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王清惠和汪元量,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宋度宗時期的南宋宮廷宛如一個重癥病人,生命岌岌可危,卻仍沉浸在美麗的幻像中,不可自拔。沒想到,元兵如天降,一下子將這一切摧毀了。上到皇帝,下到宮女,全部淪為戰(zhàn)俘,其中就有南宋奇女子王清惠和宮廷樂師汪元量。
被俘之前的王清惠是高貴的昭儀娘娘,年輕貌美又有才華,深得宋度宗寵愛。而汪元量,不過是一位普通的宮廷樂師。按理說,他們之間的距離,如天上人間,遙不可及,然而,一場動亂讓二人有了短暫的交集。
宋度宗帶著后宮三千人被俘北上,昔日的金枝玉葉們,一路愁云慘霧,凄凄慘慘戚戚,不但被踐踏,最難捱的是受辱。王清惠出身名門,嫁入皇宮后,得寵多年,此前有多風光,此時就有多落寞。北上途中,戰(zhàn)俘隊伍經(jīng)過北宋都城汴梁夷山驛站休息時,她一腔凄涼無處說,提筆在峭壁上寫了首《滿江紅》:“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千古恨,憑誰說?”太液芙蓉本是生長在皇宮太液池里的荷花,天之嬌貴,如今卻失了顏色,枯萎凋零。她把自己比作那花朵,曾經(jīng)住在奢華的宮殿里,滿頭珠翠,一身綾羅,每天陪在君王身邊耳鬢廝磨,如今卻被一陣鐵蹄聲打亂了,再沒有回旋的余地。只是這千古長恨,該向誰訴說呢?
走在俘虜中的王清惠熟讀詩書,怎會不諳其中的真相。想當初大宋江山150載,一直持長江天險,茍安江南,不擴充疆土,不思進取,以致今日的宋王朝大勢已去,慘淡落幕。國不存,則身無依,南宋朝廷都沒有回旋的余地了,更何況是王清惠面臨的屈辱?
王清惠很快隨著戰(zhàn)俘隊伍走過去了,只有詩句留在峭壁上。幾個月后,汪元量所在的另一隊宮廷戰(zhàn)俘途經(jīng)夷山驛站,他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王清惠的題詩,激動得無以言表,便將題詩抄錄下來,稟報戰(zhàn)俘之首謝太后,太后感同身受,命人廣泛傳抄此詞,《滿江紅》迅速傳遍大江南北。深宮妃子的才情和遭遇,連同這段山河破碎的點滴,一起被寫進了歷史。
緣起一霎那,心動不由人。汪元量隨著隊伍進入元大都,這一路上,他一刻都沒有忘記王清惠,并在王清惠的詩詞后面,和詞一首:“人去后,書應(yīng)絕。腸斷處,心難說。更哪堪杜宇,滿山啼血!”字字都有相思意,句句都是斷腸淚。
到了元大都后,汪元量千方百計尋找王清惠,只是,她一介舊妃,如一片花瓣凋零入水后,再難追尋。后來,汪元量干脆跟著文天祥起兵反抗,試圖恢復大宋河山,結(jié)果自然失敗了,差點死在獄里。輾轉(zhuǎn)出獄后,汪元量終于躲過生死劫,找到了王清惠。此時,王清惠已經(jīng)出家為道,道號沖華。
被俘的女子,命運堪憐,或是流入王府為奴為妾,或者被賣入青樓。清高的王清惠自然不肯委曲求全,干脆出家,遠離紅塵,也暫避精神苦難。汪元量傷心欲絕,追隨著王清惠的腳步,也出家做了道士。王清惠和汪元量,一闋詞,兩個人,一段情,就這樣被淹沒在歷史的云煙深處,只有詩詞依然傳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0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