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碲w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戰(zhàn)國后期最有名的戰(zhàn)役當屬長平之戰(zhàn),具有戰(zhàn)略性意義,影響非常大。趙國從此由盛轉(zhuǎn)衰,喪失了對抗秦國的能力。
在此之前,趙國有實力對秦國內(nèi)政指手畫腳,秦昭襄王嬴稷能當上秦王,就是趙武靈王一手策劃的,他認為嬴稷上位更有利于趙國。
這是一筆收效挺大的投資,趙武靈王活著的時候,嬴稷對趙國的確挺友好。但他萬萬想不到,若干年后,嬴稷會舉全國之力和趙國在長平展開大戰(zhàn),而趙國敗了。
并且還不是普通的戰(zhàn)敗,戰(zhàn)神白起為了徹底打擊趙國,坑殺40多萬降卒,趙國青壯精銳盡數(shù)損毀??梢赃@么說,趙武靈王辛辛苦苦幾十年攢下的豐厚家底,被趙孝成王這個敗家子一朝敗光了。
以上內(nèi)容,熟悉歷史的朋友估計都知道,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長平之戰(zhàn)后,趙國還發(fā)生了一系列戰(zhàn)事,例如邯鄲之戰(zhàn)、趙破匈奴之戰(zhàn),出乎世人意料的是,這些戰(zhàn)趙國竟然還都打贏了。
具體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分別說一說。
長平之戰(zhàn)后,白起本想趁勝追擊,直接滅了趙國。兵鋒所向,韓王和趙王險些嚇尿,派出使者蘇代去找秦國丞相范雎行賄。這里有韓國什么事呢?引發(fā)秦、趙兩國大戰(zhàn)的上黨之爭,就是韓國造成的。
起初,白起打下韓國的野王這個地方,斷絕了上黨通往韓國都城的道路。上黨等于成了一塊飛地,韓王迫于秦國的壓力,把上黨主動獻給秦國,不料上黨郡守馮亭不愿降秦,膽大包天地把上黨獻給趙國。到嘴的鴨子飛了,秦國極為憤怒,這才有了長平之戰(zhàn)。
因而韓王很擔心白起在攻打趙國的過程中,順手把韓國給滅了,不得不和趙王一起想辦法。他們派出的蘇代也不是一般人,乃是蘇秦的族弟,同樣有條三寸不爛之舌。
蘇代找到范雎,說白起已經(jīng)立下如此大功,倘若再讓他拿下趙國,肯定會成為秦王面前第一得意人,秦王若稱帝,白起必為三公。到了那時候,哪里還有你范雎的立足之地呢?不如說服秦王退兵吧,韓、趙兩國愿割地求和,韓割垣雍,趙割六座城池。
這番話正中范雎下懷。他在秦國屬于外地引進人才,而白起則是土生土長的老秦人,外來派與本土派原就存在矛盾,如果本土派占了上風,外來派就沒有多少價值。因而范雎不愿白起再獲戰(zhàn)功,建議嬴稷休兵。
嬴稷考慮到秦國在長平之戰(zhàn)中的損失也很大,便接受了韓、趙的議和。
然而,秦軍退去后趙王又舍不得了,六座城池可不是六個包包,誰送誰心疼,朝堂上下也爭吵不休。君臣一咬牙,不給了,打就打吧!
嬴稷大怒,敢涮他的人還沒出生呢!發(fā)兵20萬直撲趙國,之后又兩次增兵,每次10萬。領兵的統(tǒng)帥先是五大夫王陵,后是王龁。
為啥沒有白起?因為白起認為,秦國已經(jīng)錯過了攻趙的最好時機,且邯鄲防御工事堅固,易守難攻,又是遠離國土客場作戰(zhàn),后勤和兵力都無法及時補充,此時出兵難以取勝,一再勸諫嬴稷不要發(fā)動這場戰(zhàn)役。
但嬴稷忍不下這口氣,對白起也比較忌憚,就派了別人領兵。結(jié)果正如白起所料,趙王雖不成氣,趙國軍民還是很彪悍的,在老將廉頗和丞相趙勝的率領下,于此亡國關頭奮死抵抗,邯鄲久攻不下。
出于唇亡齒寒的原因,楚、魏兩國又各出十多萬精兵來救,與趙軍里應外合,秦軍大敗,傷亡30多萬。
此戰(zhàn)過后,秦國暫時蟄伏,趙國獲得了短暫的休養(yǎng)時機。沒多久,燕國主動來挑釁,被趙國成功反擊,廉頗追到燕都,差點滅亡燕國。而燕國的資源,就成了趙國的養(yǎng)分。這也是趙國在秦國強壓之下還能堅持很多年的原因之一。
大家說這燕國是何苦?人說千里送人頭,他們這是千里送資源。
趙破匈奴之戰(zhàn),是中國戰(zhàn)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zhàn)例,善用兵法,巧設戰(zhàn)陣,殲滅來犯的匈奴騎兵10萬,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zhèn)。
取勝的最大因素在于名將李牧。李牧為趙國鎮(zhèn)守北境多年,牢牢壓制住匈奴南侵的鐵蹄,正是有他在,長平之戰(zhàn)中趙國才不需要防備來自北方的威脅。
李牧是與白起齊名的大將,他的命運也和白起相似,都是被自己效忠的君王冤殺,令人嘆息。只不過白起的死亡,對上升期的秦國損害不算大,而李牧一死,早已衰弱的趙國就完了。
所以,長平之戰(zhàn)后,趙國還能打贏邯鄲之戰(zhàn),一是因為家大業(yè)大,底蘊尚存,不至于一下子就垮了,且趙國尚武,普通老百姓戰(zhàn)力也很強;二是因為有廉頗、趙勝等名將;三是因為楚、魏的救援。
至于趙破匈奴之戰(zhàn),完全可以視為李牧的個人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6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