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泶笊馓煜孪嚓P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朝令夕改,封建特色?!边@是很多人對于封建統(tǒng)治的基本印象。在封建時代人治大于法治,所以法律可以隨著君主的心態(tài)進行更改。這種演化過程使得商鞅當年提出的絕對法制社會沒有最終實現(xiàn),因此封建時代的法律存在著很多的漏洞。
而且我們在研究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史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除了君主本人,對于法律的隨意更改以外,封建社會居然還給所有人開了一條合法的綠燈通行道。那就是犯了罪的人,如果遇上了大赦天下,那么他們之前犯的罪過都可以一筆勾銷。
我們從影視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來很多人,當天被抓進監(jiān)獄,結果第二天遇到皇帝大赦天下,然后就可以輕松愉快的走出監(jiān)牢。這樣的現(xiàn)象,讓我們這些民主社會的人實在是不能理解,以至于我們對于朝令夕改,封建特色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那么,封建君主這么做真的合適嗎?“大赦天下”時真的會放過所有罪惡之人嗎?
一、大赦天下的目的
我們在看影視作品的時候經常容易看到,皇帝因為某件開心的事情,然后宣布大赦天下,于是所有犯罪的人都在牢房里面歡欣鼓舞,然后他們就可以赦免罪過回到家鄉(xiāng)。這樣的做法在民主社會看來簡直就是踐踏法律的尊嚴,是一種人治大于法治的現(xiàn)象。
按理來說,如果這種制度形成的傳統(tǒng),那么很多人就會對于法律的尊嚴產生一種懷疑,于是大家就會特定挑著在大赦天下之前去犯罪,那天下豈不亂了套了嗎?
后來,筆者查閱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等一些資料以后,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古代人也并不愚蠢,他們這一套操作有自己的目的性。
所謂的大赦天下,其實有著很強烈的政治宣言概念,每次大赦天下之時必然要選擇,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權威有極大影響的時候。在這一時期,大赦天下可以加強君主的權威,可以進一步強調君主的安危并用的特色。而且君主還有自己的底線,十惡不赦之人不在天下大赦的范圍內。
因此,這個所謂的天下大赦制度對法律有著極大的踐踏影響,但是君主保留了自己的底線,而且這種赦免都符合政治目的,因此最終得以實行,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夸張。
那么,君主會在什么時候大赦天下呢?
二、大赦天下的時刻
想讓皇帝大赦天下,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要圍繞著皇帝本人而來。
因此,第一個大赦天下的條件就是皇帝本人登基。只有新皇帝登基,確立權威恩威并用,才能夠有普天同慶大赦天下的資格。
一般來說,這時候的皇帝權威性不夠,他必須要讓世人看到自己是一個仁德的君主,自己是一個有權力的君主,所以他對于法律的踐踏實際上是宣告自己的權威。這是一個傳統(tǒng)沒人會質疑法律的權威,相反還會更加的認可皇帝這一舉動。
第二個就是皇帝結婚和壽辰。每當皇帝過整十歲的生日的時候,天下都會給皇帝舉辦壽辰,這個關鍵時刻,自然得普天同樂,因此皇帝會在高興之余大赦天下。
同樣的,皇帝在結婚的時候,整個天下都處在喜慶的氛圍之中,皇帝為了表示自己的恩德遍布四海,所以就算是監(jiān)獄里面的犯人也得以可以在喜慶之中擺脫困苦。這就好像是皇帝的恩澤,普度眾生一樣,每個人都臣服在這種歡樂之中,進一步加強了皇帝的權威和婚宴與壽辰的喜慶。
第三個時刻就顯得有點尷尬了,那就是剛剛經歷了戰(zhàn)爭,天下正在搖搖欲墜。這時候皇帝一方面為了加強權威,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勞動力,就不得不讓那些犯罪的人趕緊被赦免,然后回到社會中進行勞作,這樣才能更快的渡過危機,快速的建立起新的秩序。這樣的操作,比較符合國家利益,與法律的沖突比較起來,這么做其實還是利大于弊。
當然了,除了以上三個時刻以外,君主其實頭腦非常清醒,他們還抓住了底線不放,這才保證了制度的合理運行。
三、十惡不赦的底線
在之前我們就已經說了,雖然皇帝一生中關于大赦天下的行動可能不會太多,因為這樣重要的日子可是很少見的。不過由于中國王朝有著太多的皇帝,有著太多的王朝更迭,因此大赦天下的頻率攤開來看還是挺密集的。
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會有很多的犯人在二十年的時間里面,都可以得到釋放。這也就會讓大家產生疑惑,假若有一些殺人犯或者叛國罪的人,是否也能從中逃之夭夭呢?
這一點我們可不要小看了古人,古人早就已經制定好了底線,那些犯有十惡不赦罪過的人根本無法逃脫。那么這十惡不赦包括哪些人呢?
1.謀反。指企圖推翻朝政。這歷來都被視為十惡之首。
2.謀逆。指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墓和宮殿。
3.謀叛。指背叛朝廷的行為。
4.惡逆。指毆打和謀殺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長。
5.不道。指違反封建理論道德的行為。
6.不敬。指冒犯帝室尊嚴的行為。
7.不孝。指忤逆父母、長輩的行為。
8.不睦。指出賣、謀殺親屬等行為。
9.不義。指違背仁義道德的行為。
10.內亂。指親屬之間通奸或奸污等行為。
以上十條罪過,任何人只要犯了就會不可翻身,即使有皇帝的恩澤在他們也無法超脫期間,只能默默的牢底坐穿。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封建統(tǒng)治者在關于法律權利方面還是抓的死死的,雖然封建特色是朝令夕改,但是他們也基本上懂得統(tǒng)治的基礎與規(guī)矩,所以人人都設立了紅線。如果大家想要靠著天下大事,想要鉆漏洞,那么肯定還是不行的。
其實仔細想想,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赦天下這一行為還是有一定智慧的。先不說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強調皇帝的權威性,就說大赦天下的適用人群就值得人們尋味。
只要沒有犯十惡不赦之罪,那么所有的人肯定都處在犯罪與犯錯的兩可之間,對于這樣的尷尬罪人,其實可以釋放出來,確保社會的勞動力,同時也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梢娎献孀谶@一套一套的還是算的很清楚的,雖然他們踐踏了法律尊嚴,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法律權威,但也有自己的思量。
結語:
所以說如果我們想要玩穿越的話,穿越到古代社會,可千萬要遵守規(guī)矩,不要犯大的錯誤。雖然我們知道大赦天下,可能會讓大家無罪釋放,但是如果一不小心犯了十惡不赦之罪,那可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因此即使我們穿越到古代,也必須要遵循法律,還是要老老實實的做個好人。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封建時代雖然法律的權威經常遭到個人意志的踐踏,但是長時間的執(zhí)政經驗也讓我們的老祖宗找到了平衡之道。他們設置了上限,設置了底線,然后通過個人的意志從中縱橫捭闔。
正是在這樣的靈活變通之下,才使得一個畸形的封建制度,居然在當年獲得了那么多的榮譽與成就,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還是很驚人的。但筆者還是要強調一點,再怎么優(yōu)秀的個人制度,都無法比擬法律的權威與公正性,古人費盡心思搞出來的人治之巔峰,終究還是沒有我們現(xiàn)在民主法制的公開公正來得更好。
大赦天下,顧名思義就是對天底下的所有罪犯進行赦免,對他們之前所犯下的錯誤既往不咎,一筆勾銷。
這一制度的建立就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這就跟老皇帝貶了你的官然后新皇帝又把你召回去一樣,都是一種政治手段,而且在古代由于君權獨大,所以皇帝一紙詔令就可以辦到這件事,當然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赦免的。古代監(jiān)獄所關押的犯人,大都和皇帝沒有任何關系。能被關到監(jiān)獄,自然觸犯了法律,破壞了王朝穩(wěn)定,要知道,皇帝進行大赦天下,并不是突然“善心大發(fā)”,實際上它有著強烈的政治目的,那就是為了加強統(tǒng)治,給人民施舍一些恩惠,讓百姓記住皇帝的好,以顯示自己的賢能。
封建王朝統(tǒng)治不太穩(wěn)定時,大赦天下的頻率就會高些。而統(tǒng)治相對穩(wěn)定時,大赦天下的次數(shù)就會減少。說到底是皇帝為了鞏固統(tǒng)治而實行的一種政治政策,對統(tǒng)治是有利的。所以漢文帝在位23年,也就大赦天下4次;漢景帝在位16年,大赦天下才6次。漢明帝在位18年,大赦天下也就3次。
要說這種制度合不合理,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任何事物肯定都有好壞兩面,對于統(tǒng)治者來說這肯定是好事,收買人心就是最大的好處,古代交通不便信息傳播速度慢,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皇帝是誰,所以為了維護統(tǒng)治,這樣做是合理的。但是大赦真的好嗎?不一定,或許有不少冤屈之人能夠得以幸免,但是也有不少犯罪分子就趁機活躍了起來,要知道監(jiān)獄其實是把最窮兇極惡的人關到了一塊,就算是現(xiàn)代,犯罪分子也有教育好的和沒教育好的,這些犯人出來可能不會懂得感恩,還會繼續(xù)犯事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0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