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砜道飵j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康里巎巎(音撓)出身于康里的貴族之家??道锶耸谴呵飼r期赤狄人的后裔,若追溯赤狄人的來源,有一種說法認為是和軒轅黃帝聯(lián)姻的大隗氏族??道锶司幼》秶蠹s在今日哈薩克斯坦的烏拉爾斯克和阿克托貝一帶。
少年時代,康里巎巎因受父親不忽木的熏陶,很喜歡漢學,博覽群書。在正心修身方面,他深受大儒許衡、父親不忽木和兄長的影響??道飵j巎成年后,擔任宮廷護衛(wèi)官,身上流露著貴族的氣質(zhì)??道飵j巎官職變更頻繁,但都官居高位。他率領部下,向來示以正色。凡是他在場的地方,都是一片肅然之氣。
元文宗勵精圖治,康里巎巎為他講述圣賢格言,為此文宗受益良多。元順帝即位之后,一心想剪除專權(quán)的奸臣,常常思考應該如何更好地治世。元朝時期,沿襲歷代經(jīng)筵,即御前講席,由出色的文臣為帝王講論經(jīng)史大義??道飵j巎擔任經(jīng)筵講官,常勸順帝要多學先賢治世之道。凡是《四書》、《六經(jīng)》記載的治世之道,康里巎巎都節(jié)錄下來,為順帝講解。
有一回,順帝想要欣賞古代名畫,康里巎巎就取來郭忠恕的《比干圖》,對順帝說,商紂王不聽忠臣勸告,因此亡國。一天,順帝看到宋徽宗的繪畫,連連稱贊??道飵j巎進言,說宋徽宗雖然多才多能,但只有一件事他不能。順帝問是什么事?康里巎巎說:“惟獨不能成為國君。宋徽宗因為不善于做國君,以致身受恥辱,國家破亡。身為人君,就要承擔起國君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行?!?/p>
每遇到天災降臨時,康里巎巎臉上就顯出憂慮的神色,他對順帝說:“上天仁慈,愛護國君,因此降災警示陛下。就像慈父對待自己的兒子,因為愛護,所以常常教誨他、規(guī)勸他。若孩子能反省改過,則父親的怒氣就會消失。人君能常反思并修正自己的言行,天意必回?!表樀塾X得巎巎的諫言充滿真誠,就虛心采納。
曾有大臣想要撤掉先朝設置的奎章閣學士院和藝文監(jiān)諸屬官??道飵j巎說:“普通的百姓如果賺得千金家產(chǎn),還要設置私塾,延請先生赴館授學。什么時候見過堂堂天朝,富有四海,卻連一個學房也容不下的呢?”順帝很贊同他的看法,當即下令將奎章閣改稱為宣文閣、藝文監(jiān)改稱為崇文監(jiān),保存如初,并命康里巎巎監(jiān)管治理。
一天,康里巎巎為順帝講讀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談到國家應該及時編修遼、金、宋三朝正史,以免時日長久,史料遺失。后來,元廷召集大臣編纂三朝歷史。
曾有達官顯貴盛氣凌人地問他:“儒學有何益處,以致你那么喜歡?”康里巎巎說:“儒學之道在于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人倫規(guī)范,則國可治;違背人倫,家國皆亂。你欲亂你的家,我不管,但請你不要以狂言亂我們的國家。或許,儒生他們穿得不華麗,人微言輕,而他們心懷經(jīng)典圣章,又怎么是旁人所能看得到的?”達官顯貴聽后,露出慚愧的神色。
康里巎巎去世后,順帝震驚痛悼。而他的書法作品,即使單牘片紙,也被有識之士視為珍寶,爭而購買。
康里巎巎作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杰出書法家特立于書壇,留下的墨跡不多,有行草書《唐元縝行宮詩》,轉(zhuǎn)折圓勁。其《漁夫辭冊》,《草書述筆法》確有唐晉風度。所寫的李白《古風第十九首》詩,字體秀逸奔放,深得章草和狂草的筆法。
2007年9月,內(nèi)蒙古赤峰市境內(nèi)發(fā)現(xiàn)康里巎巎楷書碑。
內(nèi)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鎮(zhèn)國公府村張氏墓地現(xiàn)存康里巎巎楷書碑兩幢,實屬現(xiàn)在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康里氏真跡,是較能全面地放映其真書風格的珍貴歷史文物。
康里巎巎風流儒雅,刻意翰墨,博通群書。歷任承直郎、集賢侍制、監(jiān)查御史、禮部尚書、奎章閣大學士、浙西廉訪使等職,并身負修國使之任??凳蠒ㄉ普妗⑿?、草書,兼容虞世南、鐘徭、王羲之等人之成,又獨具個人風采,書法界公認其書法不在趙孟俯、鮮于樞之下。其墨跡中草書作品民間或館藏有一些,楷、行書作品甚少,新發(fā)現(xiàn)的碑正面為巎巎書之楷書作品,背面則為回鶻文。
康里巎巎,是西域少數(shù)民族人,康里氏以奇崛獨出,清峻逸邁的行草名重當時,有“南魏(趙孟俯)北巎”、“南北并雄”之譽,書法出規(guī)入矩,結(jié)體富于變化,自具風骨,更令人嘆佩的是,他師古而不拘泥于古,這在當時為促進民族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道飵j巎在書法上的成就,足以說明他對漢文化的研究是達到一定高度的。
張氏祖塋葬張應瑞及其兩代先人和后代,墓地毀于元末明初的兵燹戰(zhàn)火,唯有張應瑞墓碑完整地保存下來,矗立于山巒之間。碑建于元順帝元統(tǒng)三年(1335),碑高563厘米,寬135厘米,厚37厘米。碑額正面篆書:“大元敕賜榮祿大夫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薊國公張氏先塋碑?!北~陰面為巴思巴字拼寫作回鶻文譯正面之漢文。碑身正面為漢文楷書,39行,滿行100字,字體剛健有力,為元碑珍品。碑陰為回鶻文,碑身右側(cè)刻有“大都西南房山縣獨樹村石經(jīng)山銘石”字樣。旁有一碑倒置地表,殘斷為二。碑額篆刻:“大元同知微政院事住童先德之碑?!蹦沟滥媳狈较蚺帕惺虄勺?,碑座石龜造型生動。有文官石像兩尊,武將石像兩尊,石獸、石獅、石麒麟各兩座。石人衣飾雕刻細膩,惟妙惟肖。文官身著官服,手擎笏板,武將身披鎧甲,手按寶劍,生動地放映了我國古代北方石刻藝術的成就。
張應瑞是元世祖時魯忠王的陪臣。生前曾侍奉魯王納陳那演,后又事納陳那演之子斡羅臣。魯王為元之世戚,開府全寧,張應瑞世為全寧大家。張應瑞碑文中對其祖、父兩輩均有贊語。碑文載,應瑞七歲已有成人之風,“及長,才力精敏,識趣超異,于時務尤練達”。納陳那演病三年,他親自護理,醫(yī)藥飲食,衣服更換,便溺痰吐,事必親躬。納陳病愈之后,曾對他的兒子語:吾病時,汝雖無天倫至親,但疾當隱處,亦有不得近者。唯此兒能知我病痛所在,盡力護視,三年如一日,……忠孝若此,汝勿忘之。及斡羅臣嗣位,為世祖皇帝之駙馬都尉。思其父遺訓,侍應瑞益厚,而應瑞事之愈謹。
只兒瓦叛亂,斡羅臣被殺,應瑞亦遭鞭撻,趁看守不備逃回,報告朝廷,中央親軍在應昌附近平息了這場叛亂,只兒瓦被擒,罪入得,主復仇,張應瑞又立了一大功,深受元世祖賞識,令其輔佐嗣主帝瓦八剌,璽書賜命亞中大夫。生前,應瑞以其勞績,被封中奉大夫,加贈榮祿大夫,死后追封薊國公。碑文對張應瑞的一生做了較詳盡的追述,譽美之詞溢于字里行間。
張應瑞功高蔭庇后世,其子輩也受到魯王府的特殊禮遇。張應瑞死后,皇元敕賜故贈、榮祿大夫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薊國公張、氏先塋之碑。
奎章閣學士院供奉學士、朝散大夫、經(jīng)筵宮、臣尚師簡奉敕撰。
翰林侍講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同知經(jīng)筵事、臣張起巖同奉敕撰。
奎章閣承制學士、臣巎巎奉敕書。
榮祿大夫、翰林承旨、臣許師敬奉敕篆。
王羲之
歷朝歷代既是軍人又是書法家并不鮮見,其中最負盛名的大書法家東晉王羲之就是一位將軍。王羲之是一位史所公認的書圣,曾歷任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nèi)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其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jīng)》、《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等,尤以《蘭亭集序》而獲“天下第一行書”之美譽,為后代書法家和喜愛書法的人們所景仰。 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可以說是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顏真卿
在歷代大書法家中,屢建軍功的還有一位,就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chuàng)新代表人物顏真卿,其在書法史上是繼“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之后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他的楷書方嚴正大,樸拙雄渾,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自成一種大氣磅礴的“顏體”而獨步天下。值得一提的是其行書遒勁舒和,神采飛動,比肩王羲之,有“天下第二行書”之譽。 據(jù)史志記載,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發(fā)動叛亂,顏真卿聯(lián)絡從兄顏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相應,顏真卿被推為盟主,合兵二十萬,使安祿山不敢急攻潼關。因抗敵有功,入京后顏真卿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令人可惜的是,德宗時李希烈叛亂,顏真卿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力勸歸降,卻為李希烈縊殺,時年77歲。
岳飛
歷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南宋岳飛。岳飛出身軍伍,精忠報國,是一位統(tǒng)領千軍萬馬的元帥,一名杰出的軍事家,但人們可能不太了解的是,岳飛文武雙全,能詩善詞,書法以行、草為主,也稱得上是我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軍中書法家。他書寫的《諸葛亮前后出師表》,氣勢磅礴,奔放灑脫,是稀世珍品,是行書之瑰寶,世人贊不絕口。傳世書跡還有《書謝眺詩》、《還我河山》等將軍書畫研究院提供。
毛主席
以黨和國家領導人而言,毛主席既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也是當代的杰出的書法家,他的書作集中展示了一代偉人的藝術人格和藝術魅力。毛澤東傳世的墨跡主要為草書,他五、六十年代書寫的《沁園春?雪》、《清平樂?六盤山》、《七律?長征》和《滿江紅》和《郭沫若》等震古爍今之作,大氣磅礴,銳力雄渾,異彩紛呈,豪放瀟灑,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稱得上一代書法大師。
其他
周恩來、朱德既是偉大的軍事家,又是書法大家,他們的傳世書法佳作被人們廣為傳頌和珍藏。
先秦
甲骨文 金文 郭店楚墓竹簡 大盂鼎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盤 攻吳王夫差鑒 侯馬盟書 散氏盤 墻盤 石鼓文 青川木牘 大克鼎 陳曼簠 戰(zhàn)國越王劍銘
秦漢
李斯 張芝 篆書 漢隸 草書 楷書 行書 皇象 蔡邕 石門頌 乙瑛碑 曹全碑 張遷碑 鮮于璜碑 秦詔量銘文 萊子侯刻石 天發(fā)神讖碑 陽陵虎符
魏晉南北朝
王羲之 王獻之 鐘繇 索靖 王珣 陸機 泰山經(jīng)石峪 張猛龍碑 張黑女墓志 敦煌書法 元懷墓志 元暉墓志
隋唐五代
馮承素 張旭 顏真卿 歐陽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 孫過庭 李陽冰 賀知章 懷素 李邕 智永 徐浩 柳公權(quán) 楊凝式 董美人墓志
宋遼金
蘇 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趙佶 蔡京 朱熹 歐陽修 李建中 林逋 薛紹彭 張即之 吳琚 白玉蟾
元代
趙孟頫 鮮于樞 康里巎巎 歐陽玄 危素 虞集 趙期頤 倪瓚 饒介 張雨 楊維楨 鄧文原
明代
董其昌 祝允明 文徵明 陳 淳 王寵 王鐸 倪元璐 黃道周 徐渭 張瑞圖 宋克 陳洪綬 沈粲 陳獻章 姚綬 陳繼儒 張弼 邢侗 文彭 蔡羽 米萬鐘 沈度 唐寅 憨山 解縉 釋擔當 莫是龍 孫慎行
清代
傅山 金農(nóng) 吳昌碩 鄧石如 蒲華 黃慎 鄭簠 石濤 趙之謙 吳熙載 姚鼐 何紹基 宋曹 查士標 楊守敬 萬經(jīng) 巴慰祖 翁同龢 沈曾植 吳大徵 汪士慎 李鱓 梁巘 莫友芝 劉墉 黃易 錢灃 徐三庚 翁方綱 伊秉綬 俞樾 張裕釗 何紹基 鄭燮 周亮工 高鳳翰 包世臣 張照 鐵保 王文治 陳鴻壽 龔賢 丁敬 曾國藩 梁啟超 康有為 王維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3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竇太后是什么人看她如何麻雀變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