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設空城計時,讓4名士兵站門口掃地是什么用意,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三國演義》中有著很多名場面,諸葛亮身邊的故事最多,“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木流牛馬”、“舌戰(zhàn)群儒”等一系列名場面,將諸葛亮的智慧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空城計》同樣是一個無比經(jīng)典的畫面。
魏國派遣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遣馬謖駐守失敗,為此司馬懿更是率兵15萬大軍乘勝直接進逼西城。諸葛亮面對強敵來犯,城中只有2500名老弱軍士,而沉著冷靜的他既不逃跑,也不準備迎敵,而是做出了一番這樣的規(guī)劃。
自己優(yōu)哉游哉的在城門樓擺起了一張古琴,周圍則是兩名小童伺候,而西城的城門也不關閉,更是大門敞開,只有4名士兵在門口掃地。
等到司馬懿率領大軍前來,看到如此光景,懷疑有詐的他不敢久留,而是率領部隊往回跑。為此兒子司馬昭大為困惑,他說道:“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么要退兵呢?”然而司馬懿卻近乎以一種呵斥的態(tài)度回答了兒子的話:“汝輩豈知?宜速退?!睆亩掖颐γν巳?。
可能讀者也會感到疑惑,司馬懿當時有15萬人,西城就算有埋伏,難道能埋伏10萬大軍?司馬懿派出一支先頭部隊進城打探也可以,安排弓箭手往城門樓上射箭也可以,都不為一種策略,為何偏要選擇轉頭離開呢?
不妨讓我們好好分析一下,諸葛亮安排4名士兵在門口掃地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司馬懿看懂了孔明的意思。在《三國演義》的原著當中,司馬懿的官宦生涯同樣是波瀾起伏,曹操對于司馬懿也是警惕,曾經(jīng)說過:“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p>
然而等到曹丕上臺,和司馬懿關系甚厚的他將其列為了自己的托孤大臣,并且總督雍、涼兵馬。曹睿即位后,曹皇室依然沒有放棄對司馬懿的戒心,孔明在魏國之內(nèi)使用離間計,就讓曹睿和司馬懿君臣反目,導致司馬懿兵權被奪,只能夠賦閑在家。
如果不是魏軍大敗,司馬懿可能還會待在老家,甚至有著性命之憂,正是在情況緊急之下,魏君才拜司馬懿為將,命其抵御孔明。
那么不難想象,如果在西城,司馬懿真殺了諸葛亮,那么蜀國自然也是唾手可得,而那個時候功高震主的他又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下場呢?曹睿是一個明君,在他身邊還有曹真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武將,司馬懿自然也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而孔明安排4名士兵掃地,正是告訴他“各掃門前自家雪”的含義,盡管他人不解,而司馬懿當然清楚,這正是他退兵的好機會。這一出空城計,可以說兩方都是贏家,諸葛亮保住了蜀國的有生力量,退回了蜀地,有著再次卷土重來的機會。
而失去勢力的司馬懿,也憑此再次手握重權,同時趁機培養(yǎng)出自己的勢力,司馬家族,也憑此順利的笑到了最后,統(tǒng)一了天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7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