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司馬衷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惠帝之為太子也,朝臣咸謂純質(zhì),不能親政事。瓘每欲陳啟廢之,而未敢發(fā)。后會宴陵云臺,瓘?fù)凶?,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啟?!钡墼唬骸肮院我?”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撫床曰:“此座可惜!”
上文出自《晉書·衛(wèi)瓘傳》,說的是自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晉武帝司馬炎冊立皇子司馬衷為太子之后,便一直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其中反映最激烈的就是開國功臣衛(wèi)瓘了,他有一次借著醉酒的機會對司馬炎說:“可惜了這皇帝寶座了”,意思就是太子司馬衷實在不是當皇帝的料啊!那么,晉武帝司馬炎明明有二十多個兒子,為什么會選擇傳位給“癡呆皇帝”司馬衷呢?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第一、司馬衷乃是嫡長子
名不正則言不順,中國自古以來都講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種基本禮法,古代有很多皇子都具備遠遠超過皇太子的能力,卻沒有競爭皇位的資格,比如西漢初年率兵鏟除諸呂的齊王劉襄等等。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本身也都因為不是嫡長子或者嫡子而沒被封為皇太子,他們都是通過暴力手段獲得的皇位。在講究禮法、講究門閥制度的晉朝,當然只有嫡長子才能被封為皇太子。而司馬衷卻因為兄長毗陵悼王司馬軌的早夭而成為嫡長子,所以司馬炎在稱帝的第二年便將司馬衷冊立為皇太子,此時的司馬衷年僅八歲。第二、司馬衷有強大的政治背景支持
上文提到的衛(wèi)瓘能文能武,是曹魏至西晉初年的朝廷重臣,晉武帝司馬炎本來想與他結(jié)成政治婚姻,讓皇太子司馬衷迎娶衛(wèi)瓘之女,但是司馬衷的母親楊皇后卻暗中接受了賈充的賄賂,強烈要求與賈充聯(lián)姻。司馬炎一開始表示激烈的反對,他認為賈充家的女兒又丑又妒,缺點實在是太明顯(帝曰:“衛(wèi)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wèi)家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子,丑而短黑?!?但是楊皇后卻一再堅持,并拉攏荀顗、荀勖等大臣一起稱贊賈家女兒的賢惠,司馬炎也最終妥協(xié)了。司馬衷在泰始八年(公元272年)迎娶了比自己大兩歲的賈南風(fēng)。
賈南風(fēng)常常被稱為是中國歷史上相貌最丑的皇后,并且生性嫉妒而狠毒,晉朝初年的“八王之亂”的爆發(fā)與她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但是賈南風(fēng)卻有著雄厚的政治背景——他的父親是西晉的開國元勛,曾經(jīng)參與過鎮(zhèn)壓淮南二叛以及弒殺高貴鄉(xiāng)公曹髦,本身就已經(jīng)是深受司馬炎信任的朝廷重臣。更重要的是賈充的家族已經(jīng)顯赫了數(shù)十年,他的父親便是曹魏的名臣賈逵,被后世尊為“魏晉八君子”之一。與皇室結(jié)為婚姻之后,賈氏在朝廷中的威望,更加對司馬衷的太子之位起到了穩(wěn)固的作用。第三、司馬衷并非不可為帝
我們后世常常以司馬衷的那句“何不食肉糜”來證明他智力低下,那么“此嵇侍中血,勿去”的典故,是否又能證明司馬衷的剛毅果敢呢?司馬衷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自幼沒有見識過其父親、祖父所經(jīng)歷的血雨腥風(fēng),也沒有出宮考察過民間疾苦,在特定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司馬衷說出一句“何不食肉糜”并不能代表什么?!稌x書》的其他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司馬衷的智力確實不高,但如果有賢名之臣的輔佐,也不至于讓晉朝出太大的亂子。
司馬炎冊立司馬衷為太子,并沒有行廢立之事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司馬炎看中了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多次當眾稱贊他有宣帝(即司馬懿)的風(fēng)范,并宣稱“此兒當興我家”。所以,司馬炎最終傳位給司馬衷,也有要隔代傳給皇孫司馬遹的意圖。
晉惠帝司馬衷是晉武帝與楊皇后的次子。司馬衷的白癡是先天性的,并不是受后天的刺激造成的。司馬衷在年少時就顯露出不正常的樣子,快十歲了仍口齒不清,豆米不辨,更談不上讀書寫字了。因此,朝野上下、宮廷民間都知道司馬衷是白癡。
后人常常用兩件事情來表現(xiàn)司馬衷的白癡樣子:
第一件事,一年的夏天,晉惠帝帶著隨從到華林園去游玩。走到一個池塘邊,一行人聽到池塘里傳出咕咕的青蛙叫聲。晉惠帝覺得很奇怪,于是問隨從:這些咕呱亂叫的東西,是為官呢還是為私?隨從們聽到皇帝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心里覺得好笑,可嘴上又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也許是其中一個隨從對司馬衷的白癡問題習(xí)慣了,急中生智地說道:在官家里叫的,就是為官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為私的。司馬衷覺得很有道理,頻頻點頭。
第二件事,有一年全國鬧災(zāi)荒,餓殍遍野,百姓流離失所,在朝廷上自然有大臣議論起這件事情。晉惠帝突然發(fā)問說:這些人沒有飯吃,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大臣們哭笑不得。但對于司馬衷來說,米飯和肉都是他日常吃的,現(xiàn)在沒有飯吃了,為什么不去吃肉呢?現(xiàn)在的問題就是,這么一個明顯弱智、缺乏政治能力的人怎么就成為太子,進而做了皇帝呢?首要的原因是司馬衷的哥哥司馬軌早夭,司馬衷很自然地成了皇位的第一繼承人。他被立為太子時,只有9歲,史書上沒有任何有關(guān)司馬衷立太子有爭議的記載。也許對于一個9歲的孩子來說,還沒有接觸朝廷大臣,而且太子年紀也小,反應(yīng)遲鈍一點也并不會被視為大事情,所以群臣沒有就司馬衷被立為太子一事提出疑問。同時司馬衷的生母是皇后,正得到司馬炎的寵愛,大臣們也沒有人公開反對。
但是隨著司馬衷的成長,難以掩飾的智力缺陷終于暴露了出來。人們不禁在心中發(fā)問:太子將來能否勝任天子的重任?是不是應(yīng)該及時更換太子?最先對司馬衷的能力提出懷疑的是他的父親晉武帝司馬炎。史載: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tǒng),密以語后,后曰:‘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可見司馬炎認為自己的這個兒子勝任不了統(tǒng)治天下的重任,因此悄悄和皇后透露了想更換太子的意思。但是楊皇后非常袒護司馬衷,勸丈夫說:自古以來,立嫡長子,而不考慮其能力高低。這樣的老規(guī)矩怎么能更改呢?晉武帝的另一個寵妃趙氏受了楊皇后的好處,也跟著為司馬衷說好話:太子司馬衷只不過是幼時貪玩,不長進。小時候就顯露出超常能力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太子將來必大器晚成,繼承大統(tǒng)。耳朵根軟的司馬炎被枕邊風(fēng)一吹,也就打消了更換太子的意思。
咸寧初年,司馬衷到了出居?xùn)|宮的年紀,開始接觸外廷大臣。隨著太子獨立建立東宮,朝野對其能否治理國家的疑問越來越多。咸寧二年,晉武帝患病,病情還挺嚴重,于是朝野一度開始考慮最高權(quán)力轉(zhuǎn)移的問題。多數(shù)人屬意于齊王司馬攸,希望司馬攸能取代弱智的司馬炎。齊王妃是賈充之長女,河南尹夏侯和就對賈充說:你的兩個女婿,親疏相等。但是‘立人當立德’,希望你能夠參與更立太子的行動。賈充默默不答。后來晉武帝病愈了,聽說這件事,將夏侯和調(diào)任為有名無實的光祿勛,并奪去了賈充的兵權(quán),待遇不變,顯示自己對太子司馬衷的支持。司馬炎如此處理,一時間朝野上下不敢再提太子能力的問題。
就在大多數(shù)朝臣明哲保身,對太子一事默不做聲的時候,少數(shù)幾位重臣以自己的方式進行了勸諫,試圖讓司馬炎相信司馬衷能力太差,實在不是做皇帝的料。有著滅蜀大功的衛(wèi)就是其中之一。史載:惠帝之為太子也,朝臣咸謂鈍質(zhì),不能親政事。衛(wèi)很想勸皇帝廢掉太子,但每次想陳啟的時候,都找不到合適的時機和話語。后來有一次司馬炎在陵云臺舉辦君臣宴會,衛(wèi)裝著大醉的樣子,就勢跪在晉武帝的榻前說:臣有些話想啟奏皇上。晉武帝就說:你想說什么呢?衛(wèi)三次都欲言而止,最后只是用手撫摸著晉武帝的座位說:此座可惜了啊!晉武帝非常聰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將錯就錯地說:你真的是喝得大醉了。衛(wèi)從此閉嘴,不再就太子廢立一事說話。擔(dān)任侍中的和嶠是另一位勇敢提出太子廢立意見的大臣,只是他采取的形式非常直接。和嶠見太子就是一個白癡,就趁自己經(jīng)常陪侍皇帝左右的時候說:皇太子有淳古之風(fēng),這是好事,但是現(xiàn)實是非常復(fù)雜的,恐怕將來就不僅是陛下的家事。晉武帝默然不答。
大臣們的勸諫多少還是對晉武帝產(chǎn)生了影響。他對群臣的意見雖然可以視為不見,或者用間接的手段打壓下去,但他本人是一個有作為的開國君主。晉武帝不可能在關(guān)系到子孫后代、帝王萬世之業(yè)的事情上馬虎從事,沒有比他這個父親兼皇帝更明白司馬衷的實際情況。司馬炎覺得有必要再測試一下已經(jīng)長大的太子的實際能力。
晉武帝的測試方法就是派遣幾位朝臣去考察太子,看太子是否能承擔(dān)統(tǒng)治大任。他選中的朝臣是和嶠、荀、荀勖三位侍從近臣。晉武帝說:太子近日入朝,我看他有所長進,你們?nèi)丝梢砸黄鹑グ菰L太子,談?wù)撌朗?看看太子的反應(yīng)。三個人就按照皇帝的吩咐去做了,回來的時候、勖兩個人都稱太子明識弘雅,誠如明詔,沒有問題,和嶠卻說:圣質(zhì)如初耳!晉武帝很不高興,離席而去。
晉武帝決定親自試驗一下太子。他心里對太子的能力始終抱有懷疑,加上朝臣和嶠等人多次上奏,所以決定直接檢驗太子處理政務(wù)的能力。一次,晉武帝將東宮大小官屬都召到身邊來,為他們舉辦宴會。暗地里,晉武帝密封了幾件疑難的政務(wù),讓人送去給太子處理?;实鄣南敕ㄊ牵何乙呀?jīng)將太子身邊所有的人都支走了,現(xiàn)在就只能由太子自己來處理這幾件疑難問題了。如果處理得好,就證明了太子的能力沒有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是太子無能了。
司馬衷連一般的政務(wù)都不懂,哪能處理疑難政務(wù),只能呆呆地看著父親送來的文件。正在要將空白紙送還給父親的時候,當時已經(jīng)是太子妃的賈南風(fēng)非常害怕,忙找了外人來幫太子作答。估計她請來的是迂腐的學(xué)者,在回答的時候旁征博引,義正詞嚴,慷慨激昂。賈南風(fēng)看了回答,非常滿意。但是給使張泓在旁邊看了以后,提醒說:太子不學(xué)無術(shù),這是皇上非常清楚的事情?,F(xiàn)在的答詔廣泛引用,文采飛揚,皇上肯定懷疑是否是太子親自所寫,并且還會追究作弊的人,根本過不了關(guān)的。還不如直接用大白話把問題給說清楚呢。賈南風(fēng)大喜,忙對張泓說:來,你幫我好好回答,成功了與你共享富貴。張泓平素就有些小才,現(xiàn)在用大白話把所有疑難都說清楚了,又讓太子重新抄寫一份。
晉武帝拿到太子抄的答案,覺得雖然用語簡陋粗淺,但還是將所有問題都談到、談清楚了,很高興。他先將太子處理的政務(wù)交給太子少傅衛(wèi)看。衛(wèi)先是非常吃驚,進而異?;炭?。大家都知道衛(wèi)先前有廢太子的意思,現(xiàn)在見此,忙稱萬歲。事后,賈充曾暗地里派人告訴女兒賈南風(fēng):衛(wèi)老奴,幾破汝家。從此,司馬炎對司馬衷基本感到滿意。廢立太子的風(fēng)潮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
司馬衷的太子位置鞏固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生下了一個好兒子——愍懷太子司馬。司馬炎非常喜歡司馬,這為司馬衷鞏固太子之位出力不少。司馬乖巧聰慧,深得司馬炎的喜歡。司馬炎一度想將皇位傳給司馬,因此易換太子的想法也就更加淡薄了。有傳聞?wù)f司馬其實是司馬炎的私生子,所以司馬炎特別喜歡司馬,同時為了掩飾自己的過錯,也為了傳位給私生子,所以才鞏固了白癡兒子司馬衷的太子之位。
這得從司馬的生母謝玖說起。謝氏容貌清秀,美麗大方,很小就被選入晉武帝后宮做才人。司馬衷9歲被立為太子的時候,朝廷就開始準備挑選太子妃的人選了。武帝慮太子尚幼,未知帷房之事。也就是說,司馬炎怕自己的白癡兒子不知道兒女之事,決定先派個人給司馬衷性啟蒙。司馬炎挑選的就是自己身邊的才人謝氏。謝才人陪伴司馬衷一令狐安天津車禍晚,就懷孕了。性情殘忍、妒忌的賈南風(fēng)成為太子妃后,對東宮的嬪妃隨意殺戮,獨獨對謝才人不敢胡來。謝才人也知道自己的處境,請求回到了司馬炎身邊,然后生下了司馬。司馬炎對司馬非常寵愛。幾年后,司馬衷進宮朝見父皇,看到一個幾歲的小孩子和自己的幾個弟弟一起玩耍,非??蓯?便走過去拉著那個小孩傻笑起來。晉武帝遠遠地看著,然后走到司馬衷跟前,對司馬衷說:這是你的兒子啊。這段事情被記載在晉書中,引來了后人無數(shù)的猜疑。在此處,筆者只是引它來作一個可能的旁證。
惠帝之為太子也,朝臣咸謂純質(zhì),不能親政事。瓘每欲陳啟廢之,而未敢發(fā)。后會宴陵云臺,瓘?fù)凶?,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啟?!钡墼唬骸肮院我??”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撫床曰:“此座可惜!?/strong>
上文出自《晉書·衛(wèi)瓘傳》,說的是自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晉武帝司馬炎冊立皇子司馬衷為太子之后,便一直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其中反映最激烈的就是開國功臣衛(wèi)瓘了,他有一次借著醉酒的機會對司馬炎說:“可惜了這皇帝寶座了”,意思就是太子司馬衷實在不是當皇帝的料??!那么,晉武帝司馬炎明明有二十多個兒子,為什么會選擇傳位給“癡呆皇帝”司馬衷呢?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
第一、司馬衷乃是嫡長子:名不正則言不順,中國自古以來都講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種基本禮法,古代有很多皇子都具備遠遠超過皇太子的能力,卻沒有競爭皇位的資格,比如西漢初年率兵鏟除諸呂的齊王劉襄等等。
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本身也都因為不是嫡長子或者嫡子而沒被封為皇太子,他們都是通過暴力手段獲得的皇位。在講究禮法、講究門閥制度的晉朝,當然只有嫡長子才能被封為皇太子。而司馬衷卻因為兄長毗陵悼王司馬軌的早夭而成為嫡長子,所以司馬炎在稱帝的第二年便將司馬衷冊立為皇太子,此時的司馬衷年僅八歲。
第二、司馬衷有強大的政治背景支持:上文提到的衛(wèi)瓘能文能武,是曹魏至西晉初年的朝廷重臣,晉武帝司馬炎本來想與他結(jié)成政治婚姻,讓皇太子司馬衷迎娶衛(wèi)瓘之女,但是司馬衷的母親楊皇后卻暗中接受了賈充的賄賂,強烈要求與賈充聯(lián)姻。
司馬炎一開始表示激烈的反對,他認為賈充家的女兒又丑又妒,缺點實在是太明顯(帝曰:“衛(wèi)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wèi)家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子,丑而短黑?!保┑菞罨屎髤s一再堅持,并拉攏荀顗、荀勖等大臣一起稱贊賈家女兒的賢惠,司馬炎也最終妥協(xié)了。司馬衷在泰始八年(公元272年)迎娶了比自己大兩歲的賈南風(fēng)。
第三、司馬衷并非不可為帝:我們后世常常以司馬衷的那句“何不食肉糜”來證明他智力低下,那么“此嵇侍中血,勿去”的典故,是否又能證明司馬衷的剛毅果敢呢?司馬衷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自幼沒有見識過其父親、祖父所經(jīng)歷的血雨腥風(fēng),也沒有出宮考察過民間疾苦,在特定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司馬衷說出一句“何不食肉糜”并不能代表什么。《晉書》的其他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司馬衷的智力確實不高,但如果有賢名之臣的輔佐,也不至于讓晉朝出太大的亂子。
歷史上的昏君很多,但是以昏君的形象為大家搞笑的,大約只有晉惠帝了。晉惠帝出生于公元259年,他出身的時候司馬家族已經(jīng)基本掌控了天下大事,所以他沒有經(jīng)歷太多像他父輩之類的爾虞我詐。更為關(guān)鍵的是,父親為晉武帝母親為楊皇后的晉惠帝司馬衷居然智力不正常。
他很小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了一些?智商不在線?,相傳他還是童年的時候,跟著護衛(wèi)和仆從前去當時的皇家園林游玩?;始覉@林有一些池塘,當時正值盛夏,池塘里的青蛙都開始?呱呱呱?地叫了起來。
司馬衷聽了,覺得很有意思,就問:?這些呱呱叫的東西,是公家的東西,還是個人的東西呢?
這么奇葩的問題,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
不過好在跟著他一起的護衛(wèi)們也是熟悉司馬衷無厘頭的問題的,估計平日里沒少遇到這樣的問題,于是他們就回答:?在公家的地方叫的,就是公家的;如果是在私人的地方叫的,就是私人的。
太子總是問這樣的問題,一來二去就傳到了晉武帝司馬炎的耳朵里。
其實司馬炎自己也對自己的這個兒子的智商有所懷疑,畢竟,知子莫若父。司馬衷那混混沌沌的樣子,司馬炎自己能沒見過?但是他總覺得,自己的兒子只是比較老實厚道一點兒而已,不至于是個傻子,是大臣們故意以訛傳訛夸大了這種情況而已。而且司馬衷是他和他最喜歡的楊皇后的兒子,司馬炎舍不得廢除他的太子之位。
說起來,司馬家族得國雖然十分的奸詐,但是司馬炎算得上是中國皇帝當中非常?仁義?的一位皇帝了,比如其他歷朝歷代多半把亡國之君給暗暗地殺害,但是司馬炎卻把劉禪和孫皓好吃好喝的供著,甚至孫皓屢次出言不遜,他也沒有對孫皓過于苛責(zé),算是非常?佛系?的一位開國皇帝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0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