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曹魏宗室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曹操在選擇接班人問題上曾經(jīng)有過猶豫,為此也引發(fā)了一些人的選邊站隊,甚至可以說,在此問題上,曹魏集團內(nèi)部明顯地分成了兩大派。不過,曹魏宗室的人似乎沒有參與其中,至少我們沒有從史書中看到這方面的記載。
有可能繼承王位的主要有兩人,即曹丕和曹植。曹丕的優(yōu)勢是在諸兄弟當(dāng)中最大,立嫡立長,所以才說是最大的優(yōu)勢。另外曹丕有軍事和行政履歷,早在建安十六年就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和副丞相。曹植的優(yōu)勢在于文采好,很得曹操喜歡。當(dāng)然,曹植還有一些潛在優(yōu)勢,因為不是題中之義,也沒有必要詳細論述。因為曹操沒有早早確立太子,并且還在這個問題上征求過大臣以及身邊人的意見,所以很多人明確表示了支持某一方的意見?,F(xiàn)在可知的是,楊修、丁儀兄弟公開且堅決地支持曹植,曹丕有個所謂的四友,則是堅決地支持曹丕。這些都屬于年輕一代,老一代則一般不表態(tài),只有當(dāng)曹操問起來才說出自己的意見,像辛毗、崔琰等人。還有些人比較圓滑,比如賈詡,曹操問他,他就是不回答,進一步追問,他說他在想事情。問他想什么事情,他說他在想袁紹和劉表父子們的事情。這兩個人都是立了小兒子,死后家業(yè)很快丟掉。曹操會心一笑。為什么說主要是兩個人呢?因為曹操還有一個兒子曹彰,比曹丕小,比曹植大,他可能文采上比不過哥哥弟弟,但軍事才能肯定超過他倆,也難說他就沒有想法。魏國的王城在河北冀州的鄴城,曹操去世是在洛陽。曹操去世,賈逵主持治喪,曹彰就在這時候向賈逵問先王的璽綬在哪里。賈逵嚴(yán)肅地說,魏王太子在鄴城,這些不是你該問的。不用說,賈逵原本也是支持曹丕的。
那么,為什么沒有見曹氏宗室之人公開表態(tài)支持誰呢?
想來大約有三個原因:
一是對于老曹家(包括世代姻親夏侯家族的)人來說,不管是曹丕還是曹植,誰當(dāng)魏王都是自己家人,支持誰都有風(fēng)險,只有不表態(tài)才是最為保險的。反過來說,誰當(dāng)都少不了自己的好處,萬一表錯了態(tài),站錯了隊,那才是得不償失。比如說兩人的母親卞氏,那個兒子當(dāng)他都會成為王后,正所謂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其他人都一樣,只要不表態(tài),將來該是兄弟的還是兄弟,該是叔叔的還是叔叔,反正都是臣子,都是宗親。
二是曹操不可能征求他們的意見。選拔太子這種事,名義上是征求意見,其實對于一個有實權(quán)的皇帝來說,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他自己說了算。再說了,自己都有所猶豫,大臣們的意見能完全一致嗎?在自己家人當(dāng)中征求意見,那不是在自家制造矛盾搞分裂嗎?有智如曹操,又怎么能干這樣的傻事呢?不僅不能征求他們的意見,就是宗親之人有這樣的意思流露也不行。宗室中人,地位高說話分量重的都是兩人的父輩。要是這個人在兒子當(dāng)皇帝中起了關(guān)鍵作用,那將來這個兒子要怎樣對待這個父輩之人?所以,曹操決不允許主導(dǎo)權(quán)掌握在宗族人手中,哪怕是想染指也不行。
三是史家有可能不敢寫。不參與不等于沒有個關(guān)系來往疏密,更不等于心里的喜歡程度一樣,但即便是這樣,恐怕史家也不敢寫出來。畢竟,這種事沒有弄到明面上,也沒有制造一個什么事件出來,史家回避還怕來不及呢,為什么還要去蹚渾水?所以,就是有那么一兩個只站隊不表態(tài)的人,史家也絕不會寫。要不怎么就有個春秋筆法了呢!現(xiàn)在有人說曹洪被曹丕治罪,恐怕不僅僅是當(dāng)年不借錢給他那么簡單,很可能是當(dāng)年他就站在曹植一邊,不能說就一點道理沒有。還有曹真,曹操把他認(rèn)為養(yǎng)子,打小和曹丕住在一起,他能不支持曹丕反過來去支持曹植嗎?曹丕要治曹洪的罪,曹真在身邊,說:“今天殺了曹洪,他一定會認(rèn)為是我進的讒言?!睘槭裁床芎橐欢ň蜁巡苷媛?lián)系上,難道他也向曹洪借過錢?外臣司馬懿吳質(zhì),宗親曹真曹肇,姻親夏侯尚,曹丕身邊親近的人多了,怎么就只有曹真把事情向自己身上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2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