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西漢和東漢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西漢和東漢在歷史上又被稱作為“前漢”和“后漢”,這是按照時間順序命名的,后來到了近現(xiàn)代,史學界開始用首都方位命名兩漢。
由于前漢的首都在長安,后漢的首都在洛陽,長安在西,洛陽在東,故改稱前漢為西漢,改稱后漢為東漢。
按照法理上講,漢朝只有一個,只不過中間出現(xiàn)了王莽篡漢事件,將漢朝一分為二,因此有了東西兩漢的區(qū)別。
可是在實際歷史上,東漢的建立與西漢基本沒有啥關(guān)系,完全是一個新的朝代。
在西漢末年,外戚王莽逐漸把持朝政,并最終奪代漢稱帝,建立新朝。
今天人們對于王莽多持否定態(tài)度,認為他是亂臣賊子,但其實在王莽篡漢的時候,天下臣民是沒啥反對意見的。
王莽此人演技超群,他在出色的表演下,當時天下人都認為漢室天命已盡,王莽應當成為新天子,所以在真實的歷史中,王莽是在海內(nèi)一致?lián)泶髦猩吓_的。
(王莽的新朝雖然立國時間很短,但確實是一個朝代,只不過新朝之后的東漢將其視為偽政權(quán),因此遲遲得不到史家的肯定)
然而王莽這個人太能作了,他上臺后的一系列復古政策導致了社會混亂,繼而引發(fā)了聲勢浩大的綠林赤眉起義,把自己給作死了。
王莽死后天下大亂,各地豪杰蜂擁而起,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也見機起兵,他打著“復高祖之業(yè),定萬世之秋”的旗號,開始了自己的宏圖霸業(yè)。
如果拋開宗室身份,劉秀完全是赤手空拳打天下,除了喊著“興復漢室”的口號以外,他的成功與西漢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他在統(tǒng)一天下后完全可以另立國號。
不過由于劉秀最初是以重振漢室為名而起家的,而且為了證明了自己稱帝的合法性,劉秀還是宣稱自己是繼承了西漢的法統(tǒng),并且仍以“漢”為國號。
(東漢版圖基本繼承了西漢)
當然,劉秀說自己是西漢的延續(xù)并非毫無根據(jù),劉秀畢竟也是劉邦的后代。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fā)一脈(劉發(fā)是漢武帝的親哥哥),是正兒八經(jīng)的宗室成員,劉秀的宗室身份是獲得廣泛承認的。
(劉秀也是高皇帝劉邦的后代,但他們家并非大宗,是旁系小宗)
在稱帝之后劉秀改奉西漢皇帝為祖先,尊奉西漢宣帝為祖父,西漢元帝為父親,以示自己入主大宗,而東漢太廟中供奉也著七位西漢皇帝,分別是:
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恒漢武帝劉徹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漢平帝劉衎
至此劉秀解決了自己小宗繼承皇位的合法問題,正式宣布恢復漢朝統(tǒng)治,而在整個東漢時期,東漢官方只承認一個漢朝,東漢和西漢都是漢朝。
但由于客觀歷史存在,后世將王莽之前的漢朝稱之為前漢或先漢,而將王莽之后的漢朝稱之為后漢,也就是今天的西漢和東漢。
總得來說,西漢和東漢是歷史繼承關(guān)系,東漢是西漢法統(tǒng)的繼承者,但兩漢的帝王世系完全不同,東漢皇帝是以小宗身份克繼大統(tǒng)的。
對此再度強調(diào)一點,東漢皇帝在名義上是尊西漢皇帝為直系祖先的,以示大漢皇家血脈不斷,而對于自己真正的祖先,東漢皇室則另外建廟祭祀。
到東漢末年時,董卓進京霍亂朝政,天下再度大亂。這時西漢中山靖王之后劉備也想復刻劉秀的事跡,并建立了割據(jù)益州的蜀漢政權(quán)。
只可惜劉備并非劉秀,而劉備的對手也比劉秀的對手強大太多,僅僅一個曹操就讓劉備崩潰不已,蜀漢最終未能一統(tǒng)天下,漢朝國祚被曹魏終結(jié)。
原因: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quán),漢光武帝劉秀原本是漢室宗親,起兵反抗,成功光復漢朝,為了和前面朝代有所區(qū)別,又因為光武帝劉秀建立漢朝定都在東都洛陽故稱東漢,以前在西都長安建都漢朝稱為西漢。
兩漢時期即漢朝時期,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漢朝(前202—220年 )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因尚火德故稱為炎漢?,又因皇室姓劉而被稱為劉漢?。
擴展資料 楚漢相爭后,劉邦正式稱帝,因曾被項羽封為漢王,便以“漢”為國號,后世人們稱之為漢朝。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又稱前漢;后世史學家不承認新朝和玄漢合法性,所以一般將其合并到漢朝歷史里。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又稱后漢,史稱東漢;西漢與東漢合稱兩漢,即為漢朝。后代的三國時期漢昭烈帝劉備建立蜀漢,自稱季漢,又稱西蜀。
漢朝是中國發(fā)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漢族在這一時期得名,漢族由于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兄弟民族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這是歷史發(fā)展和自然形成的結(jié)果。漢以后歷代的朝代名稱雖有變換,但漢族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地位始終未變。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漢朝
因為都城變了,一個在長安,一個在洛陽,但都是劉姓建立的政權(quán),中間隔了王莽的新朝。
楚漢之爭后,劉邦奪取天下,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從公元前202年開始,到公元8年王莽篡漢結(jié)束)。王莽奪取政權(quán)后,采取了一系列穩(wěn)定經(jīng)濟的措施,但效果卻適得其反,引發(fā)了綠林和赤眉大起義。其中西漢皇族的遠親劉秀通過數(shù)年努力,剿滅了其他勢力,統(tǒng)一了全國,史稱“東漢”。?
“西漢”和“東漢”存在前后相繼的關(guān)系,也稱“前漢”和“后漢”,劉秀也不認為自己建立了一個新朝代,而是光復了漢朝。他自認為是漢宣帝的繼承人,繼位后,追尊漢宣帝為中宗,由于當時長安在戰(zhàn)亂中破壞嚴重,所以定都洛陽。從地理位置上,洛陽位于長安以東,所以人們稱劉秀建立的朝代為“東漢”。
擴展資料
東西漢的共同規(guī)律可以概括為四句話:一代建國,二三發(fā)家,四代打架,后代敗家。所不同的是,兩漢具體敗家的模式不完全一樣,而且西漢在敗家階段開始前,還經(jīng)歷了昭宣中興的階段,這是東漢沒有的。
西漢是漢高祖劉邦,東漢是光武帝劉秀。對于劉邦,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所以不用介紹太多;而對于劉秀,有些人會感到陌生。簡單的來說,劉秀的功績不比劉邦更小,劉秀統(tǒng)一天下的難度一點不比劉邦簡單,而劉秀的為人大多歷史學者都認為遠超劉邦。
可以這樣來設想,如果劉秀只是一個一般優(yōu)秀的君主的話,那么他頂多做到類似昭宣中興一樣的一次小幅度的劉家歷史重振,然而實際上光武中興之后延續(xù)的東漢王朝的持續(xù)時間是和西漢基本接近的,自然,光武帝的的歷史高度也應該和高祖劉邦大體相當。
西漢是漢高祖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的一封建王朝,當時的國號就是“漢”,定都于長安(今西安);到了公元8年外戚王莽趁西漢衰弱之時奪取了西漢王朝,該國號為“新”,并同時進行改革;結(jié)果改革以失敗告終,王莽所建立的“新”政權(quán)也被赤眉、綠林的起義推翻;隨后西漢皇族劉秀起兵奪取天下,定都于洛陽國號不變?nèi)苑Q“漢”。所謂西漢,東漢是后來的人為了區(qū)別這兩個不同時期建立的王朝所加的定語;而后來同樣是漢室宗親的劉備在四川建立的蜀漢,在當時國號也是“漢”,而后人為了把它和前面兩個“漢”加以區(qū)分就把劉備建立的那個“漢”叫做“蜀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76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