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司馬丕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人,總希望自己長生不老,或者活得更長久一些,販夫走卒如此,王侯將相如此,皇帝更甚。歷史上,因為幻想長生不老服食長生丹藥而死的皇帝不在少數(shù),其中不乏像唐太宗李世民、清世宗胤禛這樣的明君;如果要追溯皇帝服食長生藥致死之先河,當(dāng)推東晉哀帝司馬丕。從史料記載看,司馬丕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服丹藥以求長生的皇帝,結(jié)果非但未能長生,反而為藥所害,他只活了二十五歲。
司馬丕(341年—365年),晉成帝司馬衍之長子,晉穆帝司馬聃之堂兄,初封瑯邪王。升平五年(361年)五月,晉穆帝病死,無子嗣,皇太后褚蒜子主張立司馬丕為帝,司馬丕因此成為東晉第六任皇帝。司馬丕登基時已二十一歲,屬成年人,加之他又是以“中興正統(tǒng),明德懋親”(《晉書》)的身份入繼大統(tǒng)的,理應(yīng)當(dāng)國,但帝國實權(quán)卻被大將桓溫所操控,司馬丕身為皇帝,形同傀儡。
權(quán)臣掣肘,皇權(quán)旁落,政治失意,意志消沉,原本就“雅好黃老”(《晉書》)的司馬丕漸漸迷上了佛法和道教學(xué)說。在佛學(xué)方面,“哀帝好重佛法,頻遣兩使殷勤征請,潛以詔旨之重,暫游宮闕,即于御筵開講《大品》,上及朝士,并游善焉”(《高僧傳》);在道教方面,司馬丕則聽信方士之言,服用丹藥,希望能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就像吸食鴉片一樣,司馬丕漸漸上了癮,對丹藥有了依賴。
司馬丕之所以迷戀和服食丹藥,除個人原因外,應(yīng)該也受其家族人員早逝的影響。司馬丕的祖父晉明帝活了二十八歲,父親晉成帝活了二十二歲,叔叔晉康帝活了二十三歲,堂兄晉穆帝活了十九歲,均屬英年早逝,給司馬丕心理上造成很大陰影。司馬丕是個傀儡,政治上難有大的作為,便希望能活得時間長一點。再者,司馬丕比權(quán)臣桓溫小二十九歲,只要能熬得過桓溫,不愁將來無出頭之日。
東晉是金丹煉制的瘋狂時期,金丹道教始祖葛洪就生活在此時。所謂丹藥,不過是由石鐘乳、白石英、石硫磺等礦物質(zhì)外加雄黃、雌黃等煉制而成,有很大的毒性,一旦吃過量,很容易中毒而喪命。受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金丹》中“其轉(zhuǎn)數(shù)少,其藥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遲也。其轉(zhuǎn)數(shù)多,藥力盛,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等言論的鼓惑,司馬丕根本不聽近臣的肺腑勸諫,一意孤行。
為了長生不老,司馬丕仍堅持服用丹藥,甚至一度“斷谷,餌藥以求長生”(《資治通鑒》),不吃飯,只服用丹藥,在幻覺中期待升仙。興寧二年(364年)三月,司馬丕一次性服食了過量丹藥,身體出現(xiàn)中毒反應(yīng),“服食過多,遂中毒”(《晉書》)。由于藥物毒性發(fā)作,司馬丕身體機能嚴(yán)重受損,不能臨殿聽政,褚太后只好出面臨朝攝政,“帝以藥發(fā),不能親萬機,褚太后復(fù)臨朝攝政”(《資治通鑒》)。
為帝這幾年,司馬丕雖是個傀儡,手無實權(quán),但畢竟是王朝最高首腦的象征,尚能像模像樣地坐在龍椅上接受朝拜;如今病倒,連這點可憐的資格也被剝奪了。服食丹藥中毒,身體每況愈下,不過司馬丕并未因此而警醒自愛,懸崖勒馬,相反,他依然我行我素,甚至鼓動皇后和他一起服用丹藥,結(jié)果興寧三年(365年)正月,皇后王氏崩。一個月后,司馬丕也撒手人寰,走完了短暫人生之路。
司馬丕死后,沒有留下子嗣,褚太后下詔另立司馬丕同母之弟司馬奕承大統(tǒng)。其實,司馬丕原本是有皇子的,“興寧元年……九月……癸亥,以皇子生,大赦”(《晉書》),可惜這個皇子沒能活下來,應(yīng)該是為司馬丕累年服藥所致。司馬丕死后,葬安平陵,無廟號,謚號哀帝。司馬丕,字千齡,意味千年、千歲,足見其祈壽之心,可惜他竟異想天開,吞食丹藥,自戕身體,短命而亡。(劉秉光)
中國歷史上死于服丹藥中毒的皇帝有很多,他們本想希望通過服丹藥而長生不老,結(jié)果反而因中毒而早死。如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東晉哀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_、南唐烈祖李升、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熾、明世宗嘉靖帝朱厚_、明穆宗隆慶帝朱載_、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明熹宗天啟帝朱由校、清世宗雍正帝愛新覺羅胤_等。尤其唐朝,從建立到滅亡的290年間,一共有21位皇帝,其中至少有5位是因為服用丹藥中毒而喪命的,他們是太宗、憲宗、穆宗、武宗和宣宗。
唐太宗與秦始皇、漢武帝一樣,都是中國皇帝中出類拔萃的人物。歌頌他英明偉大的著作,大概幾火車也拉不完。但他到了晚年,在身患重病之下,也犯了與秦始皇、漢武帝一樣的低級錯誤,即相信人可以長生不老。但與秦始皇、漢武帝不同的是,他并非去求神仙,而是讓一個印度方士為自己煉制長生藥,然后服用之。
那是貞觀二十二年,右衛(wèi)率長史王玄策討伐天竺國獲勝,擄得一個名叫那羅邇娑婆寐的方士,此人自稱有長生之術(shù)。王玄策大喜,認(rèn)為這下討好皇帝的機會來了,皇帝對天竺國的珍奇寶玩可能不感興趣,但他不會不想長生不老。
王玄策回到京城長安,即向太宗獻上方士。那羅邇娑波寐說自己已200多歲,一番天花亂墜的胡扯,令太宗深信不移,對他敬若天神;當(dāng)即把他安排在金飚門客館下榻,讓他煉制丹藥,并命兵部尚書崔敦禮監(jiān)主此事。隨后又按羅邇娑波寐所開出的藥單,派使者到全國各地采集怪藥異石;國內(nèi)采不到的藥材,又派使者到婆羅門等國求取。
據(jù)新唐書天竺國列傳記載,這個印度方士煉丹用的畔茶法水出于石臼之中,有石象人守護,水有7種顏色,或熱或冷,能銷熔草木金鐵,人手探入水中,皮肉即腐爛,只能以骷髏去舀。煉丹用的藥材之一,是一種奇怪的樹葉,其樹名叫咀賴羅,其葉如梨,生在深山的崖洞中,有巨虺把守洞穴,人不可進入。要取此葉,需以方頭的箭矢射擊樹枝,樹葉落下來被群鳥銜去,需再射,方可得之。其它煉丹的材料取之亦同樣艱難奇詭。又有史籍記載,羅邇娑波寐煉這種丹藥,主要用了水銀、硫磺、砒霜等物。
數(shù)月之后,長生藥煉成。太宗1年前患風(fēng)疾癥,大概只是神經(jīng)性頭痛之類;吃了此藥后,病情不但未見好轉(zhuǎn),反而加重。太宗又遵羅邇娑波寐之囑,加大服用劑量,結(jié)果便嚴(yán)重中毒,于次年五月暴亡,年僅51歲,算是英年早逝了,要不還可以干出多少豐功偉績來。
唐太宗因服長生藥而死,卻并未引起其兒孫警醒,繼他之后,仍有不少皇帝企圖靠服丹藥以求長生。
唐憲宗號稱唐朝中興之主,比起那些昏君庸主來還是有一番作為的。但他后來自以為功績已著,天下太平,便漸漸驕侈起來,不但大興土木,建造宮室樓宇;而且篤信佛教,欲求長生,曾下詔遍求天下方士,搜尋偏方,使其實現(xiàn)長生不老的宏愿。
詔書一下,朝臣中便有人積極響應(yīng),江湖騙子接踵而來。宰相皇甫鐵和金吾將軍李道古等人,先后向憲宗推薦方士柳泌與和尚大通,說這兩人會制不死藥。柳泌自稱已400歲,并胡說天臺山是神仙聚集之地,多靈草,臣雖知之,力不能致,如能做那里的長官,或許可以得之。大通和尚也自吹神通廣大,說自己已150歲。又有方士田元佐,自稱有化瓦礫為黃金的秘方。憲宗不愛黃金,只對長生不老感興趣,便授柳泌為臺州刺史,并賜服金紫。諫官上奏說:先帝也有寵方士者,但未使其做地方官。憲宗作色道:煩一州之力而能為人主致長生,又有何吝惜封他官職。于是群臣均不敢再諫。
柳泌一到臺州,即驅(qū)使當(dāng)?shù)毓倜竦缴钌讲伤?稍有怠慢即遭鞭笞,折騰了1年多卻一無所獲。柳泌恐騙不過皇帝,即舉家逃往深山,被浙東觀察使抓獲,解往京師。憲宗一直心存幻想,不但未治他的罪,而且封他為翰林院待詔,讓他居興唐觀精心煉制長生藥。柳泌胡亂搗鼓了一通,聲稱藥已煉成。憲宗大喜,立即服用;但不久便煩躁口渴,身體異常。起居舍人裴_上疏切諫,說方士都是為利而來,他們煉制的金石之藥只可療疾,不可常食,更不可能使人長生;并提出,煉出的藥,要讓煉藥的方士和推薦他們的人先服1年,以考其真?zhèn)?。裴_這番話全是為皇帝著想,不料憲宗竟大發(fā)雷霆,將他貶為江陵令。
憲宗服用柳泌的長生藥后,因中毒而數(shù)月不能上朝;性情日益暴躁,身邊宦官往往無端獲罪被殺,鬧得人人自危。元和十五年正月,內(nèi)常侍陳弘志與觀軍容使王守澄合謀,將年僅43歲的憲宗殺死于中和殿里,對外卻宣稱皇帝是因藥性發(fā)作而暴死。即使不被害死,他也活不了多久。
憲宗被宦官宰掉之后,其第三子李恒即位,是為唐穆宗。穆宗荒淫奢侈,終日沉湎酒色,又好游獵,宴樂、賞賜無度,對朝政漠不關(guān)心。他即位之后,雖然處死了方士柳泌等人,但后來自己又受方士誘惑,欲求長生,服起丹藥來。處士張皋上疏規(guī)勸,說先帝信方士的妄言,服藥致疾,陛下不是不知,豈能蹈其覆轍?穆宗嘴上稱贊張皋說得好,但仍照服不誤,致使身體更加虛弱。長慶二年十一月,穆宗與宦官擊球,一個宦官不慎從馬上摔下,穆宗也因此受驚得病,臥床不起。但他仍把丹藥當(dāng)作救命稻草,大吃特吃,勉強支持了1年多,終于因服丹藥過度,一命嗚呼,年僅30歲。
唐武宗,是唐穆宗第五子。會昌五年,他曾下詔陳佛教之弊,令毀全國寺院,僧尼還俗者達(dá)26萬余人,史稱會昌滅佛。但這個不信佛的皇帝,卻篤信道教。早在下詔滅佛的前兩年,他就下令在宮禁中修建望仙樓,幻想在樓上與神仙相會。他在詔令滅佛的同時,又召道士趙歸真等81人來朝,讓他們講解道術(shù),并在宮中建金錄道場,親臨九天壇接受法錄。后又封衡山道士劉玄清為銀青光祿大夫、崇文館學(xué)士,賜號廣成先生,與趙歸真同住宮內(nèi),撰修法錄。宰相李德裕勸他勿被方士所惑,他卻說我對歸真很了解,他過去沒什么大過。我召見他,不過是和他談養(yǎng)生術(shù)而已。他相信趙歸真等道士服丹藥可以長生不老的鬼話,令他們加緊煉制仙丹。又命在南郊建望仙臺,令神策軍重修宮中的望仙樓與郎舍539間,準(zhǔn)備以后服了仙丹后與神仙相會。
哪知武宗在服了趙、劉等人煉出的丹藥后,竟和他的爺爺一樣,變得性情躁急,喜怒無常,到后來中毒太深,面容枯槁,臨死前十余天口不能言,年僅33歲便到爺爺、父親那里報到去了。
唐宣宗,是憲宗第十三子,和武宗是同父異母兄弟。他在治國方面,有老祖宗唐太宗的遺風(fēng),時稱小太宗。他和老哥武宗對著干,一上臺便立即杖殺和流放用金丹毒害武宗的道士趙、劉等人;又下詔重興佛教,令凡于武宗朝所毀寺宇一律重建。但有一點他與老哥相同,那便是服丹藥以求長生。起初,他令道士配制長生藥;而道士知長生藥都是騙人的勾當(dāng),憲宗、武宗均因服藥或病或死,朝野皆知,若再把今上毒死,自己小命難保,便開出一個怪方:制長生藥需李子衣、桃毛、龜毛、兔角、生雞膜各10斤。這樣的材料,當(dāng)然無法配齊。宣宗知道士借故推托,又令人遍訪名醫(yī)。結(jié)果有個叫李玄通的人,得到宣宗寵信,以70萬錢的高薪聘入宮中,任其為太醫(yī),并命其配制長生藥。李玄通不負(fù)帝命,與道士虞紫芝、山人王樂三搗鼓兩搗鼓,終于把仙藥搗鼓了出來。哪知宣宗在服藥后,背上竟生出毒瘡。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背上的毒瘡惡化,以致不能上朝,沒幾天便帶著金丹之毒永別了人世,年僅50歲。
除了以上這5位,還有幾位唐朝皇帝也曾迷戀丹藥。唐高宗曾于開耀二年服食丹藥;武則天晚年服用過道士胡慧超的丹藥;唐玄宗也曾命道士在嵩陽觀煉丹,安史之亂后退為太上皇了仍念念不忘金灶燒煉丹藥之事;晚唐的文宗也曾服用過丹藥,不過他在服食了鄭注煉制的金丹之后,病情還有所好轉(zhuǎn),不知是真是假。
唐朝皇帝前仆后繼地迷戀丹藥,除了追求長生不老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治病。李唐皇族有一種遺傳病叫風(fēng)疾。據(jù)史籍明確記載,患此病癥者,有高祖、太宗、高宗、順宗、穆宗、文宗、宣宗等人。風(fēng)疾即現(xiàn)在所說的中風(fēng),發(fā)病急驟,死亡率高。高宗時期,皇后武則天之所以能掌握朝政,就是因為高宗患有風(fēng)疾,長期風(fēng)眩頭重、目不能視,難以操持政務(wù),而讓她鉆了空子。
因服丹藥中毒而死的有:東晉哀帝司馬丕;唐太宗李世民,唐憲宗李純(或說被宦官殺死),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明世宗朱厚熜。死得不明不白的有明惠帝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鈺,明光宗朱常洛;清雍正。
參考周云芳著的《一生必讀的中國帝王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0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