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國消失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周顯王三十六年,楚威王大敗越國,誅越王無疆,盡收越國之地至江浙,不過越國并沒有徹底消亡,而是偏安于浙江以東,殘喘直到秦朝建立才真正滅亡。歷史比周王朝更悠久的越國,春秋盛極一時地處東南的越國,其世系可追溯到大禹,越國國君為姒姓,而這個氏乃是帝堯賜給禹王的,關于越國早期的歷史,比起吳國更加模糊不清,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在商王朝建立的同時,越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周王朝建立之后,越國雖然得到周天子的冊封,但其并非是周朝建立之后才建立的新的諸侯國。進入東周,越國愈發(fā)強大,連春秋首霸齊桓公也頗為忌憚。齊桓公曰:天下之國,莫強于越,今寡人欲北舉事孤竹、離枝,恐越人之至,為此有道乎。
此外,由于晉國的支持,越國旁邊的吳國在吳王壽夢在位期間也不斷興起,楚國為了牽制吳國而選擇支持越國,至此先開了吳越爭霸的序幕。吳越爭霸,臥薪嘗膽,越國終究滅吳吳國與越國同樣地處東南,而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吳國想要進軍中原,那么必須解決掉后方的越國,而越國想要進軍中原,吳國也是擋在前方必須處理掉的障礙,吳越之間,似乎是天生的仇敵,水火不容難以共存。周景王二十四年,吳王闔閭在檇李攻伐越國,越國令死囚于陣前自刎,趁著吳軍注意力分散之際發(fā)動猛攻,最終大敗吳國,吳王闔閭也身負重傷而亡,夫差繼位。兩年之后,越國攻打吳國,結果在夫椒慘敗,被吳軍追擊,最終越王勾踐被困會稽山,無奈投降,當時吳國大臣伍子胥建議不能答應勾踐的投降,認為“今不滅越,后必悔之”,可急于北上中原的夫差并沒采納其建議,而是讓越國質王于吳國為條件,允許其投降。
勾踐夫婦二人,在吳國三年,為吳王“養(yǎng)馬駕車”,甚至在夫差生病的時候嘗其穢物,最終成功贏得夫差的信任被釋放回到越國,而回國之后,勾踐臥薪嘗膽,悄然強化實力。而同一時期的吳國,霸業(yè)達到頂峰,在中原稱雄于諸侯,但同時也損耗了大量的元氣。周景王四十一年,越國給吳國提供大量煮過的糧食種子,結果第二年顆粒無收,吳國發(fā)生饑荒,越國趁機發(fā)兵,與吳國在笠澤開戰(zhàn)而取勝,周元王三年,被越軍圍困三年的夫差絕望自盡,吳國徹底被越國所滅,勾踐得到周天子冊封,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越人三弒其君,越國走向沒落在勾踐離世后,越國發(fā)生過三次弒君事件,而這只是越國后期貴族之間內斗的一個縮影,越國“諸咎之亂”后,越國宮廷不斷發(fā)生弒君弒父的悲劇,貴族之間的相互傾軋相殘,使得越國內里愈發(fā)混亂,動蕩不寧,最終使得越國不斷衰落。
越王無顓歷史之后,其弟弟無疆登基繼位,當時的越國早已日薄西山,國力早不如從前。無疆三十七年,越國欲征伐中原,目標指向齊國,而齊威王派遣使者前去游說,結果無疆聽信使者之言,掉頭攻伐楚國,當時的楚國正處于宣威盛世之下,國力強盛,越國以卵擊石,引得早就想滅越的楚威王大怒,親自領兵攻打越國,最終,無疆被殺,越國大敗,其浙江西部的所有領地悉數(shù)落入楚國手中。不過,此時的越國并沒有真正滅亡,《資治通鑒》等后世史料記載有誤,楚威王滅越之后,越國失去了浙江,也就是錢塘江西部的大部分土地,但是浙江東部與南部大片沿海區(qū)域,依舊掌握在越國的手中。
越國的崩解與消散,發(fā)生在秦漢時期無疆生前并沒有指定繼承人,所以其死后諸子爭位,紛紛自立,有的自稱為王,有的依附于楚國,稱作“諸越”,彼此之間互不統(tǒng)屬。秦朝橫掃諸侯之后,原本的越國舊土之上,尚且存在著幾個國家,分別是閩越、東越、東甌等,閩越王無諸與越東海王搖,乃是無疆的長子玉的后裔和次子蹄的后裔,兩人歸順秦朝,秦在越國舊地設立會稽郡、閩中郡,越國真正消亡。只不過,無諸與搖二人在秦朝分別擔任了會稽郡與閩中郡的郡守,在秦末之時參加了反秦的大軍,又幫著劉邦擊敗楚王項羽,最終在漢朝建立后,閩越、東甌等越國得以恢復,直到漢武帝時代,諸越被廢,越人被北遷江淮,越地被置列郡縣。
看看案例就知,少數(shù)兵就能勝,有利的問題:
公元前482年(夫差十四年)春,吳王北上與諸侯盟會于黃池,想稱霸中原。六月丙子,越王勾踐伐吳。乙酉,越兵五千人與吳兵交戰(zhàn)。丙戌,越國大軍俘獲吳國太子友。對此,在筆者看來,越國發(fā)動進攻的時機,無疑是非常關鍵的,這讓在外領兵的吳王夫差進退兩難。等到吳王夫差回到吳國后,吳國沒有了太子,國內空虛,吳王在外很久,士卒疲憊,于是就派使者帶上厚禮與越國談和。自此之后,越國的實力不斷增強,而吳國則是盛極而衰。
到了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復仇吞并吳國。勾踐消滅吳國后,出兵向北渡過淮河,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向周王室進獻貢品。勢力范圍一度北達齊魯,東瀕東海,西達今皖淮、贛鄱,雄踞東南。對于越王勾踐來說,在吞并吳國后,并沒有怠慢周王室,而是向周王室進獻貢品。對此,在筆者看來,這顯然讓周王室更加不好干涉了。于是,越國順利占據(jù)吳國的疆域后,也促使越王勾踐成為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一定程度上,越國吞并吳國的戰(zhàn)爭,拉開了戰(zhàn)國時期兼并戰(zhàn)爭的序幕,更讓周王室的地位進一步下滑...
春秋末期吳國僅憑3萬軍隊便幾乎滅楚,為何戰(zhàn)國末期秦國卻要60萬;
在春秋末期的“柏舉之戰(zhàn)”中,吳國孫武、伍子胥僅憑三萬吳軍,便于柏舉大敗楚軍,進而攻陷楚國都城,楚國幾乎差點亡國。然而,時間來到戰(zhàn)國末期,國力已經(jīng)無比強大的秦國,為了攻占楚國,卻征調了多達六十萬軍隊。吳國和秦國皆為攻楚,且秦國國力遠超曾經(jīng)的吳國,然而兩國出動兵力差距如此之大,這是為什么呢?
如上,“柏舉之戰(zhàn)”吳國雖然擊潰楚國主力,也曾攻入楚國都城,但也只是幾乎讓楚國滅亡,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滅國其實相距甚遠。而秦國攻滅楚國,之所以要調動如此多的軍隊,其實并非楚國的軍隊抵抗有多激烈,絕大多數(shù)兵力都是為了鞏固對攻占地區(qū)的占領,從而確保真正從“物理”上滅掉楚國。
戰(zhàn)爭規(guī)模不同:春秋時期規(guī)模偏小,戰(zhàn)國時期規(guī)模極大
吳國能稱王的基礎條件,即吳國遠離中樞,不受周天子轄制,遠離政治中心,又不怕被通風報信說成謀反,自然想稱什么就稱什么。
吳越爭霸戰(zhàn)是怎么爆發(fā)的
春秋時期,吳國與越國曾互相征伐,這段時期被后世稱為“吳越爭霸”。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吳侵越時所獲戰(zhàn)俘刺死吳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吳大舉攻楚前,為解除后顧之憂,又曾攻越,占領檇李(今浙江嘉興南)。十五年,吳軍主力在楚都郢時,越乘機侵入?yún)蔷?,雙方矛盾日趨激化。從地緣上看吳國欲爭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國,以解除其后方威脅;而越國欲北進中原,更必先征服吳國才能夠打通北進中原的通道,因而引起延續(xù)二十余年的吳越戰(zhàn)爭。
兩國相互征伐多年直至笠澤之戰(zhàn)后,吳、越力量對比發(fā)生了根本變化,越已占有絕對優(yōu)勢。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再度攻吳。吳軍無力迎戰(zhàn),據(jù)都城防守。越于吳都西南郊筑城,謀長期圍困。吳數(shù)次遣使請和,均遭越拒絕。三年,城破,吳王夫差自殺,吳國滅亡。而越國通過此次吞并吳國國力大增盛極一時,而越王勾踐也成為了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背景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吳侵越時所獲戰(zhàn)俘剌死吳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吳大舉攻楚前,為解除后顧之憂,又曾攻越,占領檇李(今浙江嘉興南。十五年,吳軍主力在楚都郢時,越乘機侵入?yún)蔷?,雙方矛盾日趨激化。吳欲爭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國,以解除其后方威脅;越欲北進中原,更必先服吳才有可能,因而引起延續(xù)二十余年的吳越戰(zhàn)爭。吳、越地處江南水鄉(xiāng),“以船為車,以楫為馬”(《越絕書·記地傳》),雙方多為水上作戰(zhàn)。此時作為水軍的“舟師”已成為新的兵種,能獨立完成戰(zhàn)略、戰(zhàn)役任務。吳、越水軍有樓船(指揮船)、大翼、中翼、小翼三種主要戰(zhàn)艦船及突冒(船首裝有沖角)、橋船(輕快戰(zhàn)船)等戰(zhàn)船。主要戰(zhàn)船大翼船長20米,寬2.7米,載乘“戰(zhàn)士二十六人,棹(手)五十人,舳艫(手)三人,操長鉤矛、斧者(各)四人,吏、仆、射長各一人”,連同船長“凡九十一人”(《太平御覽》卷315引《伍子胥水戰(zhàn)兵法》)。水戰(zhàn)基本方式是先用弩射,再進行接舷戰(zhàn)斗,最后登船格斗,有時亦用突冒撞擊敵船。
吳勝越
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率軍攻越,雙方主力戰(zhàn)于檇李。越以死罪刑徒陣前自刎,乘吳軍注意力分散之機發(fā)動猛攻,大敗吳軍。闔閭負傷身死,夫差繼位為王。二十六年,越以水軍攻吳,戰(zhàn)于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越軍戰(zhàn)敗,主力被殲。吳軍乘勝追擊,占領越都會稽(今浙江紹興)。越王勾踐率余部5000人被圍于會稽山上。勾踐請降,吳大臣伍員建議勿許,認為“今不滅越,后必悔之”。夫差因急于北上中原爭霸,未采納伍子胥建議,以越王質吳為條件,許降撤兵。
越王臥薪嘗膽
勾踐夫婦為吳王“駕車養(yǎng)馬”,執(zhí)役三年,贏得夫差信任,獲釋回國。勾踐為興越滅吳,“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其在謀臣文種、范蠡輔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長期戰(zhàn)略:在內政上實行發(fā)展生產(chǎn)、獎勵生育及尊重人才等政策,以安定民生,充裕兵源,收攬人心,鞏固團結,從而增強綜合國力;在軍事上,實行精兵政策,加強訓練,嚴格紀律,以提高戰(zhàn)斗力。當時弩已用于作戰(zhàn)。戰(zhàn)車、戰(zhàn)船均“頓于兵弩”,戰(zhàn)斗勝敗關鍵又取決于最后之沖鋒。勾踐聘請精于弓弩射法的陳音教授用弩技術,包括瞄準、連續(xù)發(fā)射及掌握弩力與箭重最佳比例(拉力一石,箭重一兩)等方法,使“軍士皆能用弓弩之巧”,聘請善于“劍戟之術”的越女教授“手戰(zhàn)”格斗技術,使軍士“一人當百,百人當萬”。越地民風是“悅兵敢死”,慣于各自為戰(zhàn)。為此,勾踐反對“匹夫之勇”,強調紀律性,要求作戰(zhàn)單位在統(tǒng)一號令下統(tǒng)一戰(zhàn)斗行動,以發(fā)揮整體作戰(zhàn)能力。規(guī)定服從指揮者有賞,違犯者“身斬,妻子鬻”。在外交上,針對“吳王兵加于齊晉,而怨結于楚”的情況,采用“親于齊,深結于晉,陰固于楚,而厚事于吳”的方針(《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厚事于吳,即效法周文王對商紂王“文伐”之謀略,以非戰(zhàn)爭手段瓦解、削弱敵人。主要措施有,佯示忠誠,使吳王放松對越戒備,放手北上中原爭霸,縱其所欲,助長吳王愛好宮室、女色之欲望,使其大興土木,耗費國力;并行賄用間,擴大吳統(tǒng)治集團內部矛盾,破壞其團結。施行十年,使得越“荒無遺土,百姓親附”,國力復興。越軍亦成為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且“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銳部隊。
吳攻陳魯齊
吳王夫差在征服越國后,即積極作北進準備。伍員再次建議“定越而后圖齊”,認為越是“腹心之病”,而“齊魯諸侯不過疥癬”之疾。吳王仍未采納。三十一年(前489年),吳先攻陳(今河南淮陽).以解除其北進時來自側翼的威脅。三十三年,吳攻魯,打開進軍中原的大門。吳為建立北進戰(zhàn)略基地及打通北進軍事運輸交通線,于三十四年在長江北岸營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邗城(今江蘇揚州),開鑿了由今揚州經(jīng)射陽湖至淮安之邗溝,溝通江、淮水域,并進而與泗、沂、濟水聯(lián)結。三十五年,吳率魯、邾、郯等國聯(lián)軍由陸上攻齊;派大夫徐承率水軍由長江入海,向山東半島迂回,攻齊側后。吳水軍海上作戰(zhàn)失利,陸上聯(lián)軍遂退回(參見吳魯邾郯攻齊之戰(zhàn))。三十六年,吳再次攻齊,在艾陵(今山東萊蕪東北)全殲齊軍精銳(參見艾陵之戰(zhàn))。三十八年(前482年),夫差率吳軍主力進至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與晉及中原諸侯會盟,“欲霸中國”。此時吳之霸業(yè)達于頂點。
越滅吳
當吳王夫差在黃池與晉定公爭作盟主時,越王勾踐分兵兩路攻吳。一部兵力自海入淮,斷吳主力回援之路,掩護主力作戰(zhàn);其自率主力直趨吳都,在郊區(qū)泓水殲滅迎戰(zhàn)之吳軍,并乘勢攻入?yún)嵌肌7虿钅蠚w,恐因國都失守士氣下降及遠程奔返造成部隊疲憊、決戰(zhàn)不利,派人請和。勾踐亦以吳軍主力未損,不愿進行無把握的決戰(zhàn),遂與吳訂和約后撤軍。四十二年,吳國發(fā)生災荒。越乘機發(fā)動進攻,與迎戰(zhàn)吳軍在笠澤(在今江蘇吳江一帶)隔江相峙。越軍利用夜暗,以兩翼佯渡誘使吳軍分兵,然后集中精銳,實施敵前潛渡、中間突破,并連續(xù)進攻,擴大戰(zhàn)果,創(chuàng)造了中國戰(zhàn)爭史上較早的河川進攻的成功戰(zhàn)例(參見笠澤之戰(zhàn))。笠澤之戰(zhàn)后,吳、越力量對比發(fā)生了根本變化,越已占有絕對優(yōu)勢。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再度攻吳。吳軍無力迎戰(zhàn),據(jù)都城防守。越于吳都西南郊筑城,謀長期圍困。吳八次遣使請和,均遭越拒絕。三年,城破,夫差自殺,吳亡(參見《越滅吳之戰(zhàn)》條)。勾踐率軍“北渡江淮,與齊、晉諸侯會于徐州”。周元王封勾踐為伯?!霸奖鴻M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終于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后一任霸主。
吳國于柏舉之戰(zhàn)西破楚;于夫椒之戰(zhàn)南服越;于艾陵之戰(zhàn)北敗齊;于黃池之會會盟晉。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踐復仇吞并吳國。
前478年(夫差十八年),越國更加強大。越王勾踐率兵伐吳,大敗吳兵于笠澤。楚國滅了陳國。
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勾踐再次伐吳。前475年(夫差二十一年),越兵圍困吳國。前473年(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國打敗吳國。越王勾踐想把吳王夫差流放甬東,給他百戶人家,讓他住在那里。吳王說:“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聽子胥之言,讓自己陷到這個地步?!庇谑亲詺⒍?。越王滅掉吳國,殺死了太宰嚭,因為他不忠于主上,然后引兵歸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5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