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馬嵬坡兵變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隨著潼關(guān)的陷落,長安已經(jīng)無險可守,叛軍可能隨時抵達城下。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放了一個煙幕彈,表面上說是御駕親征,又是交代后事,又是選兵點將,搞得煞有其事,實際上,趁著凌晨夜色的掩護,李隆基已經(jīng)溜之大吉,一路向西逃去。
俗話說,“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這種情況適合普通人,也適合皇帝。別看李隆基平日里養(yǎng)尊處優(yōu)、錦衣玉食,到了荒郊野外,照樣一點架子也不能有,因為肚皮不當家啊。本來,還指望著路上沿途有地方官款待,誰知,這些官員聽說皇帝都跑了,也都作鳥獸散,各自逃命去了。其實,事情發(fā)展到這一步,餓一餓肚皮只不過是小事罷了,最可怕的是禁軍的不滿情緒正在日益增長。
李隆基西逃入蜀圖
實際上,這種不滿情緒太正常了,李隆基帶著這幫禁軍出門,壓根沒有告訴他們要去哪里,因為皇帝的行程是絕密狀態(tài)??墒?,禁軍們畢竟是人啊,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情緒浮躁是正常的,大家的妻兒老小都在長安城一帶,如今一路西行,也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更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回家,加上饑餓和疲憊,有點抱怨肯定是少不了的。令人擔憂的是,抱怨是會傳染的,大家的情緒相互影響,抱怨聲越來越大,到了馬嵬驛附近,士兵們變得群情激奮,有了嘩變的風險。這事兒讓我想起了隋煬帝,隋朝末年的時候,北方風起云涌,隋煬帝眼看北歸無望,于是就決定留在揚州,準備劃江而治,繼續(xù)享受他的榮華富貴。很明顯,這是他的一廂情愿,因為當時的禁軍多數(shù)是關(guān)中人和中原人,妻兒老小全部都在水深火熱之中,你指望他們?yōu)槟惚M忠嗎?于是,禁軍逃跑的人越來越多,以至于最后被宇文化及利用,發(fā)動了政變。如今,李隆基也落到了這步田地,如果不重視禁軍們的情緒,很可能步隋煬帝的后塵,殷鑒不遠,我想李隆基不可能沒感覺。
禁衛(wèi)軍示意圖
此時,禁軍的首領(lǐng)為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是不是對他的名字有幾分熟悉?沒錯,此人是個老將,幾十年前,李隆基率軍政變,殺死韋皇后一黨,陳玄禮就是指揮官。也正是因為那場政變,李隆基對他百般信任,把禁軍的統(tǒng)領(lǐng)權(quán)交給了他??墒牵词龟愋Y忠心耿耿,他也難以平復(fù)士兵們的抱怨啊。對于陳玄禮是如何處理這個棘手事情的,《舊唐書》說得非?;\統(tǒng),倒是《資治通鑒》描述得要詳細一些。一個老將,面對這種情況,當然有他處理方案。深思熟慮后,他覺得要想平復(fù)士兵們的情緒,其實也簡單,必須得找一個出氣口才行,讓大家出出氣。
環(huán)顧一周,如今能當大家出氣筒的,也只有楊國忠了。此人恃寵驕縱,殘害忠良,如今的大亂和朝廷大軍的慘敗都與他脫不了干系,早已經(jīng)是人神共憤。如果能夠誅殺楊國忠,既能為國除害,又能平復(fù)軍心,可謂是一箭雙雕。可是,楊國忠畢竟是帝國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一個禁軍統(tǒng)領(lǐng)怎么可能敢輕易下手呢?關(guān)于這個,幾本正史都沒有提及,但是,《資治通鑒》有側(cè)面反映,陳玄禮是找太子李亨通了氣的。眾所周知,李亨與楊國忠素來不睦,當初李林甫在世的時候,曾經(jīng)試圖扳倒李亨,楊國忠在其中也沒有起到好作用。因此,說李亨對楊國忠恨之入骨也不為過,只是,懾于李隆基的威嚴,李亨也拿楊國忠毫無辦法。如今,士兵嘩變在即,正是除掉楊國忠的好時機??墒?,李亨也是個狐貍,《資治通鑒》對他態(tài)度的記載,頗值得玩味,言曰“太子未決”。這句話信息量就大了,只是說李亨并未做出決定,而是把皮球踢給了陳玄禮,但明顯,這是默許的態(tài)度。要不然,陳玄禮也不會有后面的舉動。
楊國忠像
得到了太子的默許,陳玄禮腰桿硬了起來,為了盡快平復(fù)禁軍的情緒,他緊急召集手下將領(lǐng),給楊國忠判了死刑,《資治通鑒》的原文是這么記載的:
(陳玄禮說)今天下崩離,萬乘震蕩,豈不由楊國忠割剝氓庶,朝野怨咨,以至此耶?若不誅之以謝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恨!
什么意思呢?說白了,這就是一個戰(zhàn)前演說,也就是拉仇恨專用說辭。可能有些朋友讀不慣文言文,咱不妨也解釋一番吧。他說的意思就是,如今天下分崩離析,社稷也受到了威脅,都是由楊國忠盤剝百姓而起,朝野都頗有怨言,如果不把他殺了,難以平復(fù)四海的怨恨。受到如此鼓動,士兵們當然情緒更加激動,就這樣,楊國忠命懸一線!
正好,沒過多久,楊國忠出現(xiàn)了,他出去巡視驛站,估計是安排皇帝的起居去了,正好歸來。他剛下馬就被二十多個吐蕃使節(jié)給圍住了,這些吐蕃人也是點背,本來是代表國家前來出使的,應(yīng)該是國賓待遇,誰知道事兒還沒辦完,皇帝跑了,他們也沒辦法,只有跟著皇帝一起跑了出來,如今走了一路,饑腸轆轆,連飯都吃不飽,他們不找楊國忠找誰,畢竟,他是宰相嘛。沒想到,就這么一個要飯吃的場景給了禁軍“靈感”。突然,一個士兵大喊:“國忠與胡虜謀反!”這群吐蕃人也一臉懵,沒想到自己成了別人誅殺楊國忠的道具。說時遲,那時快,只聽見“嗖”的一聲,一支箭矢就射了過來,正中楊國忠的馬鞍,見此狀,楊國忠驚慌失措,一路奔到了驛站西門,想要尋求皇帝的保護,禁軍哪里會饒了他啊,一群人追了上來,掄起刀就剁,可憐這楊國忠還不明就里,就已經(jīng)成了肉泥,頭顱也被懸掛在了門上。
聽到外面如此嘈雜,御史大夫魏方進走了出來,沒想到,他的一句話,把自己的小命也搭了進去。他說:“你們怎么敢殺宰相?”還真是不要命了,殺紅了眼的禁軍士兵上去就是一刀,魏方進頓時倒在血泊中。另一個宰相韋見素跑出來看看情況,剛站穩(wěn),也被一棍悶倒在地,頓時滿臉是血,好在有幾個士兵認識他,阻止了行兇士兵,韋見素才勉強逃過一劫。此時,士兵已經(jīng)處于失控狀態(tài),將驛站團團包圍,殺聲震天。李隆基忙問出了什么事,侍從出去看了看,回來報告說:“楊國忠謀反,被禁軍給殺了。”李隆基大吃一驚,什么?楊國忠謀反?這簡直是荒唐,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的李隆基也不是傻子,他頓時就明白了,禁軍嘩變了。為了安撫大家的情緒,李隆基還必須走出來,給大家鼓鼓氣。演說完畢,李隆基說,如今反賊已死,大家散了吧??墒?,士兵們卻置若罔聞,紋絲不動。連皇帝的命令都不聽了,這是要干什么?士兵們大聲叫喊:“賊本尚在!”
傻子都能聽出來,士兵們所說的“賊本”,指的是大名鼎鼎的楊貴妃。李隆基當然舍不得,可是,面對咄咄逼人的禁軍,他陷入了巨大的抉擇困境。此時,大宦官高力士開口了,也正是他的這句話,最終要了胖美人楊貴妃的命,他是這么說的:
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愿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
這句話很明白,楊貴妃是沒罪的,可是,將士們都已經(jīng)把楊國忠給殺了,貴妃整天陪伴陛下,他們哪里會放心,萬一哪天枕邊風吹起來,豈不是小鞋滿天飛。事到如今,也只有丟車保帥了。隨后,一代佳人,胖美人楊玉環(huán)被高力士派人勒死。
之后,禁軍們高呼萬歲,一場危機算是勉強扛過去了。那么,楊貴妃真的是禁軍們的目標嗎?其實未必,正史史家往往把美人比作“紅顏禍水”,事實上,楊貴妃對李隆基在政治上的影響還是非常有限的。這一點,不僅僅我們能看到,當時的人大約也能看到,所以,楊貴妃并非是兵變的直接目標,他只是被楊國忠連累了而已,誰讓她有這么一個不著調(diào)的堂哥呢,真是令人惋惜。那么,楊貴妃到底魂歸何處?為什么有人說她去了日本?這個話題,咱們留著下次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2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魏大中,"東林前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