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中國古代流傳著一句充滿人文色彩的話:“殺降不祥?!币馑际?,殺戮這樣的事情,留在戰(zhàn)場上解決。等到硝煙散盡,那些有幸活下來的人,尤其是投降的俘虜,就不要再殺戮了,還是放他們一條生路吧。
所以,中國古代的將領,都不屑于殺掉投降的士兵。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中國古代也出現(xiàn)了一些殺降的將領。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戰(zhàn)國名將白起。在著名的“長平之戰(zhàn)”中,白起擊敗了趙國軍隊,俘虜了40萬趙國士兵。接下來,白起做了一件極其殘暴的事情:將40萬趙國士兵全部坑殺。
白起為何一定殺掉40萬趙國降卒?大致有3點原因。
一是趙國士兵反復無常。
根據(jù)《史記》記載,白起在“長平之戰(zhàn)”結束后,就如何處置40萬趙國降卒,與部下進行了商議。白起認為,在這之前,秦軍已經(jīng)攻陷了上黨,然而,上黨的百姓不愿歸附秦國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復無常,如果不將題目全部殺掉,恐怕日后會成為災亂。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秦國軍隊很難將40萬趙國降卒完全馴服。在未來的日子里,40萬趙國降卒很容易成為埋伏在秦國內(nèi)部的定時炸彈,帶來無窮無盡的隱患。
二是秦國養(yǎng)活不了40萬趙國降卒
在戰(zhàn)國時期,不管是秦國還是趙國,生產(chǎn)力水平都比較低,很難供養(yǎng)一支巨大的常規(guī)武裝力量。
其實,秦國發(fā)起“長平之戰(zhàn)”時,國家的后勤保障也動員榨干到了極致。秦昭襄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后,下達了全國動員令,征調秦國14歲以上男子全部應戰(zhàn),加封應征者爵位一級.不僅如此,秦昭襄王還親自來到前線督戰(zhàn),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國作戰(zhàn)。就算如此,秦國軍隊依然出現(xiàn)了缺糧少衣的現(xiàn)象。可想而知,秦國根本就沒有辦法養(yǎng)活40萬趙國降卒。
三是殺掉40萬趙國降卒,能夠震懾趙國
白起不但是一名運籌帷幄的將領,還非常懂得打心理戰(zhàn)。他在打贏“長平之戰(zhàn)”后,并沒有將40萬趙國降卒全部殺掉,而是剩下了240個年紀小的降卒回趙國報信。白起這樣做,并不是什么心存慈念——對他而言,殺人就像呼吸一樣簡單。實際上,他是想借這240個降卒,向趙國傳遞信息,以形成巨大的心理優(yōu)勢,便于下一步直接滅掉趙國。
從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可以看出,白起這一招非常有效。當240個降卒回到趙國后,趙國上下為之震驚,一片哀傷。白起乘勝追擊,率部攻打趙國都城邯鄲。不過,趙國派蘇代用重金賄賂了秦國丞相范雎,在范雎的進言下,秦昭襄王下令召回了白起大軍,使得白起精心策劃的計謀功虧一簣。
當然,無論怎么說,白起殺掉40萬趙國降卒,都是一件極為殘暴的事情。這一點,連白起自己都不得不承認。
“長平之戰(zhàn)”后,白起與秦昭襄王發(fā)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在范雎的挑撥離間下,秦昭襄王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白起接到秦昭襄王的命令后,問自己:“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白起內(nèi)心深處認為自己為秦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如果不是得罪了上天,怎么可能會遭遇這樣的下場。
過了很久,他自己進行了回答:“我固當死。長平之戰(zhàn),趙卒降者數(shù)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這時候,白起想起了死在手中的40萬趙國降卒,覺得自己是罪有應得,于是揮劍自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6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