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門之變簡介
奪門之變其實是明朝歷史上非常沒有意義的一次政變,它主要是以明英宗復(fù)辟為主,景泰7年,朱祁鈺忽然得了一場大病,臥病在床,無法行動,第2年正月他就沒有力量再支持祭祀活動了,于是便照了大臣前來,讓這位大臣代替自己進行正月里例行的祭祀活動,這本是一次非常普通的照見,但是朱祁鈺卻沒想到,這次行為卻引發(fā)了后來知名的奪門之變。
因為朱祁玉召見來的這位大臣是石亨,本來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非常具有野心,所以他看到皇帝病的不輕,于是他就開始給自己謀后路,而他的后路就是明英宗朱祁鎮(zhèn)。當時石亨認為反正朱祁鎮(zhèn)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軟禁在宮里,如果自己能把他請出來并扶持他當上皇帝的話,那么自己就成為了第1個大功臣,以后的權(quán)勢也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為此他開始聯(lián)絡(luò)其他人士,準備換皇帝。盡管中間發(fā)生了一系列爭執(zhí),但最后石亨還是通過密謀直接帶領(lǐng)軍隊進入軟禁明英宗的宮殿,砸開了大門,并對明英宗進行跪拜,所以最后明英宗上位了。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奪門之變始末
明朝十六帝,為什么叫十三陵呢?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歷史。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fā)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fù)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qū)域內(nèi)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分將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補充:
崇禎皇帝思陵安葬始末
李自成攻陷昌平之后,火燒了明皇陵的享殿,接著打到北京城下,開始攻城。崇禎皇帝急得面對大臣哭泣。己經(jīng)投降起義軍的太監(jiān)杜勛和崇禎皇帝的心腹太監(jiān)一起進宮去見崇禎,告知他外面情況嚴重,崇幀下令親證,但己經(jīng)組織不起兵馬,傍晚,崇禎寵信的太監(jiān)曹化淳將彰義門打開,起義軍占領(lǐng)了外城。祟幀得知外城己破,便在乾清宮寫下了讓成國公朱純臣負責軍事、輔佐太子的上渝,但此時已沒有收朱渝的人了。
接著崇禎安排后事,他派人將三個兒子分別送到外戚周家和田家,然后示意周皇后自盡,隨后把15歲的公主找來,祟幀見后嘆日:“汝何生在朕家!”說完,左手以袖掩面,右手持劍欣殺她,但因心軟手顫而未砍死,事后被人背出宮去;袁貴姐也是自盡后又蘇醒過來,崇幀用劍再傷其肩部,還殺了幾名親近的妃嬪。然后,叫王承恩陪他飲了幾杯酒,換了鞋,手持三眼槍,帶了幾十名手持斧頭的太監(jiān),騎馬出東華門,轉(zhuǎn)向安定門,但此時門己封固,不能打開。天快亮?xí)r,走投無路的崇禎又帶著王承恩同到乾清官,敲鐘召集大臣議事,大臣沒有一一個來的。完全絕望了的祟幀最后帶著王承恩離開紫禁城,來到萬壽山壽皇亭下自縊而死,死時身著藍衣右腳穿一只紅鞋,左腳光著,衣上用指血寫了幾行字,指責大臣們誤國,才落得這樣的下場。王承恩也陪主子一起上吊。
李自成進人皇宮之后,尚不知崇幀皇帝已死,在宮中搜查,也沒有找到,很著急。其部下講,崇禎皇帝一定藏匿民間,不出重賞和重罰不可能找到。于是下令,交出祟幀皇帝者賞萬兩黃金,封為伯爵;有膽敢藏匿不報者禍滅其族。后來,才發(fā)現(xiàn)崇幀己吊死在萬壽山。
李自成下令將崇幀的尸體連同自縊在宮中的周皇后的尸體一起送往昌平,葬到田貴妃的墓中。田貴妃是祟幀皇帝最寵愛的妃子,死于1642午7月,其墓是崇幀皇帝專門為她建造的,規(guī)模很大,頗為講究。崇幀皇帶萬沒想到,他死后竟也葬在這里。
主持崇禎尸體下葬的是昌平州吏趙一桂。據(jù)他記載,田貴妃墓的地宮隧道長十三丈五尺,寬一丈,深三丈五尺。地宮分為前后兩層,各有考究的石門。第一層是享殿,共三間。殿內(nèi)陳設(shè)各種祭器,正中是石香案,兩旁排列著用五色綢緞制作的侍從宮人,殿內(nèi)還有幾個大紅箱,箱內(nèi)存放著田貴妃生前使用的器物衣服等。中間掛二盞“萬年燈”。第二層石門內(nèi)是安放棺槨的大殿,共九間。內(nèi)有石床,高一尺五寸,闊一丈,上面安放著貴妃的棺槨。
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棺材運到昌平之后,先停放在祭棚之內(nèi),棚內(nèi)陳設(shè)了豬、羊、金銀紙扎等祭品。趙一桂和大家一起舉哀祭奠,然后,由趙一桂領(lǐng)著夫役進人地宮,將田貴姐的棺槨從石床正中移放到右邊,再將周皇后的棺材放到石床左邊。最后把崇幀皇帝的棺材安放到石床正中。趙一桂又讓人將田貴妃的槨取下,放到崇幀皇帝的棺上,然后點起“萬年燈”。關(guān)閉石門,結(jié)束了安葬活動。
崇禎皇帝生前尚沒建造陵墓,這是因為,他認為天壽山陵區(qū)已無現(xiàn)想的古地,他想建陵于馬蘭峪,就是后來成為清東陵的地方,但即位后,國事繁亂,尚沒付諸實施。所以,死后只好入田妃墓。田妃墓當時尚沒建地上享殿,清軍人關(guān)之后,為籠絡(luò)人心,下令以帝后禮重新為,崇幀帝后安葬,并改田姐墓為思陵,還冒造了園寢建筑。于是,田姐墓升格為帝陵,成為明十三陵的最后一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1974年兵馬俑復(fù)活事件
下一篇: 城濮之戰(zhàn)的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