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文天祥。
忠孝兩難全,真的很好的解釋了這篇文章,男主曾經(jīng)的兩句詩我們從小就學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說到這里,大家應該就能知道說的是誰了,沒錯這就是說的文天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文天祥在被元朝人俘虜之后以身殉國的事吧。
早年的文天祥是有三個弟弟的,其中三弟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只剩下文璧和文璋這兩個弟弟。由于文天祥和文璧只相差一歲,所以兩個人的關(guān)系也比較近。而小弟就差的比較遠了,因為他們是書香世家,所以他們也是參加了科考,一起中了進士,不得不說這兩個兄弟真的是有才了。
到了后來兩個人也入朝為官,但是由于文天祥十分的耿直,他得罪了當時的丞相賈似道,就被免去官了,本來賦閑在家的文天祥還是很清閑的,但是這個時候的元軍開始南侵了,因為來勢很兇猛,所以沿途各個地方都開始了投降了,這個時候的文天祥也坐不住了,把自己的家產(chǎn)都變賣了,招募了5萬個兵士,自己親自率領(lǐng)去抗擊元朝,最后以右丞相的身份,兵敗被元軍俘獲。
這個時候文天祥的弟弟文璧,是在惠州駐守的,但是看到元軍這么猛烈的攻勢,自己知道是敵不過的,所以就開城投降了,當然幼弟也是跟著一起歸降的。
后來文天祥被押到了廣州,這個時候的文璧來跟他道別,說起他投降的原由,文璧總結(jié)了三點,第一個是不想讓自己的哥哥絕后,只有二個兒子,一個早夭,一個失散,所以文璧就把自己的兒子過繼一個給哥哥。第二、要為母親安葬,總不能讓母親客死他鄉(xiāng)。第三、朝廷已經(jīng)病入膏肓,不能再堅持,一味的只會害了百姓,他也是為了給百姓一條活路。
對于弟弟的說辭,文天祥并沒有責怪弟弟的意思。在見到忽必烈的時候,忽必烈也是很賞識這個文丞相,希望能為自己所用。而文天祥拒不投降,說如果能被釋放,他就隱居,如果有國事是可以來咨詢他的。
當時忽必烈是本想放了他的,可是當時歸降的人中,有不少南宋朝臣,都很排斥文丞相,所以就連起來陷害他。最后忽必烈只能把他關(guān)押起來,三年之后的文天祥還是不肯投降,忽必烈失去了耐性,最后把他給殺了,就這樣一代名相屈辱的死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2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