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漢朝,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西漢,而對于東漢的了解卻知之甚少。因此,作為一代開國皇帝的劉秀在歷史上的名聲好像也不怎么響。但是這個重振漢室的歷史人物真的是個默默無聞的人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少年艱苦
雖然說劉秀是實打實的漢室子孫,但是自從漢武帝劉徹實行“推恩令”之后,他們家就開始家道中落了,到了劉秀老爸這一輩的時候不過是個小小的縣令。不過官職雖小,好歹比普通的百姓日子好過。
但是上天對劉秀好像并不怎么垂青,在劉秀9歲的時候,他的老爸就去世了,于是劉秀就和自己的兄妹成了孤兒。
還好劉秀的叔父劉良收養(yǎng)了他們,不過寄人籬下的生活顯然十分艱苦,但是見證了民間疾苦對于他以后還是很有益的幫助。
2、起兵倒莽
西漢末年朝政十分的腐敗,由此趁機崛起了一個政治新秀,這就是被現(xiàn)代人稱之為“穿越者”的王莽。
王莽在滅漢之后建立了新朝,然后開始了改制。但是由于改革不切實際,而且“限田限奴婢”等法令侵犯了豪強地主們的利益,加上新朝成立之后全國各地水災、旱災不斷,因此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就爆發(fā)了。
各地的豪強地主當然也想趁機攫取更多的利益,于是逐漸形成了分散的倒莽勢力。
劉秀等人也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起兵,由此開始了他戎馬倥傯的生涯。
3、滅新莽,稱皇帝,廓寰宇
起兵之后的劉秀打了不少勝仗,但是鑒于勢單力孤,因此劉秀等率軍和綠林軍中比較大的幾支進行了聯(lián)合,借此壯大力量。
后來,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劉玄為皇帝,建元“更始”,劉秀等人就成了劉玄的治下之臣。
而后就展開了著名的昆陽之戰(zhàn),此戰(zhàn)中劉秀表現(xiàn)神勇過人,楞是以數(shù)千人擊敗了王邑的數(shù)十萬大軍!而后,劉秀則是裹挾戰(zhàn)勝之威繼續(xù)四處征伐。
但是更始帝劉玄似乎并不放心劉秀兄弟們,畢竟能力太強了!于是趁機殺其大哥劉縯。好在劉秀十分能忍,不僅沒有趁機造反還親自去向更始帝謝罪并巴結了朝中丞相。
于是,劉秀突破重重阻礙,終于被更始帝外派河北鎮(zhèn)撫。到了河北的劉秀可以說是龍入大海,勢力逐漸壯大,羽翼逐漸豐滿。
但是出眾的能力對于最上層的領導者來說始終都是心腹大患,因此更始帝急召劉秀回去,妄圖通過厚加賞賜的方法誘他南返。
不過這對于志在天下的劉秀來說簡直是個笑話,于是劉秀拒不領命,正式和更始帝政權決裂。而后劉秀稱帝,開始了他一匡天下的偉大抱負。
經(jīng)過了長期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劉秀終于在公元36年重新統(tǒng)一全國。
4、光武中興
由于出身底層,因此劉秀少年時就深知民間疾苦,因此統(tǒng)一全國后他就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措施有解放奴婢、假民公田、減輕賦稅、整頓吏治、裁汰機構、加強皇權等。
此外,為了表彰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特意命人畫了云臺二十八將的畫像并給予他們“奉朝請”的特權。
一系列的措施最終成就了光武中興的盛世,然而,劉秀卻因為度田事件又引發(fā)了豪強地主的反叛,最終只能不了了之以平息。
有人說劉秀是個近乎完美的人,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如此。這個東漢的開國皇帝不僅繼位身份名正言順,而且作風優(yōu)良,才略過人,更為難得是他還不亂殺功臣,比之自己的老祖宗劉邦可謂是一代仁君。
而正是這樣一個“完美”的人,名聲卻不響。不過,一個不怎么響亮的名聲還是遮掩不住劉秀此人的功績。畢竟亂世之主,誰還沒有個一身膽略、智慧呢?
劉秀沒有存在感,人設比較完美,沒什么爭議,而且沒人給他做廣告。就算是初中 歷史 書上也沒對劉秀做過多的介紹,坊間也沒流傳他的什么故事,對 歷史 不感興趣的就不會對他有什么了解。
唯一讓他有點存在感的還是因為王莽。大家懷疑王莽是穿越者,厲害的很,結果被劉秀這個“位面之子”給收拾了。
再看看古代有存在感帝王: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成立第一大一統(tǒng)的王朝。
劉邦楚漢爭霸的勝利者,建立漢朝,我們現(xiàn)在還稱漢族?!妒酚洝穼Τh爭霸的精彩呈現(xiàn),再加上通過電視劇傳播,想沒存在感都不行。
漢文帝,漢景帝主要是 歷史 書上“文景之治”宣傳的好,略有存在感。
漢武帝,對匈奴改防御為進攻,北驅匈奴,開疆擴土。本就存在感超強。另外還有《漢武大帝》《大漢天子》等經(jīng)典電視劇推廣。
漢武帝之后的皇帝基本就沒什么存在感了。漢宣帝有電視劇做宣傳,有點存在感。
王莽篡漢,其存在感主要體現(xiàn)在疑似穿越者。
東漢基本上沒什么存在感,前期平穩(wěn)過度,后面基本上都是外戚與宦官爭權的戲碼,也沒有有名的電視劇。好不容易出了部《秀麗江山》講劉秀的,但是林心如演的陰麗華太過瑪麗蘇,這種爛大街的瑪麗蘇戲碼已經(jīng)為觀眾所厭惡,不懂 歷史 的還以為劉秀的江山是陰麗華打的,搶了劉秀的光環(huán),毀了這部劇。這唯一宣傳劉秀的機會又沒了。
三國就不用說了。《三國演義》流傳幾百年了,如今相關影視劇不知道拍了多少遍。
西晉司馬炎吃現(xiàn)成的,沒什么存在感,他兒子因白癡聞名,掰回一城。
東晉宰相比皇帝還有存在感
南北朝亂世,宋齊梁陳最有存在感的估計就是陳后主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隋文帝開皇盛世,隋煬帝荒淫暴逆。各種版本的隋唐演義,評書,電視劇的推廣,是隋唐的皇帝都有存在感。
武則天,中國唯一女皇帝,后面兩兒子沒什么存在感
唐玄宗,前期開元之治,后期安祿山之亂。他與楊貴妃的故事的推廣,都是要他有存在感的。
唐玄宗之后的皇帝基本上沒什么存在感了。稍有存在感的就是裝傻聞名的唐宣宗。
五代十國,給人的印象就是亂。稍有存在感的石敬瑭兒皇帝聞名,李煜詞寫的好。柴榮雖好,但也沒怎么宣傳,存在感不強。
北宋宋太祖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宋太宗燭影斧聲,有點存在感。但北宋一朝,普遍文臣比皇帝更有存在感。
宋徽宗,文學成就,與李師師的傳說,最后亡國被俘,使他很有存在感。特別是《水滸傳》廣泛流傳。
南宋太慘了,不是被金國欺負,就是被蒙古欺負。趙構殺岳飛,終于找到了一點存在感。
元朝忽略不計
明朝的電視劇,小說文章都比較多,存在感普遍很強。最近就有一部《大明風華》,從朱棣一直講到朱祁鎮(zhèn)。
明朝朱元璋,趕走蒙古人,建立漢人江山,解救漢人于水深火熱之中。本身又存在誅殺功臣的爭議,存在感極強。
靖難之役的有名,讓勝敗兩方都有名。永樂帝朱棣,建文帝朱允文。
后面的好像也沒存在感了。明英宗玩了個土木堡之變,打出了名氣,后來又因為奪門之變復位,存在感也是蠻強的。
明思宗朱由檢,滅魏忠賢,殺袁崇煥,亡國上吊。無論對錯,總是干了有名的大事的,找到一點存在感。
清朝皇帝的存在感很強,清宮劇功不可沒。
主要是因為劉秀是劉邦的后代,始終籠罩在漢高祖劉邦的光環(huán)下,所以劉秀的存在感不太高。但實際上,劉秀的各方面素質都比劉邦高出了不少。
劉秀素來有“位面之子”的綽號,是因為他在漢王朝滅亡之后又復興了漢朝,也是后來三國時期劉備的推崇對象之一。
劉備也想學他,再把漢朝延續(xù)兩百年,可是最終只建立了三國之一的蜀漢,比之劉秀可謂遠矣!
一、劉秀的能力雖然高出劉邦不少,但也是依賴漢朝后裔的身份,所以籠罩在漢高祖劉邦的光環(huán)之下 劉秀是 歷史 上東漢王朝(25年-220年)的開創(chuàng)者,史稱東漢光武帝。他將漢王朝的國運又延續(xù)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所以西漢、東漢兩個朝代加起來是400多年的漢朝江山。
公元9年,王莽篡位,廢除西漢末代皇帝劉嬰,建立新朝(9年-23年)。西漢滅亡后,新朝又在王莽的胡亂改革中走向崩潰。 新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南陽宛城劉氏家族的劉秀脫穎而出,最終統(tǒng)一了全國,建立東漢王朝。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后裔,也是長沙定王劉發(fā)的后代。不過,劉秀這一支距離西漢皇室的嫡系血脈已經(jīng)十分遙遠了,只能算漢朝宗室遠支。劉秀的軍事才能和文化素養(yǎng)都比當年的漢高祖劉邦要高得多,畢竟劉邦只是泗水亭長出身,而劉秀的家庭是中產(chǎn)階級。
盡管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也是一代開國皇帝,但由于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后裔,所以知名度不如漢高祖,甚至都不如漢武帝。與劉邦的白手起家不同,劉秀畢竟是宗室子弟,漢朝后裔的身份給他帶來了不少實惠。
他能夠娶得陰麗華、郭圣通這樣的美女,與他是漢朝后裔的身份有很大的關系。而他迎娶郭圣通本來就是為了得到河北士族的支持,這為劉秀平定天下奠定了基礎,河北的士族集團與精銳的幽州突騎全部加入到劉秀的陣營中。
二、劉秀所建立的東漢王朝很早就衰落了,并成為了諸葛亮口中的“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指東漢王朝)所以傾頹也”這樣的反面教材。 西漢是農(nóng)民階級建立的政權,起初沒有形成龐大的士族集團,所以政治相對清廉,而且西漢的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都是 歷史 上著名的明君。西漢王朝在中國 歷史 上影響深遠,是最富盛名的朝代之一。
劉秀所建立的東漢則是士族階級建立的政權,從建國伊始就留下了龐大的士族勢力,為東漢中期、晚期的外戚亂政留下了基礎。東漢王朝的鼎盛時期很短,自光武帝的 “光武中興” 以來,又經(jīng)歷了漢明帝、漢章帝時期的 “明章之治” ,漢和帝時期的 “永元之隆” ,在第五代皇帝漢殤帝時期便迅速衰落下去了。
東漢中后期的 宦官亂政、外戚專權 層出不窮,自殤帝以來歷代皇帝無一不是年幼繼位。子弱母壯,便讓母族專權(外戚集團),形成了鄧氏、閻氏、梁氏、何氏等眾多外戚集團,政治黑暗。東漢王朝的太后臨朝稱制現(xiàn)象成為一道特有的風景線,而后世出現(xiàn)太后臨朝的現(xiàn)象加起來也不如東漢。
就連諸葛亮都說:“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傮w來說,東漢不如西漢強盛,而作為東漢開國皇帝的劉秀自然也就不如漢高祖劉邦有知名度了。
我是白龍赤子,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歷史 上,有好幾個皇帝,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是一流的,但就是不怎么出名,比如 漢光武帝劉秀、唐高祖李淵、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等。 這是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值得探究。下面我將分析漢光武帝劉秀存在感低的原因:
談漢必言西漢 “不精彩”的創(chuàng)業(yè)史 比起劉邦和朱元璋,漢光武帝的創(chuàng)業(yè)史顯得 “不精彩” 。劉秀說到底還是有背景的人,他在成功的路上走得較為平坦,據(jù)《后漢書》記載:
可以看出,劉秀具有深厚的背景,比劉邦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容易多了。比起朱元璋就更不用說了,朱元璋才可以稱得上真正的 “白手起家” 。從朱元璋身上總是能看到,甚至能學到實用的創(chuàng)業(yè)知識,那種持續(xù)拼搏和奮斗的經(jīng)歷,對我個人也有激勵作用。所以,人們更愿意傳頌在這一方面比 劉秀 更為突出的 劉邦 和 朱元璋 。
劉秀所處時代與《三國演義》所述時代接近 此外,漢光武帝存在感低的一個原因還在于他所處時代和三國時期很近。漢光武帝于公元 26年建立了東漢 ,但是在158年后,中國 歷史 迎來了最具魅力的時代,那就是天下大亂的東漢末年和后來的三國時代。這一時期,無論是出現(xiàn)的人物還是發(fā)生的事件,都吸引著人們, 出現(xiàn)了曹操、諸葛亮、孫權、司馬懿等說不完的傳奇人物 ,為這個時代圈了不少粉兒。
這一時期還因電視劇和小說《三國演義》的烘托,讓它成為了中國人最熟悉的時代,沒有之一! 正是因為三國時期精彩的 歷史 ,才導致了人們無暇顧及東漢前期的 歷史 ,畢竟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結語
漢光武帝劉秀是中國 歷史 上偉大的政治家和帝王,他改變了王莽篡權以來的政治局勢,讓中國重新又回到了大一統(tǒng)時代,具有深遠的意義。反映東漢 歷史 最權威的史書《后漢書》對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說道:“光武誕命,靈貺自甄。沈幾先物,深略緯文。”、“明明廟謨,赳赳雄斷”。體現(xiàn)出了光武帝在亂世所表現(xiàn)出的果敢與智慧。所以,雖然漢光武帝在人們的視線中的存在感很低,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個而看低劉秀這位偉大的政治家。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
光武帝劉秀的存在感其實很高,劉秀白手起家,硬生生在王莽之亂后再次一統(tǒng)天下,再造漢室。雖然史稱“光武中興”,但實際上劉秀跟 歷史 上其他開國皇帝都是一個地位。
古今名人對于劉秀也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許多人都認為就“中興”而言,沒有人能達到劉秀的水平。而劉秀的部下都把他比作劉邦。我們還是來看看后世皇帝對這位前輩同行的看法吧:
唐太宗李世民認為 歷史 上大部分中興之主都超過了四十歲,只有劉秀稱帝時才三十三。
朱元璋評價劉秀是: 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至于文人墨客對于劉秀的評價就更多了,隨便一艘都有很多很多。
比如《資治通鑒》的司馬光說: 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
比如三蘇之一的蘇轍說: 東漢光武,才備文武,破尋邑,取趙、魏,鞭笞群盜,算無遺策,計其武功若優(yōu)于高帝。
葉適說:光武匹夫徒手而得天下,其難有甚于高祖。
這樣一位帝王,如何會存在感不高呢?
而且在民間而言,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更是傳頌已久。
年輕時的普通草根劉秀,第一次見到陰麗華就許下了“娶妻當娶陰麗華”的愿望。而隨著時代浪潮的發(fā)展,我們都知道劉秀對于陰麗華是真愛,這種感情在歷朝歷代皇帝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根據(jù)這一故事改編的民間故事影視劇更是層出不窮。
到了現(xiàn)代,“王莽穿越,劉秀位面之子前來糾錯”的故事雖然是個玩笑,但是劉秀“位面之子”的調侃也讓他在新時代的網(wǎng)絡上人氣極高。
可以說劉秀無論正史還是野史,他的存在感其實是絲毫不遜色于其他帝王的。
但是題目中的這些疑惑我也理解,畢竟大家熟悉的都是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千古一帝,他們在雄才大略的同時還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黑點”,這就容易讓人討論,質疑,從某種方面來說更像是一個有話題性的人。
比如劉邦的混混脾氣,李世民宣武門之變……都是值得正反雙方互相爭辯的話題。
而劉秀這里基本上都是正面事跡,打天下是位面之子,坐天下是仁慈君主,連功臣都好好善終,個人感情上也非常專一……這樣的一個完美型皇帝,自然話題就少了,這可能就是劉秀所謂的存在感弱吧。
位面之子
因為他的事跡很多都帶有幸運的成分。 如果把建立“新”的王莽,比作穿越之子,那么劉秀就相當于位面之子。
每次的作戰(zhàn),劉秀贏得都很幸運,仿佛是老天爺故意眷顧,又或者是在懲罰王莽。
雖然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但是卻沒有像其他朝代的皇帝殺害開國功臣,表現(xiàn)得也很是和守城皇帝一樣。
在 歷史 的長河中,劉秀是個風評不錯的皇帝,但也沒有很突出,沒有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樣有很大的政績,也沒有像隋煬帝等敗壞國運。
可以說:劉秀就是個“三好學生”,但不是最優(yōu)秀的學生。
“位面之子”劉秀,可能是一生過于完美,各種史書上關于他的記載也過于玄幻,所以我們學到的教科書才會一用簡短低調的文字代過。其在位時期也沒有影響太大的 歷史 事件,像秦皇統(tǒng)一六國、劉邦起與草莽、漢武帝大破匈奴等,才會讓人感覺顯得“平淡無奇”過于沒有存在感。
其實劉秀個人一生可以說史上最“傳奇”的皇帝,史學家對其評價很大,史書記載劉秀本是個沒有野心的人,善于種田,九歲就沒了爹娘,可悲的開始。但是依然擋不住全世界都在幫他。野史記載剛生下來時就手握赤光照亮整個房間,這么優(yōu)秀的出生,所以取名“秀”。本身沒有野心,但是擋不住有個有野心的哥哥劉演,就這樣走上路被迫成為皇帝的道路。更狠的是必要的時候打仗上天都來幫助,史書記載昆陽之戰(zhàn),劉秀兩萬戰(zhàn)勝王莽軍四十萬?!?王莽軍)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而散,吏士皆厭伏”。這樣的“天選之子”也是無敵了。就是因為這些野史把劉秀塑造的太高,才更增加了 歷史 學家對劉秀的更大興趣。也使教科書無法過多記錄,才使人感覺劉秀過于低調。
不去管野史, 歷史 上劉秀是當之無愧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等。后期當皇帝后對打天下的功臣待遇也非常好,雖然當時經(jīng)濟沒發(fā)展多好,但是休 養(yǎng)生 息的國策也使戰(zhàn)后的漢朝平穩(wěn)了很長時間。不管是治國、家庭、婚姻、還是對待功臣都堪稱完美。
大錯特錯,劉秀在 歷史 上存在感極其高,是歷代最為推崇的皇帝之一。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jié),東漢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為中國 歷史 上" 風化最美、儒學最盛 "的時代。毛先生也曾說“ 劉秀是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 ”李世民也非常佩服劉秀說“ 朕觀古先撥亂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傲氣如朱元璋也說“ 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strong>
只能說劉秀在野史和民間聲望上存在感不高。
關于劉秀的演義評書幾乎沒有,劉秀的故事不夠有懸念,敵人素質不行 兩漢演義和東漢演義,劉秀的篇幅都不算多,唯獨以劉秀為主角的是近代才有的,流傳也不廣。而且這些評書根本無法跟《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說唐》、《七俠五義》、《楊家將演義》等等之類的比較,文學性和流傳性都不足。
所以劉秀原本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生,竟然名氣和聲望比不上很多后輩,不說三國時代人們耳熟能詳。甚至劉秀的名氣比不過宋江、方臘等人。
為什么會造成劉秀不被演義和評書作者選擇呢? 以《三國演義》為例,為何三國總被人所津津樂道。早在《三國演義》沒有誕生的宋代,三國的許多故事已經(jīng)非常普及和流傳了。因為斗爭的烈度高,水平高,同時代的人才太多了,就跟愛情需要勢均力敵才不會厭倦一樣,故事中正反派最好要有來有往,才顯得故事好看、精彩。
劉秀的故事雖然非常傳奇,但是同時代沒有劉秀能青梅煮酒論英雄的人。王莽和劉秀差輩了,赤眉軍、更始帝、公孫述等人都格局遠遠不如劉秀。劉秀雖然有云臺二十八將,但是敵人沒有??!這樣創(chuàng)作起來就是龍傲天式的小說,不精彩,太不精彩了。
劉秀依舊采用了漢的國號,平白矮了劉邦、朱元璋等人的一輩,成了中興之主,而不是開國帝王 劉秀實際上在昆陽之戰(zhàn)前是比較醬油的,主角模板在其哥哥劉縯身上。而且劉秀的性格是謀定而后動的,特別是在統(tǒng)一天下的過程上,劉秀原本可以更早的統(tǒng)一天下。但是劉秀登基之后用了12年才統(tǒng)一天下,劉秀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會犯曹操急于攻打江東這樣的錯誤,所以劉秀的故事沒有跌宕起伏,劉秀的敵人也沒有諸葛亮、周瑜這類的神機妙算,乃至劉備這樣的百折不撓都沒有。
劉秀實際上開創(chuàng)了新的朝代,但是依舊沿用了“漢”的國號,這對劉秀的名望來說,就無端的少了很多。 同時代的精英都匯聚在劉秀身邊,綠林軍、赤眉軍、更始帝以及眾矢之的的王莽,其勢力和能力都不足以抗衡劉秀。
劉秀本身是皇室、是豪強,又是精通儒學的太學生出身,名正言順之下又有能力和魅力,其他人一對比就成了跳梁小丑。遠不如劉邦和項羽,秦始皇對六國,三國爭霸,李世民搞玄武門之變,趙匡胤搞黃袍加身等等來的更戲劇化。
但是不能否認,劉秀絕對是 歷史 上最為偉大的皇帝,其堪稱完美,而且還是對陰麗華忠貞不二的好男人。娶了郭圣通不過是政治婚姻,后來還將郭圣通給廢了,不過站在郭圣通的角度來說,劉秀就比較狠了,利用完就拋棄。
太完美的人沒有記憶點,人們能記住的幾率不如那些有點缺點的人。
比如,說起劉邦,你能想起啥?
好酒及色。
喜歡喝酒,喝多了喜歡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
喜歡漂亮女人,進了咸陽后,鉆進阿房宮就不出來了,如果不是張良樊噲等人去把他喊出來,大約劉邦就樂不思蜀了。
劉邦人品還不咋好,被項羽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時,嫌棄兩個孩子是累贅,一次一次把他們踹下車去。
項羽抓了他的家眷,說要把他爹煮了,劉邦咋說,他說:咱倆是結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想把你爹煮了,隨便,記得到時候分我一杯羹。
這人要不是后來成功了,大約會被人罵成流氓吧。
劉邦這一生,一多半時間都是一個窮仔,為了生活到處奔波,窮到連家人都嫌棄他,他嫂子看他要帶一幫朋友回家吃飯,故意刷鍋,暗示那幫想吃白食的家伙,我們吃完了,別想來蹭飯。
劉邦老爹嫌棄這個兒子整天游手好閑,說他這輩子都趕不上他二哥。
劉邦在一路鄙視下,迎來了秦末大亂世,然后人生開掛了。
劉秀人生能讓人記住的點是啥呢?
基本沒有吧。他的人生沒啥黑點,少年時去長安留學,最大的愿望就是娶自己喜歡的姑娘,在皇帝身邊當個護衛(wèi)。
他一直是品學兼優(yōu)的斜杠青年,年紀漸長,雖然沒有當上金吾衛(wèi),但是卻娶了自己心儀的姑娘,在縣城做著糧食生意,日子過得比大多數(shù)人都好。
他造反都不是他主觀意愿想去做的,他有個不甘做個平凡人的哥哥劉演。
劉演一直覺得自己是劉邦那樣的人,自打王莽篡位后,他時刻準備著恢復大漢的江山,新朝后期,天下大亂,劉演覺得自己機會來了。
他覺得自己是天命所歸,劉演起兵就是奔著長安城那張椅子去的。
他的事業(yè)進行的很順利,但是因為太高調了,遭到來自內部的戕害,被更始帝下手做掉了。
劉秀跟著劉演起兵,打得也很順利,剛剛取得昆陽大捷,就得到了哥哥被害的消息。
劉秀雖然年輕,卻懂得隱忍,馬上放下兵權去長安向更始帝請罪,對自己哥哥的遇害沒有一點怨言,做法之老道,讓更始帝想要殺他都找不到理由。
沒辦法只能把他轟到河北去招募河北群雄,更始帝真實的想法是借助河北群雄的手除掉劉秀。
借刀殺人這手玩的很溜,但是沒想到劉秀是天選之人,劉秀一人一馬到了河北,很快立住了腳,娶了真定王的外甥女,和河北群雄牢牢綁定,跨州據(jù)土,帶甲百萬,然后開始回兵長安,在邯鄲附近被擁立為帝,這一年劉秀30歲。
而從起兵造反,到當上皇帝,劉秀用了三年時間,這個過程劉邦用了七年。
劉秀除了哥哥被殺時有點窩囊,后來幾乎是無敵的。而劉邦到死還在和秦末群雄對戰(zhàn),從彭越到英布沒有那個人是好對付的。
而劉秀從起兵開始幾乎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對手,一生很順遂。
對于劉秀來說,他的一生順風順水,但是這種人生能讓人記住的點不多。
而且劉秀也是個標準的好男人,在河北娶了郭圣通,但是他也沒忘初戀陰麗華,后來廢了郭圣通的皇后,扶正了陰麗華。但是這種廢后,沒有像別的王朝廢后那樣慘烈,劉秀廢后是和平禪讓,郭圣通的皇后被廢,地位一點沒降。
后來換太子也是太子劉疆主動讓位給劉莊,奪嫡之爭沒有一絲血腥。
看看西漢初年的血腥奪權故事,再看看劉秀的皇位更迭,你能記住那個。
西漢初年的奪嫡關鍵詞是人彘,諸呂,呂后,功臣集團。拿出任意一個關鍵詞都是一個跌宕起伏或血腥或熱血的的故事。
東漢開國,能想到的關鍵詞是啥?
大約只有一個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shù)藐廂惾A。
故事少,大約是人生完美的劉秀在 歷史 上存在感不高的原因吧。
文:薛白袍
我是@對話 歷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再一個,其他帝王,尤其開國帝王,對手名氣都比較大,相互襯托,所以名氣大,而劉秀的對手,名氣都不怎么地,像王朗、劉永等等,大家都很陌生,所以劉秀的功績就被打了折扣,所以名氣就小了!
其實,懂 歷史 的人,對劉秀的評價是很高的,毛主席曾評價他為“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可見劉秀是多么優(yōu)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想必大家應該都聽過,說的是強項令董宣的故事。
當時某位公主府上的一名仆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殺死了一個人,但因為這位仆人是公主府上的,所以官府都不敢去抓他。董宣聽說后,親自帶人過去把這名仆人抓起來就地正法。
后來,公主得知消息后非常很生氣,她覺得董宣不把她放在眼里,于是找劉秀哭訴。結果劉秀二話不說將董宣抓起來,強迫他向公主賠罪,董宣自然不愿意,劉秀就讓人按住他的脖子磕頭,最后因董宣寧死不從才作罷!
看完這個故事,大家可能會覺得劉秀心胸寬廣,是個不錯的皇帝。
問題是,區(qū)區(qū)一個仆人,在光天化日下公然行兇,這不管放在任何時代都是赤裸裸的犯罪,但就因為他是公主府上的仆人,結果沒有人敢治他的罪。如果換做我們是受害人的家屬,心里該有多無助和絕望。最后,好不容易有個人敢站出來主持公道,結果差點被劉秀給治罪,這樣以后還有哪個官員再敢仗義執(zhí)言?
更何況,現(xiàn)在犯罪的僅僅只是公主府上一個小小的仆人,如果殺人行兇的是公主府上的管家,或者是公主的好姐妹好朋友,甚至是公主本人以及官宦子弟呢?那不用說,這個人基本上就算白死了。
可能在我們看來,被殺的這個人不過是個路人甲而已,不會有絲毫的悲傷和憐憫,因為我們在讀歷史的時候,總習慣把自己代入成主角或他身邊重要的人,為他們的遭遇而時刻揪心,至于廣大平民百姓不過是路人甲和宋兵乙,我們不會關心他們的生死。
所以大家在說起劉秀優(yōu)待所有功臣時,那是一臉的神往和崇拜,覺得他太完美了。問題是,那些功臣子弟并不都是電視劇里演的大公無私和正義凜然,他們以及圍繞在他們身邊的親朋好友甚至府里的下人,在沒有強有力的法律約束下,更多的是飛揚跋扈和肆意妄為。
咱們當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不會是皇親國戚和云臺二十八將,搞不好就是那個被光天化日之下殺死的路人甲。在這種情況下,你會覺得劉秀的所作所為,是一個好皇帝嗎?
事實上,歷史上的劉秀對外不能強有力的整治功臣和權貴,致使地方豪強日益做大做強;對內又不能嚴格約束皇室宗親們的行為,導致他們驕橫無理欺壓百姓。至于開疆拓土和內政革新,也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成績,就這樣的一位皇帝,憑什么評價很高?就憑一場昆陽之戰(zhàn)和善待功臣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75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