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曾國藩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咸豐十年(1860年)四月,戰(zhàn)功卓著的曾國藩終于升任兩江總督,結(jié)束了長期受制于地方督撫的歷史。升至如此高位,曾國藩不興奮是不可能的。然而,他畢竟是個政治家,在興奮中不忘清醒。五月十五日,尚在前往總督府的路上,他就燒了兩把反腐倡廉的火:一是告誡自己的老部下楊載福、彭玉麟,不要在自己出發(fā)之時搞歡送儀式;二是由水路改為陸路后,他寫了一篇文告,要求“巡捕、門印、簽押敬聽而記之”。
這篇文告除了第一條是告誡身邊人不準侮辱州縣百姓,必須以禮待人,算是做人方面的教誨,其余的內(nèi)容都是關(guān)于怎樣防止腐敗的。比如第三條:“凡巡捕、門印、簽押,勢之所在,人或不敢不從。或其親族,或其舊識,或薦至各將營盤,或薦入州縣衙門,縱有過失,互相隱蔽、溝通袒護,為患甚大。自此次告誡之后,概不準薦人入將領(lǐng)之營,入州縣之署,亦不準各營各署收受。”從中可以看出曾國藩在防止身邊人以權(quán)謀私方面的良苦用心。在他看來,腐敗主要有兩種:一是非法收受錢財,二是通過不正當?shù)氖侄谓o自己的親朋好友安排工作。在文告中,曾國藩不僅提出了具體要求,而且說明了自己這樣規(guī)定的理由。
巡捕、門印、簽押是干什么的?巡捕大致相當于今天高級官員的衛(wèi)士長或者接待室主任,負責維護衙內(nèi)秩序,并且在下級參見總督時領(lǐng)路;門印則是指“門房”和“管印長隨”,他們一是看守衙門的大門,一是負責用印;簽押是指簽押房的仆人。地方官處理政務,主要內(nèi)容是簽發(fā)文件,需要在一些重要文書上蓋上大印,掌握這種機要任務的辦公室被稱為簽押房??偠缴磉叺倪@些人職位并不高,有的甚至根本算不上官員,但因為在總督身邊,也就有了某種特殊的權(quán)力。比如巡捕負責帶領(lǐng)官員參見總督,下級官員勢必要向他打聽總督有什么好惡,而要想得到這個信息,下級官員就必然要給他好處費。再如下級官員想進衙門,先要門房通報,由于求見者眾,門房往往有代官員擋駕之權(quán)。下級官員能否見到總督,自然也就取決于門房。至于簽押,有權(quán)在簽押房為官員初步處理文件,分出輕重緩急,一樣有尋租權(quán)力的空間。作為一個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人,曾國藩不可能不知道身邊人的腐敗路徑。
曾國藩一生都有一個“學為圣人”的心結(jié),特別在乎公眾形象,所以他自律極嚴,從不損公濟私,更不會向下級索賄,并且嚴格要求親人和身邊人。比如交代親人在來往官署的途中不能接受沿途州縣的吃請和饋贈,嚴禁身邊人利用他的影響力收受賄賂、辦理私事等。曾國藩反腐首先將目光投向身邊人,也與他夢想打造兩江地區(qū)的清廉政治有關(guān)。這從他履職之后的作為可以看出來。到達祁門后,他立即派出幕僚秘密考察府道以上的所有高級官員的優(yōu)劣,要求副省級、道員級官員匯報自己下屬的情況。他還在總督府門口設(shè)置舉報信,發(fā)動民眾舉報不法官員,并嚴格保護舉報人。
曾國藩給身邊人設(shè)下“緊箍咒”之后,身邊人的表現(xiàn)如何,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官員不由民選、皇權(quán)高于一切的環(huán)境下,曾國藩反腐的威力是有限的。不過,在封建時代,一個高官能夠如此清醒地認識到身邊人腐敗的危害,已經(jīng)足以說明曾國藩的眼光非凡。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乏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后世尊稱為“圣人”,更有“千古第一完人”的稱號。為何會給他如此高的評價呢?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他建立湘軍,掃滅了太平天國。
當時太平天國運動受到農(nóng)民的大力支持,迅速席卷了大半個中國。清朝軍隊被打得潰不成軍節(jié)節(jié)敗退,清政府對此無能為力。曾國藩臨危授命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就是湘軍。他嚴肅軍紀,開創(chuàng)了“行軍以不擾民為本”的先例,率領(lǐng)湘軍攻下了清軍久攻不下的天京,取得了最后的勝利,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侯的第一人,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清王朝的滅亡。
其次,他創(chuàng)建了“同治中興”的局面,開展了洋務運動。
他改革吏治,培養(yǎng)并舉薦了李鴻章等能人進入政治核心層次。他勵精圖治為風雨飄搖的清王朝注入一絲活力。
他開展了洋務運動,主張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興辦實業(yè),創(chuàng)辦了兵工學堂,開辦工廠,并派遣優(yōu)秀學子去國外留學,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為中華民族的崛起打下了一定的基礎(chǔ)。
再者,他是儒文化后期的核心人物,他的《家書》對后世影響深遠。
他一生奉行為政以“不耐煩”為第一要務,主張凡事要勤儉,為官不可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謀政。他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克制內(nèi)心的私欲,壓抑人性中惡的一面。正是由于自身嚴格的修煉,他做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者的完美結(jié)合,實現(xiàn)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所以面對四次被人勸說當皇帝的情況下,他都能夠嚴守“忠義”二字,侍主之心不變,不因獨攬朝政大權(quán)而心生篡位之心。
他一生勤奮讀書,講求經(jīng)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推崇儒家學說,成為孔子、朱熹之后再度復興儒學的大師。他的《曾文正公家訓》等著作和一些經(jīng)典語錄,在當今仍非常的實用。
他治家有方,培育出一代代杰出的人物,如曾紀澤、曾廣均、曾憲植等。
他在攻陷了太平天國的都城后大肆屠戮百姓,遭到了眾多人的爭議,被稱為“曾剃頭”,但是在那個腐朽沒落的封建時代,他能夠內(nèi)安社稷,外爭國權(quán),嚴守忠義而又修身律己,稱得上“千古第一完人”。
曾國藩讓自己的家族代代都能出人才,主要就是因為曾國藩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做得很好。曾國藩是清朝的四大名臣之一,他在清朝后期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鎮(zhèn)壓太平軍起義中建立了很多的功勛,延續(xù)了清朝的生命。雖然在曾國藩位高權(quán)重,但是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從來不放松,他并不是那種腐朽不化的教育,曾國藩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很開明,很講究方法,有點因材施教的意思,他對孩子的教育值得我們現(xiàn)在的人學習。曾國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教育孩子。
第一,曾國藩總是以身作則。曾國藩雖然是清朝的重要人物,但是他教育孩子要懂得開源節(jié)流,生活不能鋪張浪費,要過得簡樸一些。曾國藩自己也是這樣做的,他住的房子都是老房子,沒有深宅大院,也沒有那么的仆人,他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做一件事比說一百句話都管用。
第二,曾國藩讓孩子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曾國藩是清朝的重要官員,很多人都以為他把自己的孩子也會培養(yǎng)成政治家,但是曾國藩沒有這樣做,他讓自己的孩子自由的成長,從來不約束他們學習不想學習的書籍。曾國藩的后代從事著各行各業(yè),都在自己的行業(yè)里做出了成績。
第三,曾國藩教導孩子們要多讀書。曾國藩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他每天都會抽出時間來讀書。他把這個好習慣也教給了自己的孩子,不管多么的忙,他都會抽出時間來和孩子交流讀書的心得,培養(yǎng)他們讀書的習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4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戚繼光為何能百戰(zhàn)不敗“戚家軍”功不可···
下一篇: 年羹堯被賜死后,雍正為什么會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