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郭靖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作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信條的忠實踐行者,《射雕英雄傳》男主郭靖的形象深入人心,堪稱“大俠”的典型代表。他自幼長在蒙古賬下,不僅數(shù)次救過成吉思汗的性命,成為草原上的金刀駙馬、機緣巧合得到武穆遺書后,成為卓越軍事家,于阻止成吉思汗諸子內(nèi)斗、并幫助成吉思汗遠征花拉子模,屢破堅城,為蒙古西征立下不世之功。
眾所周知,金庸先生的小說中,很多角色都有歷史原型,例如:成吉思汗、丘處機、拖雷,他們都是彪炳千秋之人,而他寫郭靖從軍西征的故事也不是信手拈來、瞎編亂造!
歷史上,卻說有郭靖這么一個人、公元1207年,因南宋四川主將吳曦叛宋降金,四川百姓不愿受叛徒和金國的奴役于是順嘉陵江逃亡,遭吳曦派兵追趕,郭靖不愿淪為敵國臣民于是向弟弟表明愛國情懷后投江而死,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郭靖,也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的重要角色郭靖的姓名來源。
郭靖大義凜然的形象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倒是如出一轍,至于郭靖在蒙古那段金刀駙馬的經(jīng)歷,這還要說起一位自幼在長在蒙古軍營,深得成吉思汗和其子孫的信任的、漢人將軍郭侃,
郭侃是唐代汾陽王郭子儀的后裔、其祖父為郭寶玉,父親為郭德海,郭寶玉本人“通天文、兵法,善騎射”,被金朝封為“汾陽郡公兼猛安”、后來成吉思汗手下大將木華黎率軍征討金朝,郭寶玉見事不可為,于是率軍歸降。
在木華黎的推薦下,郭寶玉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召見,深受重用。此后郭寶玉跟隨成吉思汗南征北戰(zhàn),獻計獻策,征戰(zhàn)沙場,并參與了西征花刺子模的戰(zhàn)爭,事后被任命為斷事官。1226年,郭寶玉病死軍中。再說郭德海,他也是一員大將,參加過西征,屢立戰(zhàn)功,后在與金國的作戰(zhàn)中重傷戰(zhàn)死。
郭侃由于父親郭德海戰(zhàn)死,他被成吉思汗手下大將史天澤收養(yǎng),天資聰穎的郭侃,摔跤幾乎沒有對手,馬上功夫也是十分了得,十五歲郭侃追尋先人的足跡,走上戰(zhàn)場,參與對金國的作戰(zhàn),二年后十七歲的郭侃就因為戰(zhàn)功被提拔為千戶長。
1253年,郭侃迎來一次改變?nèi)松倪h征,這一年三十六歲的郭侃隨成吉思汗孫子宗王旭烈兀西征、蒙古西征大軍翻過青藏高原和喀什米爾,利用三年的時間抵達阿姆河,旭烈兀見郭侃英勇善戰(zhàn),便任命郭侃為先鋒。
第一個目標,處于里海以南的波斯帝國城池木剌夷(現(xiàn)在伊朗西部),這里曾經(jīng)是令歐洲人聞名喪膽的刺客組織“阿薩辛派”的基地。
郭侃以五千人馬一戰(zhàn)擊潰五萬波斯人馬,乘勝進擊,一氣連下一百二十八座城堡,斬殺波斯大將忽都答而兀朱算灘、蒙古西征以來,從未獲得如此大的勝利,而郭侃的赫赫戰(zhàn)功,由此只拉開了一個序幕。
1257年十二月,郭侃隨旭烈兀進攻黑衣大食國首都巴格達(黑衣大食國,即阿拔斯王朝,父子相傳37代,當時有士兵數(shù)十萬。),破其兵七萬,屠西城,又破其東城,東城的宮殿都以沉香檀木建造,他放火焚燒,香氣傳出百里,得到七十二弦琵琶、五尺珊瑚燈檠等珍寶。旭烈兀為防敵人逃走,特地在底格里斯河上設浮橋阻攔,并用兵船巡邏,哈里發(fā)木思塔辛上船逃跑,見到河上有浮橋阻攔,就自縛投降。
1258年二月,這座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都城巴格達在決死的防衛(wèi)戰(zhàn)中陷落,有503年歷史的黑衣大食王朝至此滅亡,結(jié)束了回教教主政權。其將紂答兒逃走,郭侃追擊,于暴雨中斬紂答兒,又陷三百余城
在攻陷了巴格達后,夫拉可汗并沒有停止西進。又西行3000里,到天房(即沙特),其將住石請降,手下都相信而不做準備,郭侃說:“輕視敵人者滅亡,行軍用兵多欺詐,如果中他的計,是莫大的恥辱?!庇谑菄兰臃婪丁W∈粊硗狄u,郭侃大敗之,巴兒蘇丹降,下185城。又西行四十里,在軍隊已歇息時,郭侃突然召集他們出發(fā),只留幾個病卒,西行十余里再扎寨。敵軍不知道,來襲時只殺了病卒,可乃算灘大驚說:“東方的天將軍,真是神人啊?!庇谑菤w降。
在蒙古大軍向西高歌猛進的時代,西方的十字軍東征也正如火如荼。一個往西、一個向東,天雷勾動地火,兩大巨頭終于碰撞在一起、1260年,旭烈兀命令郭侃進軍富浪。十字軍在東歐所向無敵,連拜占庭帝國都轟然倒下,一直到遇見郭侃,十字軍才算栽了個大跟頭。
西方史料記載,郭侃一共攻占了120多座城堡,打到地中海沿岸后,才掉頭北上,入侵小亞細亞。和在中亞時一樣,蒙古人所到之處,歐洲人望風而降。富浪某騎士團首領兀都算灘甚至大喊:“我昨日做夢見神人,今日才知道是郭將軍!”
如果郭侃的軍隊繼續(xù)攻城略地,也許整個歐洲都會發(fā)生劇變,蒙古的鐵騎能一直踏過阿爾卑斯山,占領整個歐洲,世界歷史也將完全不一樣,可惜沒有如果……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的襄陽之戰(zhàn)中暴斃,史書多傳其為被流矢擊中而死。
《神雕俠侶》中,蒙哥死于楊過之手,蒙古陷入大亂,襄陽之圍得解,而真實的歷史上,蒙哥之死所造成的影響更是巨大。
在托雷兒子之中、唆魯禾帖尼所生的四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人最為出色、作為蒙古大汗的蒙哥死后兒子年幼、汗位之位就落到兄弟身上、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三人紛紛開始了爭奪汗位之位。
旭烈兀急撤軍歸國,郭侃自然也率兵回國、這是中國人所打到過最遠的地方——但,也只能終結(jié)于此了。此次撤軍后,十字軍養(yǎng)精蓄銳,鞏固了在東歐的統(tǒng)治,并將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具有活力的伊斯蘭世界徹底破壞。而蒙古人,來得快去得也快,竟然沒能在這片土地留下一點痕跡。數(shù)年之后,當蒙古人再度卷土重來時,已經(jīng)再不能撼動歐洲人的統(tǒng)治了。
當旭烈?;氐讲ㄋ箷r,阿里不哥與忽必烈兩人進行大汗爭奪之戰(zhàn)、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訊時尚在鄂州一帶與南宋作戰(zhàn),后聽說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準備集會稱汗,立即與南宋議和并北上回到開平(今內(nèi)蒙古多倫縣),于1260年5月在以東道諸王塔察兒為首的蒙古宗王及漢人儒臣的支持下?lián)屜燃瘯Q汗。阿里不哥聞訊后,在阿速臺、玉龍答失、海都等宗王的支持下于同年6月在當時的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開“忽里勒臺”大會,即大汗位。
由于忽必烈長期居住在中原,任用漢人,推行漢法,改變了蒙古人的游牧傳統(tǒng),引起很多蒙古王公貴族的不滿,故多數(shù)西道諸王當時均支持阿里不哥。為了爭取宗王勢力的支持,忽必烈向旭烈兀處遣使,宣布“從質(zhì)渾河岸到密昔兒的大門,蒙古軍隊和大食人地區(qū),應由你旭烈兀掌管,要好好防守,以博取我們祖先的美名”。旭烈兀遣使擁護忽必烈,指責阿里不哥 。奪位戰(zhàn)爭自1259年進行到1264年,最后忽必烈打敗了阿里不哥,奪取汗位。旭烈兀亦決定不再東歸,留駐波斯。
郭侃留戀故土,他沒有隨旭烈兀留在中亞,返回了中原地區(qū)(旭烈兀建立了東自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到印度洋的蒙古伊兒汗國,這都是郭侃打下來的疆域)?;貒蟮南蚣次坏暮霰亓耀I策建國號與置國都之外,也曾進言制壓南宋之事。累積戰(zhàn)功而達萬戶之位,并因制壓江南之功而被任命為海寧知州,于在職一年余之后去世。
郭侃大半生跟隨蒙古軍隊西征,一生攻下了約七百座城,其中有中國式的城、伊斯蘭式的城和西歐式的城(敘利亞的十字軍小國),郭侃行軍有紀律,常于野外露宿,暴風雨時也不入民舍,軍隊所至皆興課農(nóng),吏民畏服
蒙古的戰(zhàn)爭多數(shù)都是戰(zhàn)爭狂人、并大多數(shù)夾帶著屠殺、因此自然不會得到歌頌、就如金庸的小說里,郭靖生在蒙古、成吉思汗對他厚愛、但郭靖依然選擇一心回歸大宋,最終死在襄陽保衛(wèi)戰(zhàn)中、他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也成為一種精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78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