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碛谥t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接著往下看吧。
公元1457年的北京城,這一天北京城哭聲一片,因為就在這一天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于謙被殺,而于謙身前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又在當時取得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可以說挽救大明于危難之中,而就是這樣子一個人卻因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而被冤殺,這怎能不讓人心痛,而于少保最終也留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石灰吟》。
當然歷史對于少保是公平的,當初陷害于少保的三個人后來也沒有好下場,石亨、曹吉祥、徐有貞后來都相繼被明英宗收拾了。
然而這場陰謀背后最大的主使者就是明英宗卻明知道于謙有冤情卻到死都不肯給于謙翻案,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感慨明英宗真的是個昏君。直到后來明英宗去世,明憲宗朱見深繼位,他一登基就平反了于謙的冤案,至此這樁冤案到此了解,而于謙的家人也得以赦免。
然而到這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明英宗為什么不肯給于謙平反呢?就算他前期受石亨等人蒙蔽好了,到了后期李賢也已經向他陳述了于謙的冤屈,這個時候他完全可以替他翻案,然而他還是沒有這么做,那么這明英宗背后打的究竟是什么小九九,以至于明知道于謙的冤屈還不平反?
天子的權威不容侵犯:就算是錯的也是對的
中國古代天子的形象就一直是一個神圣的不容侵犯的樣子,而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天子的高度更是到了一個“皇權天授”的境界,這一系列的事情讓天子近乎有一種錯覺,就是自己不會犯錯,就算全天下的人都錯了,錯的也不是我。
比如《康熙王朝》之中陳道明老師飾演的康熙就說過這么一段話:“他們可以認,可是朕不能認啊?”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他背后的含義就是假設他認了的話,那么他就是一個昏君,一個不辨忠奸的人,明知道禍國殃民卻還是將他放在了這么高的一個位置上,那么這天子形象何在呢?長久以來所樹立的英明神武的形象不就毀于一旦了嗎?
而明英宗不平反于謙也是同理,如果明英宗主動的承認了是自己錯殺了于謙,那么就表明他不辨忠奸,明知道于謙是一個忠臣卻還是要殺,那么他的形象又會毀于一旦,本來當年他“土木堡之變”就讓他頗受非議,如果再出這檔子事,那么他的臉面還往哪放呢?
所以明知道于謙的冤屈卻不能替他平反,就在于為了他自己的天子形象考慮,明知道這是錯的也要貫徹到底,說白了就是要面子,而這也是儒家的一部分糟粕文化所導致的。
當然真正英明神武的皇帝卻是敢作敢當的,我們會發(fā)現歷史上那些真正英明神武的皇帝發(fā)現自己錯了也會勇于承認錯誤,秦始皇知道自己錯用了李信導致大敗,但是他并未一股腦的將過錯推到李信身上,而是自己承擔了所有的責任并主動向王翦道歉。
漢武帝晚年看到了自己長期對匈奴的戰(zhàn)略導致百姓困苦,民生凋敝,于是主動承認自己的過失,下了“輪臺罪己詔”,然而他們的天子形象遭到了褻瀆嗎?沒有,所以明英宗還是因為自己面子上過不去。
替明憲宗朱見深考慮,讓他收買人心
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是極為重要的,比如就是替自己的后人收買人心,歷史上這樣的事情還真不少見。
比如李世民在位之時無端貶斥了唐朝名將李勣,他真的是因為李勣犯了什么不可饒恕的錯誤嗎?非也,相反由于太子李治當時政績平平,他必須要在自己登基之后給臣子立恩,最后才能讓那些臣子死心塌地,而李勣就是給李治立恩用的。
而明英宗同理也是如此,朱見深這個人有太多的毛病,比如口吃以及喜歡比自己大十幾歲的萬貴妃等等,這些都足以讓他遭到詬病,所以朱見深一上位必須要做出點成績才能讓人們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而平反于謙的冤案正好可以讓他迅速籠絡朝野的人心。
畢竟于謙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平反于謙之后讓大臣可以意識到這個皇帝還是個明事理的,也樹立了恩典,這些都足以幫助明憲宗坐穩(wěn)皇位。
所以明英宗至死不肯平反于謙的背后也有一些小九九,很多人將其定義為一個好人,在此小編只能說如果他真的是好人是不會殺于謙的,只不過我們都被明英宗蒙蔽了。
明英宗朱祁鎮(zhèn)殺于謙實在是說不過去的,因為于謙幫了朱祁鎮(zhèn)很多,同時也沒有害過于謙,為什么明英宗要殺于謙呢?
(朱祁鎮(zhèn))
說于謙幫了朱祁鎮(zhèn)很多,這句話一點兒也不過分。
其一,朱祁鎮(zhèn)差點丟掉的江山,是于謙幫他找回來的。如果當年于謙不力挽狂瀾力主抗戰(zhàn),那么大明江山也就丟掉了,大明江山在朱祁鎮(zhèn)手中丟掉了,朱祁鎮(zhèn)就是大明的千古罪人。于謙幫他挽回了顏面,保住了名譽。再說了,于謙要沒有保住大明江山,朱祁鎮(zhèn)后來還能當皇帝么!
其二,瓦剌想要把朱祁鎮(zhèn)放回國,當時朱祁鈺是不同意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朱祁鎮(zhèn)被放回來是一個大麻煩,根本就沒辦法處置他。但是于謙是堅決同意放朱祁鎮(zhèn)回來的。當時同意放朱祁鎮(zhèn)回來的,恐怕只有朱祁鎮(zhèn)的母親孫太后。如果于謙不同意,就算朱祁鎮(zhèn)的母親想讓朱祁鎮(zhèn)回來,他也是回不來的。
其三,朱祁鈺重病的時候,于謙是極力主張重新恢復朱見深太子之位的。朱見深是朱祁鎮(zhèn)的兒子,于謙讓江山回到朱祁鎮(zhèn)后人的身上,朱祁鎮(zhèn)還有什么話可說呢?
有人認為,朱祁鎮(zhèn)要殺于謙,是于謙曾害過他,證據就是于謙不答應瓦剌的要挾,堅決遙尊朱祁鎮(zhèn)為太上皇,這是不把朱祁鎮(zhèn)的命當回事。
事實上,前面我們也說了,于謙這樣做,是為了幫朱祁鎮(zhèn)挽救大明江山。而且于謙就算這樣做了,瓦剌也不會殺朱祁鎮(zhèn)。當年金國尚且沒有殺掉徽欽二帝,何況是瓦剌,本來就是明朝的藩屬國,更加不會對朱祁鎮(zhèn)怎樣了。
(于謙)
有人還會認為,于謙沒有保住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讓朱祁鈺換了太子,讓朱祁鎮(zhèn)很生氣。但這肯定也怪不得于謙,朱祁鈺是皇帝,他一心要換,于謙有什么辦法。
實際上,朱祁鎮(zhèn)之所以要殺于謙,《明史》上是有過記載的。
當時,朱祁鎮(zhèn)也不愿意殺于謙,他還認為于謙是有功勞的,不能殺他。不過,當時發(fā)動奪門之變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卻對朱祁鎮(zhèn)說,如果不殺于謙,那么,你朱祁鎮(zhèn)?奪門?就沒有道理。當時朱祁鎮(zhèn)沉默了很久,同意了這幾個人的說法,于是答應了殺于謙。
而這個說法,也為歷史所普遍接受。
不過,我認為,其實這并不是朱祁鎮(zhèn)要殺于謙的真正理由。如果是因為這個殺于謙,對朱祁鎮(zhèn)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有很大的壞處,為什么這么說呢?
道理很簡單,如果后人知道了朱祁鎮(zhèn)是以這個為理由殺于謙,那不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嗎?不是對朱祁鎮(zhèn)的形象更不利嗎?
事實上,朱祁鎮(zhèn)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統(tǒng)戰(zhàn)?于謙。如果他能夠在當了皇帝以后,獲得于謙的支持,那么,他的歷史形象肯定是很好的。這在歷史上是有經驗的,李世民通過殺太子當了皇帝以后,他就很好地?統(tǒng)戰(zhàn)?了魏征。盡管魏征一直保持一種?不屈服?的姿勢。而恰恰是這種?不屈服?,因此李世民善于納諫的形象,在后世獲得了很高的評價。朱祁鎮(zhèn)為什么不采用這樣的方式呢?
(朱祁鈺)
所以,朱祁鎮(zhèn)之所以一定要殺于謙,也不會是這個原因。
我認為,朱祁鎮(zhèn)當時之所以一定要那么做,是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參與奪門之變的大臣逼迫的結果。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拿下于謙,石亨等人的愿望,肯定比朱祁鎮(zhèn)迫切。因為他們奪門的目的,無非就是想出人頭地。而如果奪門以后,于謙依然是朝廷中的老大,那么他們不是白干了一場嗎?只有拿下了于謙,他們才能上位掌權。
而石亨等人想拿下于謙,朱祁鎮(zhèn)就算想保護于謙,也是無能為力的。
因為朱祁鎮(zhèn)的皇位,完全是這幾個人投機取巧?運作?來的。沒有這幾個人的幫忙,朱祁鎮(zhèn)就當不了皇帝。既然朱祁鎮(zhèn)是這幾個人運作來的,也就意味著,如果朱祁鎮(zhèn)不聽他們的話,很可能他們會把朱祁鎮(zhèn)拿下來。所以朱祁鎮(zhèn)是很害怕的。如果讓他一定要在于謙和自己的性命安全中做一個選擇,他肯定是會選擇自己的性命安全。
當然了,朱祁鎮(zhèn)雖然受制于石亨等人,不得不殺掉于謙。但是他并沒有因此束手就擒,等他坐穩(wěn)皇位以后,他立刻就向石亨等人下手,而且很快就把他們拿下來了。不過,盡管他曾表達了對于謙的欣賞,但是他有生之年,也不可能給于謙平反。而這個任務,就交到了朱祁鎮(zhèn)的兒子朱見深的身上。
英宗被代宗關了八年,通過奪門之變重新登位,凡與代宗有連系的人都下場不好,更何況于謙是代宗時期的首輔大臣,對代宗忠心耿耿,英宗不殺他才怪。
形勢變化來源于環(huán)境的改變,窮生盜,富生淫,只要是人時間一長人心就變了。那個朝代都有昏庸無能的皇帝,無所作為,還殺國家棟梁功臣。
反正怎么說怎么有理,成功了沒理也能找到理。于謙如果不是太硬頸我認為不該殺。不過擁龍功臣徐有貞認為要殺,那就只好殺了。
如果胡皇后能為朱瞻基誕下龍子,太子之位就沒有昏君朱祁鎮(zhèn)什么事??上е煺盎攘藥啄辏屎蠖紱]有誕下龍子,要不然以賢德著稱的胡皇后肯定會教育出一個杰出的兒子。
于謙是大明的忠臣,于謙覺得只要保住大明的江山,誰當皇帝無所謂,但朱祁鎮(zhèn)不是明君,當皇帝的人都應該是自私自利吧!覺得于謙沒有忠于他 ,如果是個明君,應該不會殺于謙。
明代宗那點私心放到帝王上真的算不了什么,朱元璋為了他的接班人殺了那么多開國功臣,朱棣四年靖難之役死了多少人?他爹朱瞻基還殺了漢王一家子。他不過就是軟禁了朱祁鎮(zhèn),按我看就是太仁慈了!
朱祁鎮(zhèn)被俘虜以后又是于謙提議讓朱祁玉即位,回來這小皇帝能不記恨他嗎?皇上都不喜歡懟自己的人,可明君能忍,顧及天下,朱祁鎮(zhèn)算不上昏君,可真的是個庸君!
于國有功,罪在皇權??梢宰尞敃r的太子監(jiān)國,讓明英宗弟弟當攝政王,你這換皇帝騷操作始無古今,明英宗又不是無后沒兒子,就算和弟弟關系再好誰也不會讓自己兒子不做皇帝讓給親弟弟吧。
于謙對得起的大明百姓,但是他把皇帝換了,讓天下知道了沒了皇帝也沒什么,靠自己一樣能活。動搖朱家皇朝,皇帝回來了當然要干死他,讓大家看看皇帝不是你想換就能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73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