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為您講述曹魏的故事。
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動如脫兔,風卷殘云,一氣呵成,立刻假太后詔,起兵政變并控制京都。而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的曹爽做了一個讓自己遺憾終身的決定,投降??赡茉诓芩男睦?,自己排斥了司馬懿十余年,把他高掛在太傅的位置上,自己獨領兵權。那么此刻司馬懿控制了京都,自己的妻兒老小都在京都,自己只有放下兵權,讓曹芳削了自己的職位,自己還可以安度晚年。然而這個政治白癡,卻不懂得自己此刻放棄兵權就是放棄自己和家人的生命,這是政變,時你死我活的政治斗爭。而曹爽一生征戰(zhàn)履歷戰(zhàn)功,在政治上如此幼稚。果然司馬懿手起刀落,立刻夷其三族。
這個故事很吊詭,本來一切都占據(jù)主動態(tài)勢的曹爽宗親勢力,竟然一夜崩塌。而那個隱忍十余年的司馬懿僅憑非常渺茫的機會,一舉成功。然而高平陵政變之后,忌憚司馬氏的,起兵另立皇帝的有,逃跑蜀漢的有。然而幾乎司馬懿未費吹灰之力,統(tǒng)統(tǒng)一掃光。
有人會問那些曹魏的忠臣呢?他們怎么都站到了司馬懿那邊呢?其實不盡然。剛才說過有起兵被滅的,有投奔蜀漢的??墒谴蟛糠秩藶槭裁磿⒖叹唾I司馬懿的賬呢?
炒米有觀點如下:
第一、 與曹魏不修文德有關。曹魏從曹操開始,用人只求才而不求德。這養(yǎng)成了很多臣子有奶就是娘的心態(tài)。想曹丕篡漢,公開要挾獻帝禪讓。那些逼獻帝禪讓的是因為效忠曹室么?顯然不是!
第二、與門閥士族有關。北方的門閥士族大戶是有非常悠久的傳統(tǒng)的,為了利益和自保,常常相互勾結。皇權衰微之后對他們的實際控制力是很低的。從春秋時期,凡各國王子回國繼位,首先去聯(lián)絡的都是各國的門閥大戶,有了他們的支持,才可能去登基。本來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搞郡縣制,已經(jīng)制約了六國貴族門閥大戶,然而漢武以后,由于攻打匈奴,需要收集戰(zhàn)爭物資,因此產(chǎn)生了豪強地主,到王莽改制的時候,豪強地主再次反彈 ,直到滅黃巾后,又再次催生。司馬懿其實本身也是門閥士族,司馬家族在穎川也是名門望族。所以對于門閥士族而言,什么都沒有自己家族利益重要?;实凼强停T閥士族是阿慶嫂。
第三、曹魏宗親有內訌傳統(tǒng)。按道理來講,曹魏最大的忠臣應該是曹魏宗親曹家和夏侯家。然而曹操在世的時候,尚不能一碗水端平。更何況為了接班人從曹丕這一代開始就是你死我活的結局?
第四、歷史魔咒,富不過三代。所謂忠臣如不愿死節(jié),也只能默不作聲了。曹魏截止曹芳上位,名義已歷三代,實際已歷四代。到曹叡這一代應該來說,作為皇帝而言,守成是無虧的。然而三國鼎立,不進則退。作為皇帝外有敵國外患,然你未有功于國。曹叡在還行,至少會玩平衡術,而曹芳一個小孩,就又是另一個“漢獻帝”而已。一幫”忠臣”都在看,哪股勢力會贏,便倒向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6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