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劉禪成年后,“忠臣”諸葛亮不還政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在《晉書·桓溫傳》中,有這樣一句話,“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這句話雖然講的是東晉權(quán)臣桓溫,但也間接表明一個事,諸葛亮曾經(jīng)帶著百名士兵入朝,帶著武器面見皇帝。
這是什么道理?入宮見圣上如何能攜帶利器,又怎么可以帶士兵?作為世人眼中的忠臣,諸葛亮為何有這樣不敬天子,甚至是威脅天子的舉動呢?而且為何劉禪已經(jīng)成年了,諸葛亮還不歸還權(quán)柄給劉禪,反而仍是自己理政呢?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白帝托孤,臨危受命
《出師表》記載,“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當(dāng)初關(guān)羽鎮(zhèn)守荊州,眼看就要攻下曹魏在此地的勢力范圍,給其一個下馬威,同時擴大自身威勢。誰曾想,原本是盟友的東吳早就與曹操勾結(jié),趁著關(guān)羽北伐,狠狠地偷襲其后方。好巧不巧,又碰上鎮(zhèn)守江陵和公安的糜芳、士仁叛變,打得關(guān)羽措手不及。
在節(jié)節(jié)敗退之際,關(guān)羽父子被擒獲,最終喪命。劉備不僅失去了一員大將,也失去了荊州原有的地盤。驚怒又大悲的他,誓要孫權(quán)付出代價,于是帶兵討伐東吳?!跋戎鞣迣O權(quán)之襲關(guān)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奈何七月出征,第二年六月便被擊敗,劉備只得倉皇收兵。
這一戰(zhàn),不僅沒能如劉備預(yù)想的那樣為關(guān)羽討回公道,反而大敗,蜀漢的兵力被消耗,自己也因此患病,身體每況愈下。不僅如此,剛剛建立的政權(quán)還面對著曹魏與東吳的虎視眈眈。想到此,劉備更是徹夜難眠,故而身體越發(fā)虛弱。這可不正是“敗軍之際”“危難之間”嘛。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篤,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劉備知道自己不行了,于是招來諸葛亮,把身后之事托付于他,命他照顧好蜀國,順便輔佐自己的兒子。他甚至還說,若是自己的兒子不堪大用,“君可自取”。
面對君主這樣的厚望與信任,諸葛亮自是不敢辜負,內(nèi)心也大為震動和感激。臨危受命的他,從此便下定決心用一生來報效劉備的信任與賞識,“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他不僅這樣想,也確確實實是這樣做的,“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在內(nèi)維持朝政,悉心教導(dǎo)劉禪;在外北伐曹魏,誓要平定中原,以了先主心愿。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八個字,用在他身上,實在不為過。
那么這樣一個一心為蜀的人為何不還政于劉禪,又為何要帶士兵與武器入宮呢?
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
首先來說說帶士兵與武器入宮這件事,這其實是我們誤會了這句話。古代文言文一般是省略主語的,這里的“詔溫依諸葛亮故事”就是如此?!霸t”是動詞,在這里是謂語,它的主語自然是朝廷,是皇上。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朝廷下詔,給予桓溫諸葛亮那樣的待遇。
那諸葛亮又是什么待遇呢?《三國志》記載,“亮率眾南征,詔賜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這就表明,是朝廷主動賜下這些武器和士兵的。那朝廷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難道是告訴受賞的人,你可以造反,可以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嗎?當(dāng)然不是,朝廷又不是傻子。
斧鉞這一類事物,不僅僅是兵器,更是權(quán)力的象征。賞賜這些給臣子,其實是代表朝廷對忠臣的信任與嘉獎。所以,諸葛亮受到這些賞賜,其實是劉禪對他的尊敬與信任的表現(xiàn),是他的忠貞高節(jié)體現(xiàn)。
至于還政這件事,諸葛亮當(dāng)然考慮過,但是讓劉禪一人場控大局實在令人堪憂。當(dāng)時的蜀漢確實是“危急存亡之秋”,自身實力弱小,比不上曹魏與東吳,朝廷內(nèi)也不是一片祥和,各方勢力都有自己的小心思。面對復(fù)雜的局面,就是諸葛亮都要慎之又慎,更何況劉禪這個毛頭小子呢。
所以為了大局考慮,為了蜀漢的長期存亡,諸葛亮并沒有讓劉禪獨掌大權(quán)。但這也不代表他要取代劉禪,自己稱王。從前后出師表中那些情真意切的句子,還有其中蘊含的為君之道,咱們都可以看出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的一片赤誠之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從來不是不還政給劉禪,只不過是打算一步一步慢慢教劉禪長大,等他自己成為一個有能力有魄力的君主??上У氖牵€沒有等到這一天,就永遠地離開了。只能帶著滿腔遺憾與疲憊,在地下長眠。
諸葛亮這一生,為國為君,為民也為天下,他的忠貞死節(jié),他的淡泊名利,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值得每一個人欽佩。
因為劉禪的才能并不出眾,而且諸葛亮想要盡快一統(tǒng)江山,對得起他的主公劉備。所以他只是讓劉禪做掛名天子,而沒有還政于劉禪。
雖然歷史上對于劉禪這個人褒貶評價不一,但是有一個看法卻是統(tǒng)一的:劉禪這個人有小智慧,但是并沒有大才能。關(guān)于劉禪的小智慧,主要是因為劉禪成為了歷史上少數(shù)滅國之后還能善終的一國之君。有些人從劉禪的這個事情里面分析,他其實是大智若愚的一個人,看似比較愚鈍,沒有什么才能,但是對于人心的把握以及猜測是十分到位的。
不過就算他在這個方面有多么出眾的才能,都不能夠代替他在治國理政方面的缺陷。
相信讀過《三國演義》或者是看過《三國演義》相關(guān)影視作品的朋友們就會知道劉備在白帝城托孤,那是聲淚俱下、感人肺腑的。我們先不討論劉備說那些話的內(nèi)層意思,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劉備對于劉禪能夠守住江山是不抱希望的。所以他選擇讓諸葛亮來幫助劉禪坐穩(wěn)江山,日后找一個好的時機進行北伐,一統(tǒng)天下。
俗話說的好:知子莫若父,連劉備對于自己的兒子劉禪能夠做好蜀國君主都沒有信心,這叫從側(cè)面反映出了劉禪的才能并不足以支撐他治理蜀國。連劉備都能看的出來的事情,聰明無比的謀士諸葛亮自然也是一清二楚的。因此擺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一條路:把權(quán)力握在自己手里,積極組織北伐完成劉備的志愿,然后北伐成功把一個平安的、完整的江山交到劉禪手里。
如果他選擇把權(quán)力交給劉禪,那么勢必就會造成全部不集中效率低下的問題。
先說諸葛亮為什么要帶甲士百人上殿,再說諸葛亮為什么一直都不肯還政于劉禪。諸葛亮帶甲士百人上殿,在諸葛亮傳中,是沒有的,出現(xiàn)在晉書中東晉朝廷下詔讓桓溫效仿諸葛亮:甲仗百人入殿。就是說東晉朝廷讓桓溫模仿諸葛亮的故事,跟諸葛亮一樣當(dāng)個忠臣,帶著甲士百人一起上殿。
我想說的是,這可能嗎?一個偏安一隅的蜀漢政權(quán),陪同一個丞相一起上殿的武士都有上百人,那文武百官站在哪里?諸葛亮的歷史定位,無論哪一個朝代,均認為諸葛亮定位是一個忠臣。諸葛亮在南征之前,劉禪賜給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個,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沒錯,諸葛亮是有隨身甲士,可那是皇帝劉禪賜的,而且甲士是不可能隨諸葛亮上殿的,說帶著甲士百人一起上殿,根本就是沒有根據(jù)的。
況且,諸葛亮已經(jīng)開府治事,所有的政事事無巨細,都是諸葛亮決定的,諸葛亮總共在劉備死后掌權(quán)11年,前三年為劉備守孝,最后六年都在北伐曹魏,中間還有一年南征,諸葛亮基本上不需要到劉禪的朝廷來上朝,或者很少來,沒有必要搞這個排場,這也不符合諸葛亮的一貫作法。對于諸葛亮帶甲士百人一起上殿,不是事實,是后人杜撰的。那么諸葛亮為什么不還政于劉禪呢?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劉禪的年紀(jì)。古人是22歲弱冠,也就是成年,劉禪即位時,只有17歲,至少要等5年以后,才能成年,也就是要等到公元228年才能成年,而從這一年開始,諸葛亮已經(jīng)開始北伐,直到病死,北伐是需要諸葛亮直接在前線作戰(zhàn)指揮,根本沒有時間再去管還政劉禪了。2、諸葛亮的理想。在隆中對中說道,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對諸葛亮影響最大的就是管仲,管仲輔佐齊桓公的方式,也就成為了諸葛亮的榜樣,諸葛亮就是想讓蜀漢政權(quán)創(chuàng)造或達到管仲與齊桓公那樣的政治模式,管仲主政處理實際政務(wù),齊桓公作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正因為這樣的理想,才讓諸葛亮沒有還政于劉禪。
3、劉禪的能力問題。劉禪這個人能力如何,看看諸葛亮去世后劉禪的表現(xiàn)就知道了,等到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蔣琬和費袆都去世后,劉禪就開始親近小人,開始導(dǎo)致朝政黑暗,宦官弄權(quán),這是誰造成的?就是劉禪,諸葛亮?xí)幻靼讍??如果讓劉禪當(dāng)政,那么諸葛亮如何北伐?如何完成劉備的心愿?諸葛亮沒有還政于劉禪,只能說明諸葛亮是一個忠心的權(quán)臣,并不說諸葛亮有不臣之心,歷史上不乏這樣的權(quán)臣,如西漢的霍光,明朝的張居正,都是忠心的權(quán)臣。
再來看諸葛亮對自身的安排,雖然諸葛亮身兼多職,但諸葛亮的任何職務(wù)都是不能世襲的,也不能傳給后代,這就排除了諸葛亮纂權(quán)的想法。再來看諸葛亮的家財,諸葛亮本來就出身士族,出山前家里雖然不是很有錢,但養(yǎng)活一家人沒有問題,到后來官至丞相的所有家財是:桑樹八百棵,薄田十五頃,家無余財。一個既不貪財,又沒有世襲權(quán)力的大臣,不是忠臣,天理難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70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