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南唐。
五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哪個軍事實力最強?這個不好比較,但有相對較強的,就是后唐與后周。唐莊宗李存勖在914年滅燕(劉守光),923年滅后梁,925年滅前蜀。周世宗柴榮雖然沒有滅掉任何一國,但卻實質(zhì)性地開始了對十國的統(tǒng)一進程。柴榮以弱兵在高平巴公原(山西省晉城市代管的高平市)大敗北漢與契丹的聯(lián)軍,然后出兵占領(lǐng)后蜀的秦(甘肅省天水市)、鳳等四州。從955年開始,柴榮用了三年時間,打敗了十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南唐。心高氣傲的南唐中主李璟被柴榮打到割地稱臣,稱比自己還小5歲的柴榮為父。這其實都是柴榮種的樹,趙匡胤才能如此輕松的摘果子。此外,柴榮還在公元959年大舉北伐遼朝,把契丹人嚇個半死。
說南唐是十國最為強大的政權(quán),是有歷史根據(jù)的?!杜f五代史》就稱南唐:“其地東至贛浙邊界,南及五嶺,西至湖贛邊界,北據(jù)淮河,共三十余州,廣闊數(shù)千里。近代偽朝中,南唐最為強盛?!?/p>
南唐是“借雞生蛋”式的,和北宋差不多。南唐開國皇帝李昪(“昪”讀“辯”)自稱是唐朝皇族后裔,但從小流落民間,被淮南軍閥楊行密發(fā)現(xiàn),甚是喜愛,欲收為養(yǎng)子。可楊行密的兒子們卻吃起了醋,認為此子將來有可能奪走自己的位子,極力反對。楊行密無奈,只好把李昪送給心腹謀臣徐溫當(dāng)養(yǎng)子,取名徐知誥。徐溫取得吳國控制權(quán)后,本不想傳位于能力最強的養(yǎng)子徐知誥,但親生兒子都無什么能力,最終徐知誥還是控制了吳國。937年,李昪建立齊朝,兩年后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祖父。
李昪于942年駕崩后,長子李璟繼位。李璟是渴望在亂中有所作為的。945年,南唐出兵滅掉割據(jù)福建的閩國,但因為指揮不利,被吳越吃掉福州,清源軍還割據(jù)泉、漳二州。951年,南唐又出兵滅掉割據(jù)湖南、廣西北部的楚國,但結(jié)局比滅閩國還慘。南唐吃掉楚國多少地盤,最終全部吐出來,什么也沒撈到。
即使如此,南唐依然是各國中實力最強大的。由于后晉、后漢連年戰(zhàn)亂,根本無力顧及南唐,這在客觀上也讓南唐變得相對強大。但是周世宗柴榮即位后,他要統(tǒng)一天下,無論如何也要拿下南唐,至少也要拿下被南唐視為頭號門戶的淮南十四州。
而從南唐角度看,守江必守淮。先說長江,綿延數(shù)千公里的長江,是天然的南北分界線之一。如果北方軍隊占據(jù)淮河一線,就能威脅到事關(guān)南朝存亡的長江防線,可順流而下,糧草、兵馬供應(yīng)不絕,并可選擇數(shù)千里長江任何一處,渡江發(fā)動攻擊,南方根本無從還手。西晉滅東吳,用了六路大軍;隋滅陳,用了八路大軍,也是這個思路。
對江南的割據(jù)勢力說,其經(jīng)濟中心就在長漢下游的太湖平原地區(qū)。若失去淮南,則這一地區(qū)就會成為軍事前沿。即使敵人無法越過長江,僅是軍事騷擾,就會破壞南方的經(jīng)濟發(fā)展。所以,淮河防線堪稱是南方王朝的保命防線,不惜代價也要守住淮河。一旦丟掉淮河防線,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南唐有幸,承襲了吳國對淮南的控制權(quán)。有了淮南這個江北門戶,使得南唐進可攻,退可守,這也使得南唐中主李璟開始不安分起來,積極尋求對外擴張。
南唐占據(jù)淮南地區(qū),使得后周形勢相對被動。為了消除這個威脅,柴榮用了幾年時間,三次親征,艱難地占領(lǐng)了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淮南地區(qū)??梢哉f,正是柴榮打下了淮南地區(qū),使得南唐都城南京無險可守。僅憑一條長江的南京城,神仙下凡也難以守住。975年,北宋滅南唐,不過是完成了柴榮還沒有完成的作業(yè)而已。
南唐的淮南地區(qū),一般稱為淮南十四州。所謂淮南十四州,實際上有兩個州位于淮河北岸,分別是泗州(今江蘇盱眙淮河北岸)和海州(今江蘇連云港)。在淮河南岸地區(qū)的十二個州分別是光州(今河南潢川)、黃州(今湖北黃岡)、蘄州(今湖北蘄春)、舒州(今安徽潛山)、壽州(今安徽壽春)、廬州(今安徽合肥)、濠州(今安徽鳳陽)、滁州(今安徽滁州)、和州(今安徽和縣)、揚州(今江蘇揚州)、泰州(今江蘇泰州)、楚州(今江蘇淮安)。
淮南十四州,基本上以壽州為中心,將淮南地區(qū)分為東西兩部分。壽州的戰(zhàn)略地位非常重要,柴榮自然是以奪取壽州為戰(zhàn)略核心。不過柴榮沒有死板地強攻壽州,而是采取了“圍點打援”的戰(zhàn)略,大量消滅南唐主力部隊。后來經(jīng)歷數(shù)次艱苦大戰(zhàn),柴榮最終攻下了壽州。奪取壽州后,經(jīng)過短暫的休整,柴榮第三次親征,掃清淮河兩岸的南唐軍,再次第南下,依次攻取淮南各州。
經(jīng)過三年的艱苦戰(zhàn)斗,李璟再也堅持不下去了。此時柴榮已經(jīng)殺到了長江北岸,而李璟的手上也只剩下廬、舒、蘄、黃四州。為了保住半壁江山,讓柴榮的大軍停下渡江而來的腳步,李璟最終選擇了屈服,向后周稱臣、去帝號,并交割十四州、歲輸貢物四十萬。
得到了淮南十四州的柴榮,選擇了暫時退兵,他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北漢和契丹,他知道這才是中原最大的威脅所在。柴榮敢北伐,就是因為后周拿下淮南十四州后,南唐已不再成為后周的主要威脅。柴榮準(zhǔn)備先難后易,先北后南,收復(fù)幽云十六州后再回頭收拾殘敗的南唐。只可惜,天不假年,39歲的柴榮突然駕崩。
北宋滅南唐,客觀地講,首功是柴榮,而不是趙匡胤,更不是曹彬。
五代十國最初的南唐和宋朝不是君王徐溫自己打下來的江山,而是徐溫從別人手里奪過來的。南唐在被沒有到徐知誥手里之前,在淮河以北的地區(qū)今天的江蘇地帶、連云港都是南唐的。在西邊的湖北還有湖南、安徽、蘇州都是南唐的。等于說是有一半的中部地區(qū),都是在南唐手里的。
為什么南唐會讓徐知誥的養(yǎng)子坐上龍椅的位置呢?徐知誥只是徐溫的養(yǎng)子,當(dāng)年徐聞溫想要在自己的幾個兒子中選一位成為君王的候選人,但是這幾個兒子徐溫都看不上,都不如這個養(yǎng)子徐知誥有才,于是龍椅的位置就交給了徐知誥。沒過幾年,徐知誥不知道從哪得來自己的祖先是唐朝。就把南唐改為唐朝,自己也改名。徐知誥改名為李升。
李昪這個人很有頭腦,他知道以自己的實力在這個亂世中要想獲得更多的土地有難度。他就乖乖守護著自己的土地,不到萬不得已不主動出擊。大臣馮延巳是個很有抱負的人,他對君王這樣的做法表示很不屑。多次明里暗里的說諷刺他李昪只想安穩(wěn)沒有進取心的老年人。李昪不但不生氣,反而笑著說:我只要能守住這祖先留給我的地盤,在這里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我就知足了。在李昪成為君王的這幾年間,南唐沒有絲毫的進展,跟誰都是客客氣氣以和為貴。甚至是吳國的國庫發(fā)生了一場災(zāi)難性的火災(zāi),李昪都沒有乘機去攻打吳國,反而還送給吳國許多的金銀珠寶。
后來李昪去世龍椅傳給自己的長子李璟。這個李璟是個做事不考慮后果的人,李璟帶領(lǐng)唐朝的軍隊攻打貴州,在經(jīng)過湖南的時候自己過度的狂妄自大,說了很多得罪湘軍的話。湘軍幫助楚國攻打唐朝,這下好了什么都沒有得到,還損失了幾百號人。李璟回到了唐朝之后,每天都在懊悔中度過,沒過多久就生了場大病去世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6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炎帝究竟有幾個女兒她們都嫁給了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