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公孫勝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孫勝在108將中排名第四,綽號入云龍。不過公孫勝在梁山所做之事,讓他的“好漢”之名頗受爭議,因為他曾兩次出走梁山。第二次離開更是下定決心,不再回頭。其實公孫勝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他劫取生辰綱從來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想要籌集革命需要的資金。此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宋江相差太大,繼續(xù)留在這里也沒有太大意義,因此決定離開。要說公孫勝的性格特點,還是有好好分析的必要的。
1、是梁山泊不可或缺之人
嚴(yán)格說來,公孫勝的武功遠(yuǎn)不如豹子頭林沖,出身遠(yuǎn)不如霹靂火秦明,兵法遠(yuǎn)不如神機軍師朱武,要講行走、水上功夫、偷雞摸狗等等,也不如群里在這些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為什么能躋身高層呢?主要因為他有鬼神難測之機,呼風(fēng)喚雨的本事。他的這套本領(lǐng)在梁山泊“只此一家,別無分店”,關(guān)鍵時刻,能夠力挽狂瀾,反敗為勝,扭轉(zhuǎn)形勢,為梁山泊建立奇功。
《水滸》五十四回里,梁山泊為了救柴進,派馬步兵八千攻打高唐州,誰知高唐州太守高廉會使妖術(shù),那三百神兵無比厲害,打得梁山泊損兵折將,傷亡慘重。眾將武藝再高,也只是凡人的功夫,哪有能耐與妖怪過招喲?黔驢技窮的吳用,只好派戴宗和李逵去找公孫勝。
在此之前,公孫勝以探母為名開溜,一去沒復(fù)返。戴宗和李逵花大力氣下大功夫,好不容易在薊州找著了公孫勝。因其師傅羅真人不愿意徒弟去,公孫勝只好再三推托。后來公孫勝為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宗旨所感動,也為戴、李兩人的誠意所感動,想方設(shè)法說服了師傅。
羅真人熱炒熱賣,傳授了一套五雷天罡正法給徒弟。公孫勝來到高唐州,交手幾個回合,破了高廉的法術(shù),三百神兵全軍覆沒,插翅虎雷橫乘機將驚慌失措的高廉一刀砍作兩段,柴進順利地被救了出來。
芒碭山降樊瑞更精彩。芒碭山上有數(shù)千名強盜,頭兒叫混世魔王樊瑞。此人能呼風(fēng)喚雨、用兵如神,手下兩個副將項充和李袞武藝高強。他們竟然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放出風(fēng)來要吞并梁山泊。梁山泊先下手為強,派出史進、朱武、陳達(dá)和楊春四位好漢率三千兵馬來圍剿芒碭山,殊不知技低一籌,一仗下來梁山泊損兵折將。
公孫勝奉命來后,形勢就徹底改變了。公孫勝首先破了樊瑞的法術(shù),當(dāng)項充和李袞與梁山泊軍混戰(zhàn)時,公孫勝拔出松文古定劍,念動咒語后喝令一聲“疾”,頓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項充和李袞迷失了方向,雙雙被活捉。
限于篇幅,第三次就簡略談?wù)劙?。梁山泊打田虎的時候,其道法精妙的“國師”喬道清一出面,那本來大好的戰(zhàn)局立馬逆轉(zhuǎn),逼得宋江都差點兒拔劍自刎,公孫勝上埸一作法,喬道清黔驢技窮,只得拍馬逃竄,兵敗如山倒哦,梁山泊大獲全勝。
2、不愿“選邊站位”而逃避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世之熙熙,皆為利來,世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真格是說到了點子上,比如孔夫子,嘴上雖然說的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而實際呢,帶著弟子奔波列國四處游說,希望揚名立萬,流芳百世。
圣人都是如此,何況當(dāng)“強盜”之人?想得“利”就不用多說了。作為“名”而言,黑道上的名聲的確上不得正規(guī)臺面,夢寐以求的是白道上的功名,尤其是宋江當(dāng)了一把手后,這種想法成了梁山泊的主導(dǎo)思想,絕大多數(shù)上層人物始終想的是招安后的封妻蔭子與光宗耀祖。
公孫勝卻不是這樣的人,其性格不為領(lǐng)導(dǎo)所約束,不人云亦云隨大流,有自己的主見,淡泊名利,廉隅自守,心胸十分開闊,能化敵為友。因此生活在梁山泊這種環(huán)境下,想方設(shè)法逃避成了他必然的選擇。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宋江拉一幫兄弟伙上山后,排座次成了難以處理的事,宋江玩出了很漂亮的一招,請晁蓋的原班頭領(lǐng)坐左邊,他帶上山的兄弟伙坐右邊,既暫時化解了排座次上的杯葛,也給新舊兩班人馬作了個區(qū)隔,為穩(wěn)定自己在梁山泊的地位打下了基礎(chǔ)。
其心思一般人是猜測不出來的,應(yīng)當(dāng)說吳用和公孫勝猜測得出來。吳用肯定感覺宋江要比晁蓋厲害得多,超脫的公孫勝肯定對宋江的這套作法不感冒。但兩人都悶聲不開腔。
宋江到梁山泊沒幾天,就開始玩花招了,借去接其父宋太公上山的名義溜下山,帶了三卷凡人看不懂的“九天玄女經(jīng)”回來,說是九天玄女親自交給他的,還稱他為星主,并說只有他和吳用能觀看。這么一胡謅,確立了自己做老大的合法性,把正宗老大晁蓋撂到了旁邊,使吳用感到跟姓宋的比跟姓晁的實惠。這“一箭三雕”之計真厲害!
公孫勝是講實際之人,在宋江的勢力大于晁蓋一方時,自己出面“選邊站位”,肯定會造成分裂。若站在晁蓋一方,不少頭領(lǐng)會遭殃;若站在宋江一方,暫時能保持穩(wěn)定,但最終不是長久之計。俗話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公孫勝就借探母為名脫身回到了薊州,如果不是戴宗和李逵再三請求,為了梁山泊眾好漢的性命安全,公孫勝是不愿重回梁山泊的。
3、看透形勢最終決然離開
宋江主政梁山泊后,一心推行的是招安投降政策,由于受降心切,處理措施不當(dāng),得到的只是一張空頭承諾支票,實際上成了朝廷的一枚棋子,以朝廷的名義,去打其他反政府的武裝力量。宋江解散了梁山泊水寨,失去了寶貴的根據(jù)地。宋江抱著朝廷早日兌現(xiàn)開出支票的希望,帶領(lǐng)一班英雄好漢抵抗遼國的侵略和討伐田虎,不僅取得了勝利,眾頭領(lǐng)也沒傷亡。但由于疲于奔命,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整,在討伐王慶時,開始有好漢在戰(zhàn)斗中陸續(xù)死去或者辭別。
在朝廷命令梁山軍隊去剿伐江南的方臘之前,公孫勝已經(jīng)明白了,收拾完王慶,朝廷肯定要派梁山泊軍去剿伐反政府武裝中的方臘。方臘不僅力量最強,還踞有長江天險且以逸待勞,染山泊要打贏這仗談何容易?即使打贏了,也必然付出慘痛的代價。
公孫勝把朝廷的陰謀詭計看得清清楚楚,方臘被剿滅之日,就是朝廷開始動手徹底消滅梁山泊這支疲憊之師之時。哎,單憑一己之力不能扭轉(zhuǎn)大局,早日辭職為好,反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退隱一方以頤養(yǎng)天年。后來的事實證明,公孫勝的分析判斷完全沒錯,梁山泊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文末述評:對于公孫勝這種大隱之人,用簡單的是非標(biāo)準(zhǔn)和道德觀念去衡量是不合適的。胸懷寬廣、不隨世俗大流,廉隅自守,不愿為朝廷助紂為虐,這些是公孫勝好的一面,但他囿于明哲保身,也體現(xiàn)出了自私的一面,如他不從個人的角度來分析處理問題,去參加打方臘,憑他的本事,能為梁山泊減少很多損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0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和珅為什么會得到乾隆的庇護靠的是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