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劉文靜,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隋唐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家喻戶曉的有秦叔寶、尉遲恭、程咬金等,可放眼真正的隋唐歷史,還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唐初功臣劉文靜便是其一。劉文靜是一代名相,在唐高祖李淵打天下的時候,立下的戰(zhàn)功是不世之功,他的人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這三個功勞,就是很多人望塵莫及的,一起來看看。
功勞其一:反隋籌謀者,一語驚人
唐高祖李淵原本是隋朝唐國公,其母與隋文帝文獻皇后獨孤氏是親姐妹,但他胸懷大志,他的成就并不是靠皇親國戚的關(guān)系才有的。劉文靜一早就看出李淵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后來因為受親家李密的牽連而入獄,得李世民探望,結(jié)果一語驚人,道出李淵的得人心。此后,他開始幫助李淵父子策劃反隋,并得李世民信任,最終采用巧計,成功喚起李淵的帝王之心。李淵能早日起兵,建立日后的大唐基業(yè),劉文靜功不可沒。
功勞其二:有先見之明,出使突厥得助力
太原起兵是李淵稱帝的起源,也是他昭告天下,自己要崛起的開始。但是,隋朝畢竟還存在著,李淵起兵縱然可得部分百姓之心,但沒有在全國范圍里產(chǎn)生大的影響,所以起兵之初處境很難。劉文靜在這個時候十分冷靜,不僅幫助李淵解決王威、高君雅之患,也勸李淵與突厥交好,當(dāng)然這也是權(quán)宜之計,希望以此換來圖強的機會。果不其然,與突厥交好后,解決了很多燃眉之急,深得李淵信任和贊賞。
功勞其三:開唐之功,奠唐基業(yè)
李淵想當(dāng)皇帝,不好太直接,便想了一個折中的法子,先立代王楊侑為帝,第二年則明正言順的取而代之。李淵稱帝后,劉文靜因為獻策有功,成為開國丞相,并獲得“恕二死”的特權(quán),在唐朝百廢待興的狀況下,為李淵建言獻策,立下了很多功勞,并且制定法律,立功顯赫。劉文靜在唐初之所以有重要影響,還是得益于這段時間的付出,所以他有開唐之功,居功至偉。
可是劉文靜并沒有笑到最后,后來因為自視功高,因地位不如裴寂而生怨言,被有心人利用,死于“謀反罪”,當(dāng)然這是謀害,是冤案,直到李世民貞觀三年,他才得以平反,并獲得配享太廟之權(quán)。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暴政虐民,朝內(nèi)又奸臣當(dāng)?shù)?,致使朝政崩壞,民不聊生,叛亂四起。
自瓦崗起義后,天下動亂不斷,個地軍閥紛紛稱王稱霸,隋煬帝派大軍征討叛逆。
天下苦隋已久,因此更為強烈的動亂就此引發(fā)。
太原李淵,是隋煬帝的表哥,這位表兄不但沒有幫助其平叛,反而也起兵反隋,史稱晉陽起兵。
晉陽起兵,首要功臣就是有?小諸葛?之稱的劉文靜。
劉文靜,字肇仁,京兆武功縣人。
劉文靜原為晉陽令,后聯(lián)絡(luò)裴寂、李世民,協(xié)助李淵起兵反隋。
劉文靜在晉陽起兵時候起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
本來李淵搖擺不定,劉文靜偽造隋煬帝敕命,說要征發(fā)太原等郡兵馬去討伐遼東,太原等地民心恐慌,皆欲作亂。
劉文靜趁機勸說李淵愛臣裴寂,于是二人一同勸說李淵,這才有了之后的晉陽起兵。
晉陽起兵后,劉文靜奉命出使突厥,出色地完成了聯(lián)絡(luò)突厥的使命,為李淵解決了后顧之憂。
此后,劉文靜大敗河?xùn)|隋軍名將屈突通,確保李淵東南進軍安全。
可以說在隋末唐初,劉文靜是一位風(fēng)云人物,為唐朝的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大唐開國后,劉文靜被拜為宰相。
何僅僅兩年,李淵就殺掉了這位大唐開國功臣。
這是為什么呢?
其一,因為裴寂。
二人本身關(guān)系非常好的好朋友,二人同是晉陽起兵的功臣,可李淵卻偏愛裴寂,每次上朝都會讓裴寂與自己同座,還讓他進臥室,對他無話不談,稱呼他為裴監(jiān)而不叫他的名字。
裴寂打了敗仗,李淵不僅不處罰,反而升職。
而劉文靜打了敗仗,李淵卻重罰劉文靜,這讓劉文靜心里十分難受。
論功勞,他遠高于裴寂,而二人待遇天差地別,因此劉文靜心中不平。
因此劉文靜常常在朝堂上議政時反駁裴寂,二人反目成仇。
而李淵定會偏向裴寂。
其次,因為劉文靜那張嘴。
一日,劉文靜和弟弟劉文起一起喝酒,酒醉后,他口吐怨言,拔出刀砍向柱子說:?應(yīng)該殺了裴寂!?
被失寵的小妾聽到,讓哥哥向李淵告發(fā),說劉文靜要謀反,于是朝廷將劉文靜下獄問罪。
其三,也是最主要原因。
劉文靜站錯了隊。
因為劉文靜和李世民關(guān)系非常好,而此時唐高宗與李世民為首的秦王府矛盾日益加劇。
自李世民統(tǒng)兵以來,大批人才投奔旗下,李建成被立為太子后,太子府與秦王府的矛盾也是日益加劇。
李淵深知劉文靜其才,日后若真發(fā)生沖突,劉文靜將是個辣手的對手?
因此劉文靜入獄之后,李淵將他交付屬吏,并派遣裴寂與蕭瑀審訊。
李世民等眾臣聽聞此事后都請命不要殺他,但李淵聽信裴寂的讒言,下旨殺死了劉文靜、劉文起。
劉文靜臨刑之前,拍著胸口長嘆道: 高鳥盡,良弓藏。?此言不虛??!?
時年五十二歲。
劉文靜最后因他人的陷害而被唐高祖認定為有謀反之嫌,從而因此被處以斬殺之刑。隋朝末年劉文靜在他父親去世之后繼承其職位,成為隋朝的儀同三司。后來劉文靜又被任命為晉陽縣令,在此期間結(jié)識了同在晉陽當(dāng)差的裴寂。之后李淵也被派至?xí)x陽,而劉文靜在見過他與李世民之后覺得他們二人胸懷大志,故而主動與之交好。
而李世民同樣覺得劉文靜是可共謀大事之人,所以他在劉文靜因與李密的姻親關(guān)系而被牽連獲罪時還曾前往牢房進行探望。在探望期間李世民就當(dāng)下局勢詢問了劉文靜的看法,而劉文靜則給天下大亂,太原城內(nèi)十余萬百姓外加李淵數(shù)萬兵力聚集起來可號令天下。李世民聽過這番話之后便開始著手起義一事,但是卻因擔(dān)心李淵反對而未將此事告知李淵。后來李淵因晉陽副留守未能抵擋住突厥的入侵而被獲罪入獄,于是李世民便趁此機會游說李淵起兵。
待李世民、劉文靜以及裴寂三人成功說服李淵之后不久,李淵便正式在晉陽宣布起兵。在起兵期間劉文靜多次立下戰(zhàn)功,為此李淵對他十分器重。待唐朝建立之后劉文靜被授予宰相之職。不僅如此,李淵還賜予他?恕二死?之特權(quán)。但是就在唐朝建立的同一年劉文靜卻因為判斷錯誤導(dǎo)致唐軍敗于薛舉,因為此次戰(zhàn)敗劉文靜被削職。不久后李世民順利征服西秦,隨軍出征的劉文靜也得以復(fù)職。
次年,劉文靜因不滿戰(zhàn)功不如他的裴寂朝中地位卻比他高,所以總是與裴寂作對,本來關(guān)系交好的兩人也因此關(guān)系惡化。有一次劉文靜在酒醉之后還說要將裴寂斬殺,與此同時他還因為家中怪異事件頻發(fā)而招來巫師驅(qū)邪。結(jié)果這些事情被他一失寵小妾經(jīng)她兄長告發(fā)至李淵處,李淵當(dāng)下命令裴寂調(diào)查此事。與劉文靜交惡的裴寂便趁機誣陷劉文靜,陷害他意圖謀反。信以為真的李淵隨即下令將劉文靜及其家人全部處斬。
劉文靜與裴寂產(chǎn)生隔閡,并于酒后狂言,結(jié)果被小妾告發(fā)謀反。唐高祖聽信裴寂讒言,將劉文靜處斬,抄沒其家。
蒙冤被殺
唐高祖對劉文靜本就有猜忌之心,又聽信裴寂讒言,遂將劉文靜、劉文起處斬,抄沒其家產(chǎn)。劉文靜臨刑之時,撫膺長嘆道:“高鳥盡,良弓藏?!搜圆惶摪。 彼麜r年五十二歲。
平反昭雪
貞觀三年(629年),已經(jīng)繼位為帝的李世民為劉文靜平反,追復(fù)其官爵。?
天寶六載(747年),劉文靜獲得“配享太廟”的殊榮,靈位被放入高祖廟庭。
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將三十七位功臣的畫像掛在凌煙閣內(nèi),劉文靜也位列其中。?
軼事典故:
劉文靜早年常與裴寂同宿。面對城頭烽火,裴寂嘆息道:“貧賤到如此地步,又趕上世事離亂,我們當(dāng)如何保全自己呢?”劉文靜卻笑道:“世途如此,時事可知。形勢是可以預(yù)知的,你我二人相處投合,又何必憂慮貧賤?”
拓展資料:
劉文靜(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唐朝宰相、開國功臣。
劉文靜原為晉陽令,后聯(lián)絡(luò)裴寂與李世民,協(xié)助李淵起兵反隋,并奉命出使突厥。后隨軍南下,擊敗桑顯和、俘獲屈突通。唐朝建立后,劉文靜出任納言,成為宰相。后隨李世民平定西秦薛仁杲,歷任戶部尚書、陜東道行臺左仆射、魯國公。
武德二年(619年),劉文靜與裴寂產(chǎn)生隔閡,并于酒后狂言,結(jié)果被小妾告發(fā)謀反。唐高祖聽信裴寂讒言,將劉文靜處斬,抄沒其家產(chǎn)。
早期事跡:
劉文靜早年因父親劉韶戰(zhàn)死,襲任父職,授為儀同三司。他姿儀俊偉,才干突出,生性倜儻而有權(quán)謀。隋朝末年時擔(dān)任晉陽(今山西太原)縣令,與時任晉陽宮監(jiān)的裴寂結(jié)為好友。
(參考資料:劉文靜——百度百科)
劉文靜這個人我覺得也是蒙冤而死,而且他的內(nèi)心是偏向唐太宗李世民的。劉文靜死在了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手上,男人是裴寂,女人是自己的小妾。
話說唐朝建立以后,李淵就開始分封有功之臣。但是他和裴寂有過節(jié),劉文靜自認為自己的功勞才能在裴寂之上,而且還屢立戰(zhàn)功,憑什么他裴寂的地位比我高,自己遠不如裴寂。于是就心中不平,經(jīng)常兩個人在朝堂之上形成對立。只要是裴寂認為對的他就持反對意見,反之亦然。反正兩個人就這么一直對著干,兩個人之間矛盾越來越深。有一次劉文靜和自己的兄弟劉文起喝酒,可能喝多了就出點怨言。掏出自己的大刀砍了自己家的柱子和板凳,還揚言一定要砍了裴寂。
但是家里面呢,又發(fā)生一些怪事。古人比較迷信,所以劉文起就請來個神棍,在家中披頭散發(fā)持刀做法事,想趕驅(qū)妖孽。劉文靜不知道是怎么得罪了自己的小妾,這個失寵的小妾就告訴自己的娘家兄弟,讓自己的兄弟告訴皇上說劉文靜謀反。就這樣,唐高祖李淵將劉文靜下獄,命裴寂與蕭瑀審訊。我認為這是唐高祖李淵有意為之,你明知道他倆不和,還用裴寂審訊他。
劉文靜面對審訊,直言道:“太原起兵時,我是司馬,與長史裴寂地位相當(dāng)。而今裴寂官居仆射,而我的官銜與賞賜卻遠不如他。我東征西討,家屬卻無所庇護,確有不滿之心?!崩罹V、蕭瑀都認為劉文靜并非謀反。李世民也極力保全劉文靜,對唐高祖道:“劉文靜在起兵之初,先定非常之策,事成才告知裴寂。京師平定時,二人地位和待遇卻有了懸殊。他只是有不滿情緒,并無謀反之心?!?
可是裴寂一番話讓劉文靜命喪黃泉:“劉文靜的確厲害,才能過人,謀略也力壓眾人。但是這人生性猜疑陰險,忿不顧難,其丑言怪節(jié)已經(jīng)顯露。現(xiàn)在天下沒有太平,外有敵患,要是免了他的死罪必有后患?!碧聘咦姹緛砭蛯⑽撵o有猜疑之心,加上裴寂分析,就把劉文靜兄弟都給砍了。劉文靜臨刑之時,撫膺長嘆道:“高鳥盡,良弓藏?!搜圆惶摪?!”他時年五十二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76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