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唐高宗為什么要追謚兒子為皇帝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中國歷史上,太子死后,被追謚為皇帝的,不乏其人。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謚生父景穆太子拓跋晃,為景穆皇帝;隋哀帝楊侗被擁立為皇帝后,追謚生父元德太子楊昭,為孝成皇帝;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追謚生父懿文太子朱標(biāo),為興宗孝康皇帝??梢哉f,追謚曾經(jīng)當(dāng)過太子的父親為皇帝,是后輩子孫稱帝后,表現(xiàn)孝道的一種慣例。與他們相比,唐高宗李治以父親身份,追謚兒子李弘為皇帝,不能不說是其中的一個特例。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五月,唐高宗下詔,追謚太子李弘為“孝敬皇帝”,喪葬“制度一準(zhǔn)天子之禮”(見《舊唐書》)。在中國歷史上,被父親追謚為皇帝的太子,李弘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對此,清人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稱“唐高宗以太子宏(弘)薨,而贈孝敬皇帝,則以父而追帝其子,不經(jīng)之甚矣”,即批判唐高宗此舉荒誕不經(jīng);蔡東藩在《唐史演義》中也稱“所有喪葬制度,竟許用天子禮,謚為孝敬皇帝。太子死謚皇帝”,是“從古未有”之事。那么,唐高宗為何要置皇家禮制于不顧,破例追謚亡故不久的李弘為皇帝呢?
李弘(公元652—675年),字宣慈,唐高宗第五子,也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第一子。李弘的名字頗有寓意。據(jù)說,隋末唐初,道教中有“老君當(dāng)治”、“李弘當(dāng)出”的讖語,預(yù)言太上老君將轉(zhuǎn)世為人主,化名李弘來拯救眾生。唐高宗為其取名李弘,可見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因系武則天所生,唐高宗愛屋及烏,對李弘系非常寵愛。四歲時,李弘被封為代王;五歲時,唐高宗廢掉原先的太子李忠,改立李弘為太子。為了培養(yǎng)李弘,唐高宗除了為其選聘名臣作為輔弼老師,還經(jīng)常讓他實(shí)習(xí)參政。譬如,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幸驪山溫湯,太子監(jiān)國”;次年又“詔太子每五日于光順門內(nèi)視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決之”;咸亨二年(公元671年)正月,唐高宗“幸東都,留皇太子弘于京監(jiān)國”;次年十月,又命“皇太子監(jiān)國”。
李弘為人寬厚仁慈,“深為帝及天后鐘愛”。被立為太子后,李弘“敬禮大臣鴻儒之士,未嘗有過之地”。對父母如此,對臣屬如此,對普通士兵和百姓同樣如此。監(jiān)國期間,李弘關(guān)心將士,體恤民情,做出了很多寬仁愛民之舉。當(dāng)時,大唐正對高麗用兵,軍中經(jīng)常有士兵“逃亡限內(nèi)不首及更有逃亡者”,因此會受到“身并處斬,家口沒官”的嚴(yán)厲處罰。李弘知道后,引經(jīng)據(jù)典,強(qiáng)調(diào)“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希望朝廷可以修訂法律,以后再出現(xiàn)有士兵逃亡者,家中人不用再受連坐之罪,唐高宗“從之”;李弘“又請以同州沙苑地分借貧人”,唐高宗“許之”。一個“從之”,一個“許之”,不難看出唐高宗和武則天對李弘的欣賞。然而,李弘接下來做的一件事,卻極大的觸怒了武則天,武則天從此也對他有了看法。
原來,武則天將情敵蕭淑妃殘忍殺害后,仍不解恨。又把蕭淑妃所生的義陽、宣城二位公主“幽于掖庭”,致使兩位被幽禁的公主年齡很大了卻沒辦法嫁人。李弘猛地見到這兩位“以母得罪”的姐姐時,先是“驚惻”,繼而動了憐憫之心,于是,“遽奏請令出降”,懇請?zhí)聘咦谧屗齻兂黾?,過上正常女人的生活。唐高宗對蕭淑妃之死本就心存愧疚,而兩位公主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只是迫于武則天的淫威,不敢造次。李弘的上奏,道出了唐高宗的心聲,于是“許之”。武則天聞訊后,既是出于對蕭淑妃怨恨的延續(xù),也是為了防止這兩位公主日后興風(fēng)作浪,便隨便將她們許配給了兩個普通侍衛(wèi)。在武則天看來,作為自己的親生兒子,李弘不站在自己這邊,反倒幫助敵人,武則天從此對李弘產(chǎn)生隔閡甚至怨恨,李弘“由是失愛”。
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二月,唐高宗將李弘召至東都洛陽,準(zhǔn)備納左金吾將軍裴居道之女為太子妃。為此,唐高宗還下令為李弘新建一座宮殿。裴妃“甚有婦禮”,是個相當(dāng)有婦德的賢淑女子,唐高宗滿意地對侍臣說:“東宮內(nèi)政,吾無憂矣。”意思是說,李弘有這么個賢內(nèi)助,將來即位執(zhí)政,就不用朕擔(dān)心內(nèi)宮了。七月,“太子新宮成,上(唐高宗)召五品以上諸親宴太子宮,極歡而罷”。唐高宗本來身體就不好,這次暢飲后,身體便出現(xiàn)了故障。八月,唐高宗“以不豫,詔皇太子聽諸司啟事”。這一安排,表明唐高宗慮及自己身體不支,有禪讓太子之意,而這恰恰是早已習(xí)慣“垂簾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預(yù)聞之”的武則天所不愿意看到的。從此,武則天與李弘的私人恩怨,已經(jīng)上升到涉及將來掌權(quán)的政治對立面了。
武則天是個權(quán)力欲望極強(qiáng)的女人。一步步提升自己,進(jìn)而問鼎皇權(quán),是武則天實(shí)現(xiàn)女皇夢的必由之路。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八月,在武則天的鼓動下,唐高宗下詔“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內(nèi)外稱為“二圣”,武則天已經(jīng)與唐高宗平起平坐了。這么多年夫妻下來,唐高宗對武則天是了解的,為了權(quán)位,這個心狠手辣的女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來,包括害死自己的親生骨肉。作為當(dāng)朝皇帝,唐高宗都無法遏制武則天在政治上的強(qiáng)悍勢頭;自己百年之后,誰又能控制得了這位身居高位的女強(qiáng)人?知子莫如父,李弘萬萬不是武則天的對手。為了保護(hù)李弘,唐高宗甚至萌生了“欲下詔令天后攝國政”的念頭,也就是想把權(quán)力交給武則天。但是,迫于群臣關(guān)于“天下者,高祖、太宗二圣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合謹(jǐn)守宗廟,傳之子孫,誠不可持國與人,有私于后族”的勸諫,唐高宗才把皇帝繼續(xù)當(dāng)下去。
這件事過后不久,也就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李弘在隨唐高宗、武則天游幸洛州合璧宮時,突然暴死于宮中綺云殿,年僅二十四歲。李弘之死,在唐朝甚至在中國歷史上,都稱得上是一樁疑案。李弘究竟怎么死的?千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其中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李弘患有嚴(yán)重的“癆瘵”,即肺結(jié)核,在當(dāng)時是不治之癥。李弘處理國事積勞成疾,病情加重,屬于自然死亡;其二,李弘雖然有“仁孝”的一面,同時也有“英果”的一面,不顧武則天之感受,上奏讓兩位同父異母的姐姐出嫁就是一個例子。當(dāng)太子的時候如此,李弘將來一旦即位,武則天將很難駕馭這個柔中帶剛且不太聽話的兒子。李弘的存在,成為武則天實(shí)現(xiàn)女皇夢的絆腳石。為了能繼續(xù)把持朝政,武則天伺機(jī)將其害死,李弘屬于非正常死亡。
其實(shí),關(guān)于李弘的死因,早在唐肅宗時代就開始有了死于非命的說法,《舊唐書·承天皇帝傳》就稱“天后方圖臨朝,乃鴆殺孝敬(李弘)”。宋代歐陽修編撰《新唐書》時,在《本紀(jì)·第三》中這樣寫道:“上元二年四月己亥,天后殺皇太子?!彼抉R光在編寫《資治通鑒》時,也用了春秋筆法,“己亥,太子薨于合璧宮,時人以為天后鴆之也?!本C合各種史料記載,以及對當(dāng)時政局的分析,筆者認(rèn)為,李弘確系死于非命。其一,李弘雖然身體有病,但他能沒事一樣的陪同唐高宗“幸合璧宮”,說明當(dāng)時他的身體并無大礙,決不至于暴薨。其二,唐高宗想把權(quán)力交給武則天的念頭被否定后,只能“謹(jǐn)守宗廟,傳之子孫”,也就是將來要把皇位傳給太子李弘。武則天因此生恨,對擋了自己掌權(quán)道路的親兒子李弘更是懷恨在心,盡管李弘因患“癆瘵”,但為了早日操控權(quán)力,武則天還是動了殺機(jī)。
李弘是個好太子,監(jiān)國期間的一系列仁舉,使他贏得了蕓蕓眾生的擁戴。難怪李弘遇害后,普天之下會“莫不痛之”。痛,既是對李弘二十四歲突然死亡的悲痛和惋惜,更是對武則天為了權(quán)位,對親生兒子都不擇手段的痛恨和譴責(zé)。其實(shí),兒子死了,武則天心里也不是個滋味,畢竟李弘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而且是死于自己之手。李弘死后,“天后心纏積悼,痛結(jié)深慈”(見《孝敬皇帝睿德記》)。這其中,既有武則天當(dāng)眾表演的成分,也有對兒子之死無限內(nèi)疚的因素。李弘之死,作為父親的唐高宗心里最明白,但沒有證據(jù),又苦于懼內(nèi),索性淚往心里流。自己精心培養(yǎng)的接班人死于非命,唐高宗悲痛欲絕,大病了一場。不久,唐高宗下詔:“太子嬰沈瘵,朕須其痊復(fù),將遜于位。弘性仁厚,既承命,因感結(jié),疾日以加。宜申往命,謚為孝敬皇帝?!睂⒗詈胨酪蛘f成“因感結(jié),疾日以加”,無不表現(xiàn)出了唐高宗的懦弱。
然而,再懦弱的男人也有剛強(qiáng)的一面,唐高宗也不例外。李弘生前沒有當(dāng)上皇帝,死后也要讓他當(dāng)上皇帝。以父親身份把李弘“謚為孝敬皇帝”,既是唐高宗對沒有保護(hù)好兒子的愧疚,更是對武則天心狠手辣的不滿。此外,唐高宗還下令將李弘以“天子之禮”厚葬于偃師景山,并親自為其制“睿德紀(jì)文”,書之于石,立在陵前,以示哀悼。永淳三年(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臨終前教誨太子李哲(即唐中宗李顯)“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這種安排,不能不說是鑒于李弘之死而對李哲個人安危的憂慮。唐中宗即位后,將李弘牌位祔太廟,號義宗,并追封太子妃裴氏為哀皇后。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姚崇與宋璟進(jìn)言李弘不曾即位,不應(yīng)該與先帝們同列太廟,于是,唐睿宗將其移到東都祭拜。唐玄宗開元六年(公元718年),有司奏稱“孝敬皇帝宜建廟東都,以謚名廟”,于是,罷義宗號,從此只用孝敬稱之。因此,唐高宗追謚兒子為帝,中國歷史僅此一例。
唐高宗一直被一些人視為懦弱的懦夫,被武則天的媚骨所蠱惑,導(dǎo)致了唐力王朝的覆滅。事實(shí)上,在這個歷史時期,唐高宗的作用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其實(shí)皇帝之所以如此迷戀武則天,是因?yàn)樗膽倌感膽B(tài),讓他覺得自己對武則天是母親,也是情人。
現(xiàn)代心理學(xué)證明,一個兒子對母親的關(guān)心、保護(hù)、無處不在的愛和認(rèn)同有著強(qiáng)烈的渴望。這種心理被稱為俄狄浦斯心理。對李贄來說,唐高宗特指他對自己的母親——長孫皇后的依戀和熱愛。那么,長孫皇后在皇帝心中是什么形象呢?
孫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妻子,為她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李承干,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李志最小,自然是母親的最愛。據(jù)說石皇后喜歡讀書,按禮儀辦事。她的公公唐高祖非常孝順,賢惠大方,她能與后宮的所有妃子相處得很好。宮里所有的王子和公主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都受到宮里的寵愛。在李志幼小的心靈中,母親溫柔慈愛。
唐初,史與在南北交戰(zhàn)。她和哥哥一樣,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殺兄逼父,與當(dāng)時人的道德行為不符。關(guān)鍵時刻,長孫皇后挺身而出,安慰將士,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一舉消滅了李和李元吉的勢力,使順利登基。隨著年齡的增長,李志逐漸認(rèn)識到母親是一個睿智果斷的女英雄。
唐太宗即位后,封為皇后,其母為天下之主。她不僅管理后宮有條不紊,還積極輔佐唐太宗,對唐太宗影響很大。每當(dāng)大臣提出直接的建議,激怒了唐太宗,她總是調(diào)整它,并敦促陳建忠于君主和愛國。有一次,唐太宗大怒,說要?dú)ⅰ疤锷嵛獭保L孫皇后問怎么回事。
唐太宗說魏徵在宮中時總是侮辱我。孫昌皇后聽后,立即穿上朝服向唐太宗道喜,并說:“聽說國主和大臣都是直人,現(xiàn)在鄭偉也是直人,這是陛下的緣故。我不敢恭喜你!”這番話讓太宗感到欣慰。魏徵之所以能多年諫唐太宗而不被貶殺,與長孫皇后勸諫唐太宗有關(guān)。即使在長孫皇后病重之時,她也不忘國事,勸唐太宗召回被降職的方到朝廷重用:“凌軒陛下,小心,足智多謀。你事先都聽到了,卻什么都沒說?如果沒有大的理由,我愿意放棄?!彼篮蟛痪茫铺谡倩胤?,恢復(fù)了他的職位。皇后孫子都是這樣幫老公的。甚至在她病危的時候,也警告他“君子,小人,忠言逆耳,百依百順”。孫昌皇后去世后,唐太宗看著她生前寫的書女則,痛心疾首地說:“皇后的書,足以垂后世。
難道我到了命中注定,無法割舍我的愛?你能給我的每一個建議,我再也聽不到好話了。失去一個好助手真可惜!“可見長孫皇后是一個高瞻遠(yuǎn)矚、深諳政治的賢慧女子,對唐太宗影響很大。當(dāng)時的李志雖然年輕,但她逐漸意識到母親是一個有遠(yuǎn)見的人,有很強(qiáng)的議政參政能力。
可惜就是這樣一個溫柔善良睿智果斷的媽媽在李志8歲的時候永遠(yuǎn)的離開了他!8歲的孩子是享受母愛的年齡。失去母親讓他很痛苦?!鞍нw左右,太宗再三慰”。母親的早逝給高宗的心靈帶來了深刻的創(chuàng)傷。
心理學(xué)大師弗洛伊德說:“在男人身上,年輕的時候,母親和其他照顧他們的女人的愛會出現(xiàn)在未來的記憶中,也是引導(dǎo)他們走向女人的巨大力量?!睂δ赣H的愛讓男孩“一直在尋找一個能代替母親形象的女人,因?yàn)檫@個形象從他最稚嫩的年紀(jì)就統(tǒng)治了他的頭腦”。這段話非常適合葉莉,因?yàn)樗男乃颊娴谋凰哪赣H占據(jù)了。
茍利軍教授認(rèn)為,十幾年過去了,李志對母親的思念更深了。他一直在潛意識里尋找一個和母親相似的女人,直到遇到武則天。
夫妻關(guān)系,武則天是李治的嬪妃。
武則天本是李治父親唐太宗李世民的嬪妃,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來到洛陽宮(紫微城)后,聽說十四歲的武則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
武則天進(jìn)宮后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寵愛,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高。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太子李治開始建立了感情。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駕崩,武則天依例與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長安感業(yè)寺為尼,但她與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在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業(yè)寺進(jìn)香時,又與武則天相遇。兩人相認(rèn),并互訴離別后的思念之情。
因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動向李治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宮中,企圖以此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滿,武則天便再度入宮。入宮前,武則天已懷孕,入宮后便生下兒子李弘。至次年(652年)五月,武則天便被拜為二品昭儀。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冊封為皇后。
擴(kuò)展資料:
1、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祖籍隴西成紀(jì),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為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同母兄弟。
貞觀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東宮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年)被封為晉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長子太子李承乾與四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于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繼續(xù)執(zhí)行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jīng)濟(jì)制度,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
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fēng),史稱“永徽之治”。高宗還在廢立皇后問題上堅持自己的主張,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擾。
顯慶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經(jīng)常頭暈?zāi)垦?,影響處理政?wù)。武皇后乘機(jī)開始參與國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狀況不佳,政權(quán)由高宗向武則天手中轉(zhuǎn)移的趨勢逐步形成。
唐高宗在位期間先后滅西突厥(657年)、滅百濟(jì)(660年)、滅高句麗(668年)。高宗時期唐朝版圖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咸海(一說里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三十二年。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享年五十五歲,葬于乾陵,廟號高宗,謚號天皇大帝。天寶八年(749年)增謚為天皇大圣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年),再增謚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2、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后并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jìn)入后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后為皇后,尊號“天后”,與高宗并稱“二圣”。高宗駕崩后,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后,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quán)略,能用人。又獎勵農(nóng)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所以使得賢才輩出。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fā)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fù)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fù)唐朝后,為其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則天于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謚為“則天順圣皇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武則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治
李志是個文藝青年,喜歡寫書法,陶冶性情。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長孫皇后和李世民的第三子。本來,這大唐江山是不可能扛在他肩上的。因?yàn)樗能浫酰钍烂癫恢匾曀?。但是天上掉餡餅,皇太子和王維爭權(quán)奪利。李志不到位,沒有參與其中,置身事外。反而吸引了大臣們的好感,于是唐太宗就和戊己、方、等人一起計議,立李治為皇太子。唐太宗每次上朝,經(jīng)常有李治在身邊看他決定各種政務(wù),有時還讓他旁聽議事。唐太宗多次稱贊他善良。
此時的李志也是一個文藝青年。晚年侍奉體弱多病者的唐太宗與武則天有了交集。李治當(dāng)時很孝順,唐太宗生了大瘡。李治自己用嘴吸毒流膿,和戰(zhàn)車走了好幾天。侍奉皇帝本身就是嬪妃的工作,武則天也頻繁出現(xiàn)在床邊。當(dāng)時的武則天表面上還是很溫順的,尤其是對李治。她知道,這個時候,唐朝的儲君不會放棄這個絕好的機(jī)會,決心全心全意討好李治。
吳燦為什么讓李治著迷:
首先,它像花一樣美麗。毫無疑問,武則天是漂亮的。武則天曾說女兒太平公主“酷似自己”,首先是說她長得像自己。那么太平公主長什么樣呢?史書上說“富貴,大方,慷慨”。身材豐滿,臉大。這個長相是標(biāo)準(zhǔn)的唐朝美人胚子。此外,唐中宗為太子時的詩人兼學(xué)者崔融曾說武則天是“怪月”。還有,就是袁天罡故事里提到的“天珠鳳頸”。這些說法,都出自武則天同時代的人,都不算太離譜??傊?,她的出現(xiàn)至少能讓人眼前一亮。
其次,武則天是個辣妹,她不是乖巧的女人,這樣的女人有味道。相傳唐太宗年間,西域曾進(jìn)貢過一匹兇猛的馬獅子狗,無人能馴服。當(dāng)時,武媚娘,一個天才,聲稱她可以馴服這匹兇猛的馬。她要了一條鏈子和一把匕首。兇馬不聽話就用鐵鏈抽打,不聽話就用匕首刺死。唐太宗可能不喜歡這樣的女人,但李治不一樣。當(dāng)然,她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第三,武則天曾經(jīng)是一個文藝女青年。唐太宗喜歡詩詞書法,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為了得到唐太宗的賞識,武則天自學(xué)成才,書法和詩歌都很有造詣。唐太宗不太喜歡這些東西。畢竟我的小女兒只是一味的迎合自己。但李志卻無比羨慕,知道找一個既漂亮又有內(nèi)涵的女人不容易。后來,出家為尼姑的武則天給李治寫了一首詩:“見朱思念,憔悴而失落,懷念你的君主。不信就經(jīng)???,開箱驗(yàn)石榴裙?!痹姷拇笠馐牵何倚那槊悦#秀?。我看紅色的都是綠色的,我要闖紅燈了。為什么我這么憔悴?因?yàn)槲艺於荚谙肽?。如果你不相信我每天因?yàn)橄肽愣鳒I,你就打開盒子看看我的石榴紅裙子,上面沾滿了我斑駁的淚水。這首詩寫得很真誠。據(jù)說后來的大詩人李白看到后,不禁覺得和武則天一樣酷。
第四,武則天想方設(shè)法讓李治接近自己,與自己私通。李世民沒死的時候,武則天的進(jìn)出讓年輕的李治心跳加速。據(jù)說有一次,在服侍唐太宗的時候,李治有急事,直腸腫了,上廁所。大廁所是個大廁所,各種功能設(shè)施都有。這里不僅有美味的食物和葡萄酒來補(bǔ)充營養(yǎng)已被掏空的肛腸系統(tǒng),還有長椅和大床供便秘者小睡片刻。李治排泄完畢,武則天端著一個金盆,盛滿水給李治洗手,并做了一個挑逗的手勢。李治心中動搖,忍不住把金盆里的洗手水灑在武則天臉上,同時吟詩問路:“憶巫山夢魂,陽臺路恨無路。”武則天急中生智,明白了其中的雙關(guān),馬上回答說:“我從來沒有過輝煌的賬目,所以我要金盆浴雨?!?br>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個巴掌拍不響,一拍即合,千絲萬縷。他們立刻抱成一團(tuán),倒在床上,去了巫山,有了外遇。據(jù)說這一次,武則天懷上了李治的孩子。從此當(dāng)然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從此李志心里放不下這個如夢似幻的女人。
點(diǎn)評:武則天是歷史上有巨大成就的皇帝。在唐太宗的李世民和唐高宗的李治之后,她延續(xù)了貞觀統(tǒng)治的盛世。李治對武則天的迷戀除了她的美貌,還在于她獨(dú)特的不屈不撓的氣質(zhì),以及她是一個才女的事實(shí)。其實(shí)男人需要的是體貼和關(guān)心,而不是基于“外表”的傲慢。畢竟美貌只是敲門磚,溫柔才是通往幸福的通行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6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帝最后葬在哪里到底有沒有陵墓
下一篇: 炎帝究竟有幾個女兒她們都嫁給了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