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聿懿俸退抉R懿的相同處,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東漢末年時代,政權(quán)分割,藩王爭亂,整個政治局勢很不明朗,呈一片混沌之勢。從這亂世中走出了梟雄曹操,可以說是曹操開創(chuàng)了三國時代。政權(quán)的交替過程如同一條流經(jīng)山路十八彎的長河般,這時常出現(xiàn)比汪洋大海還要瘋狂的巨浪和風嘯。然而有一個家族,宛如一艘巨輪,在驚濤駭浪中,在急彎險灘間,自由如常地行駛著,安全地拋錨登陸。這個家族,就是魏晉史上從幕后走到臺前的司馬家族。
而司馬懿則是司馬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西晉王朝的真正奠基者。
不過司馬懿在歷史上的地位,比起曹操要低得多。
新三國演義曹操與司馬懿劇照
曹操雖則是目無君上,自封魏公,自封魏王,迫害了伏皇后,造成了兒子曹丕可以順利篡漢的環(huán)境,使得當時與后世的人都認為他與王莽是一個類型的人物,是篡位者,是奸臣。然而他畢竟與王莽不同,與司馬懿也不同。
王莽所篡的天下,是漢高帝劉邦所留下來的。曹操叫兒子所篡的天下,卻不是漢光武帝劉秀所留下來的,而是漢靈帝以后被董卓與袁紹等人弄得分崩離析,經(jīng)過曹操自己的“力征經(jīng)營”才又像個樣子的天下。換句話說,曹丕所篡的天下,是曹操本人打出來的。
曹操不僅把中國的極大部分,東漢十三州部之中的九個州一個部,與荊州的一半,都統(tǒng)一于設(shè)在許縣的中央政府之下,并且把這些地方的行政與司法都辦得很好。他清除了貪官污吏和盜匪,也根絕了東漢的宦官外戚的老毛病。
曹操并不曾“挾天于以令諸侯”,他只是借重天子的名義,討伐諸州諸郡的割據(jù)之雄,加以削平。他欠漢朝的,正是這“天子的名義”,他自己很明白這一點,所以,一直到死,不肯篡位,讓兒子去篡。
司馬懿也是自己不肯篡,而讓兒子孫子去篡的??梢姡抉R懿的“小聰明”不在曹操之下。然而,司馬懿不曾“力征經(jīng)營”,打下這個天下。這個天下,是曹操留下來給曹丕、曹叡、曹芳的。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所犯的罪只是一個“篡”字。司馬懿父子祖孫,所犯的不僅是“篡”,還加上一個“竊”字。
姓曹的,最多可被姓劉的罵為強盜。姓司馬的,卻實實在在是“小偷”(我很抱歉,敬請今日許多姓司馬的朋友原諒。你們并不是司馬懿的苗裔;你們是司馬遷、司馬光等等好人的苗裔)。
司馬懿不是沒有打過仗。他對諸葛亮打過兩次,對孟達打過一次,對公孫淵打過一次,對孫權(quán)也打過半次。這些戰(zhàn)事,都不過是邊疆上的小接觸,與奠定中原無關(guān)。
司馬懿對中原的“法律與秩序”也談不上有什么貢獻。荀彧、崔琰、毛玠、陳群、鐘繇,那些人,才是造成了“安定”與“清廉”的功臣。
曹操和司馬懿哪個更強?從五個方面來看。開創(chuàng)事業(yè)。在這一點上,毫無疑問,曹操要比司馬懿強。曹操在南征北戰(zhàn)中打敗了黃巾、袁術(shù)、呂布、袁紹和馬超。曹操從一個小地盤發(fā)展成一個大地盤是不容易的。相比之下,司馬懿不是以企業(yè)家的身份出現(xiàn),而是以勞動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奪取政權(quán)之前,他在曹魏集團的等級中不斷上升。因此,從難度上看,曹操創(chuàng)業(yè)的難度要比司馬懿大。當然,有一點需要澄清,曹操是個政治家,司馬懿不是。
對比是名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名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有名的人走到哪里都很受歡迎,而一個沒有名氣的人即使再有才華,也無法得到任何好處。在這一點上,司馬懿比曹操高明。沒辦法,誰讓曹操在太監(jiān)之后呢?司馬懿是大戶人家出身,所以他的名聲超過了曹操。司馬懿的政敵曹植在這方面也對司馬懿進行了評價。"魁杰雄特,持正之人。陛下懼,風草不生。在朝則kuangpraise俗,A Hundred liao儀;在例則rong Zhaoguo Yi,chong厭患,sima Riding也。" 這就是說,司馬懿不怒自威,在重要時刻果斷冷靜,司馬懿沒有任何事情發(fā)生。
司馬懿是個什么樣的人?與曹操的性格相比,他有什么不同司馬懿 "甚巧,甚廣",有匡扶漢室之志。但是,曹魏掌權(quán),他必須不屈不撓地服務(wù),所以他不得不把自己包裝成一個 "箱中人"。只有這樣,他才能安全。司馬懿的這種性格與曹操完全相反,曹操長大后,"少有警覺","輕佻"。他是一個扛著架子就能走,放下架子就能走的人。因此,曹操的真實性情與內(nèi)斂的司馬懿說不上有多大的關(guān)系,兩人從內(nèi)心深處很難欣賞對方。
? ? ? 之所以歷史上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馬懿,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個原因:
? ? ? 一、曹操是白手起家,司馬懿只是撿了一個便宜。
? ? ? 曹操雖然出身與名門世家,但是因為父親只是收養(yǎng)的關(guān)系,所以曹操被人看不起。正是因為這樣,曹操更加刻苦學習,以改變自己的未來。后來他憑借自己的一腔熱血,向四方進行討伐,并使匈奴、烏桓等投降,又對內(nèi)伐董卓、除袁術(shù)、戰(zhàn)袁紹、誅呂布、滅張魯、北擊烏桓等人,成功統(tǒng)一了北方,最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利百姓的制度,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可以說曹操是非常有能力的,只不過赤壁之戰(zhàn),自己太過于自大,導致失敗,給了他一個沉痛的教訓。
? ? ? 而司馬家族在這個方面與曹操絲毫不能相提并論。司馬家族不過是撿了一個便宜而已。他們擅長偽裝自己,騙得曹家的信任。當年,曹睿把孩子托付給司馬家族,但是他們卻把他殺了,甚至害奪取皇位,背信棄義,十分可惡。更過分的是,在司馬家族上任以后,當年曹操打下的江山,被司馬家族一一破壞,可見,兩人根本沒法比。
? ? ? 二、曹操文武雙全,而司馬懿只是一個儒生。
? ? ? 司馬懿雖然在文學上有所成績的,但是跟曹操一比,就顯得不拘一格。曹操雖然性格直率,多年來,四處討伐,所以很多人就以為他就是一個糙漢子,其實,曹操在文學上面的建樹是相當多。而且他是建安文學的第一大代表,就連諸葛亮都有過之而不及。
? ? ? 由此可見,曹操這樣一個典型的人物,在歷史上屈指可數(shù)。所以推崇曹操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司馬懿是怎么與生性多疑的曹操共處呢?
司馬懿家族是擁漢派,他們看曹操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再者,曹操自身的原因是,他是宦官出身,父親是太監(jiān)曹騰的養(yǎng)子。東漢時宦官名聲相當臭?;鹿賹?quán),控制皇帝,屠殺忠良,所以“士子羞與為伍”。
但是,曹操對司馬懿是非常重視。司馬懿沒出山前,社會上就流傳著對他的評價,像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哥哥關(guān)系好。崔琰跟司馬朗說,司馬懿“少有奇節(jié),”一般人比不了,曹操決定請他出山。
公元201年,曹操找到了司馬懿,讓他參加出仕。
司馬懿不愿意來,就稱自己得了風痹病,當時他才22歲。曹操派人去看,司馬懿干脆一動不動。此時曹操沒斗強斗狠,放過了司馬懿一馬,后來,曹操再次請他出山,這次不客氣了,司馬懿只好來到曹操陣營。那么,司馬懿怎么與生性多疑的曹操共處呢?
曹操的猜忌心特別強。所以能與他一起共事非常困難。
例如:孔融,他說話直率,愛抨擊時政,對曹操冷嘲熱諷,曹操記在心里,建安十三年,曹操給孔融一個罪名,訕謗朝廷,殺了。最可惜的是崔琰,對曹操幫助大,只是在信中隨便說了一句,曹操不知道想到哪兒了,接著把他也殺了。
所以,陳壽給曹操評語是“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而琰最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陳壽的評價是到位的,曹操性格計較,猜忌,心胸狹窄,非常不能容人。
古代有話,伴君如伴虎,在當時在曹操身邊,能夠與曹操共事不容易。司馬懿從208年出山到220年曹操死,十二年卻是平安無事,他是如何應(yīng)對曹操的猜忌的?
簡單來說,司馬懿是處處小心謹慎,進退有據(jù),辦事有分寸。這讓曹操沒借口,沒把柄來處罰司馬懿。具體是三方面工作:一工作勤懇盡職盡責。
《宣帝紀》說,“勤于吏職,夜以忘寢,至于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彼圆懿賹λ抉R懿越來越放心了。
二是曲意迎合,取得好感。一次孫權(quán)來信,說天下大部分歸曹公你了,是不是可以稱帝呀?曹操卻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他看出孫權(quán)的目的,這小子是想把自己放在爐炭上烤呀。他知道自己名義是漢的大臣,如果稱帝,成了眾矢之的的。
可這時,司馬懿看到信,走上前說一番話,相當巧妙?!皾h運垂終,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權(quán)之稱臣,天人之意也?!?/p>
這是司馬懿讓曹操高興的話,意思是漢的氣數(shù)將盡,天下十分之九在你手中,應(yīng)該順應(yīng)天命來稱帝。上古時期的虞夏商周,不都是稱王了嗎?這是他們畏天知命呀。
司馬懿是想告訴曹操可以稱帝了,但是曹操仍然清醒,還覺得不應(yīng)該稱帝。不過,這番話卻迎合了曹操的心。
三是曹丕護佑,司馬懿擔任太子中庶子,輔佐曹丕,對他言傳身教。
曹丕也敬重他。“每與大謀,輒有奇策?!辈懿僬f司馬懿不好的時候,曹丕會替他說好話?!懊肯嗳?,故免”。
最終,司馬懿靠著自身的隱忍,在公元249年奪取了曹魏的政權(quán),又經(jīng)過司馬師、司馬昭潛心準備,到公元265年,司馬懿之孫司馬炎建立西晉王朝,司馬家族終于走向了政治權(quán)力的最高峰,并且在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的歷史中,實現(xiàn)了唯一的一次全國統(tǒng)一。
古代一些王朝建立后,開國國君們往往會追尊自己的先祖為皇帝特別是那些為自己的成功奠定基礎(chǔ)的人。
在追尊的皇帝中最為顯赫的有三人,分別是曹操、司馬懿和努爾哈赤。那么三人中誰是追尊的最強皇帝呢?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努爾哈赤,畢竟他實際掌控的地盤無論是面積還是重要性和前面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那么曹操和司馬懿哪個更強呢?從五個方面來看。
首先是立業(yè)。這點,毫無疑問曹操是要強過司馬懿的,曹操南征北戰(zhàn)破黃巾、滅袁術(shù)、誅呂布、敗袁紹,擊馬超,從一塊小地盤發(fā)展成大疆域?qū)嵲诹瞬黄鹎也蝗菀?。相比之下,司馬懿出現(xiàn)的身姿不是創(chuàng)業(yè)者,而是打工者,他在曹魏集團步步高升,到了一定地位后奪權(quán)。因此,從難度系數(shù)來說,曹操立業(yè)的難度要超過司馬懿。當然了,有一點需要澄清,曹操是有政治之本的人而司馬懿沒有。
第二對比的是名望。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名望是很重要的,有名望的人走到哪里都吃香,受歡迎,沒有名望的人即便才華橫溢也是寸步難行。這點來說,司馬懿要勝過曹操的。沒辦法,誰讓曹操是宦官之后呢?一般世家大族的人都看不起他,司馬懿出身世族大家,所以他的名望要超過曹操。
老三國曹操
第三點對比是將才。亂世之中將才是很重要滴,它可以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地盤和資本。就將才而言,曹操要遜色司馬懿。雖然曹操取得過官渡之戰(zhàn)之類的大捷,但敗仗也不少,比如赤壁之戰(zhàn)等等,司馬懿的戰(zhàn)斗閱歷中沒有出現(xiàn)過敗績,無論是千里襲孟達還是討伐公孫淵都是很犀利的,唯一值得商榷的是他在諸葛亮伐魏中的表現(xiàn)。不過,他最終是耗死了諸葛亮,算是達到了戰(zhàn)略目標。
第四點比較的是權(quán)謀。曹操雖然好權(quán)謀,有奸雄之名,但他和司馬懿相比還有有所不及的,司馬懿砸權(quán)謀上的造詣不亞于春秋最佳男演員勾踐,特別是他的裝病詐曹爽可以說是厚黑學中的經(jīng)典。
老謀深算司馬懿
最后一點對比的是年齡。在亂世中,誰活得更久,誰就越有機會,像諸葛亮就是活得太短了,否者他的未來會更加璀璨。曹操活了66歲,所以他可以稱公稱王。司馬懿更甚,活到了73歲,為子孫后代篡魏掃清了道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3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