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珅藏錢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大貪官和珅落馬時,一樁與和珅倒臺同樣轟動大清朝的新聞,就是和珅家的巨額財富。
當然,這里還要糾正提問里的一個錯漏:中國古代哪里是“沒有銀行”?相反從唐代起就有銀行。唐朝的“邸店”,宋朝的“錢鋪”,明代的“錢肆”,清代的“票號”,全是古代版的“銀行”。和珅倒臺的年月里,山西票號的生意,正是紅紅火火的時候。當然,作為一位思維縝密的貪官,和珅的錢多的再沒處放,也不會往這些地方存。
那和珅到底有多少錢?這么多錢,都叫和珅塞到哪里去了?
以《清俾類鈔》里和珅自己的供詞說,他的白銀“約有數(shù)十萬,一時記不清數(shù)目”。但真實數(shù)目當然不止這些,《清俾類鈔》里就聲稱和珅的白銀有“八百兆有奇”,除了這個恐怖數(shù)字外,還有《清朝野史大觀》里的“二十億兩有奇”。當時的副都統(tǒng)薩彬圖更聲稱和珅家產(chǎn)“斷不止此查出之數(shù)”。清朝史學家薛福成,倒是在《庸盦筆記》里,給出個比較縮水的數(shù)字:兩億三千萬兩。
但不管是哪個數(shù)字,能把這么多錢藏住,也確實是個高難度。而嘉慶皇帝逮捕和珅后,幾次查抄和珅府邸的記載,倒是告訴后人,大貪官和珅幾種藏錢的辦法。
第一種辦法,就是把錢財換成珍珠等寶物。以嘉慶帝上諭的說法,和珅家單珍珠手串就有二百多串,而且都是比皇宮里的手串大數(shù)倍的珍品。還有數(shù)十個鑲著真寶石的頂子,而且都是整塊的大寶石,全是“內(nèi)府之所無”。而和珅府邸的寶石,共有藍寶石四百五十六塊,紅寶石一百一十三塊,每一塊,都是價值不菲。
第二種辦法,就是藏現(xiàn)金。
僅僅是和珅府邸里,第一次查抄出白銀數(shù)百萬兩,第二次更查抄出上千萬兩。翻完了和珅家的宅院,又開始翻夾墻,從夾墻里又查出黃金兩萬六千多兩。私人小倉庫里翻出黃金六千多兩,地窖里又挖出白銀兩百多萬兩。
第三種辦法,就是通過店鋪轉(zhuǎn)移財產(chǎn)。以《清實錄》記載,和珅在薊州通州等地“均有當鋪錢店”,資本也是“不下十余萬”。
以上這幾類,都是嘉慶皇帝以上諭形式,公告給全國的“和珅財產(chǎn)”??催@賬面數(shù)字,比起各類史料說的“二十億”“八百兆”,都是差距遙遠。雖然其中難免有隱匿縮水的情況,但民間“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顯然不實。
因為不但查抄出的和珅財產(chǎn),遠沒有傳說中那樣巨額,此時嘉慶皇帝用錢的地方,卻是相當“巨額”。西南的動亂在持續(xù),北方黃河泛濫,外加貪污腐敗嚴重,國庫日益空虛,
除掉和珅的嘉慶皇帝,接下來的執(zhí)政生涯里,也沒過一天安生日子,大清朝的財政狀況,年年都是捉襟見肘。
幾乎是嘔心瀝血一輩子,苦苦穩(wěn)定大清朝的江山——乾隆皇帝挖的坑太深,就算多少筆“和珅財富”,也沒法幫他填平。
因為和珅會防盜,他把家里的白銀融化了重新鑄造成一個個很重的銀球,盜賊根本搬不動。而其它的黃金珠寶由于無法融化重鑄,則被和珅當作磚頭直接砌進了倉庫的柱子里,不說砸柱子會造成多大的動靜,萬一柱子砸開,房間怕是要倒塌,盜賊的小命怕是難保。所以盜賊只能望著金山銀山,空手而歸了。
古代的錢財不像現(xiàn)代,在現(xiàn)代人們大多都把錢放在銀行中,家里只留有少部分現(xiàn)金供日常使用。在古代隨身攜帶大量的錢財很不方便,放在家里自然會有盜賊惦記。為了保障錢財不被盜賊偷走,很多人是傷透了腦筋。
而和珅不愧為朝廷重臣,能夠被皇帝看中自然腦袋好使。他知道哪怕家中守衛(wèi)再多,也難免百密一疏,會有那么幾個藝高膽大的盜賊光顧。不過既然是盜賊,那么人數(shù)肯定不多,如果盜賊僥幸偷偷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了藏寶庫,也只有一種辦法能讓盜賊空手而歸了。
那就是讓這些寶貴的金銀珠寶“變重”,重量大了,自然不是一兩個人能夠搬的動的,就算能夠搬動,恐怕也無法輕松的攀巖走壁,無法帶走錢財。
所以將能夠融化的銀子,重新鑄造成一個個重達千百斤的大銀球,自然是極好的辦法,而且實施起來又方便。而不容易融化的金子和不能損壞的珠寶,就成了藏寶庫的一部分,被鑲嵌在墻體內(nèi),除非將整間房子摧毀,否則取不出來。再在墻體的外面粉刷一層,做好偽裝,一般人也無法識破。
至于其它的比如名畫、書法等值錢的東西,盜賊也不敢拿,因為不好出手。一旦這些名畫、書法出手,作為朝廷重臣的和珅自然可以通過手中的力量,查詢到他們身上。所以看著金銀珠寶拿不走,看著書法、名畫不敢拿,盜賊只能空手而歸了。
一頓軟硬兼施,陳述利弊。官員們紛紛倒戈,爭相揭發(fā),面對眾多有力證據(jù),李侍堯最終低頭認罪。和珅因辦案有功,被提升為戶部尚書,主管國家經(jīng)濟,相當于今天的財政部長。34歲獲封一等男爵,36歲榮升文華殿大學士,38歲成為伯爵,48歲晉級公爵,達到了人生的巔峰時期。公元1799年,也就是嘉慶四年,被賜死,終年49歲。大致是這么寫的:藏金三萬三千五兩(折合白銀約50萬兩),銀三百萬兩(折合銀283萬兩),除此之外,還有房產(chǎn)、當鋪、田地、珍寶古玩,等等。沒有具體銀兩數(shù)額統(tǒng)計。
對于和珅抄家時的財產(chǎn)清單(家產(chǎn)清單房屋3000間,田地8000頃,銀鋪42處,當鋪75處,赤金60000兩,純金大金元寶100個, 1000兩一個,記十萬兩,小銀元寶56600個,100兩一個要知道大清的國庫每年才不過七千萬白銀,如果按照和珅的總資產(chǎn)來計算的話,那等于是國家十四年的收入,這就是為什么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了。和珅聚斂財富之多,在歷代文武大臣中首屈一指,然而,和珅究竟有多少財產(chǎn),卻始終是一個歷史謎團。
能貪污那么多錢,和珅也算怪有本事的。并且居然在幾百年后的2001年,和珅還能入選《亞洲華爾街日報》世界級富翁行列榜。也真牛。不過好在由于和珅父親是福建副都統(tǒng),相當于今天的軍長,年幼的和珅努力好學,天資聰慧,熟讀四書五經(jīng)不說,竟然還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絕對是學霸級別的人物。但是一般人不理解的是,為何乾隆對和珅的貪污行為百般容忍,明明發(fā)現(xiàn)了,卻不加制止?這可說是一樁奇談,有句俗語叫“和珅一倒,嘉慶吃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8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宋江夸贊關勝時,林沖為什么要怪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