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乾隆。
乾隆有兩個寵臣,和珅和紀曉嵐是古代官員群體中的兩個典型代表人物,一個是清廉愛民的“忠臣”, 一個是貪財貪權,沒少禍害百姓的“佞臣”。
不過在朝天子一朝臣的古代,先帝去世后,他的寵臣不論是“忠臣”,還是“佞臣”,都在很大程度上會被新的皇帝邊緣化,對于一些惡貫滿盈、罪惡累累的舊臣,新皇帝可能會殺了他平民憤。
和珅是歷史上有民的貪官,搜刮了不少錢財,所以百姓大多痛恨他。同時和珅還是一個很貪權的人,他在乾隆時期,通過賣官粥爵、任人唯親、打壓異己等,在朝中培植了大量的黨羽,和珅本人也是身兼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等數十個要職。
和珅權勢大到連太子嘉慶都忌憚他,以至和珅曾利用嘉慶寫給其老師的書信,告發(fā)嘉慶老師,攪黃了嘉慶老師的升遷之事,嘉慶本人也被牽連了進去,這讓嘉慶對和珅恨之入骨。但由于和珅權勢滔天,嘉慶害怕和和珅對抗不利于自己,所以選擇了隱忍,但他開始在暗中搜集和珅罪證,為除掉和珅做準備。
嘉慶掌權后,有了懲治和珅的能力,所以他不顧及乾隆喪事期間不能處理國事的規(guī)矩,立即讓人查辦和珅,將其賜死。
和珅的死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得到了百姓的支持。紀曉嵐和和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他正直清廉,愛護百姓,在百姓口中有著良好的口碑,同時紀曉嵐也不拉幫結派、培植黨羽、陷害他人等,這讓他和太子嘉慶沒有私仇,也與朝中其他大臣沒有過節(jié),所以他的結局要比和珅好很多。
紀曉嵐是1754年,31歲的時候中的進士,之后他憑借著自身的才能,在官場步步高升,做到了侍讀學士。
1768年,紀曉嵐因向姻親透露朝廷消息,受到了朝廷的懲罰,被降官流放到了烏魯木齊。這紀曉嵐的仕途之路遭遇了寒冬,但不久之后,乾隆打算編纂四庫全書,而他心儀之人大學士劉統(tǒng)勛由于年邁,并不能肩負起此重任,所以乾隆又重新將紀曉嵐從地方招了回來,讓他負責編纂四庫全書。
紀曉嵐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所以他編撰的《四庫全書》工作很讓乾隆滿意。同時紀曉嵐也是一個風趣幽默,擅長對對子的人,這符合乾隆的胃口,所以他很快被乾隆提拔到了禮部尚書的要職,成了乾隆的寵臣。
紀曉嵐雖然也得乾隆賞識,不過他和和珅沒有可比性,他的官職、權勢等都無法和和珅相提并論,所以在政治上紀曉嵐的作用有限。
紀曉嵐在乾隆時期,做過的最有影響力的一件事,是勸說乾隆交出玉璽。
乾隆皇帝曾承諾,他做六十年皇帝就退位,這樣他祖父康熙的在位時間。乾隆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才六十多歲,要超過他祖父康熙的61年時間還要十幾年時間,那時候他八十多歲了,所以康熙的目的還是想做一輩子皇帝,不過他沒想到他那么長壽,活了80多歲。
乾隆在83歲的時候,按照約定,應該讓位給兒子嘉慶,這時候乾隆,他不讓位別人也奈何不了他,畢竟他是皇帝,權力都在他手中,但乾隆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他為了追求十全老人,所以不情不愿的讓出了皇位,但乾隆是讓位不交權,也不愿交出玉璽。
玉璽代表著皇權,乾隆不交玉璽就等于不交皇權,這不符合規(guī)定,所以主持讓位大典的吏部尚書紀曉嵐立即停止了“禪讓大典”,和宰相劉墉一起去面見乾隆,勸說乾隆交出了玉璽。紀曉嵐做作這一切,很讓嘉慶感激。
嘉慶也頗為尊重紀曉嵐,在他掌權后,將紀曉嵐提拔為了,協(xié)辦大學士,并讓他掌管國子監(jiān)。不過紀曉嵐雖然為才好,但政治才能一般,所以他也沒有得到嘉慶的重任。
紀曉嵐在嘉慶時期,平順幸福的走完了余生。他死后被嘉慶賜謚號“文達”,并御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肯定了紀曉嵐的學問和功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6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