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長平之戰(zhàn)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長平之戰(zhàn)是戰(zhàn)國末期規(guī)模最大也最慘烈的一場戰(zhàn)役,秦、趙百萬大軍在長平相持了三年之后,趙國國內斷糧,趙孝成王被迫向齊國借糧。但齊國害怕因此得罪秦國,沒有答應趙王的要求。趙孝成王無奈之下,只得用趙括代替了拒不出戰(zhàn)的廉頗。廉頗剛被調走,秦國就把白起派到了前線,趙括不是白起的對手,在突圍時被秦軍射殺,45萬趙軍全軍覆沒。
那么問題來了,當時趙國沒有名將了嗎?趙王為什么一定要用趙括來代替廉頗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當時雖然趙奢已死,但以火牛陣大破燕軍的田單還在趙國。那么,趙孝成王為何不用田單代替廉頗呢?因為在趙孝成王看來,田單根本就不懂兵法!他又怎會讓一個不懂兵法的人來指揮這場關乎國運的大決戰(zhàn)呢?
田單以火牛陣大破騎劫之后,又乘勝追擊,收復失地70余城,被齊襄王封為安平君。但由于功高震主,被齊襄王排擠。趙國乘機用3個大城市加上一些小村城鎮(zhèn)共57個城鎮(zhèn)做交換將田單換到了趙國。田單來到趙國后,曾經和趙國名將趙奢討論過兵法,他認為古代帝王用兵,不超過三萬人就可以征服天下,而趙奢動不動就要統(tǒng)率10萬、20萬大軍打仗,這樣一來,壯勞力都去打仗了,那么誰來耕田呢?田單認為趙奢此舉是“自破之道”。
當時七雄并立,田單卻幻想以3萬人平天下,趙奢因此認為他不僅不懂兵法,也脫離了實際。不久后,趙王不顧趙奢的勸阻,堅持任命田單為將,讓他領兵討伐燕國,但田單卻勞而無功,僅僅打下了三個小城,當初趙國可是用57座城邑將他換來的,這個買賣真是虧大了。從這點來看,田單還遠遠沒有達到名將的標準。
火牛陣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對手是騎劫而非樂毅,樂毅圍了即墨5年,田單為何不在這期間用火牛陣呢?這就說明他的水平可能還不如樂毅。田單的長處在于謀略,如果作為一個軍師或者副手可能更為稱職,作為一個主將的話還真差點火候。長平之戰(zhàn)后期,趙孝成王之所以撤下廉頗,是因為實在耗不起了,必須要和秦軍決戰(zhàn)。而田單在伐燕時的表現乏善可陳,再加上他本是是齊國人,趙王不用他也就不足為奇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5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武松打虎背后是什么樣的故事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