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太平公主。
史書上沒有記載太平公主的名字,我們只知道她姓李,出生后封太平公主。她的媽媽是武則天,爸爸則是唐高宗李治。她的兩個哥哥李顯和李旦都是皇帝。太平公主遺傳了她媽媽武則天的性格,聰明能干,計謀過人,有很強的權(quán)力欲。她一直想要成為她母親那樣的女強人,甚至想要稱帝,當(dāng)?shù)诙€武則天。
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太平公主的哥哥李顯被她老婆韋皇后和他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毒死。韋皇后也想篡奪皇位,當(dāng)武則天第二。韋皇后當(dāng)了皇帝,太平公主自然沒有好日子過。所以,她極力阻止韋皇后。
為了能夠鏟除韋皇后,太平公主主動和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合作,派她的兒子和親信劉幽求到李隆基處,秘密商議政變細節(jié)。
李隆基也是個少年英主,年紀輕輕就非常能干。他是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先封楚王,后改封臨淄王。景龍三年( 709)十一月,他從自己的封地回京城參加郊祀活動。此次回京,他感受了異樣的氣氛。為了能占得先機,活動結(jié)束后,他就故意滯留京城,不回封地,準備隨機應(yīng)變。在京城期間,他并沒有閑著,而是暗中結(jié)交羽林軍將領(lǐng),爭取羽林軍的支持。
李隆基的動作自然逃過不太平公主的眼睛。關(guān)鍵時刻她做出了和李隆基強強聯(lián)手的決定。事后看來,這個決定無疑是正確的。
七月,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果斷發(fā)動政變,把韋皇后一伙全部誅滅,同時擁立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復(fù)位當(dāng)皇帝。事態(tài)平息后,李隆基因安定社稷之功被封為"平王"。不久之后,在李隆基的操作下,李旦立李隆基為太子。至此,李隆基成功完成了權(quán)力和地位晉級。
在面對共同的敵人韋皇后集團時,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不約而同站到了一個陣營里??墒?,當(dāng)韋皇后集團被徹底誅滅后,他們兩個集團的矛盾就開始凸顯出來。
太平公主性格剛強,能謀善斷,權(quán)力欲望很強盛,她不愿意屈尊人后。
李隆基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當(dāng)了太子之后,立刻招攬人才,很快形成了以他為首的一個輔弼班子。這其中有姚崇,武則天朝的宰相,老謀深算,此時兼任太子左庶子;吏部尚書宋璟則兼任太子右庶子,侍中韋安石任太子少保,尚書右仆射蘇瓌任太子少傅,中書侍郎張說兼任太子侍讀。這些人對李隆基忠心耿耿,而且都是政治老手,日后在開元時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太平公主本以為李隆基只是個小屁孩,方便控制。沒想到他居然快速組建了自己的班底,而且勢力漸長。這讓太平公主很是不安。太子勢力的崛起,讓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地干涉朝政了,這讓她很惱火。于是,她決定除掉李隆基。
第一步,她挑撥李隆基和他兄弟的關(guān)系,企圖廢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個兒子,在他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大哥是宋王李成器。按照立長傳統(tǒng),太子應(yīng)該立李成器。但是他知道李隆基的勢力,不敢和他爭。所以在議立太子的時候,他對父親唐睿宗及朝臣說:"時平則嫡長,困難則歸有功"。有誰不想當(dāng)皇帝的?只是時勢不允許而已。于是,太平公主暗中攛掇李成器,好讓他和李隆基爭個你死我活,她就能坐收漁翁之利。
第二步,拉攏朝臣,排除異己。要想成事,身邊就得有一批鐵桿,有一批人才。太平公主極力拉攏朝臣,排除異己,就是要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矛盾白熱化,是在景云二年(711年)正月的一次議政。有天早上,太平公主派人把前去早朝的宰相"邀請"到宣政殿的光范門內(nèi),然后對大臣們說,要更易太子。太平公主的親信都附和,認為可廢。但是,這個提議遭到了宋璟的強烈反對?,F(xiàn)場爭執(zhí)不下,無法達成一致。當(dāng)時雖然沒有成功,但是這件事把兩個集團的爭斗擺上了臺面。
此時,最擔(dān)心的是睿宗李旦。他兒子和他妹妹爭奪權(quán)力,他夾在中間,十分危險。關(guān)鍵時刻,他還是向著自己的兒子。當(dāng)時,他身邊的一個術(shù)士說:"五日內(nèi)有急兵入宮",他心驚膽戰(zhàn),急忙下詔,命太子監(jiān)國,把大權(quán)都交出去。睿宗的這個舉動讓太平公主措手不及。她極力反對,鼓動朝廷里的大臣,反對太子監(jiān)國。當(dāng)時,太平公主的勢力很大,史書上說:"太平公主擅權(quán)用事,與上有隙,宰相七人,五出其門。文武之臣,太半附之。"在文武大臣的反對下,睿宗只好仍舊"自總大政"。
此時,太平公主已經(jīng)不能再等了。她密謀在七月初四這天發(fā)動政變。
面對太平公主的步步緊逼,李隆基也沒有閑著。他的策略是牢牢控制住禁軍。在對付韋皇后集團的時候,李隆基就掌握了羽林軍,把手伸進了軍隊。當(dāng)上太子之后,他對禁軍的控制就更緊了。手中有兵,自然底氣十足。當(dāng)李隆基得知太平公主準備政變后,他率領(lǐng)羽林軍先發(fā)制人,七月初三這天,羽林軍突然襲擊太平公主的黨羽,將其一一抓捕。太平公主聞訊后倉皇逃入南山。不久后,太平公主也被抓住,李隆基將其賜死。她的兒子和重要黨羽數(shù)十人悉數(shù)被殺。太平公主的勢力被徹底剪除。
就在太平公主被賜死的當(dāng)天,唐睿宗宣布退居百福殿,"高居無為"。至此,朝廷軍政大權(quán)徹底轉(zhuǎn)移到李隆基手里。大唐進入了另一段輝煌。
從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權(quán)力爭斗我們可以得出兩點淺顯的體會:第一點,作為一個女性,權(quán)力的欲望還是不太強。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人,都是權(quán)力欲望很強的人,最后他們都身敗名裂。不得不承認,政治的世界還是屬于男人。第二點,在權(quán)力博弈中,誰掌握了軍隊,誰就掌握了主動權(quá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4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