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馬曜和蕭綱,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在東晉和南朝時期,有兩個皇帝是被活活悶死的:一個是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一個是南梁簡文帝蕭綱。
第一位:東晉孝武帝司馬曜
孝武帝司馬曜(公元362 -396年),是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第三子。司馬曜自幼聰明,喜好書法而且好詩善文,但其在政治上卻十分昏庸,幾乎毫無作為。在司馬曜當政期間,朝政大權落到了司馬道子的手里,自己則長期沉溺于酒色,他的后宮美女如云,日夜歌舞宴飲。司馬曜還是一個崇尚佛教的皇帝,曾在宮中收養(yǎng)許多僧尼,念經拜佛。司馬曜這種荒淫的生活,使得東晉朝政越來越混亂。
公元396年9月的一天晚上,司馬曜又和妃嬪們飲酒作樂。喝得半醉之后,司馬曜突然對身邊年近30歲的姓張的貴人說:“你的年齡太大了,應該廢掉。現在我喜歡的是年輕的少女!”張貴人聽了司馬曜的“戲言”,心中十分怨忿,但卻不敢發(fā)作出來,反而笑臉陪著他作樂。當天晚上,司馬曜喝得酩酊大醉,便就近臥于清暑殿的一間房中,由張貴人陪其侍寢。在夜半時分,司馬曜睡得如死豬一般,張貴人看著躺在身邊的這個人,感覺到很恐懼,擔心他一覺醒來真的把自己給廢了,那還怎么活呀!
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張貴人思來想去也想不到什么好辦法,最后他覺得只有讓皇帝不再醒來,才可能避免這種局面的發(fā)生。于是,她悄悄拿起身邊的厚被子對準皇帝頭臉,然后將整個身子壓在被子的上邊,使司馬曜不能掙扎。不一會兒,荒淫的皇帝司馬曜就被活活地悶死了。司馬曜死后,他的兒子司馬德宗繼位,這人是個白癡,所以并沒有對此事進行太多追究,最后不了了之。
第二位:南梁簡文帝蕭綱
簡文帝蕭綱(公元503——551年),是梁武帝蕭衍的第三子,也是南梁的第二位皇帝。蕭綱曾為晉安王,他“文義生知,孝敬自然,威惠外宣,德行內敏,群后歸美”,深得蕭衍喜愛,公元531年被立為太子。公元549年,東魏降將侯景作亂,攻破梁的都城建康城,梁武帝蕭衍被活活餓死,蕭綱落到侯景手中。公元550年,蕭綱被侯景立為傀儡皇帝,大權操于侯景之手,事無巨細,最后都由侯景裁決,甚至包括蕭綱的飲食服飾,都需要侯景點頭。勢單力薄的蕭綱別無他法,只得整天躲在后宮里借酒澆愁,甚至以淚洗面。
公元551元8月,侯景看到蕭綱已經沒有什么利用價值,便派親信彭雋威逼蕭綱禪位,進而將他廢為晉安王,囚于永福省。當年10月,荊州刺史蕭繹和廣州的陳霸先聯合起兵,準備討伐侯景。殘暴的侯景害怕蕭綱與他們里應外合,決定先將其除掉,以絕后患。
十月初二日,侯景派親信王偉、彭雋、王修纂三人來到永福省,假意向他獻酒祝壽,并說:“丞相(侯景)因為陛下一直憂愁苦悶,特派臣等來獻酒祝壽。’”蕭綱自知死期已到,便冷笑一聲說:“我已禪去帝位,你們怎能再稱我為陛下?看來,這壽酒是別有用意吧!”說完,蕭綱捧酒痛飲,直喝得酩酊大醉,沉睡在地。彭雋等人取出一只早已準備好的土囊壓在蕭綱臉上,并叫王修纂騎在蕭綱身上,狠命下壓。不到一刻功夫,蕭綱就被活活地悶死了。王偉三人在當晚將其尸體偷埋于永福南門外。第二天侯景就對外宣告蕭綱暴病身亡了。
結語
司馬曜和蕭綱,這兩位皇帝可以說都是非常差勁的皇帝,他們不但在政治上毫無作為,而且連自己的命運都操縱在別人手上,身為高高在上的皇帝,最后竟被人活活悶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特別是孝武帝司馬曜,竟然是因為自己醉酒后胡言亂語遭到枕邊人的悶殺,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尷尬的君王就是東晉皇帝司馬曜,因為他對女人說了一句廢了你,所以導致自己被妃子活活悶死。這種死法不僅死的尷尬,而且死的窩囊。
其一、酒后戲言。
司馬曜本就是個酒鬼,離了酒不能活的那種。有一次司馬曜歡宴群臣。司馬曜心里痛快,酒喝得有點多了,他站起身來,高舉酒杯說:“諸位愛卿,你們說說,朕的治國才能如何呀?”對于愛拍馬屁的群臣來說這是個機會,紛紛搶答道:“吾主治國才能高過泰山,蓋過五岳?!彼抉R曜聽了很是受用,但似乎不太滿意,就又笑瞇瞇地啟發(fā)道:“朕可與古時哪位帝王媲美呀?”好在青州刺史機靈,瞄準時機,高聲回答:“陛下文韜武略,蓋世超群,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光武帝劉秀只配當你的徒弟,漢高祖劉邦只能望著你的腦勺嘆氣。”
司馬曜一聽高興壞了,立即吩咐人:賜青州刺史良田千畝,錦帛千匹。群臣一聽紛紛懊惱自己沒拍上馬屁,耽誤了一大筆賞賜。青州刺史聽了皇上的話,也心里美滋滋,趕緊跪下謝恩”誰知,司馬曜見此情景,笑聲不斷:“愛卿不用謝恩了,朕剛才戲言也。朕雖飲酒過量,可心明如鏡。今天群臣集會圖個高興,愛卿用假話捧朕,故而朕也用假話賞賜愛卿,這叫禮尚往來,朕與愛卿們尋個開心。
其二、戲言喪命。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9月,司馬曜在宮內清暑殿中與張貴人一起飲酒,已有七分醉意,還要張貴人陪他對飲,張貴人已經酒足,極力辭謝。司馬曜半真半假地發(fā)起了酒瘋:“你當年是因為美貌才被封貴人,如今你年近30,美色不如從前,占著一個貴人的名位浪費了,明天我就廢了你,另選新人。”司馬曜說的一句玩笑話對張貴人來說,卻無異于晴天霹靂,張貴人自從得寵以來,恃寵生驕,從來沒有受過如此訓斥、羞辱。她又嫉妒成性,當晚讓貼身的服侍婢女用被子蒙住司馬曜的臉,將司馬曜活活悶死。
可憐司馬曜死的如此尷尬,窩囊。事實證明人不應該亂說大話,說大話不僅得罪人,還容丟了性命!
公元396年11月6日,司馬曜跟平日一樣,與自己最為寵愛的妃子張貴人飲酒取樂。張貴人被寵愛多年,整天與皇帝過著不知白天黑夜的日子。酒至微醺,司馬曜望著身旁年輕貌美的宮娥侍婢,跟張貴人開起玩笑來:“跟她們比,以你的年紀都該被廢啦!”這句戲言不僅深深地刺傷了張貴人,也令她從心底里感到害怕。不知從哪里來的膽量和決心,張貴人竟在司馬曜酒醉之后,命宮女用被子將他活活悶死,東晉皇帝司馬曜就是這樣死的.還有隋問帝也是.被他兒子楊廣用這個方法殺死的....希望能解決你的問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死的非常憋屈的諸侯國君就不說了。就舉下面幾個真正當過皇帝的例子吧。
一、楊堅
楊堅年輕時候英明神武,是北周大將軍、大司馬。北周皇帝宇文赟22歲就因為酒色過度而死,隨后楊堅就控制了北周朝政,殺了幾位大臣,北周幼帝就禪讓了。
清代的歷史學家趙翼評論楊堅說:"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楊堅建立隋朝后,平定天下,統一中國,結束了南北朝混亂局面,在民生方面注意修養(yǎng)生息,政治也清明,可以說是少有的一代賢明君主。
但是,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反了嚴重的錯誤,被楊廣誤導,廢了楊勇太子之位,立了楊廣。
等到楊堅病重還沒死的時候,平常簡樸賢明的楊廣露出了真面目,在皇宮里公然調戲楊堅的妃子,楊堅氣的大呼:這個畜生,怎么能以大事托付呢?獨孤皇后誤我啊!急忙招侍衛(wèi)讓楊勇來宮里,可惜宮里已經是楊廣的天下了。第二天楊堅就死了,《隋書》中多次暗示楊廣殺兄弒父。
可以說一直昏庸也就算了,明明如此英明的皇帝,最后卻死在自己兒子手里,也可以說是憋屈死了。
《隋書·后妃列傳》:初,上寢疾于仁壽宮也,夫人與皇太子同侍疾……上怪其神色有異,問其故。夫人泣然曰:‘太子無禮?!?br>《隋書列傳第十》:高祖寢疾于仁壽宮,征皇太子入侍醫(yī)藥,而奸亂宮闈,事聞于高祖。高祖抵床曰:“枉廢我兒!”因遣追勇。未及發(fā)使,高祖暴崩,秘不發(fā)喪。
《隋書列傳第二十一》:大業(yè)八年(612年)楊廣殺張衡,張衡臨死大喊:““我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我為他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情,怎么可以奢望活得長久?。?br>《隋書列傳第十三》:及上(楊堅)不豫,(楊)素與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等入閣侍疾。時皇太子入居大寶殿,慮上有不諱,須豫防擬,乃手自為書,封出問素。素錄出事狀以報太子。宮人誤送上所,上覽而大恚。所寵陳貴人又言太子無禮。上遂發(fā)怒,欲召庶人勇。太子謀之于素,素矯詔追東宮兵士帖上臺宿衛(wèi),門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節(jié)度,又令張衡侍疾。上以此日崩,由是頗有異論。
二、李煜
李煜是歷史上最好的詩人之一,但他也是歷史上最不好的皇帝之一。
在南唐當皇帝的時候,這位大詩人天天風花雪月,混跡美女之中,所作詩歌雖然華麗但并不能流傳千古;而在國計民生的正事上,李煜更是一無是處。
恰逢宋太祖趙匡胤崛起,一力蕩平五代十國的亂象,南唐自然難逃國破家亡的命運。雖然李煜多次上書趙匡胤請求歲幣、稱臣等條件,但宋太祖一句:“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鼾睡?”堵死。
于是三十八歲的時候李煜從皇帝變成階下囚,受封“違命侯”,四十二歲的時候從階下囚黯然死去,但是在這三年里面李煜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空前絕后、千古流傳的詞曲。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李煜
有人問了,雖然李煜四十二歲的時候死了,據死于毒酒也好死于病逝也罷,總算是解脫了,并不怎么憋屈???
讓李煜憋屈的是死了也要受后人侮辱,到了元朝的時候,元朝為了黑宋朝,大量出現宋太祖故意臨幸李煜最愛的皇后--小周后的春宮圖。
還煞有介事的稱宋太祖看上小周后,每次臨幸的時候都要招畫師來繪畫,小周后每次從皇宮里出來都要在家里謾罵李煜無能,還被鄰居聽到了。。。
后人遍查宋代記錄,都無有這一記錄,突然在元明大量出現,李煜死后泉下有知自己還要被人如此編排來黑自己的死對頭,恐怕更要憋屈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7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