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讓梨講的是孔融在小的時候,家人共同吃梨,而他主動將大的梨子分享給了其他人,而自己只拿了小梨,通過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孔融具有非常高尚的謙讓品質,這在當時是一件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
孔融作為建安七子之一,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了超凡的道德品質,在面對梨子的誘惑下,他能夠主動展現出自己謙讓的品質,將又大又甜的梨子主動分給其他人,而自己只拿小的梨子,由此可以看出他的道德品質究竟有多么的突出了。
而孔融從小便擁有的謙讓品質也為他后來的文學成就奠定了基礎,正是因為他的品德如此高尚,他在當時的文壇當中具有超凡的地位。
我們現在的很多人都以孔融讓梨的故事來教育下一代,讓他們知道謙讓是一項非常好的道德品質,能夠幫助他們在社會當中培養(yǎng)更高尚的道德情操,對于他們后面在社會當中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情,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吝嗇的人,只有主動分享并且敢于分享的人才能夠在社會當中贏得更多人的尊重,這也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能夠流傳如此廣泛的原因。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孔融讓梨講的是什么
孔融讓梨的故事 [古文]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鬃佣缹O,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四歲時,×月×日,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于壽臺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 [現代文]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疲乏:“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备赣H聽后十分驚喜??兹谧尷娴墓适拢芸靷鞅榱饲?,并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吃梨,孔融自己拿了小的,父親問他為什么拿小的
孔融四歲,與諸兄同食梨,融獨擇小者,父問故,融曰,兒年幼,當取小者。翻譯為白話孔融四歲的時候,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吃梨,孔融自己拿了小的,父親問他為什么拿小的,孔融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后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笕藛柶涔?,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墒亲谧迤嬷??!?/p>
擴展資料:
孔融讓梨告訴人們,凡事應該遵守公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了??兹谧尷?,是指孔融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把大個的梨讓給哥哥吃的故事。
細細分析故事的本身:兄大弟小,兄之于弟是強者,弟之于兄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強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來謙讓?要是強者將占據大利的機會讓給弱者,這才叫謙讓(因為強者本來就有力占據大利)。
原文:
孔融讓梨
范曄 〔南北朝〕
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笕藛柶涔?,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墒亲谧迤嬷?。
譯文:
孔融四歲時,與眾兄弟一同吃梨,總是挑個小的梨,父親問他原因,孔融說:“我年紀最小,應當拿小的梨?!弊谧逵H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擴展資料: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遵守公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遵守公序良俗?!度纸洝分小叭谒臍q,能讓梨”即出于此。
人物簡介: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元城(今河北大名縣)縣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并稱俊秀。
漢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zhàn)數月,最終敗逃山東。
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后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宋朝時期士兵為何餓死也不愿吃小米
下一篇: 太后聽政為何要垂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