乏顏良、文丑、華雄、管亥這種武力強悍的猛將,而且關羽所殺之人絕大部分都是有名有姓之人,這一點也比趙云強。
演義中關羽斬殺了哪些人?出山第一戰(zhàn)斬殺黃巾大將程遠志,汜水關溫酒斬華雄,北海救孔融斬殺管亥,徐州殺荀正和車胄,白馬誅顏良延津殺文丑,過五關斬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秦琪六將,土城一通鼓未盡斬殺蔡陽,長沙斬楊齡,襄樊之戰(zhàn)先砍死夏侯存再射殺成何,這樣一盤點下來,死于關羽刀下的足足有17人,這些人絕大多數(shù)都有該殺的理由,可是唯有一人死得有點冤,此人就是荀正,為什么這么說?分析如下。
先來看看演義中關羽斬殺荀正的描述:
關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強!?出馬與紀靈大戰(zhàn)。一連三十合,不分勝負。紀靈大叫少歇,關公便撥馬回陣,立于陣前候之。紀靈卻遣副將荀正出馬。關公曰:?只教紀靈來,與他決個雌雄!?荀正曰:?汝乃無名下將,非紀將軍對手!?關公大怒,直取荀正;交馬一合,砍荀正于馬下。
此戰(zhàn)有一個大前提就是當時徐州的局勢錯綜復雜,劉備引狼入室被呂布襲取了徐州,自己只能屯駐小沛,同時占據(jù)揚州的袁術對和揚州接壤的廣陵、下邳、沛國等地虎視眈眈,三方勢力角逐徐州就屬劉備實力最弱;關鍵是這場戰(zhàn)也不是劉備愿意打的,而是曹操以天子名義下詔令劉備討伐袁術,對劉備來說,實力強大的袁術遠不是他所能招惹的。
所以此戰(zhàn)劉備只是走走過場,不可能會真打,萬一惹毛了袁術出動大軍前來,劉備勢必吃不了兜著走,這也是紀靈能和關羽大戰(zhàn)三十回合的根本原因所在!很多人以此來質疑關羽的武力不如張飛(后面張飛十個回合刺紀靈于馬下),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分析此戰(zhàn)的背景和關羽的心態(tài),因為紀靈是袁術麾下頭號驍將,殺了紀靈袁術豈能善罷甘休!一句話關羽明擺著就是在放水,要不然陣前交鋒,關羽豈能容紀靈說不打就不打!
荀正是紀靈副將,既然關羽能放過紀靈,其實也沒必要殺了荀正:一方面荀正僅僅是小覷了關羽的威名和武力而已,罪不至死;另外一方面紀靈明顯被關羽打怕了,不敢再出戰(zhàn),于是推了副將荀正出來應付關羽。
愣頭青荀正死得有點冤枉,先是被自己上司推出來擋刀,又因為自己的口出狂言惹惱了關羽被殺,其實他只要敷衍一下,以當時的局勢關羽也未必會殺他;袁術麾下拿得出手的大將本來就不多,關羽殺了荀正也使得雙方關系惡化。
無論是華雄管亥,還是顏良文丑以及五關守將,甚至包括長沙太守韓玄麾下校尉楊齡,關羽殺他們的理由都比較充分(楊齡狂奔五十里出城挑釁還立于陣前罵戰(zhàn),關羽不殺你殺誰?)唯有荀正關羽確實犯不著去殺他。
(燦爛海灘原創(chuàng)作品,嚴禁轉載) 演義品讀——三國曾被演義 關羽的神勇,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被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有人做過統(tǒng)計,小說中關羽一共同二十七位有名有姓的將領交手,其中有十六人死在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之下。在被關羽殺掉的十六人中,既有蔡陽、孟坦、管亥、荀正、韓福、孔秀、卞喜、王植、秦琪、楊齡、夏侯存、成何、程遠志這樣的一般將領,也有如華雄、顏良、文丑這樣的名將。這樣的戰(zhàn)績在《三國演義》中可謂首屈一指。尤其是關羽溫酒斬華雄和飛馬殺顏良的細節(jié)描寫,更是精彩。在此,我們不妨先來重溫一下。 首先是溫酒斬華雄。當時,關東聯(lián)軍與董卓手下的大將華雄交鋒。先鋒孫堅大敗而歸。之后華雄用長竿挑著孫堅的赤幘,引兵來到聯(lián)軍寨前大罵挑戰(zhàn)。袁紹先后派出俞涉、潘鳳與華雄交手,很快就被華雄給殺了。正當袁紹等人束手無策之時,關羽出現(xiàn)了。關羽自愿出戰(zhàn)華雄。但當袁紹等人得知關羽僅僅是一個小小縣令手下的一名馬弓手時,袁術不屑一顧,命令手下將關羽打出大帳。幸虧曹操及時制止。之后,一個精彩的場面出現(xiàn)了: 【多區(qū)域包郵】論三國人物 方詩銘 著 正版古典文學理論圖書 ¥20.86 購買 關公曰:「 ”如不勝,請斬某頭?!辈俳提嚐峋埔槐?,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 ”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 再來看看另外的一個情節(jié):斬顏良。這個情節(jié)出現(xiàn)在官渡之戰(zhàn)時期。當時袁紹手下的頭號大將顏良對曹軍對陣。顏良連殺曹軍宋憲、魏續(xù)兩將,又打敗徐晃,使得曹軍士氣受挫。這時,關羽又及時出現(xiàn)了: 關公舉目一望,謂操曰:「 ”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操曰:「 ”未可輕視?!标P公起身曰:「 ”某雖不才,愿去萬軍中取其首級,來獻丞相?!睆堖|曰:「 ”軍中無戲言,云長不可忽也。”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沖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沖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云長手起一刀,刺于馬下。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于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 這兩個情節(jié)可謂膾炙人口,均被譽為是《三國演義》中藝術成就較高的篇章。不但引來無數(shù)評論家們的高度評價,而且通過各種表演形式被搬上了舞臺、熒屏、熒幕,成為廣大觀眾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片段。 還原歷史------三國不是演義 關羽的這張成績單在《三國演義》中可謂風光無限,但是在真實的歷史當中,這張成績單的水分卻實在是太多了,這十六個人中,有十五個與關羽毫無關系。 首先來說說華雄。歷史上關于華雄的記載很少,而且他的姓名和職位都存在一定的爭議?,F(xiàn)在為人所知的華雄一名見于《三國志?孫破虜傳》,他的職務是董卓手下的都督。而在近人盧弼所撰《三國志集解》中,引用了清人潘眉的一段注釋,認為華雄真名應為葉雄,職務也不是都督,而是都尉。潘眉指出:「 ”《廣韻》二九葉引《吳志.孫堅傳》‘有(董卓)都尉葉雄’。知宋本如此,今本誤。”不過,這個說法也只是一家之言,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具權威性的結論。因此,到底是都督華雄還是都尉葉雄還是一個迷。 歷史上華雄的經(jīng)歷和《三國演義》中有一點是相同的。他的確是董卓手下的一員大將,參與了與關東聯(lián)軍之間的戰(zhàn)斗,最后死在聯(lián)軍將領的手中。不過,其過程卻與小說有著很大的不同?!度龂?孫破虜傳》中是這樣介紹的: 關東聯(lián)軍對董卓發(fā)生直接沖突之后,身為董卓軍中都督的華雄被董卓調往兩軍陣前。對華雄對陣的是長沙太守孫堅。華雄最后是死在孫堅的手下,死亡的地點是在陽人地區(qū)。而此時的關羽連是否參加過討董之戰(zhàn)都尚待查實,殺華雄的事情自然與他沒有任何的牽連。 小說中被關羽殺死的另外一位名將是袁紹軍中的大將文丑。這個人物在歷史上的確存在?!度龂?武帝紀》中記載:顏良被殺之后,袁紹的軍隊在延津一帶與曹軍再次爆發(fā)激戰(zhàn)。袁紹軍隊領軍的將領就是文丑。當時曹操設下了誘敵之計,故意將馬匹、輜重丟棄在道路的兩旁,誘使袁軍搶奪而造成陣勢混亂。曹操乘亂出擊,打破袁軍,并斬殺文丑。這一仗完全是曹操的功勞,和關羽也沒有絲毫的瓜葛。 至于小說中提到的孟坦、韓福、孔秀、卞喜、王植、秦琪、程遠志、成何、夏侯存、荀正這十人,翻閱相關歷史文獻,均查無此人,可以斷定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杜撰出來的人物。因此,在關羽的成績單中也應該刪除掉。 小說中被關羽所殺的管亥,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據(jù)《三國志》及《后漢書》等史料記載,管亥是漢末黃巾軍的將領,曾與孔融、太史慈等人在北海交鋒過,但之后便再無蹤跡。與關羽自然也沒有關系。 減掉了以上這十五位,小說中的那份名單上就只剩下了顏良一人。這個人倒真是被關羽所殺的。不過,關羽殺死顏良的歷史記載又爆出了另外一個秘密。先來看看《三國志?關羽傳》的記載: (袁)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看來關羽斬殺顏良的故事是真的了。不過,史學家陳壽在此用的是個「 ”刺”字,也就說明了關羽使用的兵器并非像大刀那樣的劈砍式武器,而更像是如戟、矛之類的直刺式的兵器。另外,在三國時代還沒有出現(xiàn)象青龍偃月刀一樣的長柄大刀。這種偃月刀出現(xiàn)在唐、宋時期,主要是用來操練,以 *** 武雄壯,并非實戰(zhàn)使用。因此,基本可以斷定,無論是呂布的方天畫戟還是關羽那口著名的青龍偃月刀都是小說家杜撰出來的。 這里要附帶說明一下,為什么關羽的兵器會變成青龍偃月刀呢?唐人郎君胄《壯繆侯廟別友人》一詩中有這樣的句子:「 ”將軍秉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zhàn)場,一劍萬人敵?!彼稳它S茂才《武安王贊》曰:「 ”氣蓋世,勇而強。萬眾中,刺顏良?!彼螣o名氏《武成王廟從祀贊》曰:「 ”劍氣凌云,實曰虎臣。勇加一國,敵號萬人。”到了元代,關羽用刀的說法開始在不同的作品中出現(xiàn)。元人郝經(jīng)《重建廟記》曰:「 ”躍馬斬將萬眾中,侯印賜金還自封。橫刀拜書去曹公,千古凜凜國士風?!敝笤谠s劇中,關羽也是用刀。在公認的《三國演義》成書最重要的參考著作------《三國志平話》中,關羽也是用刀參加「 ”三英戰(zhàn)呂布”的: 第三日,呂布又搦戰(zhàn),眾諸侯出寨,與品布對陣。張飛出馬持槍。張飛與呂布交戰(zhàn)二十合,不分勝敗。關公忿怒,縱馬輪刀,二將戰(zhàn)呂布。先主不忍,使雙股劍,三騎戰(zhàn)呂布,大敗走,西北上虎牢關。 從這些資料分析,關羽使用的兵器從矛(戟)至劍,最后在刀上正式定型了。目前還不清楚青龍偃月刀之說是不是《三國演義》首創(chuàng),但通過《三國演義》,青龍偃月刀和關羽已經(jīng)是合二為一,密不可分了。也就是說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很可能是宋元時期的民間藝人和文人墨客們的集體智慧創(chuàng)造出來的武器。 這樣一考證的結果就比較有趣了,不但小說中關羽的成績單中所列的十六個死于青龍偃月刀下的將領僅有一人屬實之外,連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都變成假的了。這就隨之而來了另外兩個問題:為什么羅貫中讓安排了這十五個「 ”冤魂”死在關羽手下呢?為什么羅貫中一定要讓關羽用上青龍偃月刀而不是別的兵器呢? 經(jīng)典回味------三國可以寫得更好看 第一個問題很好回答:作者如此安排是為了突出關羽神勇的英雄形象。歷史上的關羽雖然沒有小說中描述的如此具體的神勇事例,但是在歷史上也是一位著名的勇將。《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就評論到:「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辈懿偈窒碌闹\士劉曄也稱關羽「 ”勇冠三軍”;東吳名將周瑜亦贊關羽為「 ”熊虎之將”。這些例子都說明在漢末三國時期,關羽已經(jīng)成為了勇將的代名詞。 至于第二個問題:為什么羅貫中一定要讓關羽用上青龍偃月刀而不是別的兵器呢?筆者認為從《三國演義》中可以做出一個大概分析:圍繞這把青龍偃月刀,作者設計了很多精彩情節(jié):刀挑錦袍、單刀赴會、失刀奪刀,這把青龍偃月刀在小說中出現(xiàn)的時間比關羽還要長。正如丘振聲先生所言:「 ”在中國古典文藝里極講究人物手里的玩意兒。別看是一刀一槍,它們往往成為人物性格的鮮明標志……這種人和物的和諧統(tǒng)一的傳統(tǒng)手法,是我國古代優(yōu)秀作家的藝人們在長期藝術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來的,今天仍有借鑒的意義?!保ㄒ姟度龂萘x縱橫談》) 參考書籍:《三國志》 《三國志平話》 《三國演義》 《三國志集解》 《三國演義縱橫談》
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傲慢無比,很少有人知道關羽為什么會傲慢?關羽主要有兩個原因傲慢:
一是性格使然。
關羽這個人嫉惡如仇,心直口快,他在家鄉(xiāng)的時候,因為當?shù)睾缽娬虅萜廴耍P羽殺了豪強而亡命天涯,這是關羽善良的一面,同時看不慣惡人的行為,這是關羽的性格,都說性格決定命運,有這樣的性格,自然會養(yǎng)成后來的傲慢。
二是武藝高強。
關羽有驕傲的資本,他最大的資本就是武藝高強,關羽的武藝在整個三國演義中,那是排名前三的,虎牢關溫酒斬華雄,白馬之戰(zhàn)單騎斬顏良,延津之戰(zhàn)誅文丑,這些一流武將都死于關羽之手,這樣的戰(zhàn)績,哪怕是呂布也做不到,這就是關羽驕傲的資本。
那么問題來了,關羽看不起哪些人?
1、華雄
華雄是關羽第一個看不起的人,但對于十八路諸侯來說,華雄的武藝又是深不可測的,華雄一上場,就打敗孫堅,連斬祖茂、俞涉、潘鳳,十八路諸侯措手無策,直到關羽出戰(zhàn)才斬了華雄。
關羽出戰(zhàn)前,曹操給關羽準備了一杯熱酒,曹操的意思無非就是給關羽壯膽,但是關羽卻說:酒且斟下,某去便來。關羽的言外之意就是說:我去把華雄斬了再來喝酒。意思就是說斬華雄很容易,這就是看不起華雄,同時關羽用行動也做到了。
2、顏良
顏良是關羽極度看不起的人,但顏良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并不低,當顏良在白馬布陣時,曹操看到顏良的軍陣,曹操的反應該是:操駭然。也就是曹操害怕的意思,曹操無非就是從顏良的排兵布陣中看出顏良不簡單。
然后顏良三合斬宋憲,一合斬魏續(xù),二十回合大敗徐晃,然后整個曹營的反應是:諸將栗然。曹營諸將再也不敢挑戰(zhàn)顏良,曹操也知道自己手下無法敵得過顏良,然后程昱給曹操獻計,說顏良非關羽不能敵也,曹操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關羽從許都請來對付顏良。
關羽來了之后,認為河北軍隊是:土雞瓦犬!認為顏良是:插標賣首!然后關羽沖入敵軍陣營,僅僅一個回合就斬殺顏良,然后懶洋洋地下馬,用短刀割了顏良首級獻給了曹操,于是白馬之戰(zhàn)曹操大獲全勝,全是關羽的功勞。
3、文丑
文丑是關羽看不起的第三個人,顏良被殺后,關羽繼續(xù)對戰(zhàn)文丑,當時文丑剛剛擊退了張遼與徐晃的聯(lián)手,正好關羽趕到,大叫一聲:賊將休走!然后兩人單挑,僅僅三個回合,文丑就感到心怯,技不如人了,于是調轉馬頭,準備逃走,結果關羽趕上一刀斬了文丑,文丑的武藝僅僅在關羽手下走了不過三個回合而已。
4、紀靈
紀靈是關羽看不起的第四個人,曹操為了挑起劉備與袁術的矛盾,以天子之命讓劉備討伐袁術,關羽隨劉備出戰(zhàn),袁術派紀靈迎戰(zhàn),紀靈大罵劉備,關羽大罵紀靈:匹夫休得逞強!與紀靈大戰(zhàn)三十回合。
但是關羽明白,劉備討伐袁術只不過是做做樣子,如果真跟袁術火拼,那就中了曹操的奸計,所以關羽戰(zhàn)紀靈也是做做樣子,并不想殺紀靈,否則以關羽的武力,不需十個回合就能斬殺紀靈,但關羽故意放水,只是戰(zhàn)平了紀靈而已。
作為紀靈副將的荀正挑釁關羽,結果被關羽一個回合給殺了,這就等于是給紀靈一個下馬威了。
5、夏侯惇
夏侯惇是關羽看不起的第五個人,他是曹操手下的大將,關羽與夏侯惇有過幾次交手,都是十個回合左右不分勝負,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夏侯惇窮追不舍,即使是曹操的使者來了,夏侯惇也不愿意放棄追殺關羽。
關羽對夏侯惇喊道:吾豈懼汝耶!但實際上關羽不能下殺手,因為夏侯惇再怎么說也是曹操的親信,也是曹操手下的大將,如果夏侯惇被殺,那關羽就真的走不了了,以武藝來看,關羽可以在20回合打敗夏侯惇,但每次交手都只有10個回合左右。
另外,關羽也不能殺夏侯惇,所以一直強忍著,但關羽一直也看不起夏侯惇。
6、龐德
龐德是關羽看不起的第六個人,襄樊之戰(zhàn)時,龐德抬著棺材迎戰(zhàn)關羽,顯示出必死的決心,兩人相見,關羽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關云長在此,龐德何不早來受死!第二句話是:量汝一匹夫,亦何能為!可惜我青龍刀斬汝鼠賊!
兩句話一說,明顯就是關羽看不起龐德了,只把龐德當成匹夫,龐德的武藝實際上并不弱,關羽沒能在武藝上打敗龐德,兩人單挑了一百五十回合,龐德用暗箭傷了關羽,但最后龐德還是被周倉在水中生擒,被關羽所殺。
7、于禁
于禁是關羽看不起的第七個人,襄樊之戰(zhàn)時,于禁毫無作為,反而被關羽水淹七軍,不費吹灰之力擒拿,見到關羽之后,于禁請求饒命,關羽說:汝怎敢抗吾?于禁說我只是服從命令,希望君侯可憐我。
關羽就更加看不起于禁了,還說道:吾殺汝,猶殺狗彘耳,空污刀斧!關羽把于禁當成了狗豬一般,連殺他都不愿意玷污的刀斧,于是把于禁押送回荊州看管起來,到時候再發(fā)落。于禁一心求饒的態(tài)度,越是讓關羽看不起。
8、曹仁
曹仁是關羽看不起的第八個人,襄樊之戰(zhàn)剛開始爆發(fā)時,曹仁率軍與關羽交戰(zhàn),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逃,連襄陽城都被奪了,曹仁于是退守樊城。
后來關羽攻打樊城,對著城墻大罵:汝等鼠輩,不早來降,更待何時?這根本就是罵曹仁的,曹仁本來就是關羽的手下敗將,前面打過一仗,現(xiàn)在又交戰(zhàn),關羽當然看不起曹仁了,但這個時候,曹仁暗中派人射箭,射中了關羽右臂,而且箭上還有毒。
關羽這樣嫉惡如仇的人,最看不起的就是暗箭傷人,于是更加看不起曹仁了。
9、孫權
孫權是關羽看不起的第九個人,孫權曾經(jīng)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提親,關羽不同意,還辱罵孫權的使者說道:虎女焉能嫁犬子?這是直接把孫權比成了狗啊,孫權再怎么說也是一方諸侯,但關羽根本沒把孫權當回事,根本就是看不起孫權。
10、魯肅
劉備奪取益州后,孫權向劉備討要荊州,派魯肅見關羽,關羽單刀赴會見魯肅,在此之前關羽說了一句話:
吾于千槍萬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際,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豈憂江東群鼠乎! 關羽一直把江東將領看成鼠輩,根本就看不起這些人,不僅僅是魯肅,還包括呂蒙、陸遜等人,關羽與魯肅會面時,右手提刀,左手挽著魯肅的手,直接把魯肅嚇得魂不附體,然后關羽離開,魯肅像癡呆了一樣看著關羽離開,這都讓關羽更加看不起魯肅。
既然關羽看不起這么多人,那整個三國演義中,有關羽看得起的人嗎?當然有了,還不少,至少有以下幾人:
1、呂布
呂布是三國演義中武藝排名第一的猛將,武藝比關羽還要高,關羽也有親自體驗,這就是三英戰(zhàn)呂布,三英戰(zhàn)呂布是張飛首先出手,大戰(zhàn)呂布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然后一邊的關羽看張飛無法取勝,于是聯(lián)手關羽戰(zhàn)呂布,關羽、張飛二人聯(lián)手居然三十回合戰(zhàn)不倒呂布,這算是三國演義中含量金最高的戰(zhàn)斗了。
關羽是何等驕傲的人,與呂布一交手,就知道呂布的武藝了,一般來說,驕傲的人只對比他更厲害的人佩服,這從稱呼上也能看出來,張飛稱呼呂布是“三姓家奴”,而關羽稱呼呂布是呂將軍,轅門射戟前,張飛嚷嚷著要跟紀靈拼命,關羽勸說道:且看呂將軍如何主意,那時各回營寨廝殺未遲。
尤其是在看了呂布把紀靈像提幼童一樣提起來,和在150步之外射中戟上的小枝,這更讓關羽佩服呂布,所以呂布是關羽最看得起的第一個人。
2、張飛
張飛是關羽的結拜兄弟,兩人不僅感情好,而且也是非常熟悉,關羽在誅殺了顏良之后,曾經(jīng)對曹操說過一句話:
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關羽說張飛能在百萬大軍中取上將的首級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這話表面上是夸張飛的,實際上還是夸自己的,明明關羽剛剛在數(shù)萬大軍中斬殺敵方上將,也就是關羽斬顏良,這已經(jīng)是明證了,但關羽把張飛說成和自己一樣,明明就是把兩兄弟都夸了,所以張飛是關羽看得起的第二個人。
3、張遼
關羽跟張遼是同鄉(xiāng)關系,兩人感情不錯,張遼最初是呂布手下,呂布被殺時,張遼寧死不屈,關羽為救張遼,居然跪在曹操面前為張遼求情,關羽對曹操說道:
關某素知文遠忠義之士,愿以性命保之! 關羽說張遼是忠義之義,自己愿意以性命來擔保,關羽這樣驕傲的人,寧愿以自己的性命來擔保張遼,這足以說明關羽看得起張遼,而在更早之前,張遼還在呂布之下,與關羽是敵人的時候,張遼奉命前來攻城,關羽以言語相勸,張飛想迎戰(zhàn)張遼,關羽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
雖然這話有些恭維,但絕對說明關羽看得起張遼,所以張遼是關羽看得起的第三個人。
4、黃忠
黃忠是五虎上將之一,關羽首次遇到黃忠是在長沙之戰(zhàn),兩人大戰(zhàn)三次近兩百回合,都是不分勝負,第一次是一百回合,關羽在心中暗想:
老將黃忠,名不虛傳:斗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 這就是佩服黃忠武藝的想法了,以關羽的武藝,居然看不出黃忠的破綻,只能逼著關羽用拖刀計來對付黃忠,關羽本就是驕傲的人,想打敗黃忠也只能靠計謀,你說關羽能不佩服黃忠嗎?
第二次單挑五六十回合,不是不分勝負,黃忠馬失前蹄,摔倒在地,關羽并沒有趁人之危,而是放了黃忠一馬,這就是尊重,正所謂英雄惺惺相惜,第三次,兩人單挑三十回合,還是不分勝負,黃忠原本能射中關羽,但為了報答關羽不殺之恩 ,也沒有射殺關羽。
兩個人相互尊重,所以黃忠是關羽看得起的第四個人,總有人拿關羽說大丈夫不與老兵同伍,來認為關羽看不起黃忠,這是不對的,關羽這話只是認為黃忠的資歷不夠,在武藝上,關羽從來沒有看不起黃忠的意思,他能沒有打敗黃忠,怎么會看不起黃忠呢?
5、劉備
關羽最看得起的人當屬劉備了,劉備是關羽的結拜兄弟,又是關羽的主公,而且武藝也不弱,三英戰(zhàn)呂布時,關羽和張飛兩人聯(lián)手三十回合也沒打敗呂布,劉備加入后,就打敗了呂布,可見劉備武藝真的不弱,要不然關羽也不會甘心為劉備賣命。
再一個,劉備與關羽志向相同,正所謂志同道合就是這樣,劉備能幫助關羽實現(xiàn)政治理想,所以劉備是關羽最看得起的第五個人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1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