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在很多的傳統(tǒng)武術(shù)中,尤其是探討刀劍述的時候,講解者說用刀劍去克制不同的兵器,把刀劍的技法說的玄之又玄,讓人覺得拿一把刀或劍就可以無與匹敵。刀對長槍或是劍對長槍,或是刀對其他的長棍等長兵器。猛一聽似乎講得還是非常的有道路的,但真正的靜下心來才會讓人覺得,好像哪里有問題。
短兵器真的能夠降長兵器么?我練習(xí)的兵器還是比較多的,如雙節(jié)棍、刀、劍、槍、苗刀等不同的兵器都有練習(xí)。近些年也有參加過不同兵器的對練,對于實戰(zhàn)也有一些了解,那么就從近幾年的對戰(zhàn)經(jīng)驗中,談一談短降長之說吧。
曾經(jīng)一個練習(xí)雙節(jié)棍的朋友,經(jīng)常說雙節(jié)棍的速度能快過槍,可以對不同的兵器發(fā)起進攻,并能夠占據(jù)優(yōu)勢?;蛟S是電影看多了吧,雙節(jié)棍在實戰(zhàn)中對付一些短兵器還是可以的,要是起到萬能的做用,一個兵器搞定一切,似乎有點太玄了。
不過當兩人對戰(zhàn)是,到了必不得已時,有兵器總比空手的希望大,比如你手里有一根短棍,對方手持長刀,你被逼進死胡同時,不得不拼命的時候,或許,你手里的這根短棍能夠在關(guān)鍵時候,再加上你的勇氣與智慧能夠換來一條生路,但這種危險性也是非常之巨大的。
對于短降長,我們看一下古人對于短降長的說法吧!
“世人輕言以短降長,余不敢言,又不敢不言。不敢言,為其無萬全必勝之道;不敢不言,為其有不得已而用之之時。
夫我槍九尺七寸,彼槍二丈四尺,若彼單殺手來,我可一革竟入。若彼半虛半實而來,我欲拿攔,則煩動自搖,欲竟進,則彼槍正活,豈有萬全必勝之道?正如兩陣相遇,事不如己,則亦有降長之法焉。此無他,拼命得活而已。
蓋長之所以制短者,用其虛也。然遠則可以用虛,近則不得不實。我直進迫近彼槍,使彼不得不實發(fā),實發(fā)則不過單殺手,我可以一革竟入矣。迫近彼槍,乃田州土司瓦氏女將雙刀降槍之法,而余移之于槍者也。雖然此時彼實進,則我幸矣!若彼能虛退,何有萬全?但兩陣相對,必?zé)o虛退之槍耳!“
這是吳殳在《手臂錄》中所講的短降長說,手劈錄是講槍術(shù)的,這里所說的就是用短槍制服長槍的一些論述。吳老說世俗之人隨意言說用短兵器去制服長的兵器,我不敢說,又不敢不說,不敢說,是因為沒有萬全必勝的把,不敢不說,是由于確有不得已而用短制長的時候。當你手中所持有的短槍(3.23米),對方掛長槍時(6米以上)槍向你單手殺來手,我方可以一革開就整個扎入,如果敵方半詭半真的指導(dǎo)書 來,我想拿,攔敵槍,卻因敵槍晃動擾亂我心,使自己的槍也隨之亂搖。想整槍扎進,而敵槍正處靈變之態(tài),哪有萬全必勝的把握?這沒別的招,只有拼命方能不死罷了。
長槍所以能壓制短槍,是應(yīng)用長槍的詭詐。但是距離遠可以使用詭詐,距離近卻不得不實扎實革。我直接進步,以身體逼近敵方槍尖,使敵不得不真扎,真扎不過乎單殺手,我方可以一革開桿就整槍扎入了。逼近敵槍,是田州土司瓦氏女將用雙刀降制長槍的辦法,而我將其移至槍法中來。即便這時候敵槍真地扎進來,那么我還要靠運氣啊!如果敵方能夠詭詐退卻,我還能有萬全之身的可能嗎?但是,兩軍戰(zhàn)陣相對峙,肯定是沒有詐退的槍了!
短兵降長兵器,是需要把握好時機才能在險中取勝,比如利用一些預(yù)兆或是身體上的漏洞,讓敵冒進,逼其犯錯,當長兵器出現(xiàn)漏洞時我方便可把握好時機再直接撲上去。但這種情況也是九死一生。
在《無隱錄》中,80歲高齡的吳殳對于短降長之說,又再次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長之制短在器,其故易知,短之降長在人,其故難知。茍不能洞然明白,則臨事心惶惑矣!蓋槍長則腰軟而頭重,凡峨嵋靈變之手法,皆不能用,虛勢雖雄,實事殊不足畏。執(zhí)短槍者,茍能識破,決然竟入,身近槍尖,便同赤手,會家惟跳出耳?!?/p>
用長槍可以破短槍,這是因為長槍比短槍長,其中道理很易明白。用短槍降制長槍,關(guān)鍵在于人的使用,其中的道理很多人并不明白,如果不能豁然明白這個道理,那么真到短碰到長的時候心中就會慌亂。
然而,槍長就會腰軟,而且會覺得槍頭很重,凡是峨眉派靈變的手法技巧,都不能使用出來,雖然槍圈的虛長之勢非常壯大,其實對于峨嵋來講根本不足以害怕。用短槍的人,如果能識破長槍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狠心拼命向前上步,以致自身接近長槍的槍尖,此時長槍就如同赤手一般(短槍可以纏竿而入,殺敵前手),對于竿子行家來講,只有向后跳退。
看這種對練,兩人功力相當時,你拿刀盾來進攻一個持長槍的如果長槍手功夫到位,持刀盾優(yōu)勢何在?你沖起來不要拿地對我發(fā)出進攻,持長槍者只用連續(xù)扎槍、攔截就可以了,只要保持距離,只要掛刀盾者一犯錯,可能就會被殺。
在這里講的槍法的短降長,一方面講述的是技術(shù),用槍術(shù)來舉例說明短降長時應(yīng)采取的應(yīng)對措施。我倒覺得,說是短降長,不如說是對于對戰(zhàn)雙方的了解,我們的要了解我們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對于所處的環(huán)境中,我們對于自己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相應(yīng)的預(yù)見,比如當你空手時可能遇到的問題,當你練劍時,你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對戰(zhàn)問題,當遇到這些問題時,首先要對自己的兵器特點有所了解,并對自己的技術(shù)、長處都有所了解,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時要認真的分析對方的情況。
兵法所講:“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習(xí)武之人,在習(xí)武時應(yīng)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當你不知彼時一定要知己,這樣你還是有50%的勝算,如果你既不知已又不知彼,那么等待你的只有滅亡。就如同當下的一些打假風(fēng)波中的一些武林人士,明顯就是如同“短降長”一樣,對自己的兵器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于自身的實力,沒有全面的認知,最終使自己每戰(zhàn)必殆。
兩人功夫相當時,兵器長的一二種就是優(yōu) 勢
沒有任何一種兵器可以解決一切,而當對方用長兵器時,如果想得到勝利,就要采取必要的手法來解決這種問題,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會有十八般兵器,而戚繼光的軍隊中,有刀牌手、長刀手,長槍手、狼筅手等不同的兵種了。不同的兵器就要用相應(yīng)的克制之法,短降長實屬無奈之舉。當你面對時,要充分地發(fā)揮頭腦的活性,兵法、偷襲甚至各種陰招用于保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9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柴進為什么會失去官職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