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軍機處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清朝入關以來,在政治、經濟、法律等領域,全面對明朝的制度進行承襲(抄襲)。明朝有內閣,清朝也有內閣;明朝有《大明律令》,清朝有《大清律例》……不過,在經過長期的學習借鑒后,清朝也在某些方面進行了制度創(chuàng)新。
比如,雍正皇帝就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軍機處。
1729年,清朝出兵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當時,雍正皇帝為方便處理軍政要務,在靠近養(yǎng)心殿的隆宗門設立軍機房。1732年,軍機房改為軍機處。入值軍機處的大臣,由皇帝挑選,由內閣、六部等機構抽調來的大臣兼任,被稱為軍機大臣。
軍機處最初的職能是跪受筆錄,承命擬旨。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軍機處的權力越來越重,已經變成了一個“掌書諭旨,綜軍國之要,以贊上治機務”的權權力中樞,即秉承皇帝的旨意辦理軍政事務——軍機大臣因此與內閣大學士一樣,被尊稱為中堂大人。內閣大學士有宰相之名,軍機大臣有宰相之實。
雍正皇帝為什么要設計“軍機處”這一個機構出來呢?歸根結底一句話:更方便地將權力集中到他一個人之手。
在清朝創(chuàng)立之初,皇帝的權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約。由滿洲貴族擔任的議政大臣,通過召開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方式,來參與軍國重務的處理。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皇帝本人也不能享受“一言九鼎”的權力。在清朝入關前后,由于戰(zhàn)爭頻繁,議政王大臣會議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可是,當清朝逐漸平定了中原,穩(wěn)定了局勢后,皇帝與議政王大臣會議之間就難免發(fā)生了矛盾。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采取的做法是,以內閣來處理軍政要務,抵消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影響。
1678年,皇太子胤礽患上了天花,讓康熙皇帝憂心忡忡??滴趸实廴娜馀惆樵诨侍由磉?,吩咐命令將所有的奏折送到內閣處理。
不過,清朝始終沒有給內閣授予太大的權力,抵消議政王大臣會議影響的效果很有效??滴趸实垭S即設立了南書房,選拔才品優(yōu)長的漢人大臣入值。南書房位于乾清門西側,與康熙皇帝寢宮乾清宮相距很近??滴趸实勰軌螂S時與入值南書房的漢人大臣商議軍國大事。
這時候,南書房承擔了皇帝核心秘書的職責,類似于軍機處的前身。但它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問題。
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后,將它與奏折制度相結合,逐步擴大了它的權力,對議政王大臣會議成功地實現(xiàn)了架空。在雍正皇帝之后,乾隆皇帝繼續(xù)增大軍機處的權力,使得它所承擔的職權,超過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成為全國政事的中樞。
在這情況下,議政王大臣會議成為了多余。當乾隆皇帝再也無法忍受滿洲貴族們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的嘮嘮叨叨后,干脆將這一個早已名存實亡的制度予以廢除。
那么,當軍機處的權力一再增加后,會不會尾大不掉,反過來影響到皇帝的權力呢?
事實上,這種危險是存在的。
乾隆時期,和珅長期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和珅出臺了一項制度,規(guī)定“凡有奏折,令具副本關會軍機處”,這就意味著,軍機處將會控制奏折的流動,割斷了大臣通過奏折向皇帝揭發(fā)彈劾軍機處劣行的信息渠道,使得皇權在一定程度上被架空了。
這種現(xiàn)象,當然不會被皇帝接受。乾隆皇帝死后,嘉慶皇帝扳倒了和珅,立即廢除了這一條規(guī)定,避免了軍機處吞噬皇權的危險。
雍正皇帝為什么要設立?軍機處???軍機處?的作用是什么?大家對清朝的軍機處了解嗎?歷史上大家都學過軍機處。知道這是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的標志。為方便各位學生了解參考,秦學教育歷史學輔導老師第一時間為大家整理了清朝?軍機處?的詳細介紹,歡迎大家了解參考!
雍正皇帝胤禛曾說過這么一段話:?國家政治,皆皇考所遺。朕年尚壯,爾等大學士所應為之事,尚可勉為代理,爾等安樂怡養(yǎng),心力無耗,得以延年益壽,是亦朕之惠也。?
這話的意思是說,眼下我正在壯年,大臣們能做的事我都可以幫著做,你們只管養(yǎng)好身子延年益壽,這就是我的福氣了。聽上去好感動,老板怕員工受累,自己主動去幫著員工做事,絕對可以評得上年度感動大清風云人物之首,雍正皇帝這是自己把自己往楷模位置上推啊。
但事實上,雍正這樣做卻是包藏私心,說白了,就是要權 力集中于自己一人手上,這從他設立軍機處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表面上看,1729年也就是雍正七年,清朝開始對西北青海的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用 兵,因當時內閣設在太和門外,距離雍正住的地方養(yǎng)心殿和辦公的地方乾清宮較遠,為了便與及時下達指令、聽取情況匯報、辦理機密事務、掌握前方戰(zhàn)事,雍正下令就在乾清門外設立軍機處,并發(fā)出上諭:?兩路軍機,朕籌算者久矣。
其軍需一應事宜,交與怡親王、大學時張廷玉、蔣廷錫密為辦理?。實際上,正如雍正自己所說,籌算者久矣,設立這樣一個機構,應該是早在雍正的考慮之中,而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便于籌劃西北用兵,重要的還是將親信之人集中到自己近旁,便于隨時謀劃,致使皇 權高度集中到自己手上,再通過身邊的小 集 團、小 圈 子去加以實施。
雍正皇帝設立的這個軍機處,一開始所掌管的還僅限于軍 務,但隨著時間推移,事權逐漸擴大,以至軍國大計莫不總攬,日益取代了內閣的作用,使議 政 處名存實亡,使內 閣形同虛設。即使作為軍機大臣的那些親信,雖具有一定權力,但主要還是秉承皇帝的旨意去辦事,并沒有議 政 處的決議權,也沒有內 閣的票擬權,這些權 力統(tǒng)統(tǒng)都歸于雍正一人,狠狠地削弱了滿洲貴族和滿漢大臣們的?相權?,雍正去世后, 他的兒子乾隆更是將這一點進一步發(fā)揚光大。
另一方面,軍機處的設立,使得天下庶務都歸雍正一人處理決定,還可以很方便地隨時向軍機大臣們面授機宜,不但加強了皇 權,還提高了行政辦事效率,這一點深深體現(xiàn)了雍正皇帝高明的政治統(tǒng)治手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3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胤礽是清朝最慘太子他是如何作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