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漢文帝劉恒嘛,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講他的故事。
劉恒當(dāng)皇帝的時候,匈奴經(jīng)常會發(fā)兵前來襲擾。看到自己的子民受難,皇帝當(dāng)即急了眼,不僅頻頻調(diào)兵遣將,甚至還生出了御駕親征的念頭。這時候群臣苦諫不住,多虧太后出來主持大局,這才讓皇帝打消了這個念頭。然而皇帝無論派誰出征,都只能和匈奴廝殺一番,最多是把對方攆走,根本無法給對方造成傷筋動骨的影響。
有次在和馮唐交談時,得知對方父親曾有在代國居住(此前皇帝曾分封在那里)的淵源,就不禁大發(fā)感慨,聯(lián)想到了當(dāng)年的巨鹿之戰(zhàn)。讓皇帝沒想到的是,他的這位郎署長,居然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認為即便現(xiàn)在的廉頗、李牧那樣驍勇善戰(zhàn)的武將,也無法在皇帝手下施展作為。
聽了這個話,皇帝當(dāng)然不高興了,當(dāng)即就回到了自己宮里。過了一段時間,皇帝思前想后,覺得對方這是話中有話,于是就把他召來問話,為何要當(dāng)著那么多人的面羞辱皇帝。沒想到馮唐卻表示,過去那些有為的明君,會主動推著戰(zhàn)將的車輪前行。言下之意,就是那些武將有決斷之權(quán)。
為了讓皇帝明白這個道理,他講出了李牧當(dāng)年的事情。當(dāng)時這個將軍鎮(zhèn)守邊疆,邊貿(mào)的收入可以自行裁決,正是他對于軍士的賞罰分明,根本不需要經(jīng)過皇帝的批準,為此才使得趙國變得強大無比。也正是因為此后繼位的趙王把李牧給殺了,這才使得趙國的軍隊失去了戰(zhàn)斗力。
聽過他的話后,皇帝就明白,自己此前處理魏尚犒勞士卒這件事做得不對。看到皇帝聽進了心坎里,馮唐不失時機地表示,下面那些士兵打仗已經(jīng)很累了,根本不懂得太多的軍規(guī),然而陛下的那些官員,卻要抓住戰(zhàn)果呈報中的瑕疵不放,實在是懲戒過重,而獎賞太輕!
要知道魏尚所報的軍功中,俘虜數(shù)量只不過差了幾個而已,卻被投進了大獄。試想一下,即便有廉頗那樣的將軍,皇帝能夠任用得起來嗎?聽了他的話,文帝不怒反喜,當(dāng)即就把魏尚官職原職。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馮唐受到皇帝重用,成為了車騎都尉。
從此以后文帝除了派將軍出征以外,對于軍務(wù)從不干涉,還主動帶著物資前去勞軍。沒想到皇帝到了軍營之外,卻被將士們給攔住了。無奈之下,皇帝只好找到了周亞夫,得到軍令之后才順利進入軍營。盡管下面的臣子表示不滿,但皇帝卻表示,這才是將軍應(yīng)有的作為。掌握了用將之道的文帝,很快就收到了戰(zhàn)場上的捷報。
名人王勃曾在他的名作《滕王閣序》中留下過這樣一句名言: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顧名思義,這個八個字就是說馮唐此人容易老,李廣該男難封侯。其實,關(guān)于飛將軍李廣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是有所耳聞的,甚至曾或多或少地也感慨過其時運不齊。但對于馮唐,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再對于“馮唐易老”的原因,則更不知道那是什么鬼了……
1.
事情得從頭說起。
早在漢文帝時期,馮唐同志就以孝聞名,入仕為官,任中郎署長,統(tǒng)領(lǐng)皇帝侍衛(wèi)。官職不高不低,年紀卻已不小。
某一天,文帝乘輦出行,經(jīng)過中郞署時,有意讓車駕停了下來,并與馮唐攀談起來,先是家長里短,后又論及天下大事。閑談中,文帝說起了趙國曾經(jīng)的一個名將李齊,并大加贊賞,恨其不能為己所用。
照常理而言,領(lǐng)導(dǎo)說什么,下屬自然就該應(yīng)承什么,甚至還應(yīng)趕緊搜腸刮肚,找更多的論據(jù)以加強領(lǐng)導(dǎo)的論點。
但,馮唐不同。他這個人比較直,也不太在懂什么與領(lǐng)導(dǎo)對話的藝術(shù)。因此當(dāng)文帝還在那細細回味的時候,他竟突然來了一句:“李齊何值一提?趙將廉頗、李牧那才是將才”!
這話一說,文帝立即有點小尷尬,心思你特么是在懷疑我的品味……但文帝沒有表現(xiàn)出來,而是反問了一句:“何以見得”?
馮唐當(dāng)即說道:“臣之祖父在趙國時,為官率將,與李牧相善,臣之父親在任代國丞相時,與李齊也很熟,故對其斤兩,十分了然”。
斯時的文帝,正處在匈奴犯境的困擾當(dāng)中,因此對舊時名將,都頗為傾慕,而及待馮唐說到李牧遠比李齊強時,思賢之心更渴,于是一激動、一拍大腿就說到:“朕恨不能得到廉頗、李牧這樣的大將,不然何患匈奴”!
可沒想到,馮唐竟又吐出一顆炸彈:“即便陛下能得到這樣的大將,也不見得能用的了”。這顆炸彈,當(dāng)即將文帝炸得滿臉烏黑,他勃然大怒、拂袖而去,那一刻,他真想親手宰了馮唐。
2.
但文帝畢竟還是脾氣好。在他回宮的一小段路上,將怒氣也散去了一大半,心情漸趨平復(fù)。因為他一直以“好皇帝”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好皇帝是得聽得進去不和諧、甚至極不和諧的聲音的。
當(dāng)坐了一會兒后,文帝又命人將馮唐召來,心思繼續(xù)跟其過過招,也了解了解自己為何這么不堪的原因。馮唐趨入后,俯首跪下,也不說話。文帝坐在上首,隔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馮唐啊、馮唐,朕恨不得殺了你”!
馮唐繼續(xù)不說話。文帝這時緩和了一下語氣又說道:“朕是不濟,但畢竟大庭廣眾,你就不能給朕留點面子嗎”?
馮唐這時才抬起頭說道:“臣粗魯,不懂得避諱”……
“粗魯不粗魯先擱在一邊,朕倒是想聽聽為什么你覺得朕用不了廉頗、李牧”?
馮唐清了清嗓子說道:“上古時期的帝王的用將之道是:國門以內(nèi),聽制于寡人,國門以外,由卿定奪。且意誠詞卑”?!俺贾苏f,并非信口胡言,據(jù)臣祖父所講,李牧為趙將時,邊塞稅收均由李牧全權(quán)處置,犒賞將士,朝廷不從中干預(yù),也因此李牧能北逐單于、東破林胡,西抑強秦而南支韓魏……但當(dāng)趙王遷上任后,情況就已大變,致使一代名將死于饞言之下”!
馮唐見文帝聽的入神,于是借機繼續(xù)說道:“再說當(dāng)下,臣聽聞云中太守魏尚也頗有李牧風(fēng)范,盡將租稅饗士卒,并出私錢,五日殺一牛,以犒賞軍民。也正因此,將士用命、上下一心,匈奴不敢犯境。如此大功,未見陛下嘉賞,但卻只因上報的數(shù)據(jù)與實際差了六顆人頭,陛下就下其入獄。對此,臣實在不解,故也才有了方才一說。臣知道自己愚鈍,不懂避諱,時下所說,更犯大忌,自知死罪,請陛下處置”……
3.
一番并不中聽的言語,此時沒有再激怒文帝,反讓其大喜,因為文帝知道,馮唐是推心置腹,一片赤誠。當(dāng)場,文帝持節(jié)令去赦免魏尚,官復(fù)原職,并擢升馮唐為車騎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國的車兵。
漢文帝后的七年,漢景帝立,又任馮唐為楚國丞相,但不知何因,未久便免去。待武帝即位,大舉求賢,此時又有人推舉馮唐,可此時的馮唐,年已九十有余,是故武帝也沒在任用。
說“馮唐易老”,是因為馮唐真正見用之時,年過花甲、幾近古稀,所以王勃慨嘆天不假年,才未早現(xiàn)。
當(dāng)然,也有人對馮唐這一生命軌跡的評價是:“該”。而“該”的背后即是說其“作”,大架子、臭脾氣,不懂得變通……
(原文)馮唐者,其大父趙人 。父徙代。漢興徙安陵。唐以孝著,為中郎署長,事文帝。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家安在?”唐具以實對。文帝曰:“吾居代時,吾尚食監(jiān)高祛數(shù)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戰(zhàn)于鉅鹿下。今吾每飯,意未嘗不在鉅鹿也。父知之乎?”唐對曰:“尚不如廉頗、李牧之為將也?!鄙显唬骸昂我??”唐曰:“臣大父在趙時,為官率將,善李牧 。臣父故為代相,善趙將李齊,知其為人也?!鄙霞嚷劻H、李牧為人,良說 ,而搏髀曰 :“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xí)r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 !”唐曰:“主臣! 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鄙吓?,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讓曰:“公奈何眾辱我 ,獨無間處乎?”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br>當(dāng)是之時,匈奴新大入朝那,殺北地都尉昂。上以胡寇為意,乃卒復(fù)問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頗、李牧也?”唐對曰:“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①以內(nèi)者 ,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姽糍p皆決于外,歸而奏之。此非虛言也。臣大父言,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于外,不從中擾也。委任而責(zé)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能,遣選車千三百乘,彀騎萬三千,百金之士十萬,是以北逐單于,破東胡,滅澹林,西抑強秦,南支韓、魏。當(dāng)是之時,趙幾霸 。其后會趙王遷立,其母倡也。王遷立,乃用郭開讒,卒誅李牧,令顏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今臣竊聞魏尚為云中守,其軍市租盡以饗士卒,出私養(yǎng)錢,五日一椎牛,饗賓客軍吏舍人,是以匈奴遠避,不近云中之塞。虜曾一入,尚率車騎擊之,所殺甚眾。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終日力戰(zhàn),斬首捕虜,上功莫府,一言不相應(yīng),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虜差六級,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罰作之。由此言之,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臣誠愚,觸忌諱,死罪死罪!”文帝說,是日令馮唐持節(jié)赦魏尚,復(fù)以為云中守,而拜唐為車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 。
七年,景帝立,以唐為楚相,免。武帝立,求賢良,舉馮唐 。唐時年九十余,不能復(fù)為官,乃以唐子馮遂為郎。遂字王孫,亦奇士,與余善。
(譯文) 馮唐的祖父是趙人,他的父親遷到代。漢朝建主后,又遷到安陵。馮唐以至孝著名,為中郎署長,侍奉文帝。文帝的座駕經(jīng)過,問他說:“老人家,您是如何成為郎的?您的家在哪里?”唐皆據(jù)實回答。文帝說:“我在代的時候,我的尚食監(jiān)高祛屢次向我提及趙將李齊的賢能,以及他在巨鹿作戰(zhàn)時的事跡?,F(xiàn)在我每次吃飯的時候,腦海里都會浮現(xiàn)李齊在巨鹿作戰(zhàn)時的雄風(fēng)呀!您老人家知道他嗎?”馮唐回答說“他還比不上廉頗與李牧的將才呢?!被实壅f:“什么緣故呢?” 馮唐說“家祖父在趙的時候,做官而統(tǒng)御將士,跟李牧交情很好。而家父以前做過代相,與趙將李齊相熟,所以臣了解他們的為人。”文帝聽說了廉頗、李牧的事跡以后,高興得拍著大腿說:“唉!我為何得不到像廉頗、李牧那樣的人才來做我的將軍?如果得到了,我又何必擔(dān)憂匈奴為患呢!”馮唐說,“臣誠惶誠恐,昧死以陳,眼下縱使得到像廉頗、李牧那樣的將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氣,站起來返入禁中,過了好一會兒,才召見馮唐,責(zé)備他說:“您為何當(dāng)眾羞辱我呢?不能私下告訴我嗎?”馮唐謝罪說:“臣是個鄉(xiāng)鄙之人,不懂得避忌。”
那個時候,正當(dāng)匈奴剛剛大舉入侵朝那縣,殺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孫昂,文帝正以匈奴入寇為憂,于是再問馮唐說:“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頗、李牧那樣的人才呢?” 馮唐回答說:“臣聽說古代君王派遣將軍的時候,跪下來推著車,說‘朝廷內(nèi)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庭外的事則更由將軍截斷。一切論功行賞及爵封之事,都由將軍在外決定,回來再報告一聲就是了?!@并非是無稽之談。我的祖父說,李牧為趙將,屯駐在邊境,軍市的租稅都自行用來犒饗士卒,賞賜在外決定,不必受朝廷的牽制。君主既然一切委托他,而但求他成功,因此李可以竭盡他的智能。派遣精選的兵車一千三百輛,能射的騎兵一萬三千輛,價值百金之良士十萬人,所以他能夠在北方驅(qū)逐單于,大破東胡,殲滅獵林,在西方抑制強秦,在南方抵抗韓、魏,那個時候,趙國幾乎稱霸。后來,剛好趙王遷即位——他的母親是個倡家女。他即位后,竟然聽信郭開的讒言,終于殺了李牧,而派顏聚代替他.因此軍隊被擊敗,士兵潰散奔逃,被秦兵所虜殺.現(xiàn)在我聽說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軍市的租稅全用來稿饗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錢財,每幾天就宰一次牛,以饗賓客、軍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遠遠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關(guān)塞。有一次,匈奴曾經(jīng)入侵,魏尚率領(lǐng)車騎出擊,殺敵甚多。這些士卒都是一般下人家的子弟,由田野間出來從軍,他們哪里了解尺借和伍符之事呢?終日只拼命作戰(zhàn),斬敵首,虜敵人,到幕府記錄戰(zhàn)功??墒巧杂胁缓?文吏就以法律來制裁他.該賞的不賞,但犯了法,文吏卻絕對按律處分。我認為陛下的法令太嚴明,賞賜太輕,刑罰太重。而云中郡守魏尚犯了記錄斬敵首的戰(zhàn)功差了六級之罪,陛下把他交給執(zhí)法之吏治罪,削除他的官爵,并判他徒刑。由此說來,陛下縱然得到像廉頗、李牧那樣的將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實在很愚昧,觸犯了禁忌,該得死罪,該得死罪!”文帝很高興,當(dāng)天就令馮后拿著符節(jié)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為云中都守。又任命馮唐為車騎都尉,統(tǒng)領(lǐng)中尉和郡國的車戰(zhàn)之士。
過了十年,景帝即位,任命馮唐為楚相,后又免官,武帝即位,訪求賢良之士,鄉(xiāng)里推舉馮唐。當(dāng)時馮唐巳九十多歲,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兒子馮遂為郎.遂字王孫,也是一個不凡的人,跟我很要好.
漢文帝劉恒是漢朝的第五位皇帝,漢高祖劉邦與薄姬的所生,下面是我為你搜集漢文帝劉恒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漢文帝劉恒簡介
劉恒是西漢的第五代帝王,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在劉邦在位時封為代王,一直在晉陽居住。為人寬容低調(diào),在即位之前一直不爭奪名利與權(quán)勢,只是安穩(wěn)的管理藩地。劉恒擁有管理才能,而且體恤民情,他所統(tǒng)治的地域風(fēng)調(diào)雨順,百姓安居樂業(yè),一派生機勃勃之象。
公元前180年,朝廷中呂氏勢力被陳平和周勃誅滅,一國不可無主,朝廷舊臣便擁寬厚仁智的劉恒為帝,一開始劉恒并沒有很開心而是小心翼翼處理這從天而降的皇位。一邊進朝廷一邊安插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
同年劉恒安心登位,立馬調(diào)整方針穩(wěn)定自己的地位,先是嘉獎?chuàng)砹⑺墓Τ迹唾p賜加封先帝的舊臣,拉攏人脈,穩(wěn)固地位;其次是打擊重臣,尤其是周勃,在劉恒即位后為有丞相,位高權(quán)重加上是擁立帝王的功臣便更加驕橫,劉恒對此處理是愈加以禮,甚至給予目送他離開的禮遇,后周勃得到他人提醒便主動請辭。
除了對朝廷大臣的處理,劉恒還對國家體制進行調(diào)整,以此達到加強國家的運轉(zhuǎn)能力。在劉恒進宮的第一天他就加強對 軍事 大權(quán)的控制能力,還派人誅殺了后帝和弟弟。
但是隨諸侯勢力的擴張,使得皇室內(nèi)部矛盾大起,劉恒前后平定多起謀亂,歲時平定但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于是采取賈誼的建議,瓜分諸侯勢力,達到中央集權(quán)的目的,算是緩和了其中矛盾。
在位期間,寬厚待民,減輕賦稅,發(fā)展農(nóng)業(yè),減輕刑役。
劉恒在位多少年
漢文帝劉恒在繼位之前是為代王,后劉邦逝世,朝政由呂后等人控制,但是后來呂后逝世,陳平和周勃等人平定和除去了呂氏勢力。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選擇統(tǒng)治漢朝的帝王之位該落入誰手。
劉邦也是可憐,他的兒子們在呂后的迫害下,活下來的沒幾個。劉邦死后,繼位的便是呂后的兒子劉盈,但是劉盈壽命短暫,在位七年便逝世了,之后的兩個帝王在位均是由呂后掌控著朝政,呂后的勢力也變得越來越大。這期間,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呂后就得除去劉邦其他的兒子,于是便開始大開殺戒。呂后毫不留情的前前后后殺了劉邦的四個兒子,也就是擁有王位繼承權(quán)的皇子。而劉邦的大兒子劉肥得以保存性命是因為他將城池獻出,得到呂后的開心方平安歸回自己的封國,最后不像其他兄弟是被殺害,而是善終而亡。
于是在呂后的屠殺下,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了劉長和劉恒,好在劉恒從小為代王在代國之地遠離朝政,且劉恒為人低調(diào),性格溫和,并不引人注意,因此幫助他躲過了呂后的殘害。在呂后勢力被誅滅后,大臣們便開始商議皇位人選,因為認為當(dāng)時帝王劉弘為呂后擁立可能不是劉邦血脈,加上劉恒為人寬厚謹慎,便擁立他為新一代漢朝帝王。劉恒便在公元前180年,在大臣的擁戴下登上了皇位,他這皇位一坐便是二十三年。在位的二十三年期間,鼓勵農(nóng)業(yè)發(fā)展,勵精圖治,減輕百姓徭役和減少負擔(dān),可謂是國泰民安。
劉恒活了多少歲
劉恒被封為代王的時候,和他一直一樣不受劉邦寵愛的母親薄姬一起到遠離朝廷的邊疆之地生活,所幸劉恒有賢良淑德母親和有大義且明智的舅舅在一旁從小教導(dǎo),他便從小養(yǎng)成了節(jié)儉的品性和寬厚仁德的性情,不僅如此還很謀略,為人謹慎乖巧,受到大家喜愛,只是形勢所迫一直很低調(diào)。
在公元前180年,劉恒被請入宮中擁立為帝王的時候,劉恒還是帶著滿臉質(zhì)疑接受的這個突如其來的大禮。雖然一開始認為這是個陷阱,還召集許多大臣商討此事,但是沒有得出結(jié)論,最后還是利用占卜來 決定 結(jié)論,占卜的結(jié)果是一個大吉之象,于是劉恒便帶著親信前往長安。
雖然這樣劉恒還是沒有放輕戒備,一路上小心翼翼,直至登上皇位,開始他的一番治理。
在 歷史 上劉恒與他的兒子劉啟一同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所以可以看出劉恒的所作的貢獻之大??赡芤婚_始為了鞏固權(quán)勢不太容易,但是劉恒在位期間改革的策略不僅使朝堂的奢靡之風(fēng)減輕還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劉恒生性節(jié)儉,不僅生活上不浪費還一直穿著樸素,由此可見劉恒十分體諒百姓艱苦的生活,不僅減輕徭役和征稅,還頒布了?賜老法?來照顧孤寡老人。正是這樣從小到大的事情,劉恒都親自處理,還十分的謹慎。最后還因為匈奴問題勞心勞力導(dǎo)致劉恒落下病疾,一直反反復(fù)復(fù),最后英年早逝,在他四十六歲的時候病逝,一代英明的帝王就這樣消逝。
猜你喜歡:
1. 漢文帝劉恒歷史資料
2. 歷史典故親嘗湯藥的故事
3. 關(guān)于竇漪房的趣味歷史
4. 漢朝皇帝之漢文帝劉恒
5. 劉邦之子劉長的歷史
6. 漢代皇帝皇后歷史
經(jīng)常有人說漢文帝劉恒是劉邦眾多兒子中最不受待見的,所以小小年紀就被封為代王派遣到邊遠地區(qū),但是既然劉邦不喜歡他,為什么又要把皇位傳給他呢?
先說劉邦為什么不待見劉恒,主要緣由是劉邦對薄姬就不喜歡,她的容貌一般,本是魏豹的老婆,后來被召入宮中,出于男人的占有欲,只寵幸過一次,但就那一次有了劉恒,之后對薄姬就不聞不問了。而劉恒的表現(xiàn)也并不出色,沒有受到過劉邦的肯定或者贊揚,再加上早早就被派往封地,跟劉邦更是生疏。但是雖然劉邦不待見他,但是他封地的老百姓卻非常敬重他,所以受到了人們的愛戴。
正是因為劉恒和薄姬的這種不爭不搶的性格才成了他們最后勝利的殺手锏,在劉邦死后,呂后掌握了大權(quán),眾位大臣在平定叛亂后,自然也要考慮皇帝的人選,而劉恒母子這種性格正好成就了他們,因為大臣們也不想再推一個呂后上臺,同樣的也不想再推舉一個劉邦那樣的皇帝上臺。
劉邦是誅殺功臣的罪魁禍首,呂后是造成漢初專權(quán)的導(dǎo)火線,所以對于選擇新的君主的時候他們就會考慮到這個問題,碰巧薄姬和劉恒符合他們的要求和條件,也就順理成章的立為下一任帝王,這也是劉恒在不受待見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登上皇位的,這樣看來劉恒應(yīng)該算是最大的贏家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8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