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岳飛,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跡。
在中國歷史當中,宋朝一向被認為是一個積貧積弱的王朝。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被人看好的王朝,卻抵擋住了蒙古鐵蹄多年的進攻。這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情,要知道一直與宋朝為敵的金囯,在蒙古摧枯拉朽的攻勢之下立刻就灰飛煙滅。相比之下,南宋卻還存在了十幾年的時間。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南宋擁有長江之險以外,還有就是南宋擁有一批敢于為國獻忠的武將。雖然宋朝一直重文抑武,對武將不怎么待見,然而這些不被朝堂朱紫富貴之人看重的莽夫勇士,卻為大宋撐起了100余年的江山。
縱觀整個宋朝,最為讓人感到惋惜的,恐怕要數岳飛將軍。直到現在,對于他仍然有所爭議。傳統(tǒng)的看法一般認為,岳飛替南宋趙構皇帝抵擋住了金國的進攻,如果不是他,趙構也不可能在杭州安穩(wěn)下來??墒亲屓藝@息的是,對于如此的功績眾所周知反而不被人提及,目前大多討論的是,關于岳飛身為武將不通人情,沒能琢磨透趙構思想的問題。
而目前岳飛也被踢出教科書,因為某種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實在是不得不讓人感嘆,中華民族,到底是虧欠了岳飛太多。連岳飛這樣一心為國的勇士,都不能得到理想的對待,可見正義之路,還要走很長一段時間。
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殺害于風波亭。從此秦檜便擔上了一個陷害忠良的千古罵名。不過,不論秦檜能力如何,他想要憑一己之力,陷害岳飛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其實岳飛被殺,與眾多武將是脫不了干系的。在他死后,有人忠誠于他,也有人背叛于他。那么忠誠的人有誰,背叛的人又有誰呢?
總體上來看,背叛的人有姚岳,王俊,龐榮,傅選,王貴、張俊等人,而忠誠的人,有大名鼎鼎的南宋中興四大名將韓世忠。
一、背叛與陷害岳飛
公元1127年,北宋王朝發(fā)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便是靖康之變。在當時天下震動,連北宋的宋徽宗,宋欽宗都被金人擄走。當時陜西有一位名叫姚岳的人,在這之后逃離了關中地區(qū),跑到趙構組建的南宋王朝,考中了進士。
在當時,岳飛正在全力抵抗英國的進攻,有一次岳飛與姚岳不經意相遇,在互通姓名之后,姚岳這個名字讓岳飛大感興趣。因為岳飛的父親姓岳,而他的母親姓姚。姚岳正好是岳飛復姓加母姓的組合,這怎么能不讓岳飛感到驚奇呢?
有感于機緣巧合,于是岳飛便將姚岳留在自己的軍中,作為參謀為國效力,不僅如此,他還對他非常的照顧,把他當成自己的心腹??删褪窃里w如此,他仍然是一頭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
在岳飛死后,姚岳立即向秦檜獻忠,他為了與岳飛徹底劃清界限,竟然還向秦檜建議,說岳飛的家鄉(xiāng)岳州與岳飛同姓,因此建議將岳州改名。為此,宋高宗趙構居然真的頒發(fā)下了詔書,將岳州改名為純州。如此恬不知恥的人,實在是世所罕見。
然而好人不長命,禍害遺留千年,姚岳在跟岳飛劃清了界限之后,竟然一路官運恒通,等到宋孝宗的時候,他已經在淮南路任職。不過,他到底還是沒能逃脫殘害忠良的報應,在當時淮南路出現了黃災,遙遠拿蝗蟲沒有辦法,于是就只好糊弄皇帝,說蝗蟲懼怕朝廷的威嚴,全部抱著草木餓死,這種騙小孩子的言論,幾乎不會有人相信,于是姚岳被罷免。
背叛岳飛的,還有岳飛身前的手下大將岳家軍,前軍副統(tǒng)制王俊。
在當時宋高宗,授意秦檜網羅編織岳飛的罪名,這個王俊便開始了他的表演。他為了迎合宋高宗的意圖,為自己的仕途鋪路,竟然在岳飛被無辜收押之后,立馬站出來誣告岳飛和岳云,說他們準備進行謀反。這種無中生有的罪名,立刻就得到了秦檜以及宋高宗的注意。
畢竟王俊是岳飛手下的心腹大將,他站出來說話,比較有可信度。在王俊誣告岳飛和岳云謀反之后,岳飛的其他部將龐榮,傅選,王貴竟然也紛紛站了出來,在王俊的誣告上書之中簽字畫押,他們竟然還恬不知恥的將岳飛兵臨開封,卻被12道金牌召回朝廷的事實,添油加醋,說成了是岳飛傭兵自重,滯留不前。
不僅如此,他們竟然還捏造事實,說岳飛讓張憲據守重鎮(zhèn)襄陽,為的是能夠伺機謀反。
這無疑是在往岳飛的傷口上撒鹽,對岳飛來說,他一生忠心耿耿,忠心不二。他不會對朝廷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但身在牢獄中的他對外界的事情卻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昔日的部將誣告自己,或許岳飛此時的心中已經絕望了吧。
有了秦檜和岳飛部將的支持,宋高宗處理岳飛也就得心應手。
不僅如此,他還將岳飛一手,組建的岳家軍,瓦解的一干二凈。宋高宗下令,將岳飛的幕僚孫革,黃縱等人調離了岳家軍,這樣一來岳家軍就能夠被宋高宗隨意指揮。精兵三千,不如猛將一員。沒有了岳飛這個主心骨,而終于朝廷的勇士,又都被宋高宗調離,岳家軍就成為了一塊肥肉,誰都可以拿捏。
于是,對抵抗金兵擁有豐富作戰(zhàn)經驗的岳家軍,或是被編入了南宋的中央禁軍,或是被裁撤。自此岳家軍在南宋歷史之上,消亡殆盡。這只曾經讓南宋的死敵金人聞風喪膽的部隊,不再成為南宋的城墻。
對岳飛痛下殺手的,還有另一名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張俊。
在當時宋代重文輕武的風氣,早已被天下人所熟知。張俊手提重兵,又立有赫赫戰(zhàn)功,他當然知道宋高宗,也把自己當成是心腹大患。不過張俊為了自保,他先是主動向朝廷上書,說天下已經安定,南宋政權已經平穩(wěn),于是便希望交出兵權。然后,他又跟隨宋高宗的意圖,與秦檜一同制造偽證,誣陷岳飛謀反。這樣一套做法下來,張俊死里逃生,獲得了宋高宗的信任,最終官運恒通。
綜上所述,這些用岳飛之血為自己仕途鋪路的人,雖然沒有像秦檜一樣永遠跪在岳飛墓前,但是他們依然永遠地留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為千萬人所唾棄。
然而,中華民族從來都不缺英勇不屈的人,既然有人背叛了岳飛,就會有人對岳飛忠心耿耿,那么他又是誰呢?
事實上,他便是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韓世忠,他曾經當面唾罵秦檜。
二、韓世忠對秦檜的不屑
在岳飛被害之前,韓世忠就已經被奪去了兵權。不過,這并沒有削減韓世忠對朝廷陷害岳飛做法的憤怒?;蛟S是同為武將,惺惺相惜,他能夠理解到岳飛的痛苦。韓世忠同樣也是戰(zhàn)功赫赫,為宋朝危難之際抵抗金人的南下,立下了不世之功。如果沒有他的話,金人可能已經從南方腹地南下,進而將宋朝整個吞并。
在岳飛被害之前,韓世忠挺身而出,仗義之言。他當面質問秦檜,岳飛到底何罪之有,對此秦檜的回答竟然是“莫須有”。莫須有的罪名,就是擺明了要除掉岳飛而后快,以至于根本不需要理由。對此韓世忠只能憤恨地說道:“莫須有三個字又怎么能夠讓天下人信服呢?”
后來,秦檜擔心韓世忠會對自己不利,也曾經想要殺掉韓世忠,然而韓世忠曾經奮不顧身救過宋高宗趙構的性命因此,宋高宗并不打算殺掉韓世忠。為此,韓世忠得以保得一生平安。在這以后韓世忠告老還鄉(xiāng),閉門謝客,再也不談論軍事。
小結
英雄的遭遇總是讓人唏噓,一心為國,不惜性命的岳飛,最終也只能落得身死風波亭的下場。岳飛的死,不僅讓南宋一朝的武將寒心,也讓后世的領兵將領,無時無刻不感到戰(zhàn)戰(zhàn)兢兢。對于朝廷來說,控制領兵的武將固然重要,然而卻不應該殺掉真心為國奉獻的人。再堅硬的城墻,都會有被推倒的那一天,而人心,才是一個國家最后的城墻所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7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