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陳友諒親封的宰相胡美是什么死因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折射出來的,是歷來主上和功臣之間最大的沖突。中國歷史上,殺功臣是每個新生王朝的常態(tài),尤其讓人詬病的,當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了。朱元璋是鯉魚躍龍門的典型人物,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朱元璋的前半生,便是如此的磨練,他出身窮苦,童年只有無盡的勞作,和永遠饑餓的肚皮,眼見著雙親和百姓們因為亂世困頓,死的死去,活的狼狽,這才讓他有了推翻舊天下,自己博出一條生路的想法。
最后朱元璋得到了天下,卻也深知,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而守天下的難處,就在于天下不是他一個人打下的,這種后代受用無窮的勝利果實,有資格能一爭的人,誰會舍得放棄呢?也正是這樣的顧慮和猜忌,讓朱元璋手中的屠刀,隨意的肆虐,只不過在一片倒下的功臣中,有這么一個人,朱元璋對他的殺心,顯得尤為難看,他就是胡美。
和很多從最開始就追隨朱元璋的功臣不同,胡美不但不是從龍之臣,反而是敵方陣營的宰相,他是陳友諒很為倚靠的心腹,作戰(zhàn)勇猛,并且富有計謀,朱元璋在他的手中,吃了不少的苦頭,但是陳友諒在和朱元璋的后期爭斗中,已經(jīng)是敗局當顯,朱元璋趁機就想勸降胡美,本來以為胡美會猶豫不決,但是胡美卻一口應承,因為他也早就看出朱元璋日后必然能成大器,在歸順朱元璋以后,胡美更是盡心盡力,在擊敗張士誠的戰(zhàn)斗中,胡美貴為公爵,每次卻是身先士卒,帶著士兵們連續(xù)攻克了十數(shù)個城池,讓朱元璋對他的忠心大為贊嘆,從此也引為了心腹。
到了朱元璋做皇帝后,為了表示對胡美的信任,朱元璋把他的女兒納為后妃,并且大為恩寵,胡妃后來生下皇子,胡美的地位也更加的鞏固,胡氏一族尊榮日盛。但在洪武13年,胡美接到朱元璋的旨意,令他在家中自盡,在宮中侍衛(wèi)的監(jiān)視下,胡美不得不飲下毒酒。胡美的死,讓朝野上下震動:功勛之臣,后妃生父,說死就死了,而且朱元璋沒有作出任何的解釋,就連一道明發(fā)上諭都沒有,這讓人心惶惶,不過沒有人敢詢問原因。直到數(shù)年之后,朱元璋才做出了解釋,他說胡美仗著自己身為胡妃的生父,竟然不經(jīng)許可,私自進入內(nèi)廷探視,這才下旨賜死。
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先不說胡美是否能大膽到私自探視后妃,就算胡美有這個膽子,后宮防備森嚴,豈是他這個男子,說闖進就能闖進的地方,再說,胡美膝下數(shù)子,在重男輕女的古代,胡美又有什么緣由會冒著風險,私自闖進后宮非要見一下女兒呢,退一萬步說,就算是胡美真的是闖宮有罪,朱元璋為何不交由法司審判,而是要秘密下旨,讓胡美在家中自盡?更為蹊蹺的是,既然胡美如此該死,在賜死之后,朱元璋為何不發(fā)一詞,任由天下人妄加猜測,卻要在六年之后,才語焉不詳?shù)恼f出胡美的罪過。
其實,朱元璋的馬后炮并不是沒有緣由的,在胡美死后六年,朱元璋清算了李善長的罪過,說李善長和胡惟庸有謀反事宜,而胡美也參與其中,如今看來,胡美卷入李善長的案子,可能并非是真正的和李善長有勾連,否則的話,六年前朱元璋就應該清算李善長,也不用等到六年后,才恍然大悟二人勾連謀反。胡美的死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懸之又懸的謎案,不過朱元璋肯定是認為胡美對自己構(gòu)成了威脅,才會用那樣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手段,草草殺掉一個功臣,做的吃相如此難看。
君王,永遠是在懼怕和猜忌中掙扎。一個皇位,一個天下,這讓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對多少人不能處之泰然,李善長這樣已經(jīng)垂垂老矣的肱骨之臣,尚且躲不過那猜忌的殺人刀,更何況是胡美這樣的投降之臣,雖然女兒成了后妃,但這也不讓朱元璋減少對他的猜忌。鳥盡弓藏,是功臣不可躲避的命運,如果幸運,還能落得一處凄涼老死的結(jié)局,倘若是被天子所不容,那家族覆滅也只是彈指之間了。不過朱元璋還算厚道的一方面,就是胡美死后,對他的女兒沒有過多的打壓,只是冷落一旁,最后胡妃也落得個壽終正寢,只是當初自己的父親被丈夫一紙賜死后,胡妃終日面君,卻不敢多問,那種心結(jié)痛楚,也是變相的摧殘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1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