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肀蔽旱奈恼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北魏統(tǒng)一北方的時間,是公元439年,標志事件是北魏攻滅北涼。
之后,北魏完成統(tǒng)一,北朝正式形成。但是,南北對峙,在公元430年就開始了。
南朝宋文帝在公元424年登基繼位,這時候是17歲。北魏拓跋燾在公元423年登基繼位,這時候15歲。
兩個青春期的小皇帝,都是雷霆之子,要手腕有手腕、要雄心有雄心,關(guān)鍵是荷爾蒙動不動就要噴涌一番。所以,憋了幾年勁,終于在430年干了一仗。
首先挑事兒的不是北朝魏而是南朝宋。但,誰挑事兒都無所謂,這兩個皇帝都不是什么省油燈。
宋文帝劉義隆,文縐縐地給拓跋燾發(fā)了一道國書,大意是說:自古以來黃河以南就是我國領(lǐng)土,后來被你們侵略了,現(xiàn)在我要恢復(fù)故土,就是要揍你們。但,你們也不用擔心,我只要黃河以南,黃河以北絕不染指。
然后,拓跋燾就沒這么彬彬有禮了,上來就是一口鹽汽水:你別給我整什么自古以來。老子剛出娘胎、頭發(fā)還沒干的時候,就知道黃河以南就是我家地盤,咋就成你們家的了。你也不用擔心,你們敢來搶、我就不抵抗,全給你們。但是,等寒冬到來、黃河結(jié)冰,我家鐵騎自然會跨過黃河、收復(fù)我家土地。
劉義隆北伐,就是一場扯淡的青春期躁動。
首先是時機不對。要北伐,你得選對手頹廢的時候吧。但公元426年,北魏剛把赫連勃勃建立的夏國,打得叫爸爸,赫連家就是一副躺死的樣子。此時的北魏正值巔峰。其次是用人有誤。放著老將檀道濟不用,用了一幫不入流的將軍,這就是等著打敗仗的節(jié)奏。
結(jié)果,此戰(zhàn)就是照著雙方國書的腳本打的。劉宋北伐、北魏撤退,劉宋占據(jù)黃河。但,秋八月,北魏鐵騎殺了過來;十一月寒冬凜至,北魏全面反攻,宋軍全面潰敗。公元431年正月,老將檀道濟臨危受命,這才勉強扛住北魏的反攻,否則,劉宋大概率被推到長江邊上。
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北魏和劉宋就都消停了。但,是戰(zhàn)還是和,不取決于南朝而取決于北魏。北魏這段時間比較忙,一個是中原搞統(tǒng)一;一個是草原搞柔然,所以北魏沒精力折騰南朝。
公元449年,北魏征伐柔然,窮追大漠九天九夜,把柔然打得跪地叫爸爸,徹底解除了北方威脅。到這個時候,北魏終于可以騰出手來了,然后馬上就對南朝動手。
公元450年2月,魏主拓跋燾舉兵十萬,風卷殘云般殺入劉宋。而南朝宋,是怎么打怎么死,戰(zhàn)線全面崩潰。照這個架勢,北魏滅南朝,就是轉(zhuǎn)眼之間的事情。
但是,有一個小地方卻把拓跋燾給難住了。這個地方就是懸瓠(今河南汝南)。劉宋的左軍副參軍陳憲帶著一千人,硬是把北魏的十萬大軍給擋住了。為了拿下懸瓠小城,北魏當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架木樓、臨城射箭,造長鉤、破襲女墻,填壕溝、死命肉搏。史載“積尸與城等”,北魏士兵爬城墻根本就不用搭梯子,直接“乘尸上城”。
但,十萬大軍攻了42天,硬是沒攻下來。已經(jīng)慫到家的南朝宋,一看懸瓠這架勢,立即感嘆:小伙伴真能干,于是自己也不慫了,竟然向懸瓠派出了援軍。拓跋燾,就徹底沒法玩了,于是只能憤恨撤退。
你想打就打、你想退就退,你是不是太不把我劉義隆當回事了。于是,公元450年7月,南朝宋三路大軍、反擊北魏,準備打到黃河邊上看風景,收復(fù)自家固有領(lǐng)土。
那么,拓跋燾會怎么應(yīng)對劉宋北伐呢?
公元430年的腳本還在,所以當時怎么打、現(xiàn)在就怎么打。開始,劉宋進攻、北魏撤退,黃河以南就是不要了,允許你們到這里看風景。然后,十月寒冬剛至,北魏就大舉反擊。但是,這一次,劉宋就沒有老將檀道濟了。于是,北魏大軍直接推進到長江邊了。你要到黃河邊上看風景,我就要到長江邊上飲戰(zhàn)馬。
公元450年11月,北魏沖過黃河、沖到淮河,但淮河邊上堅城林立。當時的懸瓠小城都攻不下來,淮河邊上的林立堅城就更沒戲了。于是,拓跋燾采取越點推進,就是不顧彭城、壽陽這些城池,死命往長江邊上打,直接推到瓜步山,站在山頂,拓跋燾隔著長江都能看到建康城。
但,拓跋燾飲馬長江,也就到此為止了。一個是長江天險,突破長江,你得有水軍,北魏一場反擊就殺了過來,根本就沒有組建水軍。一個是糧草不足,越點推進,北魏就沒管糧食的事兒,拓跋燾想“抄掠為食”,但號稱百萬的大軍怎么可能靠搶劫搶飽肚皮。
于是,拓跋燾只能再次很不情愿地撤退了。
但,拓跋燾很生氣。因為滅國之戰(zhàn)功敗垂成,攢足了勁兒要大干一場,結(jié)果硬是被長江給懟了回去。于是,退到盱眙的時候,拓跋燾就不退了,要在這里找點事兒干,就是要給自己泄泄火。
為什么是盱眙?因為突破淮河之時,拓跋燾就搞起了盱眙攻堅戰(zhàn),但是沒打下來,于是趕緊變換策略,采取越點推進。所以,對盱眙,拓跋燾早就看不順眼了。
但是,要吃羊,總得先找點兒理由。于是,大軍圍住盱眙,拓跋燾就派出使者向盱眙守將藏質(zhì)要酒喝。這就是流氓大哥的做派。我把你們南朝都橫掃了,你們這群家伙就該認慫,趕緊送酒孝敬一番。
臧質(zhì)送是送了,但壇子里裝的不是酒而是尿。于是,盱眙攻堅戰(zhàn)立即開打,一壇子尿引發(fā)了一場攻城慘劇。
魏人乃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墜而復(fù)升,莫有退者,殺傷萬計,尸與城平。
直接摘錄原文吧,懸瓠之戰(zhàn)有多慘,盱眙之戰(zhàn)就有多慘。戰(zhàn)場上流血漂櫓,但戰(zhàn)場外還得打嘴仗。北魏皇帝拓跋燾跟盱眙守將臧質(zhì),硬是你一言、我一語地罵了起來。
拓跋燾給臧質(zhì)寫信說:城東是丁零匈奴、城南是氐羌胡人,你臧質(zhì)給我好好殺,殺得越多越好。殺光丁零人,我家河北就消停了;殺光匈奴人,我家并州就消停了;殺光氐羌人,我家關(guān)中就消停了。你守城殺人,就是幫我成就霸業(yè),臧質(zhì)好好干,我看好你。
這就是流氓啊!南朝為什么打不過北魏?因為真沒有北魏流氓,拓跋燾是擁有超強想象力的流氓。
臧質(zhì)也不給拓跋燾留臉,馬上回懟:閉嘴吧!我都知道,你們都不是什么好人,我肯定好好殺。但是也告訴你一聲,讓你飲馬長江就是誘你深入,我們就沒打算讓你回去?,F(xiàn)在冬雪已過、春雨已降,你的鐵騎別想跑出淮河,我軍樓船已經(jīng)包抄,有種你別走,看我怎么弄死你。
吃了癟、就不出聲,絕對不是拓跋燾的風格,于是連夜打造了一架鐵床,擺在盱眙城下,又在鐵床上布滿鐵刺,然后指著鐵床告訴臧質(zhì):城破之后,你姓臧的就給我睡在上面,我好好蹂躪一下你。
拓跋鮮卑從上到下,就沒有一個成熟的,全是中二少年。所以,兩國開戰(zhàn)就跟小孩兒打架一個德性。拓跋燾就差直接說:我能吃屎,你能吃不?
臧質(zhì)就要成熟多了,于是直接對攻城的北魏士兵喊話:拓跋燾是故意讓你們送死,好減他的州郡之患,有這樣的皇帝,你們還打個什么仗?
這場惡戰(zhàn)干了三十天。但盱眙堅城,魏軍真心攻不下來了,拓跋燾也只能認慫了。于是,燒掉攻城器械后,直接引軍回家。然而,戰(zhàn)場上可以打不過,拓跋燾嘴上卻不能吃虧,于是留下一句話:沒糧食了,等麥子熟了,再回來收拾你們。
但是,拓跋燾沒機會了。公元452年,一代雄主拓跋燾就被宦官宗愛干掉了。劉義隆被拓跋燾欺負了一輩子,這時候拓跋燾突然沒了,他立即就膨脹了:給我北伐,拓跋燾之后,看誰還能跟我作對。
但是,這次北伐就沒啥聲勢了。兩個原因:一是淮河流域已經(jīng)被拓跋燾蹂躪得差不多了,劉宋無力組織大規(guī)模北伐;二是公元453年,劉義隆被太子給殺干掉了,南朝宋隨即上演宮廷大亂斗。一對冤家,就這樣從青春期一直干到死。
后來呢?然后南北雙方也是沖突不斷,但沒有再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不是兩家和平相處了,而是兩家各自處理家里的一堆爛事兒。
南朝宋,此后就一直出混蛋皇帝。沒有國家內(nèi)戰(zhàn)、全是宮廷權(quán)斗,亂倫、謀殺、政變,就沒消停過。到公元479年,蕭齊代宋,南朝改朝換代了。但,南朝齊也不消停,繼續(xù)亂倫、謀殺、政變,這就是南朝的標配。到公元502年,蕭梁代蕭齊,終于有了一個算是正常人的皇帝、梁武帝蕭衍。但人是會變的,蕭衍之前英明神武,但沒多久就成了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然后開始玩信仰了。所以,搞信仰的南朝,也就沒心思搞北伐了。
這時候的北魏呢?
北魏還真心不錯,因為一直勵精圖治搞改革。北魏皇帝以及宗室們,就是在這個時候才開始提升自身文化水平的。
你看拓跋燾就行了,你一個北朝皇帝跟南朝的小軍官置得什么氣?還書信往來地對罵起來。這就不是成年人該干的事。所以,拓跋燾,活了一輩子但一輩子都在青春期,心態(tài)永遠很青春。
馮太后改革、孝文帝改革,北魏就一直在推進改革。頂峰操作是遷都洛陽,離開山西那個鬼地方,然后在中原好好提升一下自身的文化水平。
馮太后改革,還是很有成效的。而孝文帝改革就有點兒急功近利了,改革的步子邁得太大、然后扯著蛋了,直接引發(fā)了六鎮(zhèn)起義。在六鎮(zhèn)起義之后,北魏已經(jīng)名存實亡,所以統(tǒng)一也就沒啥希望了。
從史實中抽象一下,總結(jié)北魏為什么沒能消滅南朝、實現(xiàn)統(tǒng)一:
一是不成熟,北魏雖然百余年,但只是拓跋鮮卑從青春期走向成年人的過程。
青春猛少年,有得是蠻力,但就是沒腦子。北魏可以打到長江邊上,因為拓跋鮮卑有這個暴力輸出的能力。而一旦北方把統(tǒng)治范圍拓展到長江邊,南朝就只能躺死。因為長江根本就發(fā)揮不了天塹的作用,晉滅東吳、隋滅南陳以及蒙古滅宋都是這個套路,到了長江、南朝必死。
但是,北魏得把統(tǒng)治區(qū)域拓展到長江邊,而不能只是挎著馬刀、飲馬長江。但北魏的統(tǒng)治區(qū)域,一直被南朝定死在了淮河邊上。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不成熟,你能輸出暴力,但不能輸出秩序,自然建立不了統(tǒng)治。
同時,北魏攻滅南朝的戰(zhàn)爭操作,要多粗糙有多粗糙。曹操也急功近利搞統(tǒng)一,但曹孟德起碼還在鄴城挖了個玄武池訓(xùn)練水軍。但是,北魏呢?別說訓(xùn)練水軍了,北魏搞滅國戰(zhàn)爭,硬是糧食都不帶就干到了長江邊。也就是南朝劉義隆太慫了,換成他老爹劉裕,十個拓跋燾也得被干死了。打仗都這幅德行,就別說國內(nèi)的權(quán)力設(shè)計和內(nèi)部治理了。
二是沒精力,你看著是南北朝對峙,但實際上是北魏、南朝和柔然的三國演義。
在北魏后邊一直有個草原帝國柔然。柔然也想跨過長城,仰慕一番中原風華、問一下九鼎輕重。但是,北魏肯定不同意。入主中原得排隊,我來得早、你來得晚,然后來晚了的你就在北邊吃沙子吧,想進來、門都沒有。
后期,北魏不僅在北邊建軍鎮(zhèn),而且還在北邊修長城了。北魏這時候儼然就是華夏中原的守夜人,有我拓跋鮮卑在,五胡亂華就別想再上演。
南朝宋一北伐,北魏就讓出黃河,然后秋冬再來。北魏一年四季就冬天生猛一下,然后其他三季都冬眠嗎?根本就不是,北魏得防著柔然,其他時候就要把有限的力量拉到山西跟柔然死磕。南朝弱勢所以一直被北朝打,但北魏也很尷尬,南邊得防著南朝、北邊得扛著柔然,所以根本沒精力搞統(tǒng)一。
三是無地利,這是南朝的優(yōu)勢,就是北魏一直搞不定的淮河一線。
分析歷史,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三個切入,這里也給北魏分析一番。北魏的人和就是從上到下都不成熟,算是主觀條件不具備。北魏的天時權(quán)且認為趕上了柔然虎視眈眈,算是外部條件不具備。然后是地利,這個地利就是淮河,一條淮河能讓北魏鐵騎全部變成乖乖貓。
東吳丟了淮河,基本上就是等死,所以司馬晉統(tǒng)一天下,就是大勢所趨。淮河一線,比長江天險更重要。南朝只要把戰(zhàn)線定死在淮河,北魏就完全沒有機會。
北魏拓跋燾非常囂張,大夏、北涼、北燕以及柔然,都被它摁在地上摩擦了。但是,一旦遇到淮河邊上的堅城,拓跋燾立馬認慫。所以,淮河非常重要。
古代淮河流域灘涂泥濘、河流交錯,北方騎兵根本發(fā)揮不出野戰(zhàn)沖擊的威力。所以,任憑騎兵再彪悍,你也得野戰(zhàn)樓船對決、城戰(zhàn)堅城死磕。而一旦離開戰(zhàn)馬,搞水戰(zhàn)和城戰(zhàn),北魏都沒有任何優(yōu)勢可言。同時,淮河到長江一線,距離不長但路不好走,所以后勤運輸要多難有多難。而不帶糧草直接就是殺,會是什么樣的結(jié)果呢?拓跋燾已經(jīng)證明了,能活著回去就算他命大。
以上只是當時形勢的原因,而還有一個時代大勢的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胡漢矛盾始終沒有解決,遼闊北方已經(jīng)是胡漢大雜居了。這兩伙人怎么相處?你怎么把他們凝聚到一起去?北魏根本就沒想出辦法來,馮太后和孝文帝改革只是做了嘗試。而在這之前,北魏的手段就是戰(zhàn)爭消耗,如拓跋燾給臧質(zhì)的書信所言:
吾今所遣斗兵,盡非我國人,城東北是丁零與胡,南是氐、羌。設(shè)使丁零死,正可減常山、趙郡賊;胡死,減并州賊;氐、羌死,減關(guān)中賊。卿若殺之,無所不利。
拓跋鮮卑本是胡人,但也知胡人難治,恨不得把他們都弄死。于是,什么丁零人、什么匈奴人、什么氐人、什么羌人,全都不是自己人,而不是自己人就該死,最好全死在戰(zhàn)場上。這就是北魏拓跋燾處理胡漢矛盾的方案,按照這個方案執(zhí)行,怎么可能把國力發(fā)揮到極致?
所以,北朝需要完成一個華麗轉(zhuǎn)身,實現(xiàn)胡漢融合以獲得等級提高。但,北魏肯定是沒機會了,所以北魏統(tǒng)一也就毫無可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70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曹丕為什么要刁難曹植他又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