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砬∥ㄒ坏臐h人皇后,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清朝,皇帝對于漢人女子的后宮地位給予的封號都是比較低下的,但是在乾隆皇帝的后宮里,竟然出奇的出現(xiàn)了一位漢人皇后。她就是乾隆的第三位皇后孝儀純皇后。說到這里,很多小伙伴估計都已經(jīng)猜到了,這位人物是誰了!沒錯,她就是《還珠格格》里面令妃娘娘的原型:歷史上乾隆的第三位皇后,也是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令妃原本的姓氏并不是魏佳氏而是漢人的魏姓,原因是后來她自己的身份地位的提高才得以將姓氏也提高。她出生在雍正五年,比乾隆皇帝小16歲。因為自己本身的出身并不高,只好進宮當宮女,但是有著美貌的宮女在皇宮之中也是擁有一項必殺的籌碼的,這不,擁有氣質(zhì)美貌的魏佳氏被乾隆皇帝看中!乾隆十年的時候,被封為貴人。同年又被晉升為嬪,僅僅過了三年再一次被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的時候又再次晉升為貴妃。乾隆三十年在孝賢皇后去世多年,繼后又被打入冷宮再無翻身之地。此時,處在后宮之中最高地位的令貴妃就起到了皇后的作用。管理后宮的職責就落在了魏佳氏的身上!
雖然身為六宮之主的令貴妃地位高貴,但是卻一點沒有囂張跋扈之氣。性格溫順的她總是很有條不紊的處理好后宮的繁瑣之事,安安穩(wěn)穩(wěn)做乾隆皇帝的賢內(nèi)助。她屬于早期的妃嬪,也一次次的看過那些皇宮的爾虞我詐。一次次看見那些妃嬪的受寵和被冷落。所以,令貴妃很聰明。愛后宮之中她更加小心謹慎。并且效仿孝賢皇后的勤儉美德!
這時候的魏佳氏形同后宮之主,而已她也是為乾隆皇帝生育子女最多的一位妃嬪,從乾隆二十年到三十一年這十一年期間,魏佳氏總共生育了六位。其中很出名就是顒琰也就是嘉慶皇帝了。乾隆三十八年,真值年華的顒琰被立為皇儲。只可惜。在兒子被立為皇儲的兩年之后,49歲的令貴妃就去世了!一直等到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宣布顒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他的生母令貴妃為孝儀純皇后。
3位皇后分別是:孝賢純皇后、輝發(fā)那拉氏、孝儀純皇后。
一、孝賢純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乾隆帝元配嫡后,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贈郡王銜傅恒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鐘愛異常”。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
皇后姿容窈窕卻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飾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鐘愛異?!?。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屎蟮娜ナ缹η〉那榫w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nèi)外一場不小的風波。
二、繼皇后(1718年—1766年),輝發(fā)那拉氏(《清史稿》記為烏拉那拉氏),初為嫻妃,名不詳。輝發(fā)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滿洲鑲藍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領(lǐng)訥爾布之女。清代第二位攝六宮事皇貴妃。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諭檔》記載)(乾隆后稱其忤旨截發(fā));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于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
三、孝儀純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嘉慶帝生母。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漢人血統(tǒng)皇后。嘉慶帝生母,內(nèi)管領(lǐng)、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經(jīng)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純皇后。
擴展資料:
皇貴妃(5位)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純惠皇貴妃蘇氏、慶恭皇貴妃陸氏、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
貴妃(5位)
忻貴妃戴佳氏、愉貴妃珂里葉特氏、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穎貴妃巴林氏、婉貴妃陳氏。
妃(6位)
舒妃葉赫那拉氏、豫妃博爾濟吉特氏、惇妃汪氏、芳妃陳氏、晉妃富察氏、容妃和卓氏 ?!?
嬪(6位)
儀嬪黃氏、怡嬪柏氏、恂嬪霍碩特氏、誠嬪鈕祜祿氏、慎嬪拜爾葛斯氏、恭嬪林氏。
貴人(12位)
白貴人柏氏、金貴人柏氏、慎貴人柏氏、新貴人曾氏、瑞貴人索綽洛氏、福貴人索淖洛氏、秀貴人索綽洛氏、壽貴人柏氏、順貴人鈕祜祿氏、鄂貴人西林覺羅氏、武貴人索綽洛氏、陸貴人陸氏 。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弘歷
嘉慶皇帝的母親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颙琰在位前四年并無實權(quán)。乾隆帝死后才獨掌大權(quán)。颙琰對貪污深惡痛絕,他肅清吏治,懲治了貪官和珅等人。但他為了維護政權(quán)穩(wěn)定對統(tǒng)治階級的肅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
擴展資料:
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yè)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時期。這時期發(fā)生了白蓮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鴉片亦流入中國。清朝出現(xiàn)了中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駕崩,廟號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jīng)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实?,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嘉慶帝與他的父、祖相比,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捌接埂眱蓚€字,是嘉慶帝的主要性格特點。
嘉慶朝是清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時代:上承“勵精圖治、開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奮武”的“康乾盛世”,下啟鴉片戰(zhàn)爭、南京簽約、聯(lián)軍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清朝社會的固有矛盾已經(jīng)積累了180年,嘉慶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國由極盛而轉(zhuǎn)為衰敗的歷史角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愛新覺羅·颙琰
后妃有41人,分別是孝賢純皇后、繼皇后、孝儀純皇后、慧賢皇貴妃高佳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純惠皇貴妃蘇氏、 慶恭皇貴妃陸氏、哲憫皇貴妃富察氏、忻貴妃戴佳氏、愉貴妃珂里葉特氏。
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穎貴妃巴林氏、婉貴妃陳氏、舒妃葉赫那拉氏、豫妃博爾濟吉特氏、惇妃汪氏、芳妃陳氏、晉妃富察氏、容妃和卓氏 、儀嬪黃氏、怡嬪柏氏、恂嬪霍碩特氏。
誠嬪鈕祜祿氏、慎嬪拜爾葛斯氏、恭嬪林氏白貴人柏氏、金貴人柏氏、慎貴人柏氏、新貴人曾氏、瑞貴人索綽洛氏、福貴人索淖洛氏、秀貴人索綽洛氏、壽貴人柏氏、順貴人鈕祜祿氏。
鄂貴人西林覺羅氏、武貴人索綽洛氏、陸貴人陸氏 張常在張氏、寧常在寧氏、揆常在揆氏、平常在平氏。
兒子有17個,留下姓名的有14個,分別是永璜、永璉、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
女兒有10個,只有五個有封號的,分別是固倫和敬公主、和碩和嘉公主、固倫和靜公主、和碩和恪公主、固倫和孝公主。
一、后妃介紹
1、孝賢純皇后
孝賢純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贈郡王銜傅恒姊。清代唯一一位富察氏皇后。?
皇后姿容窈窕卻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飾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鐘愛異?!?。乾隆十三年(1748年),隨帝東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
皇后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nèi)外一場不小的風波。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勝水峪裕陵地宮。經(jīng)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圣純皇后”。
2、繼皇后
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贈一等承恩公、佐領(lǐng)訥爾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cè)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
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于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3、孝儀純皇后
孝儀純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漢人血統(tǒng)的皇后,嘉慶帝生母,內(nèi)管領(lǐng)、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乾隆三十年晉封為皇貴妃。
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貴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儲;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謚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經(jīng)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純皇后。
二、兒子介紹
1、永琪
幼聰慧學,少習馬步射,武技頗精。博學多才,嫻習滿語、漢語、蒙古語,熟諳天文、地理、歷算。尤其精于天文算法,所書八線法手卷,至為精密。
著有《蕉桐賸稿》傳世。其算法傳子綿億,再傳孫奕繪,奕繪著《本形篇》記其梗概。永琪工書善畫,尤長于書,與其弟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齊名。
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日,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火災,永琪親背乾隆逃出火中。三十年(1765)十一月,封和碩榮親王。深得乾隆鐘愛,曾屬意其繼承大統(tǒng)。
永琪封王后即染病不起,四個月后不幸英年早逝,謚號“純”。
2、永瑆
愛新覺羅·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號少廠,一號鏡泉,別號詒晉齋主人,滿洲正黃旗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第十一子,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異母兄。
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初七出生,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封成親王,嫡福晉為富察氏,大學士傅恒之女,嫡母孝賢純皇后親侄女。
嘉慶四年,在軍機處行走,親王總領(lǐng)軍機自永瑆始,總理戶部三庫。二十四年,以永瑆年老多病,罷黜一切差使,毋庸在內(nèi)廷行走。道光三年,薨,年七十二,謚號為哲,是為成哲親王。
3、永琰
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guān)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漢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無實權(quán)。乾隆帝死后才獨掌大權(quán)。颙琰對貪污深惡痛絕,他肅清吏治,懲治了貪官和珅等人。但他為了維護政權(quán)穩(wěn)定對統(tǒng)治階級的肅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
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yè)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時期。這時期發(fā)生了白蓮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鴉片亦流入中國。清朝出現(xiàn)了中衰。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駕崩,廟號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jīng)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实郏嵊谇逦髁曛?。
三、女兒介紹
1、固倫和敬公主
固倫和敬公主(1731年-1792年),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生。乾隆初年,封今位號。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嫁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因乾隆帝不忍愛女遠嫁,破例準其留駐京師,其府邸為清代唯一一個固倫等級的公主府。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去世,葬于北京東郊,衣冠葬于今公主嶺市附近其領(lǐng)地內(nèi)。
2、和碩和嘉公主
和碩和嘉公主(1745—1767)生于乾隆十年(1745)十二月初二日,為清高宗第四女,母為純惠皇貴妃蘇氏。
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封今位號。三月下嫁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傅恒次子福隆安。乾隆三十二年(1767)九月初七日卒,年23歲。子一豐紳濟倫。
3、固倫和靜公主
固倫和靜公主(1756-1775),乾隆皇帝第七女。乾隆二十一年(1756)七月十五日生,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乾隆三十五年(1770)正月封今位號。七月,下嫁拉旺多爾濟。乾隆四十年(1775)正月初十日卒,年僅20歲。
4、和碩和恪公主
和碩和恪公主,乾隆帝第九女,母孝儀純皇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七月十四生。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二月封為和碩和恪公主,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月嫁札蘭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一月十九卒,年二十三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弘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1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