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誰被封為武安君
歷史當中被封為武安軍封號最出名的當屬戰(zhàn)神白起,第二位則是趙國的名將李牧,他作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后期也被封為武安軍,另外一位則是蘇秦,他被趙素候封為武安軍,而最后一位則是項羽,也就是楚國著名的將領香煙,他被封為武安軍,只是最終他兵敗自殺。
武安君白起在擔任秦國大將三十多年的時間當中,一共殲滅軍隊數(shù)百萬,消滅的城池達到了七八十座,為秦國一統(tǒng)天下鑒定了堅實的基礎,他也以最豐厚的功勞被秦王封為武安君,只是后期他由于功高蓋主,最終被賜死。
李牧同樣如此,作為戰(zhàn)國后期唯一能夠抵抗秦國的名將,李牧一直以來在邊境地區(qū)都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而且還數(shù)次擊退了秦國的進攻,由于李牧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給秦國一統(tǒng)天下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所以秦國就想盡辦法進獻讒言,最終他被趙王賜死。
項燕作為抵抗秦國最主要的將領,在和秦國的對峙當中一度占據(jù)上風,但無奈秦軍改變了進攻策略,最終楚軍大敗,項燕也因為兵敗所以自殺了。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歷史中被封為武安君封號的都是誰
李牧被封為 “武安君”,原因是:他戰(zhàn)功赫赫,趙王稱贊他是“我們趙國的武安君”。趙王說的那個“武安君”指的是 戰(zhàn)神,坑殺40萬趙軍的白起(白起被秦國封為武安君)。于是,李牧的“武安君”封號就這樣定下來了。
李牧,戰(zhàn)國時期趙國人。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終其一生,主要是做為武將活躍于歷史舞臺的。
約在趙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為一位富有韜略的邊將。他常居代地雁門郡(今山西寧武以北一帶),根據(jù)實戰(zhàn)需要,他設置官吏僚屬,當?shù)厥凶馊拷蝗肽桓?,做為軍費。他厚待戰(zhàn)士,每天宰殺數(shù)頭牛犒勞士卒;他注意提高戰(zhàn)斗能力,每天教練士卒騎射;他有嚴格的防守措施,挑選派出人員偵探敵情、隨時發(fā)出報警信號。他和軍民約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擊號令,一律速將人馬物質全部退入堡壘固守,不得輕易出擊。這樣堅持數(shù)年,軍隊無任何傷亡損失,形成了一支裝備精良而素質極高的邊防軍。
但匈奴卻以為李牧膽怯,軍卒中亦有人覺得自己的將領膽怯,為此常有議論。趙王聞聽傳言,便責備李收。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趙王,召他回朝,另派別將取代他。
新將領守邊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帶兵出戰(zhàn)。出戰(zhàn)多數(shù)失利,損失傷亡很重,邊民不能進行正常的耕種和畜牧。趙王只好再請李牧出守,李牧謝絕,堅稱有病,閉門不出。趙王再三勉強,李牧才說:“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壁w王應允,于是李牧再度到了邊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數(shù)年一無所得。但匈奴終究還是認為李牧膽怯,邊地軍卒得到豐厚的供養(yǎng)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請求一戰(zhàn)。于是李牧精選戰(zhàn)車1300乘,精騎1.3萬匹,勇士五萬人,射手10萬人,加緊演習戰(zhàn)術。同時放縱邊民畜牧,使民眾布滿原野,誘使匈奴人侵。
匈奴小股人馬侵入時,趙軍假裝敗走,并拋下數(shù)千民眾給敵人。匈奴單于貪得民眾財物,便率大軍入侵,李牧常設奇陣,用兩側包抄,痛擊敵人,大破匈奴10余萬騎。接連又滅掉(衤詹)襤,攻破東胡,降服林胡,單于落荒而逃,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城。
由于李牧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使趙國君臣能無后顧之憂地對付強秦的兼并戰(zhàn)爭,實際上,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在政治軍事斗爭上的每一個勝利,都有李牧的協(xié)作支持在內(nèi)。
李牧到朝中任職,約在孝成王二十年(前 246年)以后。這一年,他曾因國事需要調回朝中,以相國身份出使秦國,定立盟約,使秦國歸還了趙國之質子。兩年后,悼襄王繼位。當時,趙奢、藺相如已死,廉頗與樂乘均出走他國,李牧成為朝中重臣。悼襄王二年(前 243年)他帶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縣西)、方城(今河北固安縣南)。此時,泰國迅速地兼并了魏國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國屈服之后,把主要兵力對向趙國。趙王遷二年(前 234年),秦大將桓(齒奇)攻取趙的平陽(今河北臨漳縣西)、武城(今山東武城縣西),殺趙將扈輒,斬首10萬。三年(前 233年),又帶重兵攻打趙國。趙派李牧為大將軍,大破秦軍于宜安(今河北高城縣西南),桓(齒奇)兵敗潛逃。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萬家購求桓(齒奇)(又稱樊于期)之首??梢姶舜未髣賹η卮驌舫林?,而趙得到喘息之機。因功大,李牧被封為武安君。
趙王遷四年(前 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趙之番吾(今河北平山縣),李牧出擊,秦軍敗逃,但趙的軍力損失也很大。當時韓、魏已聽命于秦,尾隨秦軍攻趙,李牧為此又向南進軍,抵御韓、魏的進攻。
趙正遷七年(前 229年),秦國大將王翦大舉攻趙國,率上黨兵卒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楊瑞和率河間兵卒進圍趙都邯鄲。趙國派李牧、司馬尚傾全軍抵御,一直相持到第二年。趙國由于連年戰(zhàn)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而更大的憂患還在朝中,昏聵的趙王遷,對那個誣陷過廉頗的秦國間諜郭開寵信不疑。秦國在戰(zhàn)場上不能速勝,便又行反間故計,重金賄賂郭開,使其誣告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遷不作分析,馬上派趙蓖及齊將顏聚取代李牧。李牧為社稷軍民計,拒交兵權,繼續(xù)奮勇抵抗。趙王、郭開便暗中窺探,乘其不備之時,加以捕獲殘殺,并罷黜廢免了司馬尚。三個月后,王翦大破趙軍,殺死趙蓖,俘虜了趙王遷及顏聚,攻取邯鄲,滅掉了趙國。
李牧是戰(zhàn)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優(yōu)秀的將領。他的無辜被害,使后人無不扼腕嘆恨。胡三省注《通鑒》時曾將李牧的被害與趙國的滅亡聯(lián)系在一起:“趙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殺之,以速其亡。”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贊》中說趙王遷“其母倡也”,“素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批判趙王遷而遷怒其母,未必妥當,但他的義憤填膺,與讀者的心是相通的。這種義憤。起著強烈而深刻的教育作用,也是對愛國志士的慰藉。
白起的爵位是武安君。
受封武安君的時間: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80年),攻打楚國,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次年(前279年),攻陷楚國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毀夷陵(今湖北宜昌),向東進兵至竟陵,楚頃襄王逃離郢都,避難于陳。秦國以郢都為南郡。白起受封為武安君。
人物簡介:
白起(?—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zhàn)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陜西眉縣)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白起為秦昭王征戰(zhàn)六國,為秦國統(tǒng)一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zhàn)大破魏韓聯(lián)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zhàn)重創(chuàng)趙國主力,功勛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tǒng)帥,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位列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首。
這個古代最恐怖的封號是?武安君?。其實這個封號也只是君王對那些功勛卓著的武將的一種封賞而已,只是一個爵位并不是多么的恐怖。只是后來被封為武安君的幾個武將的下場都不怎么好,所以才讓人們對武安君這個封號產(chǎn)生的恐懼的心里而已。所以,后來的君王為了讓自己的武將安心,也就漸漸的取消了武安君這個封號。
第一位被賜死的武安君是秦國白起。白起的戰(zhàn)績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在長平與趙國的那一戰(zhàn),可謂是徹底的把自己推向了人生的巔峰。不過由于當時的秦國丞相范睢嫉妒白起,而且秦王也覺得白起功高震主了,也開始想制裁一下白起。恰巧那時候白起對秦王心里有氣,秦王心里也不爽就把白起賜死了。第二位被賜死的武安君是趙國的李牧。李牧當年也是為自己的君王打敗了很多的敵人,也是因功而被封為武安君的。可是后來趙國的大臣被秦國收買后就誣陷李牧想謀反,然后昏庸的趙王便把李牧給賜死了。
被車裂的武安君是蘇秦。蘇秦在戰(zhàn)國時期是非常厲害的一個人物,曾經(jīng)佩戴過六國的相印,后來也是因為自己的功勞而被封為武安君。蘇秦后來游走在齊國和燕國的時候從事了類似間諜的活動,把齊國搞的很是混亂。不過因為蘇秦的個人能力太強大了,所以遭到了別人的嫉妒。后來就有人誣陷蘇秦,然后蘇秦就很不幸的被車裂了。
戰(zhàn)死沙場的武安君是項燕。項燕是楚國的武將,一生征戰(zhàn)沙場非常的了不起,不過那時候的楚國已經(jīng)沒有了往日的雄風,而是岌岌可危了。在楚國與秦國的交戰(zhàn)中,脆弱的楚軍根本抵擋不住強悍的秦軍的進攻,所以最后項燕是戰(zhàn)死沙場了。不久后楚國也被秦國所滅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史上中原王朝為何屢屢受困于游牧民族
下一篇: 印刷術是誰發(fā)明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