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雍正的寵物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我們所熟知的雍正皇帝,區(qū)別于清朝其他皇帝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勤政。雍正是個工作狂,全年無休,只在生日那天給自己放個假??v觀歷史上的皇帝,雍正的勤勞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說自己“以勤先天下”,從來不休息。
有這樣一個統(tǒng)計,雍正朝現(xiàn)存的漢文奏折共計35000多件,滿文奏折共計6600多件,他在位時間是12年零8個月,約4247天,平均每天批閱奏折約10件,有的批語竟然高達(dá)1000多字,且批閱的時間多在晚上。雍正帝的嬪妃們只好獨守空房,想必也是非常寂寞。
除了勤政,雍正皇帝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狗奴。他非常愛狗,愛到什么程度呢?他親自給狗設(shè)計狗窩和衣服。他最寵愛的兩只狗,他取名為“造化狗”和“百福狗”。
雍正元年七月,傳旨:給造化狗做一件麒麟衣、一件老虎衣、兩件狻猊馬衣,材料都要用上好的鼠皮等毛來做。
雍正三年九月四日,傳旨:做兩個狗窩,下面鋪上羊皮,里外用氆氌(藏族人民手工生產(chǎn)的毛織品)做簾子。
雍正五年正月,傳旨:給造化狗做一件紡絲軟里虎套頭,給百福狗做一件紡絲軟里麒麟套頭。過了一個月,雍正說之前做的麒麟套頭太大太硬了,不舒服,你們再用棉花軟襯套頭重新做一件,要收小一些,別太松松垮垮的。又過了一個月,麒麟衣做好了,外面是白綾緞,里面是藍(lán)紡絲襯棉花,雍正帝的狗穿得也太奢侈了吧!
雍正帝還親自設(shè)計狗窩、狗籠?!白鰣A狗籠一件,徑二尺二寸,四圍留氣眼,要兩開的?!焙髞砉坊\有點大,雍正又讓人縮小兩寸,重新做一件。就這樣一個狗籠,從雍正帝下旨到完全令他滿意,竟然花了整整1年零21天!雍正帝可真是個完美主義者!
雍正帝對狗的寵愛還遠(yuǎn)遠(yuǎn)沒有結(jié)束,他后來還給這兩只狗做了各種各樣的狗籠,具體到各種細(xì)節(jié):“竹胎紅氆氌面、白氆氌里小圓狗籠”“狗籠上見方四幅、深藍(lán)布挖單一塊”“小狗籠紅布簾一件”……
造化狗的虎皮衣太硬了,重新做個軟的!虎皮衣上面的托掌不好,得拆了,狗衣上的鈕絆釘?shù)貌唤Y(jié)實,重新釘!
除了虎皮衣和麒麟衣,雍正帝還下令做了:豬皮狗衣、貂皮狗衣,且因為圓明園年久失修,夏天蟲多毛多灰塵大,再做一個盛放貂皮衣的小木匣……
做雍正帝的狗狗太幸福了吧!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但是你不知道清朝的這些滿清皇帝們,除了斗蟈蟈,養(yǎng)鳥還有別的嗜好。比如關(guān)于雍正的嗜好,有說:?雍正帝勤于政務(wù),很少出巡游樂,但是閑暇之余,他對聲色犬馬也頗感興趣,并且玩得想當(dāng)在行。他在即位后,對于聲色犬馬并非無動于衷,而且對雕蟲玩物,西洋奇巧都深有所好。對于中國上層社會傳統(tǒng)的玩意,如吸鼻煙,香袋,盆景,養(yǎng)寵物狗等,他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通過對雍正帝生活、情趣、飲食習(xí)慣等研究,一個活靈活現(xiàn)且男人本性十足的雍正帝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據(jù)資料介紹,眼鏡最早出現(xiàn)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羅倫薩,是歐洲人的一項重要發(fā)明。雍正帝很喜歡西洋眼鏡,倒不是雍正帝附庸風(fēng)雅,確實是他已經(jīng)眼花了,需要眼鏡的幫助。不僅如此,雍正帝還把眼鏡發(fā)放給潑灰處的工匠,作為一種實用的福利待遇。
據(jù)宮中檔案記載,雍正帝所佩戴的眼鏡多種多樣。雍正帝佩戴的眼鏡,都是由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奉命專門制作的。造辦處檔案詳細(xì)記錄了這一情況。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初二日,郎中保德奉旨:?按12個時辰,做近視眼鏡2副。再,哪個時辰看得多的,重做6副。?
十月二十日,郎中保德又奉怡親王允祥傳諭:?將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鏡,每樣多做幾副,俱要上好的。?十一月初五日,這批眼鏡做好,由郎中保德進呈御前。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初十日,奏事太監(jiān)劉玉傳旨:?照朕用的眼鏡,再做10副。?這類旨令接連不斷。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十四日,首領(lǐng)太監(jiān)王輔臣又傳旨:圓明園的四宜堂如意床上安眼鏡一副。
造辦處立即將早先做好的一副備用的茶晶眼鏡交太監(jiān)劉進義拿去。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太監(jiān)張玉柱給造辦處送去一副西洋人戴進賢進呈的一副眼鏡,傳旨:著照朕戴的眼鏡式樣裝修,再將盒內(nèi)西洋字白紙簽著西洋人認(rèn)看。造辦處官員拿著這張寫有西洋文的字條找到西洋畫師郎世寧,認(rèn)出是?70歲?等字。
原來,在當(dāng)時是用年齡來表示老花鏡的度數(shù)。這年雍正帝51歲,已用上?70歲?的花鏡,看來他的視力的確不太好。這副西洋鏡,經(jīng)造辦處精心改裝,又換成玳瑁圈銀捏子皮盒,于十二月初二日,由太監(jiān)李久明去轉(zhuǎn)交雍正帝。自雍正元年到雍正七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造辦處為雍正帝專門制作的各式眼鏡多達(dá)35副之多。雍正帝把這些眼鏡隨處安放,每到一地,隨手可取。這也是他作為封建帝王的一種奢侈了。
雍正皇帝全名是愛新覺羅·胤禛。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滴醯鄣谒淖?,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于康乾盛世的連續(xù)具有關(guān)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于第四子弘歷。
擴展資料: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積極經(jīng)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gòu)并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加強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實行改土歸流。并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yǎng)廉銀制度等。
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這樣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胤禛
這并非那個年代的人思想覺悟高。反腐這事兒主要還得靠當(dāng)權(quán)者的手段。雍正的反腐手段其中有一招叫“即時候補”。什么意思吶?大家都知道古代官位有限,但符合做官資格的人太多,后來的人便只能哪兒涼快先在哪兒呆著,這就是“候補”。(類似于明朝時的做法)“候”個三五年的,挺常見;“候”個十年八年的,也不少。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能“扶正”。
針對這個難題,雍正將其與反腐倡廉聯(lián)系在一起。每次派大臣下去查賬,后面必定跟著一大群候補官員。只要查出一個貪官,就地免職,再根據(jù)罪狀審判。而且立刻從隨行的候補官員中,選出一個和貪官同等級的候補,補上貪官免職后的空缺。
第二個好處就是這也能減少貪官卸任后留下的巨額虧空。大家都知道多數(shù)貪官一旦即將卸任,總會竭盡全力大撈一筆,留下的大坑就留給后來的繼任者來填補。(畢竟以后沒機會了)繼任者,填補虧空自然得大費力氣,而后自己再接著貪,又繼續(xù)留下大坑給后來者。如此,惡性循環(huán),導(dǎo)致貪污不絕。
雍正的這招“即時候補”讓貪官無處可逃,堪稱是反腐一大奇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5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